18 拉科西进行曲

匈牙利的《拉科西进行曲》,是在近代音乐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一首军队进行曲。这首进行曲相传是18世纪初叶匈牙利民族独立运动领袖拉科西(Ferenc Rakoczi,1676—1735)的士兵创作的,作者已经佚名;也有人认为它是匈牙利的吉卜赛小提琴家比哈里(Bihari,1764—1827)在1809年前后,为出发抗击拿破仑的佩斯军团写作的。其实比哈里只是予以加工、使它定型的一人,它的产生要比这早得多。从18世纪到19世纪,《拉科西进行曲》是匈牙利民族独立运动的战歌。这是一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而又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进行曲,它为世人所熟知的匈牙利士兵舞曲(Verbunkos)奠定了音乐的基础。匈牙利民族歌剧创始人艾克尔(Erkel Ferencz,1810—1893)曾把它改编为钢琴曲。我们在匈牙利电影《艾克尔传》中,可以看到他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这个曲子,受到李斯特赞赏的情景。但现在流传得最广的,则是李斯特和柏辽兹的改编曲。李斯特根据《拉科西进行曲》写了《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并把这首进行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钢琴二重奏。柏辽兹于1846年访问布达佩斯时,从艾克尔那里知道了《拉科西进行曲》,并就地写出了管弦乐总谱。他在回忆录中谈到在匈牙利初次演出他改编的《拉科西进行曲》的情况说:“在以旋律开头几小节的节奏为基础的小号乐句之后,主题出现了,你会记得,是在弦乐器的拨弦伴奏下,由长笛和单簧管轻轻奏出的。听众鸦雀无声地倾听着这个料想不到的呈示部。但在一段长大的‘渐强’以后,……乐队掀起了惊涛骇浪,并发出了延宕已久的ff(强音)时,前所未闻的喊叫声和跺脚声震动了全场。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那时正是匈牙利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匈牙利人是作为一首革命的战歌来接受它的。

figure_0075_0040

拉科西画像

小号乐句之后,主题出现了,你会记得,是在弦乐器的拨弦伴奏下,由长笛和单簧管轻轻奏出的。听众鸦雀无声地倾听着这个料想不到的呈示部。但在一段长大的‘渐强’以后,……乐队掀起了惊涛骇浪,并发出了延宕已久的ff(强音)时,前所未闻的喊叫声和跺脚声震动了全场。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那时正是匈牙利民族运动高涨的年代,匈牙利人是作为一首革命的战歌来接受它的。

这次演出使柏辽兹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决定把这首匈牙利进行曲放进他的剧曲《浮士德的劫罚》中去,并不惜改变情节,让浮士德来到匈牙利。这部剧曲第一部分的场景,改成了匈牙利平原。第二场开始时,军队在行进,浮士德唱道:

但是,田野里闪耀着战斗的光芒,

啊,多瑙河的儿子们准备奔赴疆场。

显得何等自豪和欢乐,

他们把铠甲穿上;

眼睛里爆发出火花,

胜利的歌声在他们的心里震动。

只有我还是这么冷静,

对光荣事业无动于衷。

于是乐队奏起了今天音乐会上听众所熟知的《拉科西进行曲》。

柏辽兹为了迁就这首进行曲,而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受到一个德国著名批评家和其他许多人的严厉责难,他为此在总谱的序言中作了辩解:“许多人责问作者为什么要把主人公带到匈牙利。回答很简单,他只是为了要引用一首匈牙利主题的乐曲。这是他可以毫不迟疑地公开承认的;如果有别的音乐主题促使他这样做的话,他也可以把他带到别的任何地方去。歌德自己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中,不是也把他的主人公带到了斯巴达的墨涅拉斯宫吗?”(《浮士德》第三幕斯巴达墨涅拉斯宫殿前一场,见郭沫若译《浮士德》下册第202页,钱春绮译《浮士德》下册第5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