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增长的性质

每个物种的自然增长倾向都会受到抑制,但要将受抑制的原因说清楚却非常困难。看看那些最强健的物种吧,它们的个体数目非常多,到处都有,而且进一步增长的倾向也非常显著。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抑制增长的性质,我们连一个事例也无法确切知道。其实,这种事根本不足为奇,任谁想一想,就可知道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多么孤陋寡闻,甚至在我们对于人类自身所知远比对于任何其他动物所知道的多的情形下,也还是如此。对于抑制增长的问题,已经有不少作者进行过很好的讨论,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里进行详细的讨论,尤其是要对南美洲的野生动物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在这里,我只作一个简短的谈论,以便读者们注意到下列的几个要点。在一般情况下,似乎卵或年幼的动物受害最多,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如此。植物种子被毁灭得最多,但按照我的一些观察,我发现在已布满其他植物的地上,处于发芽状态的幼苗才是受害最多的。

等待猎物的美洲狮

美洲狮是新大陆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它们会在自己的领地留下气味,除了吸引异性外,这也是对入侵之敌的强烈警告。美洲狮攻击性极强,善于捕食猎物,在其区域里的物种都保持着一定的增长率,不会轻易发生变化。

同时,大量的幼苗还被各种敌人所毁灭,比如,在一块三英尺长、两英尺宽的土地上耕作后进行除草,使那里不会受到其他植物的抑制,当土著杂草长出之后,我在它们的所有幼苗上标下记号。我们发现,在357株杂草中,有不下295株的杂草被毁灭了,它们主要是被蛞蝓和其他昆虫毁灭的。在被长期刈割的草地上,如果任由杂草自然生长,就算不健壮的植物得到了充分的成长,它还是会被较为健壮的植物所慢慢消灭。被四足类动物所仔细啃食过的草地,也有类似的情况。在一小块被刈割过的草地上(四英尺长、三英尺宽)生长着20种物种,其中的9种物种因其他物种的自然生长而全部死亡了。

显然,每个物种的食物数量决定了该物种的一个增长极限,但是,获取食物的多寡并不能决定物种的平均数,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该物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多寡。因此,毫无疑问,任何一片广阔地区上的鹧鸪、松鸡、野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它们被多少敌害动物所毁灭。虽然现在英格兰地区,人们每年要猎杀数十万只猎物,但如果在今后20年内,该地区的人们不再猎杀任何一种猎物,同时也不毁灭任何一种猎物的敌害动物,那么猎物的数量很有可能比现在的还要少。与之相反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大象,因为甚至连印度虎都不敢攻击被母象保护的小象,所以它几乎不会被肉食动物所猎杀。

海蛞蝓

海蛞蝓,又名海兔,腹足纲,无盾目,海兔科。海兔属裸腮类,是软体动物家族中一个特殊的成员,其壳已退化成埋在外套膜中的一块小骨片。

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两只海蛞蝓相遇,其中一只海蛞蝓的雄性器官与另一只海蛞蝓的雌性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期,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可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总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海蛞蝓联体、成串地交合、产卵,海蛞蝓产卵较多,但成活率衡定,以避免过度繁殖。

气候对决定物种的平均数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高寒或干旱的周期季节似乎是所有抑制作用中效果最好的两种。1854至1855年冬季,我计算了我所住地区的鸟巢数量,其中被毁灭的鸟达到了4/5(主要是由于在当年的春季,鸟巢数量大量减少)。这的确是一场严重的毁灭,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人类因传染病而死亡了10%时就是异常惨重的毁灭了。一开始,气候的作用似乎与生存竞争毫无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食物,但正因为如此,这就促使了同种或异种的个体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斗争,因为所有的物种都要依靠食物来维持生存,甚至当严寒直接发生作用时,受害最大的要数那些体质不健壮的个体,或者那些在冬季获取食物最少的个体。如果我们从南方向北方旅行,或者从湿润地区向干燥地区旅行,我们必然会发现某些物种正在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正因为气候变化明显,因此我们不得不把这整个效果都归因于气候的直接作用。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却走入了误区,因为我们忘记了即使各种物种在其最繁盛的地区,也经常会在生命的某一时期因敌害的侵袭,或同一地区对同一食物的竞争而出现大量毁灭。只要气候有些许改变,而且稍微对这些敌害动物或竞争者有利的话,它们的数目便会增加。由于各个地区都已经布满了生物,因此其他物种必然会减少。如果我们向南旅行,就能发现某一物种的数量正在减少,我们可以觉察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必然是因为别的物种得到了利益,而使这个物种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如果我们向北旅行,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效果不像向南旅行那样明显,因为各类物种数量都随着北移而减少,所以竞争者也减少了,因此,当我们向北旅行或攀登高山时,比之于向南旅行或下山时,我们所见到的植物通常比较矮小,这是由于气候的直接有害作用所致。当我们到达北极区,或积雪的山顶,或纯粹的沙漠时,就能发现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在同自然环境作生存斗争。

被章鱼吞噬的小鲨鱼弗润德·伯温顿 摄影

章鱼别称“蛸”“望潮”。广泛分布于浅水中。章鱼是拥有敏感神经系统的高级无脊椎动物,由头足纲软体动物进化而来,是海洋中的古老物种。章鱼的皮肤可以随环境自由变色,方便伪装自己而更准确地捕食。

被栽培在花园中的数量庞大的植物完全能够忍受气候的变化,但是却永远无法归化,这是因为它们无法同我们的本地植物进行斗争,而且也无法抵御本地动物的侵害。由此可见,气候主要是间接有利于其他物种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小块区域内,因为非常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出现了过度增长,则常常会导致传染病的出现,至少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猎物也是这样的。在这里,有一种同生存竞争无关的增长抑制。但某些所谓的传染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由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在动物非常密集的地方是非常容易传播的,于是这里就发生了寄生物和寄主之间的竞争。

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同种个体的数量必须要比它们的敌害数量多得多才行,只有这样该物种才能得以保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轻易地在田间收获大量的谷物和油菜籽等,因为它们的种子数量远远超过了吃它们的鸟类的数量。鸟类在这一季里虽然有着异常丰富的食物,但它们的数量却无法因为种子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在冬季受到了抑制。获取菜园里的少量小麦或其他这类植物的种子是一件极度麻烦的事情,对于这点,所有做过试验的人都知道,我就曾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所有的种子。对于同种大群个体的保存是很有必要的,我相信这一观点可以被用来说明自然界中的某些奇特事例,比如极度稀少的植物有时会在少数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生长得异常茂密;某些丛生性植物,在分布范围的边缘上,甚至还能再次丛生,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它们的个体是繁盛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在多数个体能够共同生存的有利生活条件下,单独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这样才能使该物种不会被全部毁灭。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杂交的优良效果,近亲交配的不良效果,在这些事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不准备在这里对该问题进行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