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索格》视域下的索尔·贝娄犹太意识
- 彭涛
- 738字
- 2020-06-28 09:20:12
前言
著名的美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1915—2005)是可与海明威和福克纳相媲美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十一部长篇小说及其他几部短篇小说、散文集和剧本。1976年,贝娄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发表的小说《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真实地表现了犹太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与探索。
本书力图运用文化诗学理论对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进行文化解读,旨在探讨贝娄的犹太意识。犹太意识强调犹太文化的传统意义和文化价值,就《赫索格》而言,该书通过描述生活在西方主流文化中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将这种意识表现为边缘感、异化感、寻根性和寻本性。《赫索格》揭示了犹太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精神困境和心路历程。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选择犹太人作为自己叙事的视角,以文学的方式关注犹太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体验,展现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性和气质,这正是本书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贝娄的犹太意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现代性和世界性为依归。作为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犹太移民中的一份子,贝娄倡导在犹太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建构一种多元的文化共生的局面。他不满传统文学在揭露社会和表现人性时过于悲观的态度,提倡作家要与社会通过“对话”实现“交流”,以此在文明的废墟上重塑高贵的人性,树立人文主义的旗帜。《赫索格》的叙事聚焦于作家最为熟悉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以探讨伦理和道德问题为手段,以犹太文化中的人类关怀为目标,昭示犹太人乃至现代人的普遍生活境遇与生存法则。由此可见,贝娄的犹太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普遍人性意识,既关注犹太人的生命情怀,又能照见全人类的生存理念。这种超越狭隘种族偏见的犹太意识成就了《赫索格》一书的文化品格,也彰显了贝娄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世界性视野。
彭涛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