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施教
“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根据中国的国情,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将中国人民引上了经济大发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拥有13亿的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豪迈的说: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从黒暗中寻求了一条马克思列主义的光明大道,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邓小平同志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执行“一国两制”,收回香港、澳门,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上,要求全党全民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特色之路,让人们从此富了起来。
邓小平的特色理论,在传世继承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紧密的结合起来了,使中国人民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致富之路,从此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全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遍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亿万军民载歌载舞,颂扬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
总想对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
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music……
啊!
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已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啊!
带领我们走进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开创未来!
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春天的希望,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大好局面。
首都北京,是全世界人们向往的核心。无论各行各业,都有一个心愿,以国际大都市的靓丽色彩,向世人展示本行业精神风貌。首都民兵师也不例外,他们要在首都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成立自己的仪仗队,参加重大的国事活动。他们的作为受到了北京市委的赞扬,可在仪仗表演时,水平太低市委领导又不太满意。为此,特向卫戍区仪仗队求助,并指名道姓的提出要张起义帮他们培训仪仗队员。卫戍区首长大力支持,当即通知仪仗连派人帮助首都民兵师培训仪仗队员。张起义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3名仪仗战友,来到了“首都民兵师”指挥部——北京市汽车制造厂,开始了他初出“茅庐”教官施教。
从此,张起义便在仪仗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他的身手完全可以与历史上的80万禁军教头林冲媲美。林冲教出来的80万禁军,是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政权服务的奴隶,而作为当代陆海空三军仪仗的总教官张起义,他施教出来的仪仗,是为人民安居乐业施展风采的勇士。
初出“茅庐”的张起义,在男民兵队员面前虽然稚嫩的脸蛋有点儿红,但几个动作下来后,几个“哈哈”大笑的场面过后,就没有了尴尬。可在女民兵队员面前,看着她们那扭扭捏捏的队列动作,他既不敢出手纠正,也鼓不起勇气训话。他没有勇气,女民兵队列中就如一盘散沙七零八落。可照此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因为他训练的时间有限,3个月后要参加国庆观礼大阅兵。为了保证训练的时效,张起义突然灵机一动,想起毛泽东主席一九六一年二月为女民兵题词的“七绝”,便高腔亮嗓领唱:飒爽英姿五尺枪,预备——唱!
散乱的队形,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提起了精神,众女民兵队员精神为之一振,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天而起: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唰唰!唰唰!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唰唰!唰唰!
——
——
歌声洪亮振奋人心,雄姿英发的队列中,步调一致的“唰唰”声,伴随着女民兵队员们那富有的甜蜜稚气,将整个训练场推向了高潮。
一歌完后,张起义不失时机的引领了第二首脍炙人口,且受女队员们欢迎的红色娘子军军歌,他拿着一身雄赳赳气昂昂的派头,像红色娘子军电影中党代表扮演主角王心刚那样,踏着音韵甩开臂膀,根据变换的队型,不时转换身姿随声附和: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
奴隶得翻身,
奴隶得翻身。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张起义不但在训练上要求严格,而且在传艺上身先士卒。他的训练方法严中有活,活中严谨:训练场外,尊重领导,和睦相处,谈笑风生,互爱互敬;训练场内,严格要求,精心策划,认真施教,规范动作。时间长了,与那些女队员接触的多了,脸皮也没那么薄了,经常对她们那些不理想的动作也敢纠正了,有时还让那些动作好的女队员出列当众做示范动作。他虽然只有3年多的兵龄,在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面前,他虽然是个资历浅薄的新兵蛋子,但在策划、施教、规范的动作上,他可是个颇有城府的仪仗教官。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还为三军仪仗探索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规范教案。
他的一声号令,一个潜移默化的动作,特別是他那言传身教的示范,不能不使那些民兵仪仗队员们惊目咋舌,肃然起敬:“呀!真不愧三军仪仗,竟然有如此的功底。”
3个月的紧张训练,张起义每天流的汗水无法计量,但他的身型瘦了一圈,体重下降了5公斤确是不争的事实。首都民兵师仪仗队的技艺上了一流水平,“十一”国庆大阅兵,首都民兵师的仪仗方队,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和中央领导的好评也是有目共睹。
14
旗手
首都民兵师仪仗队的一举成名,张起义的名字也随之在北京市传颂开来,无论是他在市内公交车上,或是到兄弟单位办事,或是在散步、外出执行任务,都会赢得羡慕的眼光和赞扬声:“哟嗬!年轻的仪仗教官来了,你真行啊!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场面,成千上万的人,你几个口令就让他们来了神。步调一致的方队,排山倒海的气势,唰唰唰的整齐化一,威振云天哪!啥时候到我们单位也给我们培训培训?让我们也扬扬名。”
对于这样的赞扬声,张起义从不感到满足,总是淡然一笑,谦逊地说:“谢谢你抬举我了,我哪有那大的能耐,这都是各单位领导重视,参训的人员素质高,齐心协力创造出来的辉煌成果。光靠我一个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显示出冲天宵汉的气度!”
尽管张起义不愿显山露水,不愿张扬自己的名声,但在团长的眼里,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张起义就是当年接兵的新兵营长,对他非常了解,为了要他这个兵,还与民兵连长吵了一架。所以,他既然将张起义带到了部队,他就一定有责任有义务要重点培养他,使其尽快的成熟起来。
团长的用心难免不遭反对,在个别干部中,对使用张起义却产生了争议,他们的观点是,这是卫戍区警卫仪仗兵,整天围着中央领导转,不但形象好,而且要有高素质的文化涵养。有的认为,张起义只不过是身材出众,在仪仗方面小有名气,但文化水平太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能作为培养对像。还有的妒嫉的更为现实直接,他们说:“不就是在训练民兵上有点花花点子,才出了名嘛。若让他搞理论性的演讲,或者是写总结材料,他行吗?培养他?他起来了,谁领导谁呀?”
“谁有本事就听谁的!势利眼,鸡肚肠。”团长不但没有听取个别人的意见,而且严厉的批评了他们不能因才用人的错误观点,特别是对那些露骨的语言,更是不留余地的批驳,“瞎子还是聋子,是骡子是马,大家耳闻目睹得清清楚楚,谁要是不服,趁早给他让位!别占着毛坑不拉屎,还在这横眉竖目,怪话连篇。”
团长的偏爱完全是出于公心,就因为张起义训练有素、成绩突出,才在卫戍区和北京市委的重大活动中赢得了荣誉。为此,在1979年接收培训新兵时,团长直接给新兵营长推荐,让张起义担任新兵训练班班长。张起义不辞艰辛,将那些刚到部队的新兵训练得个个像小老虎样的威震仪仗。新兵训练结束时,那些气势磅礴的仪仗表演,赢得了卫戍区首长的夸奖,卫戍区首长不但给仪仗连颁发了嘉奖令,而且还确定了当年9月15日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会,由张起义等9人组成国旗方队,并由他任国旗手,这无疑给小有气的张起义加重了砝码。
新兵下连队后,张起义和部分新兵一起分配到新建的仪仗兵四连。从此,张起义开始了以严格的仪仗标准,带领全连进行强化训练。
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会的国旗手,让卫戍区所属官兵刮目相看,这对于重用张起义的团长来说,他的心里比张起义还要高兴,不但当着全团官兵的面夸张起义,而且还当着卫戍区司令员的面表功:“司令员,张起义怎么样?他可是我当年接兵时亲自打勾定的兵,那时候我就看他是个好苗子。没给咱们卫戍区丢脸吧?在对张起义的重点培养上,我们可是下了功夫的。以后要是有大的活动,可别忘了我们团。”
“看把你乐的,别高兴的不知自己姓啥名谁了。”司令员半是肯定半是警告他说,“你给我记住,培养一个典型人物容易,但要保住一个典型人物就难了。如果张起义以后走下坡路,我首先拿你试问!”
“是!”团长一个立正,一个军礼,朗声答到,“司令员尽管放心,张起义只能进步不能后退,我保证将他培养成全军的标杆人物!”
团首长的关爱,张起义是耳闻目睹,但不能因为首长的偏爱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相反,更加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为部队争光。他知道,国旗手是三军仪仗中,可以说是标杆中的标杆。挚旗的身姿、步伐,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不下一番功夫,很难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为达到这个高标准,张起义自加砝码,进行了为时3个月的加负荷踢腿、甩臂训练。
张起义自个儿摸索出来的训练方法,没有额定的模式,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的,完全是他别出心裁自个儿想出来的土办法。其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特制深筒到膝盖以下的两只皮靴上,各绑上1公斤重的沙袋练正步,在两手臂上,各绑上0.5公斤的沙袋练甩臂。虽然练起来有点吃力,但当功夫练到一定的程度,卸掉沙袋,就会感到浑身轻爽随心所欲。
3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从未停歇过,有时为了加重符合,晚上还要坚持两个小时,可以说是天天通身汗,时、刻湿透衣。每天训练结束脱靴时,能从靴筒里倒出来大半碗汗水。数千次的踢脚脖子,将双腿双脚练得疼痛难忍,第二天还未消肿,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磨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起义经过3个多月的苦练,在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会上,一展了三军仪仗队的风姿。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党、政、军及外国朋友的好评。
15
厚爱
对于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培养,都要有适应的环境和条件。直白的说就是资本和后台,张起义没有雄厚的资本可言,要说后台吗?那完全是靠自己的执着、追求和酷爱才赢得了各级首长的厚爱。卫戍区司令员对张起义的厚爱的话,如警钟般经常在警卫团长的耳边回响,让他不敢有一丝的忘乎所以:“如果张起义以后走下坡路,我首先拿你试问!”
团长本身对张起义也有好感,他的厚爱与司令员的厚爱同出一个心愿。司令员的话虽然让他终日念念不忘,他虽然也曾向司令员打过包票,“张起义只能进步不能后退,我保证将他培养成全军的标杆人物!”可张起义这个典型人物怎么培养,怎么才能保证他不走下坡路,一直是团长难以释怀的心病。所以他才向司令员提出了额外的要求,凡有重大的活动不要忘了他们团。
要说,他提这个要求咋听都有点过分。其实,他即使不提,司令员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因为警卫团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别说重大国事安全警卫了,就是平时的日常工作,也是少不了他们出头露面的,只不过是明处暗处、仪仗演绎主次的位置不同罢了。可灵通人一听,团长这个敏感的要求另有所图。司令员是干什么的,对他别有用心的内在含义,当然是心知肚明。所以才在一切重大活动中,有意让张起义所在连参加,以便使其尽量展示才华,为提拔重用他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0年1月9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在北京开幕,50多个国家的武官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司令员专门提出由张起义负责的国旗方队,参加这次重大活动,圆满的完成了礼宾任务。张起义的军姿仪容,赢得了多国武官的赞扬声。司令员的心里如喝了蜜样的舒服,决定让他接受更加严厉的锻炼,使其尽快成长为重点人才。
当是正值农忙季节,北京所属驻军和全军一样,为了减轻国家粮食供给负担,各单位都开垦有自己的农场,都在抽调人力去农场种地,司令员特以暗示警卫团长要张起义所在连去执行此项任务:“老伙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俗话说‘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的命根子,关于农场劳动的事,你可要派有号召力的部队上,一定要保证耕好地,播好种,秋季来个大丰收,补充各团供粮不足的空缺。”
“属下明白!”团长直接把任务下达到位,并要他们层层动员,打好这次播种仗。三军仪仗队四连,接到团长下达去大兴农场参加生产劳动任务的当天下午,就召开全连动员大会,班排长代头写决心书保证完成好此次艰巨任务。望着全连的高昂士气,连长特以向团长递交了军令状,保证秋季丰收5000斤粮食。可是,就在5月3日即将出发的前一刻钟时,司令员又改变了主意,要团长打电话给四连连长,指名道姓要张起义留下。这个电话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背景的,当然团长和连长都措手不及,而且双方都带有点不满的情绪。
连长的情绪显然大于团长,他是基层主官,在全连动员会上他已大张旗鼓鼓动声势,再三要求全连官兵提前超额完成播种任务,并将给团首长立的军令状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公布与众,以示大家督促落实。可这突然的让他减员留人,而且还是留张起义,他当然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虎声虎气的问:“为什么?”
“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叫你留你就留,问那么多干啥?你问我我问谁去?这是上面决定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随之,团长的口气稍有缓和,但温和的语气中流露出了3分的机密,“听说是卫戍区司令部张参谋通知的,至于为什么?张参谋也没告诉我,可能是有新的任务吧。”
“可我们已经动员过,任务都分了,必须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50亩地的播种任务,他只要——”连长很为难的说,“张起义那个班可是尖子班,他一留下来,不但尖子班保不住,我们连的全团第一名肯定也保不住了。再说了,我那军令状上可是一字一滴血呀!秋季50000斤粮食啊!团长我求你啦,还是给司令员打个电话,让其他连队留人吧。若留下他,那我可完不成——”
“执行命令,废话少说!我问你,是连队第一重要还是国家第一重要,还是党和军队的大事重要!你一个连长,只知道你脸盆大的利益,全然不顾大局!”团长由于激动,难免有点失态,但当他预感到有失言之词时,立马进行俢释。因为他从司令员口中得知,让张起义等人留下来是执行审判“四人帮”的特殊任务,当时对“四人帮”的审判还未公开,一旦传扬出去,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为此,特以温和的口气说,“劳动任务要完成,50000斤粮食1斤也不能少,但人还得留下。不过,不是光张起义一人,而是10人。”
“什么?10人!”连长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才以惊疑的口气反问一句。
团长仍以严密的口气说:“对!10人。”
连长以哀求的口气诉苦:“全连才几多人,你一下就留下10人,我的大团长,50亩地呀!实在难以完成啊!”
团长口词严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齐连心,我郑重告诉你,你帶队去大兴农场,50亩地的播种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要确保秋收50000斤粮食,这可是你给我立的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我撤你的职。立马通知副指导员刘海双给我留下,让他组成10人小分队,由他任队长执行新的任务。”
“是!”连长咔的一个敬礼,随以试探的口气问,“那张起义呢?”
“废话!关键就是用他。他有他的任务!”团长不愿在这儿与他闲磨时间,“叭”的一声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