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脑
  • 程志良
  • 9513字
  • 2020-06-26 01:12:36

第二章 直觉锁加密原则之一:定向启动

1 有效的定向启动

当你打算到自助餐厅用餐的时候,总是想这次去了要放开大吃一顿。开自助餐厅的老板也很担心顾客有这种想法。其实,老板的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只要在顾客用餐的时候调整一下播放的音乐,顾客就会吃得少,而且吃得快,还会想要匆匆地离开。我们曾经在一家自助餐厅做过一项调查,观察顾客在餐厅播放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时用餐的时间。当播放快节奏的音乐时,顾客咀嚼的速度会加快,期间很少停下来休息,而且会匆匆地吃完走人。同样的,他们吃的东西也没有比一般人更多。根本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顾客的用餐时间会很长,吃很多东西。在快节奏音乐的伴奏下,大部分顾客在45分钟到55分钟的时间内就会完成用餐。而在慢节奏音乐的伴奏下,顾客不但吃得慢,而且中间会停下来休息,这样一来他们吃的东西也会比一般人多。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大部分顾客的用餐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顾客之所以有吃得快与慢的不同的反应,是因为播放的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启动了人们的行为。快音乐启动了人们快的行为,咀嚼快,动作快,匆匆地离开。而慢音乐启动了人们慢的行为,吃得慢,动作放慢,想要休息。这就是定向启动的作用。定向启动就是指人们接收到的信息,让人联想到了特定的事物,产生了特定的影响,从而做出特定的行为。

人们接收到的信息,会让人产生一连串的联想。这些信息无论是人们无意间感知到的,还是有意识觉察到的,也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还是想到的等,都会激起大脑一连串的复杂联想。一条信息进入大脑,就像往水里扔了一块石头,它会以信息点为中心扩散开来产生涟漪。就比如你看到一个苹果或者看到苹果这个词语,你会想到爱情、酸甜的味道、牛顿、手机、乔布斯或者一棵大树等。你可能联想到和苹果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任何人和事物。面对大脑的这种复杂的联想机制,要想实现定向启动,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只有深入了解大脑的联想机制,对信息做深度优化,才可以实现定向启动。商家的一些做法之所以成功,就是利用了定向启动的心理原理,占据了用户的大脑,只不过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符合了这样的心理学原理。

说到定向启动,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启动效应。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奇是研究自动化和无意识加工的心理过程的权威,他是最早研究启动效应的的专家。他和同事在1990—1991年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来证实启动效应。在其中一个实验中,他给参与实验的被试看一组词,比如“福罗里达州、皱纹、痛苦、黄色的、马上”这五个词,并让被试从中任意挑出四个词组成一个句子。但研究人员向被试撒了一个谎,并没有告诉被试们测试真正的目的。

研究人员为其中一组被试提供的词是随机的,被试在重新排列组合这些词的时候不会产生特定联想。而给另一组提供的词有一半以上的含义与老年人相关,比如“驼背、健忘、秃顶、满脸皱纹”等。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被试在组合这个句子的时候,产生特定的联想——一个老人的形象。

被试们在完成了造句的任务之后,又被安排到大厅另一头的房间里去参加其他实验。从实验室到另一头的房间的过程,才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人员悄悄测量了被试们走完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结果巴奇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以老人为主题组合句子的被试,经过走廊所花的时间,明显长于另一组被试。也就是说,被试之前接受的那些信息,影响了他们随后的行为。

巴奇把这种现象称为“启动效应”,即人们所受到的前一刺激,能够影响到其对后续某一刺激的加工。这个实验发现一些被人们忽视的、无意识接收的信息,影响到了人们之后的行为。就比如用描写老年人的词语造句时,无意识接收的信息,影响了人们之后的行为——走路的速度变慢了。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改变是人们自动地、无意识地完成的。

巴奇提出这个理论后,很多心理学家重复了他的实验,但是却不能得出同样的结果。有些心理学家直接说启动效应并不存在。真的不存在吗?启动效应当然是存在的,就像我们在餐厅做的调查,节奏快而鲜明的音乐,的确启动了人们吃饭时加快咀嚼的行为。我们应该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信息才能实现启动效应,而不是质疑它存不存在。这也是我们在做定向启动时面临的问题:我们的信息该如何有效启动人们的某种联想,甚至是某种行为呢?

由于大脑联想机制的复杂性,使得想要重复某种特定的效果,就需要对信息和环境以及其他条件做深入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搞清楚信息如何设置、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可以产生启动效应以及定向启动。就像在巴奇的实验中,如何在人们接受了那些和老人有关的词语之后,确定能启动人们的行为——走路变慢,而不是产生其他的反应。这才是关于定向启动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2 预先设定就会带锁

定向启动就是通过事先设定信息,把人们的行为引向特定的方向。你想让人们想到什么,或者把他们带向哪里,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就需要对信息做相应的设定。比如巴奇想让被试走路变慢,他设定的信息就一定要让人想到蹒跚的老人。要实现定向启动,预先设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心理学又将其称作预置。我们可以通过预置信息来影响人们之后的行为。过去的某个刺激,若是影响了你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或者影响了你接收后来产生的另一个刺激的方式,便叫作预置。简单来说就是预先设定。

心理学家格伦·福斯特(Glen Foster)和詹姆斯·叶塞戴克(James Ysseldyke),在1976年做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这项实验挑战了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认知误区。研究者挑选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参与实验,他们有着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这些老师被随机分为四组,观看同一段视频。这段视频记录的是一个四年级的男生参加校内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这个男孩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各项指标都属于正常水平。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正常的学生,在这些老师的眼里却变得有问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些老师观看视频前,研究人员向他们传达了不同的信息。他们分别向这四组老师描述了这个学生的特点。他们告诉第一组的老师,视频中的男孩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对第二组的老师说男孩是个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对第三组的老师说男孩的心理发育滞后,唯独没有向第四组的老师传达任何信息。

看完视频后,研究人员请老师们填写一份关于这个孩子的问卷。结果发现,之前被告知孩子情绪不稳定、无能或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打分标准很苛刻,给孩子的评分都比较低。在他们看来,这个男孩在活动中,内心充斥着恐惧和冲突。事先给孩子贴上标签,真的让老师们产生了预期,他们都没有避免预置信息对判断的影响。而没有事先给孩子贴上标签的老师,对孩子没有任何预期,打分标准也没有那么苛刻。在他们眼中,视频中的孩子完全以正常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当然了,如果给这个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比如他很聪明、很善于与同学们互动,也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老师们之所以对孩子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研究人员事先在被试的大脑中植入了一个信念,也就是预先设定了老师们接下来对这个男孩的判断和理解。

你想让人们怎样去想一个苹果,你就可以在信息中进行怎样的设定。如果你只是说“一个苹果”,人们脑海中苹果的形象就是模糊的。而如果你说“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那么苹果的形象肯定就不同了。这两句话哪句能够让你瞬间产生生动的联想呢?一定是后者,因为这样的信息是带锁的。带锁就是设定了你联想的方向。“大”和“红”就是其中的方向。实验中没有进行事先设定的那组的老师,没有受到任何的引导。在他们眼中那个男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若事先设定了这个男孩是怎样的人,老师们就会怎样理解他的行为。同样的,商家的很多宣传行为都是对产品的预设,比如在鸡蛋的包装盒上印上“安全、无农药残留、无抗生素”。这就是在预设你对鸡蛋的理解和看法,把它引向正面的方向。

上面这些做法是在将人们引向特定的联想对象,或者是引导人们以特定的方式理解对象。那么,如果我们想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某种情感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在信息中继续加锁。比如要想唤起人们对一个红苹果的惋惜感,就可以说“一个红苹果掉在地上,摔烂了”。这时人们脑子里刚刚构建起来的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会随着这句话一起摔在地上,心中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惋惜感。

在商业行为中,要想进行有效的信息预设,首先要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至少你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几个问题:

你想要用户怎么理解你的产品?比如高档的、优质的还是时尚的等;

你要让用户感受到什么?比如亲切感、活力感、安全感、高级感等;

你要让用户联想到什么?比如沙滩、大海、阳光等。

无论你是想让用户想到什么、发现什么,还是怎么看、怎么理解,你都要在信息中加锁。锁就是一种限制,把用户的大脑思维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如果你希望用户把你的产品理解为高档的,就要在信息中设定能让人们联想到高档的信息,比如奢华、名流、尊荣、显赫、典范等描述高贵的词。可口可乐的广告通常要给人以活力感,所以在文案中就设定能表达活力的词语,比如阳光、青春、火热等。

一条有效的信息,一定是预先做了设定的,一定是你有了一个目标以后,通过在信息中加锁,将人们的大脑思维引向你希望他们去的方向。这其中重要的是,你知道要把用户带向哪里,另外就是在信息中加锁,限制大脑的联想范围。你一定要有一个概念,文案中的每个词、每句话以及每个图案都有预设功能。你要考虑到你加进去的每一个词和图案分别具有什么功能,人们看到后会想到什么,是什么感觉。

3 大脑如何产生信任

读到这里你也许有个疑问,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你的设定是真实的呢?人们对你的信息产生信任感,是由大脑的工作原理造成的。如果你不明白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就不能充分地利用预设功能。反之,你会惊奇地发现,大脑竟然可以任由你摆布。

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去理解它。这是大脑的一个特性,除非它没有关注到,否则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还是想到的,大脑都会对其进行解读。对于大脑来说,它只有理解了信息,才能知道信息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一旦理解了,大脑就会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就比如:“你可以不去想象一头白熊吗?”你要执行这个指令,首先要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理解它的时候,你的脑中就会联想到一头白熊。不然你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理解这句话。就在你理解的时候,这头白熊已经冲进了你的大脑。能呈现在大脑中的信息,会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这句话中的白熊对你来说也已经存在了。这使你在执行不去想起一头白熊的指令时,你总是要先想到它。结果每指令一次这个指令都会想到白熊一次,你只要不想想起它就等于又在想起它。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你是很难把大脑制造的这头白熊赶出去的。

大脑要想理解信息说的是什么,就需要呈现它,而呈现在大脑中的信息,会被默认为真实的信息。也就是说,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会默认其为真实,只要大脑没有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就算接受了它。大脑理解它、认出它的过程,就是相信它的过程,也是说服自己的过程。

当你看到“一个大蓝苹果”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这句话不像“一个大红苹果”那么容易理解。大脑接收到这个信息后,不是先质疑它,而是先试着理解它,试着联想出一个蓝苹果的模糊形象。这个形象的产生,是激活苹果和蓝色两者关联的过程。要想理解这句话,你的大脑必须完成这个关联的过程,把它呈现出来,假设它是存在的、真实的。当你的大脑中产生这个形象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形象存在的可能合理化。大脑会把这个形象放进一个合理的情景中,让它的存在变得合理。大脑会认为这条信息说的是一个玻璃做的蓝苹果,或者是个水晶苹果。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大黑苹果”,你可能会认为它是个腐烂的苹果,或是被涂黑的苹果。这就是你在合理化黑苹果存在的可能。大脑构建、解释、理解的过程,就是在说服自己相信。只要人们能在脑海中自圆其说,大脑就会默认接受信息的描述。对大脑来说,能理解的就是真的。

记住,大脑不会轻易被一些信息难倒,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它不会随便说不知道、不明白,为了理解这个世界,它总是拼尽全力。也可以说,怀疑不是人的本性。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模式默认为“理解它”,而不是“质疑它”。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指出:“在理解一个陈述之前,大脑一定会先试图相信它。如果这个陈述正确的话,你必须先了解它说的是什么意思(赋予它意义)。”就比如在前面的实验中,研究者暗示被试视频里的男孩情绪不稳定。被试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第一感觉不会是“不会的、不可能”,而是默认了这条信息的陈述,开始去理解它。被试很容易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也很容易模糊地想象到这个孩子古怪的样子。

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产品详情页中的描述时,会默认相信那些信息,然后再去理解它。也就是说,人们看到你事先设定的信息时,会按照你的设定去理解它。就比如鸡蛋包装盒上印有“安全、无农药残留、无抗生素”的信息,人们选择买这些鸡蛋,就表示接受了这样的陈述。其实人们没有任何的依据去相信这些信息,他们不知道鸡饲料是不是用没有农药残留的粮食加工而成的,也不知道这些鸡如果不用抗生素,是怎样避免患上鸡瘟的。这些他们都不知道,甚至可能没有一点相关的常识。即便人们有某些依据,也是接受了别人为他提供的陈述。人们的大脑只是在凭借一种假设展开合理的推理,最后得出一个“可以放心吃”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被蛊惑,容易相信一些极端言论的原因。这和大脑的运作机制密切相关。人们总是先提取大脑中的结论,然后再去证明它。

人们大脑中的形象,只要能够被构建,就能够被解释;只要能够被解释,就会被认为是存在的、合理的、真实的。大脑的这种运作机制,很容易使人们产生确认偏误。你大脑中所构建的形象画面,会成为脑锁,让你高估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人们一旦相信,就会进入另外一个阶段,那就是自证预言。这又叫作自动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对形势的主观判断,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使预言的事件成真。例如,那些老师认为那个男孩的情绪不稳定,接下来就发生了实验中的情景——去证实这样的认识,看到男孩的很多行为都感觉不正常。如果这些老师真的在教这个男孩,他们会感觉这个孩子做什么都不正常,会三番五次地找孩子的家长,结果真的会把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

人们在接收到设定信息的时候会默认相信它。但是很多时候,你的信息之所以不能让人相信,是因为信息的设定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信息本身就没有让用户信任的基础。另外一种可能是你没有帮助用户把信息合理化。信息的设定是要讲求方法的,首先一定要遵循“三个一致性的原则”,另外后面要讲的“四个信息加密原则”也和信息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会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情景来让信息合理化。只要掌握了这些工具,你设定的信息就是有效的。

4 定向启动的三个原则

信息指向要一致的原则

信息要想达到定向启动的效果,就要遵循三个最基本的一致性原则。这是让信息精准传达的保障。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一致性,即信息指向要一致。在一组信息中,不能每个单个信息都有各自的指向。信息组中的信息只能是递进关系,不能互不相干。如果用户接收的信息不能一致性地指向一个形象,大脑的联想就是混乱的,很难达到定向启动的效果。

在巴奇的实验中,他提供了五个单词,其中四个和老人相关,都统一指向了老人的形象。这能让人们在接收到这四个词的时候,联想到一个老人的样子。但是要想达到启动被试走路变慢的效果,就不只是联想到老人的样子就能实现的。如果人们联想到的是老人谈话的样子、吃饭的样子或者看电视的样子,这些形象恐怕都不能有效启动走路变慢的效果。

要想达到定向启动,词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最有效的做法是让被试联想到一个弯腰驼背、有气无力的老人形象。这就需要让信息组中的核心信息与启动形象相一致。而在“驼背、健忘、秃顶、满脸皱纹”这四个词中,与走路慢一致的词是驼背,其他三个词的关联并不直接。现在的年轻人也会有秃顶,而皱纹横生的老人也有可能身体健康。这些词能让人们联想到老人,但不一定能启动慢的行为。造句的时候,整个句子的核心要塑造和描绘一个驼背老人的形象,才能与慢的行为相一致。这就是联想到的形象与启动的行为高度一致。

当然,是否能有效启动,与被试的心境、对老人的态度以及被试的文化背景都有密切的关系。单就信息与启动行为之间的关系来看,感觉的一致性是有效启动的关键所在。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小方法,只要按照这个逻辑来设置信息,就能很好地达到定向启动的效果。我们都用过搜索引擎,如果你想买一条裙子,首先你会搜索“裙子”这个词,结果会出来一大堆的裙子,长的短的都有。这时你发现种类太多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看到那么多裙子你也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一条短裙,于是你把搜索信息改成了“短裙”。结果还是会出现一大堆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短裙。你还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但是这样的搜索结果让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是一条长袖连衣短裙。于是你又缩小了搜索范围,你又加进去两个词“长袖”“连衣”,接下来又出现了一堆长袖连衣短裙。但是你认为你想要的是一条有花纹的长袖连衣短裙,于是你又添加了一个词“花纹”。一般情况下,在你加入3~5个关键词的时候,你就能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为什么不是加入的词越多,准确度越高呢?这是因为你加入的词越多限制越多,大脑提取就越困难,这样就不容易产生直觉锁。能让大脑快速得到满意答案的就在3~5个词的范围内,这样大脑能够顺利提取也能达到定向启动的效果。

所以,在一个有效的信息组中,单个信息元素的数量一般是3~5个。信息量太少的话,指向不精确,无法达到精准的启动。单个信息越多,信息越复杂,这也无法形成直觉锁。3~5个信息元素组成的信息组,既能说明问题,同时也能让信息带有情感。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又或者是其他的信息,都可以采取这种模式来设计。

另外,采用这种搜索式信息组建模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后面所有的信息都是一致指向“裙子”这个词的。它的主体没有变,只是让信息的描述越来越精准。就像巴奇的实验,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是服务于“驼背”这个词的,而不应该服务于“皱纹、白头发”这些词。那样是无法启动人们走路变慢的行为的。

体现出一致的价值观和情感

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不单单是文字形式的。人们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的都是信息。信息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并影响着人们的大脑。定向启动不但可以借助文字信息实现,同样也可以借助其他形式的信息实现,比如图片、符号、故事、情绪、画面、声音,还有物品等,甚至是身体的动作。

当你在信息中强调一个词的时候,人们需要通过一个形象和状态来理解这个词,所以大脑中会联想到一些相关的形象。比如看到“红苹果”,人们就会联想到红色苹果的画面。人们注意到一个词的时候,思维会立刻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可以预测的。比如“跑”这个词会激起一个跑的画面。这个先入为主的形象,占据了人们的大脑,决定了人们会做出什么行为。

研究表明,当你拿着一杯冷水时,面对陌生人会表现得冷漠和矜持。而如果手里拿的是一杯热水,结果就会相反,你会对陌生人更热情和友好。这就是杯子里的水引发了人们的启动效应。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只要让被试看到矿泉水,即便不让他们喝,在完成身体耐力训练的时候,他们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这都是接触到的事物,启动了人们的某种行为。

一项关于情绪对人影响的研究表明,让人们看一些微笑的照片,随后他们会变得更热情,更愿意接受别人的请求。相反的,如果让人们看愤怒的照片,他们就会变得比较冷漠,更不愿意接受人们的意见和请求。这是情绪对人们的启动作用。

人的身体姿态也有启动作用,就比如当你抬起头来,昂首挺胸的动作会让你感到很自信。这时解决一些问题你会更有信心,更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而当你皱眉头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很沮丧,就会把不是问题的问题也看成问题。

一个产品或者品牌在传达信息的时候,不会只用到文字,产品的信息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这些信息需要遵循一致性原则。如果原本很高档的东西,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不高档了,就是信息表达出的情感不一致造成的。比如一张卡片上的文字信息显得很高档,但是卡片的色彩和图案设计以及制作卡片用的纸张都很劣质,那么这张卡片也没有了高档感。另外,发卡片的方式也属于一种信息。一张整体设计精美的卡片,如果是像发小广告一样递给顾客,而不是双手恭恭敬敬地递出去,也不能让顾客体验到高档感。你传达出的每个信息都有启动作用,你要让顾客感受到你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就像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说的那样:“星巴克每个店面的装饰和格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顾客在店里看到的、接触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者尝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品牌印象。所有的感官线索,都必须符合同样的高标准。那些艺术品、音乐和香草,外在的一切信息都在体现着星巴克咖啡的魅力;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上档次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当顾客看到、听到,并身在其中的时候,这些所有信息一致地指向某种情感和价值观,这让顾客感觉到星巴克是高档的、时尚的。这种感觉让顾客做好了花更多钱的心理准备,而且让顾客感觉多花钱也值得。

苹果的专卖店设计很高级,很上档次,也是为了启动顾客类似的情感。顾客在看到它的外观、店内的布置的时候,这些信息就会启动顾客时尚的、高档的感觉。顾客心中产生这样的设定的结果是:走进去时便已经做好了花更多钱买一个手机的心理准备。如果你想让顾客花高价买你的产品,你就要问问自己,当顾客走进你的店里,打开你的网站,顾客看到的一切,是否会有高级感和时尚感。

如果说星巴克、苹果的所有信息都是为了一致地启动人们的时尚感和高档感的,那么,优衣库呢?优衣库的店铺设计是为了启动顾客的什么感觉呢?那就是廉价感。当顾客走进优衣库的店铺,看到货架和衣服摆放的方式,就会感觉好似在一个厂库里选衣服。优衣库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装潢装饰,把店铺打造成仓储型店铺。他们的用意就是让用户感觉这里的东西很实惠,可以放心购买,优衣库就是要启动顾客这样的心理。在优衣库买东西你会什么都想买,好像在捡便宜。这就是它的店面设计要启动的感觉。

星巴克、苹果、优衣库之所以能启动用户的不同感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所有的信息,店面设计、内部陈设、服务员的服务方式等,一切信息都一致指向同一种情感和价值观,所以才给了你那种感觉。

信息与受众要一致的原则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莱瑟姆,是启动效应的怀疑者。他怀着对启动效应的质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让他认定启动效应存在的是其中一个实验。他们找来某大学资金募集中心的电话募集员,将他们分成三组。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张打电话时用的募集说明书。只不过这三组被试拿到的说明书有点小区别。其中一组的说明书左上角的位置有一张图片,内容是女性赢得比赛的情景;另一组的说明书在相同位置的图片是呼叫中心员工的工作情景;剩下的一组作为对照组,说明书上没有任何图片。这次的实验结果与巴奇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受到图片暗示的被试募集到了更多的资金。其中受呼叫中心员工图片暗示的被试募集的资金数目最多,看到比赛情景图片的被试次之,这两组被试都比没有看到任何图片的对照组募集到了更多的资金。但有意思的是,实验结束后当被问到那些图片时,被试都回答自己太忙了,根本就没注意到有图片。即便是这样,启动效应依然成立。这其中有个问题,为什么关于工作情景的图片比冠军图片更有效呢?原因在于信息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信息指向募集员们的工作情景,所涉及的内容与接受信息的个体具有一致性;而冠军这样的形象与被试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不能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后面的章节中,有关于如何与个体建立强关联,我们将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方法。在这里,你只要知道一点就可以了,即信息所涉及的内容和接受者最好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