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知性

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

前几周我一直在讲如何提升教与学的品质,上周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调研,我看到同学们十分用功,老师们十分尽心指导,估计大多数同学本学期的成绩会有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也发现,每一次考试成绩出类拔萃的毕竟是少数,而且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神童”,而是那些有毅力、有定力,持之以恒的爱读书的孩子。

我可能思想保守,我一直认为爱读书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内容的书都读,什么样的读书方式都用的人。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的读书方式多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说是好是坏,只能说这些视频、网络等拓宽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些读书方式和方法不可以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

我认为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文字阅读,看视频难以获得读文字的感觉,甚至网上阅读也难以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效果。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也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另外,过于依赖网络,容易形成碎片化、平面化思维。所以,我们高中生和大学生以及研究生一定是多读纸质书的人群。在青少年时期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途径,为今后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学力基础。

道理可能都懂,只是知易行难。我们是否发现每一次考试、测验、竞赛成绩优异者都是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有强烈的读书兴趣和计划的孩子。绝对不是一有时间就上网看视频、聊天、打游戏、打扑克、玩微信的人。因为这样的文化情调只是流行与时髦,但是肯定肤浅,缺乏个性,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因为他们没有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没有通盘思考的习惯,更不会是综合能力强的人。

我们中小学生一定要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其中我觉得语文学习好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为语文学习好了,就会扫除其他学科的阅读障碍,更好地有助于理解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读书多了,语文素养上去了,也有利于其他学科考试获得好成绩。外语学习好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很好辅助,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外语已经成了现代人联系世界的工具,沟通世界的桥梁。只有母语和外语学好了,我们才真正可以睁眼看世界了。有一次高三质量分析会上,有老师反映我们有些高三学生不肯背语文和英语,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些同学还会认为,现在上课、做作业非常费时间,哪有时间好好完整阅读背诵等等。其实同学们,当今社会人人皆忙,压力都大。但是说到忙而没有时间读书,大多是言过其实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可以挤出来一些的,眼睛少在电脑、微信逗留一会儿读书的时间就有了,关键是要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所以我是坚决主张学生每天在校期间是不能使用手机的。

另外我要指出的是,我们有了读书的意愿,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和书目,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要取法乎上,多读经典,读一些基本的书,不然现在书那么多,我们还真读不过来。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当然更重要的是精读和通读,量不一定多,扎扎实实读完几本,有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升。利用好双休日、小长假、寒假和暑假,完完整整地读好几本经典读物,你就会完全变了一个人,知书达理,“知性”“养性”,能让自己脱离浮躁,变得更加踏实、更加让人放心。

另外,我还要提醒大家,现在社会诱惑实在太多,要多读书,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屑于那些休闲文化,不屑于仅仅是给人以娱乐和刺激的文化的,至少我们不能沉迷其中。

正处于成长期的高中生若能努力把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把读书变成自己的良好生活方式,那么好成绩、好心情就会伴你一生。这可能就是“读书知性”吧。

谢谢大家!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