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不毛荒石地,今朝绿水抱青山——山东淄博原山林场变迁记

《工人日报》记者 丛民 通讯员 曹钢 苏兵

建场60年,山东省淄博市原山林场经历了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巨变。60载光阴,一代代原山人凿坑种树,石缝扎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淄博的肺”

在当地,原山林场被称作“淄博的肺”。

满目青翠、流水潺潺。从岭西营林区到樵岭前营林区,再到凤凰山营林区,驱车30多公里,《工人日报》记者看到松树、柏树、刺槐等各种各样的树木像卫兵一样矗立在原山林场。

这与60年前的原山林场有着天壤之别。因为十年九旱,原山林场“三不栽”(“不下雨不栽,不下透地不栽,不连阴天不栽”)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林场人中间流传。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第一代务林人不问付出,努力造林。

在“石头山”上栽活树木并不容易,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林”。1996年上任的场长孙建博把宜林地分段编号,每人承包一块,包期3年,拿出工资的20%作为抵押金,秋后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才补发并兑现年底奖金。这一举措,使原山林场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在一辈辈原山人的努力下,如今的原山林场郁郁葱葱,鸟语花香,104科、374属、730种植物在这里扎根,上百种鸟类在这里安家落户。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4.4%,企业集团年产值过亿元。

摆脱困境

1980年,国务院出台了有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政策,原山林场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林场经费全部自筹。1984年,森林法出台,林场仅有的采伐指标也被停了。

孙建博上任时,4万多亩生态林需要保护,林场职工需要吃饭,各种债务纠纷需要解决……林场摆脱困境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站在市场的角度进行改革——亏损企业彻底关停并转,全面整合林场项目,能股份不集体,能私营不公有,能买断不股份,靠资本运营提高效益,把项目全面推向市场。

然而,林场里面,既有事业编身份的职工,又有企业编身份的职工。为此,孙建博按国有企业的办法全力推行“一场两制”制度,即一企一事,事企分开。现在的原山其实是两个单位,一个是保生态林的原山林场,另一个是发展生态林业产业的原山集团。

现在,原山林场无论是事业编人员,还是企业编人员,大家都享受同样的待遇,工资、五险一金、福利等都执行一个标准。

原山旗下尽芳菲

“干一项工程,树一个品牌。”如今,在生态林这个“火车头”的拉动下,原山已经成为集林业产业、绿化产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旅游地产、餐饮服务等多种产业于一身的国有单位。

要想养活林子,得先养活人。原山林场不仅养活了人,还把林子养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在,原山林场旅游综合收入每年上亿元。

原山林场建成了闻名遐迩的原山国家森林公园,漫步在公园中,漫山的红叶,还有齐长城和古朴的庙宇。原来,林场聘请了知名专家论证、设计,重新规划了森林、古树、泉水、禽鸟等自然景观和齐长城、石海、名寺古刹等人文景观。景区内还建设了近百个游乐场所。仅淄博市5万余名市民办理的游园证年票一项,就为森林公园增收近百万元。

据统计,公园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光门票收入就很可观。2017年“十一”期间,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成为省内红色旅游的亮点和热点,原山旗下的各处宾馆天天爆满。同时,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周边的景点、酒店、购物点和乡村旅游。

走进岭西营林区的护林点,就会看到停在这里的一辆轿车。这是防火检查站护林员孙立瑾夫妇刚买的车,主要是方便小两口上下班。“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吃住都在山上,但山下还分了一套房子呢。”孙立瑾说。

“山上一张床,山下一套房”,成了林场职工的生活常态。无论是护林员、驾驶员,还是场长、经理,原山林场职工每人都在山下分到了一套同样面积的两居室,取名为“如月美庐”。

如今,林场不仅消化了所有内外债,还让职工过上了好日子。凡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发展、福利待遇等重大决策,林场都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让职工参政议政。在林场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议案中,一多半是分房、增资、年休假、购车补助等与改善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昔日不毛荒石地,而今绿水抱青山。原山林场从荒凉的“石头山”变成了鸟语花香、游人如织的“金山银山”。

原载《工人日报》(2018年1月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