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经学之派别

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但“国学”中也有无须讲派别的,如历史学之类;也有不够讲派别的,则为零碎的学问。现在只把古今学者呶呶争辩不已的,分三类讨论:一、经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依顺序先研究经学之派别。

“六经皆史也”,这句话详细考察起来,实在很不错。在《六经》里面,《尚书》《春秋》都是记事的典籍,我们当然可以说它是史。《诗经》大半部是为国事而作(《国风》是歌咏各国的事,《雅》《颂》是讽咏王室的),像歌谣一般的,夹入很少,也可以说是史。《礼经》是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周礼》载宫制,《仪礼》载仪注),在后世本是史的一部分。《乐经》虽是失去,想是记载乐谱和制度的典籍,也含史的性状。只有《易经》一书,看起来像是和史没关,但实际上却也是史。太史公说:“《易》本隐以之显,《春秋》推见以至隐。”引申他的意思,可以说《春秋》是胪列事实中寓褒贬之意;《易经》却和近代“社会学”一般,一方面考察古来的事迹,得着些原则,拿这些原则,可以推测现在和将来。简单说起来,《春秋》是显明的史,《易经》是蕴着史的精华的。因此可见《六经》无一非史,后人于史以外,别立为经,推尊过甚,更有些近于宗教。实在周末还不如此,此风乃起于汉时。

今古文之分

秦始皇焚书坑儒,《六经》也遭一炬,其后治经者遂有今文家古文家之分。今文家乃据汉初传经之士所记述的。

汉初,田何[1]传《易经》,伏生[2]口授《尚书》,齐、鲁、韩三家[3]治《诗经》,高堂生[4]传《礼经》,胡毋生治《公羊》[5],瑕丘江公治《谷梁》[6],那时除了《乐经》以外,“五经”都已完备。后来《易》分四家,《诗》《书》各分三家,《礼》分二家,《公羊》分二家。汉室设学官,立十四博士(《谷梁》不在内),即以上十四家。十四博士在汉初还没十分确定,在西汉末年才确定下来。

今文家所讲的,虽非完全类乎宗教,但大部分是倾向在这一面的。《易》四家中,施和梁丘二家,我们已不能见,且莫论他。京氏[7]治《易》,专重卜筮,传至汉末虞翻,则更多阴阳卜筮之说。《尚书》三家中欧阳也不可考,大、小夏侯[8]则欢喜讲《洪范》五行之说[9],近于宗教。汉人治《尚书》,似乎最欢喜《洪范篇》。《诗经》三家中,申公所说,没甚可怪。《韩诗外传》(《内传》已失)也没甚可怪的地方,唯翼奉[10]治诗,却拿十干十二支比附[11]《诗经》了。高堂生的《仪礼》,已不可知,大、小戴中(现在所谓二戴,非汉时的大、小戴),也不少离奇的话。《公羊》的记载,虽和事实相差很远,还没什么可怪,但治《公羊》的今文家,却奇怪极了。胡毋生的学说,我们已不能见,即颜、严二家[12]的主张也无从考出,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13],却多怪话。汉末何休[14]注《公羊》,不从颜、严二家之说,自以为是胡毋生嫡派,他的怪话最多,照他说来,直是孔子预知汉室将兴而作《春秋》,简直是为汉预制宪法,所以那时有“《春秋》为汉制法”的话。孔子无论是否为预言家,孔子何至和汉家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

汉代学者以为古代既有“经”必有“纬”,于是托古作制,造出许多“纬”来,同时更造“谶”。当时“纬书”种类繁多,现在可查考的只有《易纬》八种。明孙瑴《古微书》[15]中辑有纬书很多。《易纬》所讲的是时令节气,仅如《月令》[16]之类;《春秋纬》载孔子著《春秋》《孝经》告成,跪告天,天生彩云,下赐一玉等话,便和耶稣《创世记》相类了。“谶”是《河图》[17]一类的书,专讲神怪,说能先知未来,更近于宗教了。纬书西汉末年才出现,大概今文学家弟子迎合当时嗜好推衍出来的。

《仪礼》(当时称为《士礼》),在古文今文,只为文字上的差别。《周礼》在汉初不以为经典,东汉始有杜子春[18]和二郑[19]替彼注释。此外,今古文便各自为别了。

今古文的区别,本来只在文字版本上。因为《六经》遭秦火,秦代遗老就所能记忆的,用当代语言记出,称为今文;后来从山崖屋壁发见古时原本,称为古文,也不过像近代今版古版的分别罢了。但今文所记忆,和古文所发现的篇幅的多少,已有不同;今文家所主张和古文家所说,根本上又有不同;因此分道扬镳。古文家异于今文家之点,在下文细说:

一、《易》以费氏[20]为古文家,是刘向[21]定的。因为刘向校书时,就各家《易经》文字上看,只有费氏相同,所以推为古文家。以《易》而论,今古文也还只文字上的不同。

二、鲁恭王发孔壁得《尚书》[22],《尚书》的篇数就发生问题。据《书传》(太史公曰:“《书传》《礼记》自孔氏。”可见孔安国家藏《书传》,确自孔壁得来)称《书序》有百篇,而据伏生所传只有二十九篇(可分为三十四篇),壁中所得却有四十六篇(可分为五十八篇),相差已十七篇。并且《书传》所载和今文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孟子是当时善治《诗》《书》的学者,他所引的“葛伯求饷”“象日以杀舜为事”等,在今文确是没有的,可见事实上又不同了。

三、《诗》因叶韵[23]易于记忆,当时并未失传,本无今古文之分。毛氏所传诗三百十一篇,比三家所传多笙诗六篇,而所谓笙诗也只有名没有内容的。《毛诗》所以列于古文,是立说不同。他的立说,关于事实和《左传》相同,关于典章制度和《周礼》相同,关于训诂又和《尔雅》同的。

四、郑康成[24]注《仪礼》,并存古今文。大概高堂生传十七篇和古文无大出入。孔壁得《礼》五十六篇,比高堂生多三十九篇。这三十九篇和今文中有大不同之点:今文治《礼》,是“推士礼致于天子”,全属臆测的;此三十九篇却载士以上的礼很多。二戴的主张,原不可考,但晋人贺循[25]引《礼》,是我们可据以为张本[26]的。

五、“左氏多古文古言”,《汉书·艺文志》说:《左氏传》是张苍[27]所献。贾谊[28]事张苍,习《左氏传》,所以《贾谊新书》[29]引《左氏传》的地方很多。《左氏传》的事实,和《公羊》多不相同。《谷梁》中事实较《公羊》确实一些,也和《左氏》有出入。至经文本无不同,但《公羊》《谷梁》是十一篇,《左氏》有十二篇,因《公》《谷》是附闵于庄[30]的。闵公只有三年,附于庄公,原无大异,但何休解《公羊》,却说出一番理由来,以为“孝子三年无改于父道”,故此附闵于庄了。

六、《周礼》,汉时河间献王[31]向民间抄来,马融[32]说是“出自山崖屋壁”的。这书在战国时已和诸侯王的政策不对,差不多被毁弃掉,所以孟子说:“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33]《荀子》[34]中和《周礼》相合的地方很多,或者他曾见过。孟子实未见过《周礼》,西汉人亦未见过。《礼记·王制篇》也和《周礼》不同。孟子答北宫锜说:“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礼》却说是“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王制》讲官制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但古代王畿千里,几和现在江苏一般大小,这一百二十个官员,恐怕不够吧!《周礼》称有三百六十官,此三百六十官亦为官名而非官缺,一官实不止一人,如就府吏胥徒合计,当时固有五万余员。

又有在汉时称为传记的,就是《论语》和《孝经》[35]二书。《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是出自孔氏壁中的。何晏[36]治《论语》参取三家,不能分为古今文。不过王充《论衡》称《论语》之《古论》有百多篇,文字也难解,删繁节要也有三十篇,而何晏说:“《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别有《问王》《知道》等,凡二十二篇;《古论》出孔氏壁中,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凡二十一篇。”篇数上又有出入。《汉书·艺文志》,有《孔子家语》及《孔子徒人图法》二书,太史公述仲尼弟子,曾提及《弟子籍》一书,三十篇中或者有以上三书在内。《孝经》,在《汉书·艺文志》也说出自孔壁,汉代治《孝经》的已无可考,我们所见的是唐玄宗的注释。又有《论语谶》《孝经谶》二书,怪语很多,可存而不论。

宋代所称“十三经”,是合《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诗》《左传》《公羊》《谷梁》《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而说的。这只是将诸书汇刻,本无什么深义,后人遂称为“十三经”了。《汉书·艺文志》扩充“六艺”为九种,除《易》《诗》《书》《礼》《乐》《春秋》为“六艺”外,是并《论语》《孝经》《小学》在内的。

汉代治经学,崇尚今文家的风气,到了汉末三国之间,渐趋销熄。汉末郑康成治经,已兼重古文和今文。王肃出,极端的相信古文。在汉代没曾立学官的,三国也都列入学官,因此今文家衰,古文家代兴。

三国时古文家的色采很鲜明,和汉代有不可混的鸿沟:

《诗》,汉用三家,三国时尚毛。

《春秋》,汉用《公羊》,三国时尚《左氏》。

《易》,汉有施、孟、梁丘、京四家,三国只崇尚郑康成和王弼[37]的学说。

《仪礼》,没有大变更。

《周礼》,汉不列学官,三国列入学官。

学者习尚既变,在三国魏晋之间,所有古文家学说都有人研究;就是从前用今文家的,到此时也改用古文学了。

南北之分

古文家盛行以后,自己又分派别:以《易》而论,王弼主费氏,郑康成也主费氏。各以己意注释,主张大有不同,因为费氏只是文字古体,并无他的学说的。治《毛诗》的,有郑康成、王肃,意见有许多相反。治《左传》的,汉末有服虔[38](只解传不解经的),晋有杜预[39],两家虽非大不同,其中却也有抵触之处。原来汉人治《左氏》,多引《公羊》,并由《公羊》以释经,自己违背的地方很多。杜预《春秋释例》将汉人学说一一驳倒,在立论当中,又有和服虔的主张相反的。《尚书》郑康成有注,郑本称为古文的,但孔安国古本已失,郑本也未必是可靠。我们就和马融、郑康成师生间的立说不同,文字不同,也可明白了。东晋时梅的《伪古文尚书》出。托名孔安国,将《汉书·艺文志》所称正十八篇推衍出来,凡今文有的,文字稍有变更,今文所无的,就自己臆造,这书当时很有人信他。

南北朝时南北学者的倾向颇有不同:

《易》,北尊王弼,南尊郑康成。

《毛诗》,南北无十分异同。

《左传》,北尊服虔,南尊杜预。

《尚书》,北尊郑康成,南用伪古文《尚书》。

唐初,孔颖达[40]、贾公彦[41]出而作注疏,产生“五经”“七经”的名称。“五经”是孔颖达所主张的,贾公彦益以《周礼》《仪礼》就称“七经”,后更附以《公羊》《谷梁》(《公羊》用何休,《谷梁》用范宁),就是唐人通称的“九经”。孔颖达曲阜人,当时北方人多以为北不如南,所以他作注疏多采用南方,因此《易》不用王而用郑,《左》不用服而用杜了。唐人本有“南学”“北学”之分[42],后来北并于南,所有王弼、服虔的学说,因此散失无遗。

唐代轻学校而重科举,取士用“明经”“进士”二科(明经科讨论经典,进士科策论应试),学者对于孔氏的学说不许违背,因此拘束的弊病,和汉代立十四博士不相上下,并且思想不能自由,成就很少,孔、贾而外,竟没有卓异的经学家了。

《仪礼·丧服》是当时所实用的,从汉末至唐,研究的人很多并且很精,立说也非贾《疏》所能包。这是特例。

宋学与汉学

宋代典章制度,多仍唐时之旧。宋人拘守唐人的注疏,更甚于唐人,就是诗赋以经命名的,也不许抵触孔、贾的主张。当时有人作“当仁不让于师赋”,将“师”训作“众”,就落第了。邢昺[43]作《论语》《孝经》疏,拘守孔、贾所已引用的,已是简陋,那些追随他们的后尘的,更是陋极。宋代改“明经科”为“学究科”,这“学究”两字是他们无上的诨号。

在思想不能自由发展环境之下,时势所趋,不能不有大变动,因此宋代学者的主张就和以前趋于相反的方向了。揭反向旗帜的人,首推孙复[44]。他山居读书,治《春秋》以为三传都不可靠。这种主张,在唐人已有赵匡[45]、啖助[46]创议于先,孙不过推衍成之。继孙复而起,是欧阳修,他改窜《诗经》的地方很多,并疑《易》的《系辞》非出自孔氏,立说之中很多荒谬,因为他本是文人,非能说经的。同时有刘敞(字原甫)[47]说经颇多,著有《七经小记》,原本今虽不存,但从别书考见他的主张,虽和注疏背驰,却不是妄想臆测。神宗时王安石[48]治经,著有《三经新义》,当时以为狂妄。原书已难考见,但从集中所引用的看来,也不见得比欧阳修更荒谬,想是宋人对于王安石行为上生怨恶,因此嫌弃他的学说。王的学说,传至弟子吕惠卿[49]辈,真是荒谬绝伦,后来黄氏(宋人黄朝英)有《缃素杂记》[50],把《诗经》看作男女引诱的谈论,和《诗经》的本旨就相去千里了。

宋儒治经以意推测的很多。南宋朱文公[51]凭他的臆测酿成很多谬误。朱氏治经,有些地方原有功于经,但是功不能掩过。现且分别指明:

一、《易经》本为十二篇,郑、王合彖辞[52]于经,已非本来面目,朱氏分而出之,是他的功。他取陈抟的《河图》《洛书》并入《易经》——《河图》《洛书》由陈抟传至邵康节[53],再传至朱文公,他就列入《易经》。有清王懋竑[54]为朱文公强辩,谓《河图》《洛书》非朱文公所列,那就太无谓了。因为朱文公对于道士炼丹之术,很有些相信。他曾替《参同契》(汉时道家书)作注释,在书上署名“空同道士邹炘”,“邹”“朱”双声,“炘”“熹”通训,他的本名已隐在里面了。这是他的过。分《易》是还原,为功很小;增《河图》《洛书》是益迷信,过很大。可以说是功不掩过。

二、朱文公从文章上,怀疑《伪古文尚书》开后人考据的端续,是他的功;他怀疑《书序》(今文所无、古文所有)也是伪托,他的弟子蔡沈[55]作《集传》,就不信《书序》,是他的过。这可说是功过相当。

三、古人作诗托男女以寓君臣,《离骚》以美人香草比拟,也同此意。朱文公对于《诗序》(唐时《本事诗》相类)解诗指为国事而作,很不满意,他径以为是男女酬答之诗,这是不可掩的过。当时陈傅良[56]反对朱文公,有“城阙为偷期之所,彤管为行淫之具”等语(不见于今《诗传》,想已删去)。清人亦有指斥朱文公释《丘中有麻》诗为女人含妒意为不通者。

与朱文公同时有吕东莱[57],治毛诗很精当,却不为时人所重。元代,朱子学说大行,明代更甚。在这二代中,经学无足观,士子受拘束也达极点,就激成清代的大反动。

清初,毛奇龄(号西河)首出反对朱子的主张。毛为文人,于经没彻底的研究,学说颇近王阳明。他驳斥朱子的地方固精当,他自己的主张,和朱子一般荒谬。朱子注《四子书》,也有援引原注的,毛也一并指斥无余了。继起为胡渭(朏明)[58],他精研地理,讲《禹贡》甚精当,对于《河图》《洛书》有重大的抨击。在那时双方各无所根据,凭主观立论,都不能立在不败之地,汉学便应运而起。

阎若璩[59]力攻古代书籍已和汉学接近,不过对于朱子,不十分叛离,有许多地方仍援用朱说的。后江慎修[60]出,对于音韵有研究,也倾向到汉学,但未揭明汉学的旗帜。

揭汉学旗帜的首推惠栋(定宇)[61](苏州学派),他的父亲惠士奇[62]著《礼说》《春秋说》已开其端,定宇更推扬之,汉学以定。他所谓汉学,是摈斥汉以下诸说而言。惠偏取北学,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明堂大道录》等书,以《周易述》得名。后惠而起有戴震(东原)[63],他本是江永的弟子,和惠氏的学说不十分相同,他著有《诗经小传》等书,不甚卓异。

就惠、戴本身学问论,戴不如惠,但惠氏不再传而奄息,戴的弟子在清代放极大异彩,这也有二种原因:

甲、惠氏墨守汉人学说,不能让学者自由探求,留发展余地。戴氏从音韵上辟出新途径,发明“以声音合文字,以文字考训话”的法则。手段已有高下。

乙、惠氏揭汉学的旗帜,所探求的只是汉学。戴氏并非自命为汉学,叫人从汉学上去求新的发现,态度上也大有不同。

戴氏的四弟子,成就都很多,戴氏不过形似汉学,实际尚含朱子的臭味,他的弟子已是摈除净尽了。今将其四弟子分别说明如下:

一、孔广森讲音韵极精,著有《诗声类》一书。

二、任大椿著有《弁服释例》一书,很确实的。

三、段玉裁[64]以《六书音韵表》《说文解字注》闻名。

四、王念孙本非戴的传经学生,戴在王家教授时,只不过教授些时文八股。王后来自有研究,所发明的比上列三家较多,《广雅疏证》一书,很为学者所重。

上列四家,孔、任尚近汉学,段已和汉学不同,王才高学精,用汉学以推翻汉学,诚如孟子所谓“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于是杀羿”[65]了。

王念孙及其子引之著《经义述闻》[66],引用汉代训诂,善于调换,于诸说中采其可通者,于是佶屈聱牙的古书,一变而为普通人所能懂得了。历来研究经学的,对于名词、动词有人研究;关于助词,都不知讨论。王氏父子著《经传释词》,于古书助词之用法列举无遗,实于我们研究上有莫大的便利,如《孟子》中“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二句,本不易解,王氏训“乎尔”为“于此”“于彼”,便豁然可悟了。我以我们不看《经传释词》,也算是虚词不通。

上列二派,在清代称为“汉学”,和“宋学”对立,厥后[67]崛起的为常州派,是今文学家。

今古文的复归与衰亡

“常州派”自庄存与[68]崛起,他的外甥刘逢禄、宋翔凤承继他的学说。庄氏治《公羊》,却信东晋《古文尚书》,并习《周礼》。刘氏亦讲《公羊》,却有意弄奇,康有为的离奇主张,是从他的主张演绎出来的,但他一方面又信《书序》。这两人不能说纯粹的今文学家。朱氏[69]以《公羊》治《论语》,极为离奇,“孔教”的促成,是由他们这一班人的。今文学家的后起,王闿运、寥平、康有为辈一无足取,今文学家因此大衰了。

今文学家既衰,古文学家又起。孙诒让[70]是一代大宗,《周礼正义》一书,颇为学者所重。在他以外,考典章制度原有江永、惠士奇(作《礼说》)、金榜(著《礼笺》)、金鹗(作《求古录》)、黄以周(著《礼书通古》)等人,但和他终有上下床之别。自孙诒让以后,经典大衰。像他这样大有成就的古文学家,因为没有卓异的今文学家和他对抗,竟因此经典一落千丈,这是可叹的。我们更可知学术的进步,是靠着争辩,双方反对愈激烈,收效方愈增大。我在日本主《民报》笔政,梁启超主《新民丛报》笔政,双方为国体问题辩论得很激烈,很有色彩,后来《新民丛报》停版,我们也就搁笔,这是事同一例的。

自汉分古、今文,一变而为南、北学之分,再变而为汉、宋学之分,最后复为今、古文,差不多已是反原,经典的派别,也不过如此吧。

[1]田何: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氏易学派创始人。字子庄(一作装),号杜田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专治《周易》。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都出于他的传授。西汉经学大使。

[2]伏生:即伏胜,西汉经学家,济南(今山东章丘)人。专治《尚书》,是西汉今文《尚书》最早的讲授者。

[3]齐、鲁、韩三家:分别指齐国辕固,鲁国申公以及韩国韩婴。辕固,又名辕固生,今山东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是西汉《诗》学四大流派之一《齐诗》的创始人。申公,名培,《史记·儒林列传》称“申培公”,鲁(今山东曲阜一带)人。西汉经学大师、今文诗学“鲁诗学”开创者,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重要贡献。韩婴,尊称为“韩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西汉前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韩诗学”之开创者,与世称“韩诗”,与辕固生的“齐诗”、申培的“鲁诗”并称“三家诗”。

[4]高堂生:生卒年不详,复姓高堂,名伯。西汉鲁(山东新泰龙廷)人,专治古代礼制。《礼》经秦火,而书不传。汉兴,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本《仪礼》,为当时今文礼学最早传授者。

[5]《公羊》:即《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生卒年不详。临淄人,名生,字子都,西汉时经学家。和临淄人公羊寿、赵人董仲舒,把公羊高口头流传下来的《公羊传》,刻于竹帛,使得籍文字记载,广为流传。

[6]《谷梁》:是《毂梁春秋》《春秋毂梁传》的简称,又作《谷梁传》。《春秋毂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瑕丘江公,亦称江公,姓江,名不详,因是瑕丘(今山东滋阳)人,故人称“瑕丘江公”,其生卒年月已不可考,约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汉儒家学者、经学家、《春秋》“谷梁学”家。

[7]京氏:即京房(前77~前37),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他开创了今文《易》学“京氏学”,是《易》学研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京房的《易》学得之于焦延寿。焦延寿讲《易》,喜推灾异,以自然灾害解释卦象,推衍人事。京房深得焦氏《易》学“真谛”,他把焦延寿以灾异讲《易》的做法推向极端,到处宣讲,以之干政,使《易》学在当时声名显赫,对后世影响极大。

[8]大、小夏侯:大夏侯即西汉经学家夏侯胜,生卒年不详,字长公,宁阳侯国(今山东宁阳)人,西汉朝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小夏侯即夏侯健,生卒年不详,字长卿,夏侯胜之长子,宁阳侯国(今山东宁阳)人,西汉朝今文尚书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

[9]《洪范》五行之说:《洪范》出自《尚书》。“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10]翼奉:西汉经学家,字少君,东海下邳(今睢宁西北)人。

[11]比附: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

[12]颜、严二家:即颜安乐与严彭祖,同学于眭孟习《春秋公羊传》,其后有《春秋公羊传》严氏学及颜氏学。颜安乐,字公孙,西汉今文春秋学“颜氏学”的开创者,鲁国薛(今山东薛城)人。严彭祖,字公子,西汉东海下邳(今江苏邳县)人。

[13]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14]何休(129~182):东汉时期今文经学家。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滋阳)人。用功十余年,作《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又注《孝经》《论语》等。另作《春秋汉议》13卷,以春秋大义,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妙得公羊本意”。

[15]孙瑴(1585~1643),字子双,又称双甫,自号贲居士,湖南华容人。著有《古微书》四种:一删微、二阙微、三焚微、四线微。《删微》即今天所说的《古微书》。《删微》辑有十种纬书,依次为《尚书纬》《春秋纬》《易纬》《礼纬》《乐纬》《诗纬》《论语纬》《孝经纬》《河图纬》《洛书纬》。

[16]《月令》:上古时期的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将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

[17]河图:中国古代文明图案,传说中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的“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作“河图”。

[18]杜子春(约前30~约58):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西汉末向经学家刘歆学习《周礼》。

[19]二郑:即郑众与郑玄。两人皆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20]费氏:即费直,生卒年不详。字长翁,东莱(郡治今莱州市)人,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

[21]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22]鲁恭王:即刘余。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于宅壁中发现了古文经传。

[23]叶(xié)韵: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一首诗中,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24]郑康成:即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25]贺循(260~319):字彦先,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

[26]张本:原由,依据。

[27]张苍(前256~前152):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战国末期曾在荀子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刘向《别录》中有:“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

[28]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时期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29]《贾谊新书》:贾谊文著汇集,为西汉后期刘向整理编辑而成。

[30]附闵于庄:庄,即鲁庄公(前706~前662),即鲁同,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在位32年(前693~前662)。闵,即鲁闵公,为鲁庄公之子,在位两年(前662~前661)。

[31]河间献王:即刘德(前171~前130),西汉藏书家,汉景帝刘启第三子,谥献,故称河间献王。

[32]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

[33]“其详”三句:出自《孟子·万章下》:“北宫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34]《荀子》:战国末年荀况著。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荀况,即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

[35]《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36]何晏(约193~249):中国三国时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37]王弼(226~249):字辅嗣,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为《道德经》与《易经》撰写注解。在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之前,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

[38]服虔: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更名虔,河南荥阳东北人。少年清苦励志,尝入太学受业,举孝廉,官至尚书侍郎、高平令,中平末,迁九江太守,因故免官,遭世乱,病卒。

[39]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

[40]孔颖达(574~648):唐朝经学家,字冲远(一作冲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其编订《五经正义》,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于众学中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从而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对中国经学的总结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41]贾公彦(生卒年不详):唐朝儒家学者、经学家、《三礼》学专家,唐州永年(今河北邯郸东北)人,撰有《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

[42]“南学”:即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承魏晋学风,兼采众说,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是宋代理学的渊源。“北学”: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墨守东汉旧说,以章句训诂为主,不愿别出新义。学风保守,撰述亦少。

[43]刑昺(932~1011):字叔明,北宋学者、教育家。所撰《论语正义》,讨论心性命理,为后来理学家所采纳。

[44]孙复(992~1057):字明复,号富春,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因长期居泰山讲学,人称“泰山先生”。又与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北宋理学的先导人物。

[45]赵匡:生卒年不详,唐经学家,字伯循,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赵匡师从啖助,曾补订啖助所撰《春秋集传》和《春秋统例》,认为《春秋》文字隐晦,不易明了,于是举例阐释,发挥“微言”。此外,他还怀疑《春秋》经文有缺误,开宋代学者怀疑经传的风气。

[46]啖助(724~770):字叔佐,唐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后迁居关中。唐代儒家学者、经学家。

[47]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金石学家。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樟树市黄土岗镇)人。与其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48]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9]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

[50]黄朝英:宋人,字士俊,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称述王安石学说,有《靖康缃素杂记》十卷传世。

[51]朱文公:即朱熹。

[52]彖(tuàn)辞:《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小结”,即小结一卦之辞。彖,包边、包括;总括。

[53]邵康节:即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54]王懋竑(1668~1741):字予中(一作与中),号白田,江苏宝应人。

[55]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

[56]陈傅良(1137~1203):南宋著名学者。字君举,号止斋,人称止斋先生。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为学主“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与同时期的学者陈亮近似,世称“二陈”,名列《宋史·儒林传》。

[57]吕东莱(1137~1181):字伯恭,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家之一。他所创立的“婺学”,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

[58]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撰《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又撰《禹贡锥指》,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

[59]阎若璩(1638~1704):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60]江慎修:即江永(1681~1762),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字慎修,又字慎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江湾镇)人。戴震、程瑶田、金榜等皆其弟子。

[61]惠栋(1697~1758):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赞为一代佳话。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

[62]惠士奇(1671~1741):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传父惠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缜密,但较拘泥。

[63]戴震(1724~1777):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64]段玉裁(1735~1815):中国清代文字训诂家、经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著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经韵楼集》等。

[65]“逢蒙”三句:出自《孟子·离娄下》。

[66]《经义述闻》:是一部从经学、小学和校刊学角度研究《周易》《尚书》《诗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的著作。

[67]厥后:从那以后。“厥”可作代词,意思是“那个”。

[68]庄存与(1719~1788):清代著名经学家、学者、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

[69]朱氏:疑当为宋氏,即宋翔凤(1779~1860)。

[70]孙诒让(1848~1908):清末经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