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的新朋友

1951年,阿尔伯特·拉斯克被诊断出结肠癌。玛丽·拉斯克沉迷于该病之中,寻找可能抑制该病的疗法。

1952年5月30日,玛丽·拉斯克的丈夫去世,这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她的癌症运动的基调更加紧迫和坚定。她不再寻求宣传抗癌战争的策略:她想要自己来运作抗癌事业。玛丽·拉斯克想重组癌症机构,一个以目标为导向、朝着寻找治愈癌症方法的方向不断努力的研究机构。

尽管西德尼·法伯不想公开讨论这个问题,但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来,他本人遭遇癌症已有十年,这改变了他与其做斗争的基调和紧迫性。癌症对他来说已不再是抽象的存在;他觉得自己被癌症的阴影笼罩。不能再等了。

拉斯克派提出的癌症治疗策略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不兼容的。主流模式的主要发动者范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认识到,像“曼哈顿计划”这样的目标导向策略在和平时期的使用将是受限的。他力推一种相反的模式,让研究人员有完全自主权。但拉斯克派希望也有针对癌症的“曼哈顿计划”。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等关于癌症的基本问题全部解决了再去攻克癌症。

为对抗癌症,必须推翻布什教条。第一步是建立一个专注于抗癌药物的药物研发机构。在拉斯克派强烈游说之后,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于1955年建立了国家癌症化疗服务中心(CCNSC),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找寻化疗药物。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该机构将测试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每年处理数百万只老鼠以寻找理想的药物。

同时,法伯在波士顿更加努力地开展自己的药物研发工作。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叫赛尔曼·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的土壤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叫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的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细胞。1954年,法伯说服瓦克斯曼给他寄来包括放线菌素D在内的几种抗生素,将它们再度开发用作抗肿瘤药剂。

法伯发现放线菌素D能有效治疗小鼠的癌症,包括白血病、乳腺癌和淋巴瘤。他开展了一项试验来检测这种药物对人类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放线菌素D对儿童白血病没有效果,但它能影响韦尔姆斯氏瘤(Wilms' tumor),这是一种罕见的肾癌变异体。

通常是通过使用X射线来手术切除感染的肾来治疗韦尔姆斯氏瘤。 但并非每个病例都可以用局部手术治疗。有时,肿瘤可能已经转移到了肺部。

经进一步研究,法伯的研究小组发现,患有转移性韦尔姆斯氏瘤的儿童可以用结合放线菌素D和X射线的方式治疗。

法伯已经从液体瘤领域转向实体瘤。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大量新药填满癌症的化疗领域,法伯很乐观。他一直告诉自己,这不是“终点”,而是全面进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