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僧格林沁来说,胜保再次被调走,自然是满心欢喜的。
因为此次僧格林沁在总结前两次围困失败的经验后,设计出加强版的围困之计,来对付太平军。
但是当僧格林沁将其颇为得意的计划,上奏告知咸丰时,却被咸丰狠狠的泼了瓢冷水,直接将满怀激情的僧格林沁浇了个透心凉。咸丰在回信中写道,构筑重堤无异于“作茧自缚”,并指示僧“较之合围坐守”,不如诱敌出营。(即是命令僧格林沁,想办法诱而歼之。)
当僧格林沁接到这道圣旨是无力反驳的,因为他前两次的围困确实都没成功。既然如今皇帝的金口玉言指示了,虽然僧格林沁一直不听,但今时不同往日。那是没犯错误,自然可以拒绝,如今属于戴罪之身,怎敢再做抗命将军?
既然皇上说了,那就按他说的办,哎,谁让自己围困两次都围困失败了那!
僧格林沁为了贯彻皇帝的诱敌命令,开始第一项准备填壕。(毕竟有壕沟在这,怎么诱敌出来那!)
僧格林沁的这一填壕举动,让连镇里准备坐享其成的林风祥颇感意外。为了阻碍清军将修建好的壕沟垫平,林风祥派数百清军前去骚扰,但中了清军的埋伏,不但没能破坏清军垫壕沟,还损失了不少人。
林凤祥见难以破坏清军垫壕沟的行动,没办法。既然清军要垫平壕沟,那林风祥只好组织太平军在其占据的营垒外面挖壕沟,构建两军之间的缓冲带,以阻挡清军的进攻,毕竟他现在的核心任务就是固守待援。
在这之后两家人马,清军在外垫壕沟,太平军在内挖壕沟,开起来很和平。
过了些天,太太平军的自己的壕沟挖好了,清军的壕沟也填平了。
大喜之下的僧格林沁,将这一狗血剧情,奏与咸丰帝。“臣谨遵皇命,本想填壕准备进攻太平军,或是填平壕沟便于引敌军出来。但事与愿违,臣在填壕沟的时候,太平军却在其固守的营垒外挖壕沟。奴才私下以为既然贼军作茧自缚,我军倒不如“顺水推舟”,实施奴才的构筑重堤之法?。”
咸丰太平军修筑壕沟,以此据敌,也知僧格林沁攻击不易,便同意其原来加强版围困计划,并同时派两千人,赶去支援。
待咸丰同意了僧格林沁的计划之后,僧立即又在原来垫平的地方,开始重挖壕沟,并在挖的时候,边挖便在靠近太平军的一面开始筑墙。在连镇内的林凤祥,摸不清楚清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此时太平军要想出城袭击,却因为自己所挖的壕沟,变得不太容易。原本用于御敌的壕沟,现在却变成困己的。所以林凤祥想原本就是要固守,如今清军在外筑墙,更合其意。反正到时援军来了,用挖地道破城墙的方式,一炸而已。
过了些天,在清军与连镇及其村落外围构筑的堤竣工当晚。僧格林沁就迫不及待地站在清军修建的套堤上,亲自下令掘堤引水。
决堤后,汹涌澎湃洪水向逃脱牢笼的猛兽一样,按照僧格林沁设计路线,冲进了太平军驻守的村落、很多见营外清军构筑的天堑知道,清军打不进来的太平军,毫无防备的在营中熟睡,很快就被压在洪水冲塌的营房下面。
混乱之中防守西镇外的太平军,少数会水也不知道往哪儿游,能逃离危险,只得游到未被冲塔的房屋上面,其余不会水的可想而知。
就一夜之间,除连镇之西镇,由于地势颇高,幸免遇难外,东镇及其周边村落,无一幸免,第二天亮,昨晚在混乱中因为会游泳,侥幸存活的人,才辨别到能能落脚的地方,陆续游到西岸。
僧格林沁在查探敌情后,立即向咸丰邀功:“查现在贼情,已属米麦渐缺,马草尤为短缺。两岸套堤竣工,并将围堤冲决之处补筑。东面贼巢水深二三尺至四五尺不等,再将决口补筑,俟水势益深,该逆即难容止。惟河西地势较高,现因下游河水太小,不能浸灌。恐该逆蚁聚西岸,然究属一隅之地,设由西岸进攻,或易得手。”
林凤祥,做梦也没想到,清军竟然来这嘛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