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在“五四”以来的文学战线上,茅盾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革命战士。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新文化旗手鲁迅等同时代的革命作家在一起,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新时期,为新文学的健康发展、为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准则、为文学服务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大众的革命事业进行了不懈地斗争。在左翼十年的文艺运动中,他是坚强的骨干力量,他和鲁迅在一起,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坚持阶级斗争、思想斗争,为维护无产阶级文艺的胜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子里,他更以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团结一些革命的进步作家,为实现党的各项任务而奋斗。据何其芳同志回忆,敬爱的周总理在谈到茅盾同志时,对于文学研究会的活动是肯定的。肯定它“起了好的作用,进步的作用”,也肯定了茅盾同志“在文学工作上的成绩”《回忆周恩来同志》,《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

茅盾的创作是以深广的社会生活的描写、清晰的时代风云的展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反映而引人入胜的。他以敏锐的视觉不断地在作品中提出一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问题,并力图形象地揭示出某些方面的本质,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势。宏伟而不失空旷,工细又不失之于纤弱,得阳刚之气和写实之风。就三十年代峥嵘高昂的革命文学派来说,他以工细真切的描述而构成上乘;在不同流派作家中,又以高远的风骨而引人关注。他博采中西之长,把现代的中国小说提升到现代化的里程。在他许多血肉关联的作品中,映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的生活变动,映现出人民群众迫于黑暗的重压、挺而抗争的艺术画面。其中,《霜叶红似二月花》可以放在首位,它映现的是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的社会景象;《虹》反映的是“五四”到“五卅”历史进程中的事件;《蚀》概括的是二十年代,即大革命年代部分小资产阶级的状貌;长篇《子夜》则提供了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十年代初)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艺术画面。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故事》中展现的是抗战初期的生活景象;那么《腐蚀》中揭露的则是抗战中期国统区特务横行、豺狼当道的现实;而剧本《清明前后》揭示的则是三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前夕黑暗社会的状貌。由此可见,大时代的风涛、人民革命运动的起落消长、帝国主义侵略的魔影、旧中国的腐败黑暗的景象,在茅盾的创作中或则正面或则侧面,强弱不同地反映出来,构成形象的时代生活的历史。

自然,对于典型人物及其命运的刻画,始终是作家探求和注意的中心。茅盾说,“人”是他写小说的第一个目标。这是作家为自己规定的特殊任务。在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是异常广泛的。在这个形象体系中,有洋场买办、形形色色的资本家、封建地主劣绅,以及反动统治阶级腐蚀下“鬼也不如”的爪牙;作品中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以及为灾难和苦痛折磨着、日益觉醒起来走向斗争的工农大众。在众多的人物中,对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典型刻画是颇具生命力的,它在现代文学的艺术画廊中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

在探索茅盾的创作时,可以看出,他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生活体察和艺术准备而走向实践的。鲁迅曾用“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概括自己的创作经验。茅盾从《蚀》到《清明前后》的创作证明,离开了生活的泥土,艺术的创造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且不说《子夜》的生活体察过程,在写第一部小说《幻灭》时,茅盾告诉我们,他不仅熟悉“一九二八年以前那几年震动全世界全中国的几次大事件”,乃至“凝神片刻,便觉得自身已经不在这个斗室,便看见无数人物扑面而来”。见茅盾的《我的回顾》与《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这生动的实例,都是对于先定主题、后设矛盾、远铺近垫等一套主观唯心主义创作模式有力地批判。

文艺创作离不开现实的斗争生活,也需要从古代和外国的优秀作品中吸取补养,只有“博采百花,才能酿出蜜来”。还在少年时代,茅盾就和先秦以来的文学典籍有了接触。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都是他所喜爱的作品。至于外国文学著作,茅盾涉猎和研究得更为广泛。他不仅是外国文学的介绍者,而且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英国的狄更斯、斯各德,法国的莫泊桑、左拉,俄国的托尔斯泰、契诃夫,以及欧洲许多弱小民族的进步文学作品,都影响了茅盾的创作。茅盾从中不断地汲取了进步的思想、严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精细入微的刻画人物的技巧。

回顾“五四”以来的文学发展历史,似乎许多老作家都以多方面的才能服务于革命现实。鲁迅是这样,郭沫若是这样,茅盾也是这样。茅盾从“五四”时期起便倡导文艺理论,开展社会批评,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他是现代文学最早的评论家和翻译家之一。稍后便展开创作活动。他写小说、散文,也写下了大量的杂文。这些工作,都是从时代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吸取了力量,并且紧紧围绕着时代、社会的需要有所为而发的。他的许多杂文的写作是这样,他的一些论文、文艺批评,也是适应文学发展的需要写下的。甚至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也分明是为了回击托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歪曲而写的。恩格斯在《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中说:“……某个作家有一点点天才,有时写点微末的东西,但如果他毫无用处,他的整个倾向、他的文学面貌、他的全部创作都一文不值,那么这和文学又有什么相干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525页。茅盾的创作实践证明,他并非像恩格斯所批评的“有一点点天才,有时写点微末的东西”的作家。而是几十年如一日,以不倦的创作劳动,服务于人民大众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适应着革命的需要不断前进的革命战士的形象。

可以看出,茅盾在革命发展的进程中,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是有过苦闷、经历过艰苦的历程不断前进的。这实际和“五四”时期老一辈作家走向革命的经验汇总一起,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某些重要特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但是如何为人民大众呢?这个方向和道路是经过长期的探求过程才明确起来的。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毛泽东论文艺》。茅盾的文学道路的艰苦历程,分明地显现了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征程的某些特点。回顾前进的道路,茅盾说:“路不平坦,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会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又爬起,迂回再进。”茅盾:《回顾》,《解放日报》1945年7月9日。这体会是深刻的。正是不断探求真理、曲折再进的革命精神,使茅盾在创作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杰出的作家和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