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投笔从戎

冯国璋辍学后选择了一条当兵的路,据他的四子冯家迈回忆,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由于他和父兄们分居以后,生活毫无办法,又没有近支的本家、亲戚可以拆借,所以到了严寒的冬天,在他读书的时候,以至贫困到无力生火取暖的地步。同时,又看到自己的父母也天天在那饥饿线上挣扎,因而在他二十七岁那年,才在生活的重压下跑到天津大沽直字营投军去了。”文斐编:《我所知道的“北洋三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221页。生活的窘困逼得人想办法,也就真想出了办法。

张一麐记述说:“时公族叔祖晓亭公就大沽直字营幕,乃投笔而起,走大沽统将刘祺营次为走卒。祺固儒将,与语,大奇之。”张一麐:《故代理大总统冯公事状》。当时他有个族叔祖名士塽(字晓亭),在天津大沽盛军直字营当文案,冯国璋便去投奔他了。族叔祖人很好,留他住下,一时谋不到差使,就让他磨石刻印来维持生计。过了些时候,费了不少周折,才算在营中补了员,让冯国璋当了一名学兵。冯国璋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之一。

盛军是周盛传统领的部分军队。周盛传(1833—1885年),字新畲,安徽合肥人,是淮军的重要将领。清光绪元年(1875年)受任天津镇总兵,驻军城东小站,小站也就是后来袁世凯训练新军的地方。因小站开通新河90里以达大沽海口,分辟小河十数支,上接南减运河,减河左右开沟渠,俾农民易于引灌。又于小站下开横河门,建桥闸30余处,分运河盛涨,下汇海潮,借淡刷咸,得稻田6万余顷。濒河两岸,田亩悉变为斥卤之旧,民利赖之。至今小站犹有“周公祠”。

大沽直字营是盛军的一部分,营长刘祺。文人当兵的冯国璋在军营很快就受到了上司的赏识,而且人缘不错,经常帮助士兵书写家信或帮伙房记账。闲时就到族叔祖房中找书看,尤其是军事知识方面的书,读得很认真很仔细,读了一遍又一遍。族叔祖也是个钻研学问的人,系举人出身,很欣赏这个族侄孙的才干和灵气,经常与他谈古论今,赋诗填词。得到长官的赏识,为冯国璋日后出人头地做了铺垫。

冯国璋投笔从戎应该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那一年他25岁公孙訇:《冯国璋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而不是冯家迈所说的27岁。冯国璋的投军之路还是蛮有意思的,从下面的这个传说可看出冯国璋要时来运转了:


一路顺风,国璋来到辛桥,日当正午,摸着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铜钱,进了一家小饭馆。吃过饭歇了脚出得门来,见有一群人压宝赢钱,他也凑了上去,想碰碰运气,结果输了个精光,垂头丧气的回饭馆取行李。因没有钱算帐,堂倌当然不许他拿走行囊。当国璋正被堂倌斥责得脸红脖子粗时,恰巧掌柜的出来替他解了围。

这位掌柜姓叶名常青,是高阳县苏果庄人。得知国璋是莲池书院的学生,面带书生气,心想说不定将来能升个一官半职的,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不但免了饭钱,还从自己腰包掏出几文钱送给冯国璋做盘费。谢过叶掌柜,国璋不敢耽搁,一溜小跑直奔军营。张立真:《冯国璋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个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不知是真是假。笔者查阅了高阳县的地名资料,苏果庄这个村子是有的,但辛桥之名却不见踪影,或许是其他县的也未可知。吉人自有天相,冯国璋屡次受人帮助,他的霉运是该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