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概述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距北京256公里。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竣工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占地面积600余万平方米,是一处由古典皇家园林和御用寺庙建筑群相结合的大型古建筑群体。其中留存有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记载着“康乾盛世”的辉煌,反映了汉、藏、满、蒙等多民族文化艺术的相互交融与影响,是清前期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实物见证。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观分布示意图(张炜绘)

御道线路与口外行宫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是清帝避喧理政、利用宗教对边疆各民族实行怀柔政策的具体体现。康熙二十年(1681),为了提高八旗将士的军事素质,加强对蒙古的管理,康熙帝在北巡塞外时建立了木兰围场(今承德市围场县),每年举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以达到军事演练的目的,史称“木兰秋狝”。由于北京到围场路途遥远,沿途就修建了20多座行宫,用于驻跸休息。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行宫是其中之一,这里地近北京与木兰围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康熙帝认为“驻跸于此,饮食倍加,精神爽健”。这对当时因诸皇子争斗而被折磨得心力交瘁的老年康熙来说,无疑是一剂天然良药。

木兰秋狝图(局部,兴隆阿绘)

●康熙帝主张节俭,热河行宫的营建本着“庄田勿动树勿发,自然天成地就势”的原则,建筑风格朴素淡雅,“茅茨(cì)土阶,不彩不画”。康熙五十年(1711),热河行宫被正式命名为避暑山庄。乾隆帝继位后,继续推行祖父的民族政策,岁行“秋狝”之典,扩建避暑山庄,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外八庙工程。随着前来承德入觐的蒙、藏王公、藩属使节的增加,山庄内的民族、涉外事务也日益增多。这时,乾隆帝逐步将山庄的功用提升为“车书恒此会遐方”“万国来同”等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高度。

避暑山庄外皇家庙宇

●基于思想的转变,山庄内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乾隆帝认为,山庄的建筑“不可无黻(fú)饰”,以“壮万国之观瞻”。他在乾隆十九年(1754)谕令,将处理政务的主殿“澹泊敬诚”完全采用金丝楠木改建,并运用“移天缩地”的手法将天下名园仿建于山庄之中。所以,避暑山庄不是一次建成的,它的总设计者——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以儒学的治世思想为主旨,同时融入佛家、道家的文化内容,历时89年,累续营造出一处理政、怡情、绥边的离宫园。此间,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经济水平以及各自审美情趣的差异,使得山庄的园林景观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这在我国园林史上绝无仅有。

●山庄由长达20里的宫墙相围,其间设置宫门9座。登临山区宫墙,正好俯视到犹如罗圈椅一般环置在外的皇家寺庙群。它们是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因其中有8座寺庙驻有喇嘛,归北京理藩院喇嘛印务处管理,在京城设有8处办事机构,并地处塞外,所以俗称“口外八庙”或“外八庙”。以上庙宇,有的依山就势修建,有的地处宽阔平坦之所。几乎每座寺庙的庙门都面向避暑山庄,呈现众星拱月、百川归海之势,象征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体现出祖国的崇高和神圣,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价值核心。

避暑山庄全景鸟瞰(张忠钰、樊江岩、孙国威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