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必修课:构图为上(下)
- 钟山 李敏
- 2437字
- 2020-08-28 11:38:12
5.5 突破常规
构图技巧种类繁多,除了利用本章前面所述的建立秩序、构建熟悉的形、让主体一目了然以及营造舒适的画面效果这几种构图规律灵活地构图外,找到常规构图的突破口,突破常规构图的某些定势或规律,使得常规的构图方法或形式也能具有非凡的表现力,更完整、准确地表现主题,这也是有追求的摄影人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构图技能。
5.5.1 采用非常规构图方法
常规构图方法是摄影前辈们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对于作品效果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无论是作品的视觉效果,还是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都能获得相对较满意的结果。如果你对于这些常规构图方法了然于心,又不满足于这些经验带来的较有保障的画面效果,想在构图上寻找更多的可能性,那有时不妨采用非常规的构图方法,尝试突破一些常规构图的惯常做法,可以从画面内容、构架、光影、色彩、曝光量、拍摄角度、画幅等多方面去找寻突破口。尝试得多了,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所收获。
焦距:14mm 光圈:f/8 快门速度:1/20s 感光度:ISO1600
作品构图大胆,内容取舍较为特别,人物只有肩部以下出现在画面里,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使得匆匆前行的脚虚虚实实,生动地表现出候机大厅里旅客匆忙行走的状态。对角线构图形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效果,中间层次不太丰富的黑白影调,让画面更为简洁、明了,作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焦距:35mm 光圈:f/5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60
运用影子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这在构图中时常被用到,但有意思的是,前景是盆栽的小花朵,而背景墙上出现了一个小孩的身影,从某个层面而言,小花朵象征着孩子,二者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让作品变得有意味。影子在构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焦距:70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9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5EV
镜头对准的是一段残垣断壁,它几乎占据了画面一半的面积,但上部分又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品的空间感因此产生,剩下的部分是几乎没有任何内容和层次变化的留白。这样的构图似乎是想要造成视觉上的不平衡来引起观者的注意。但画面里主体所占面积较大,显得敦实、厚重,其自然的外形曲线走向非常巧妙,沿着斜线的总趋势向左右两边延伸,所以画面看起来并没有向右倾倒的感觉,也没有像主体面积较小的画面那样显得突兀,相反,作品的面积划分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极致美感。干净的背景让主体越发明显,一段破败的墙体将生命的韧性与张力充分表现出来,作品非常耐看
焦距:24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50s 感光度:ISO1000
焦距:24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40s 感光度:ISO1000
焦距:27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30s 感光度:ISO1000
焦距:38mm 光圈:f/3.5 快门速度:1/30s 感光度:ISO1000
该组作品反映了作者尝试选择不同拍摄角度和画幅而导致的画面效果的差异。图①是从造型的正前方拍摄的,视觉效果平平。图②和图③均是从左侧拍摄的,横画幅较好地呈现了画面主体的横向动势,只是镜头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有所变化,镜头焦距也略有不同,从最终的视觉效果来看,图③更具视觉张力。图④在构图上有较大突破,是从造型的右边、采用竖画幅拍摄的,直接截断了主体的横向动势,但横向发展的趋势还在,作品因此具有向外拓展的力量。而且曲线的灵动性搭配地面上影子线条产生的上下拉伸感,让画面呈现出较特别的视觉效果,作品别具魅力
5.5.2 改变常规构图的某些思维习惯或定势
突破一些常规构图的惯常做法,除了从整体上进行改变,采用非常规构图方法外,还可以只对常规构图进行很小的改变,有时仅仅需要改变常规构图的某一思维习惯或定势,例如本章前面讲述的隧道式构图,通常是用暗的场景充当“隧道”,来衬托“隧道”中亮的物体。但这一点完全可以突破,反过来用亮的场景做“隧道”,衬托中间暗的主体,同样会获得好的画面效果。其实只要是“隧道”与其中间的物体能在某一方面形成较大的反差,不论是明暗反差,还是材质、形体等方面的反差,都可以实现隧道式构图的画面效果。这些看似小的改变,对画面最终效果的影响可能会很大,有时甚至超乎想象。
焦距:51mm 光圈:f/4.5 快门速度:1/3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5EV
焦距:65mm 光圈:f/4.5 快门速度:1/350s 感光度:ISO100 曝光补偿:-0.5EV
很明显,图①和图②拍摄的是同一场景,构图的改变带来视觉效果的差异。为了顺应白色墙体的走势,图①采用了横画幅,作品看起来自然、舒适,这也是多数人会选择的画幅。由于镜头距离左侧的白塔较近,使得白塔看起来格外高大,也很有气势,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强烈。图②却没有按常规来构图,而是选择了竖画幅,让从右下角出现的白色墙体向画面右侧的深处延伸,不仅如此,色彩艳丽的经幡也都处于画面的右侧。通常情况下,如果画面的左侧没有相应的物体,这样的构图会因为右侧过重而给人向右侧倾倒的感觉,但作品巧妙地利用了被大风吹着、向左飘扬的经幡的朝向,使得画面在视觉上依然是平衡的,且动感十足
焦距:42mm 光圈:f/5 快门速度:1/800s 感光度:ISO640 曝光补偿:-0.7EV
对称式构图给人稳健、踏实的感觉,但弯弯曲曲、虚虚实实的树影却巧妙地打破了这份稳健与宁静,在增加作品层次感的同时,也使其变得更为灵动。加上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高饱和度的红色与黄色,画面明艳、稳重、大气
焦距:38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1000s 感光度:ISO500 曝光补偿:-0.3EV
典型的对角线构图,但作品的前景别具一格,剪影般的纯黑色前景只剩下屋檐瓦片弧线的外形,还有右上角自然伸展的树叶,它们既起到拉伸画面纵深空间的作用,也让作品变得富有生机。纯净的蓝天在凸显白墙黑瓦这一主体的同时,还为以消色为主的画面带来了色彩上的变化,使作品变得鲜活、俏皮
焦距:35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摄影:熊汉泉
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市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城市,每年都会有多场音乐会、百老汇的演出。该作品采用了较为常见的隧道式构图,只是巧妙地运用市政广场上两个雕塑的半边后脑勺充当“隧道”,因为背光,雕塑呈现为黑色,近乎剪影效果,与“隧道”中间的建筑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微侧着的两只耳朵好似在聆听音乐,让画面看起来很有趣。而建筑的圆弧形状与脑袋的圆弧形状具有相似性,使得二者之间既有关联性,同时又有种诙谐的意味。因为这几个方面的些许不同,采用常规的隧道式构图的画面也能给人带来欣喜、兴奋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