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熵:一种新的创业方法论
- 李书文
- 1649字
- 2020-06-28 06:45:34
第三章 建团队
Web设计师ManuCornet曾在自己的博客上,描绘了一组美国科技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亚马逊等级森严且有序;谷歌结构清晰,产品和部门之间却相互交错且混乱;Facebook架构分散,就像一张散开的网络;微软内部各自占山为王,军阀作风深入骨髓;苹果一个人说了算;庞大的甲骨文,臃肿的法务部显然要比工程部门更加重要。
在创业过程中,团队组织无疑是至为关键的因素。在团队建设中,由于行为规则和制度沿袭的惰性影响,对一些在团队组建过程中特别有利的条条框框,因为耳闻目睹的缘故,可能不但成不了积极引导因素,有可能还会成为前进中的不利因素。上文中公众所知的那些大企业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足以使有心人有所警觉。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利用熵的理论并结合团队建设的实际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寻找出切合项目实际的有利规则,可以对项目的正常运转提供更好的支持,也更有利于项目团队之间的互利合作。以海尔为案例,我们就可以窥见熵理论在团队建设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海尔的“人人创客”
2014年,海尔集团推出了一个让外人听来不可思议的战略主题:“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按照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解释,企业平台化就是企业从原来封闭的组织变成开放的生态圈,可以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完成目标,从而演变为一个可以自循环的开放生态圈;员工创客化就是让员工从原来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创业者;用户个性化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已经成为一个中心,他可以成为发布者,将购物体验在全球直播,所以,企业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海尔的平台上创造的将不是产品而是“创客”。
用“企业平台化”颠覆“科层制”,打造“网络化组织”。形成“网络化组织”后,海尔就没有“中层”了。全公司只有三类人:一类人是平台主,其作用是提供最合适的土壤、水分、养料。平台主不是领导,判别其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平台上有多少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成功、成长与否。一类人是小微主,也就是小型创业公司,判别标准在于能不能自主找寻机会创业。最后就是创客,按照海尔当下的思路,“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是创客”。就这样,海尔从原来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变成孵化创客的加速器,海尔管它叫“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用“员工创客化”颠覆雇佣制,让员工变成创业者、动态合伙人。海尔内部有个专门的叫法——“竞单上岗,按单聚散”。这个“单”不是订单,而是项目的目标。一个项目的目标明确之后,不管是谁,只要有这个能力,都可以竞单上岗。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按单聚散,聚散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一定要面向全球最好的资源。就这样,组织的边界消失了。
用“用户个性化”颠覆产销分离制为“交互节点”。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规律——边际效益递减。如果企业仍旧做产品,边际效益最终一定会递减,但如果转换思维做用户,则可以做到边际效益递增。
海尔的这三个颠覆,使创客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其中,既有海尔内部员工自发创业的案例,也有看好海尔平台的外来创客;既有全新的产业形态,也有老产业的创新产品;既有专注服务业的,也有专注制造业的,可谓百花齐放。
“人人创客”“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这是海尔现在的新面貌。张瑞敏以其极富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了做“时代型企业”的方向,在海尔推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将原来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打掉,变成内外部创客共创共赢的平台型组织。在这种组织形态下,只要你有能力,想做就来做,不管是海尔内部员工,还是来自外部的创业者,资源与利益都可以协同共享。这样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员工的创业热情,以此带动了海尔这艘巨轮向创新的道路上前行。
社会日新月异,时代规则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团队组织的关系很可能将由“雇佣”转为“合作”或“联盟”,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对方身上投资。未来的团队成员也许不只是属于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属于多个公司或多个服务平台。为了应对团队组织关系的转变,增加团队的稳定性和向心力,企业家们很有必要将熵理论作为一门必修课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