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8—2017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8.52%。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02个,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13个。40年持续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造就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大都市郊野这一新型空间。在这里,城市与乡村交织碰撞,共同作用和影响着大都市郊野空间的发展与演变,从而展现出既不同于大都市建成区又不同于传统乡村的新特征。而大都市郊野普遍面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城市治理的新课题。

截至2019年3月,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对“三农”问题予以强调,这说明了实现乡村发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为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念。这与以往把乡村放在城市的从属地位,使乡村被动接收城市发展的带动和辐射的政策思路不同,乡村振兴更加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以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荣共生。

上海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进程中,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从实现乡村振兴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出发,需要重新对上海郊野进行价值衡量和功能定位,提出郊野空间治理的目标和有效的公共政策。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郊野空间?在引导郊野空间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治理策略和方案的提出,能不能找到一个更科学、客观的理论支撑?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大都市郊野空间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从2013年到2017年,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几乎每年都会开展实地调查,从上海近郊的嘉定、宝山,到远郊的青浦、金山、奉贤、崇明,试图在实践中获得解答上述三个问题的思路。在长期的调研中,我日益强烈地感受到,空间是多样化和多维化的乡村问题共同投射的载体,应当成为理解乡村、探索治理的切入点。这不仅与城市治理向空间转向的观点一致,而且与地理学中一直强调的空间作为经济社会活动映射的观点殊途同归。

在城乡融合和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背景下,《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上海探索》一书,尝试从城市治理和空间计量的交叉研究出发,提出调整和改善郊野“镇—村”空间体系、增强郊野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郊野资源利用高质量化和探索郊野空间生态化转型的集成方法和策略。全书共7章,第1章提出了大都市郊野的定义,梳理了上海郊野发展的历程并总结了其现状特征;第2章为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理论框架,从治理的空间转向与大都市郊野价值再定位出发,构建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研究架构;第3章到第6章分别在研究架构的指导下,结合实证案例,深入分析了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四个关键点:大都市郊野“镇—村”空间更新规划、大都市郊野建设用地空间治理、大都市郊野公共服务空间治理以及大都市郊野生态空间转型治理;第7章以农村居民点整治为原型的乡村空间更新为切入点,揭示大都市郊野空间治理的乡村居民响应机制。

这本书能顺利出版,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坚守上海的公公婆婆帮我接送孩子、料理家务,感谢独居宁晋的妈妈一个人乐观坚强地生活。感谢我的先生和儿子,父子俩顺利接手了从学校作业到课外兴趣班的各项课业及活动安排,让我在工作之余可以有空写作。感谢代兵高级工程师、周小平教授、张正峰教授和吴宇哲教授与我一起讨论如何优化书稿框架设计,并分享他们的经验,给我鼓励。感谢陶思远、卢方方、匡兵帮忙完成了许多数据处理以及制图工作。感谢刘静、高岩、黄莎莎分别参与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讨论、现场调查以及校稿工作。感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二十余位本科、硕士和博士同学们,他们先后参与了本研究不同阶段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感谢夏奇缘、李林青和徐唯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帮助。特别感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相关部门在项目合作中提供的支持帮助和专业建议。特别感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工作中给我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