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水浒传(经典译林)
- (明)施耐庵著 羊刚注评
- 1277字
- 2019-07-30 17:14:24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人,原籍苏州,传说为船商子弟,中过秀才、举人。曾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经人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他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张士诚占据苏州时,曾入幕府,不久离去,往常熟、江阴一带做塾师。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后卒于淮安,终年七十五岁。但一些研究者对此颇存疑义。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在民间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水浒传》在问世之后的几百年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屡次出版,因而版本十分复杂。概括地说,有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繁本细致生动,文学性强;简本叙述简约,细节描写较少。繁本系统中又有百二十回本、百回本、七十回本之别。本书以刊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容与堂”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底本,以明万历年间袁无涯刊刻的百二十回本、清代贯华堂七十回本作为参校本,认真比较异见,择善而从。
为了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更方便地鉴赏这本文学名著,我们做了两方面工作:
1.注释。《水浒传》是一部盛传于民间的文学作品,其中的通俗词语就是宋元间人的常言,不过有些由于时代变迁,意义已不甚明了,还有一些方言,语音和写法特殊,也不太好理解,当时的“通俗”反而成了现代人的阅读障碍,因此,我们把注释的重点放在这类词语上。至于古代文化常识,只要不妨碍阅读流畅,就略过不注;对于书中的不少俗字,不影响理解,我们也不再注释。我们的工作程序是:先用朗读的方式发现疑难语词,再列出需注释的词语清单,然后参考工具书和相关文献作注。作注的原则是:紧连的章回中多次出现的单义语词避免重复注释,多义的词语则分别加注;注释文字力求简明,只注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释力求准确,可以随文活解,但一定要以《词源》《汉语大字典》《水浒语词辞典》《宋元明清百部小说语词大辞典》等工具书的解释作为参照。
2.导读。每章回都配上了简短的导读语,主要有四种形式:情节概述式、人物分析式、鉴赏评论式和综合式。我们希望能做到:(1)情节概述准确全面,并对前后情节的勾连照应做出提示,引导读者树立读“整本书”的意识;(2)人物性格归纳恰当,但尽量避免给人物贴标签,启发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3)艺术特点的分析点到即止,只想把读者引到“风景绝佳处”,让读者自主欣赏;(4)语言简洁流畅,有些变化,字数控制在二百字左右;(5)能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究思考。
本书评注文字,由羊刚、张阳成、许倩、张常耀四人分工写出初稿,再集体讨论修改而成,羊刚负责统稿。书中评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羊刚
2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