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在遭受强烈的灾难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天至6个月内出现的精神障碍。患儿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对该事件反复体验,并处于高度的警觉状态和避免引起相关刺激的回避行为,引起主观上的痛苦和社会功能障碍。创伤事件指的是恐怖或对生命有威胁的事件,包括:虐待(躯体、性和忽视),医疗事件导致的创伤,事故,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逃难,失丧,被恐吓,遭遇家庭或社会暴力等。创伤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造成的伤害,更重要的是PTSD对成年后的后遗效应。儿童时期的创伤可以导致成年期出现性格问题、焦虑、精神病态思维、分离症状、暴力倾向、自杀意念和行为、吸毒以及人际关系不良等。儿童期的PTSD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代谢、免疫和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病因】
1.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PTSD具有家族聚集趋势,PTSD患者的后代发病危险较一般人群增加50%,患者一级亲属中有较高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异卵双生子高。
2. 生理因素
研究表明,PTSD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影像学研究表明,PTSD患者的海马体积缩小,大脑白质发生非特异性损害。
3. 社会心理因素
战争、自然灾害、多种生活事件(虐待、遗弃、强奸、绑架、重大交通事故、患病等)均可使PTSD患病率增高。可将创伤分为两类:Ⅰ型为突发的、明确的创伤;Ⅱ型为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的痛苦折磨。研究发现,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客观的物质支持以及能够向他人倾诉、有情感支持等主观支持,能够减少PTSD症状的发生,是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个体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而消极回避的应对方式是影响PTSD的不利因素。
4. 个体因素
个体产生破坏性压力的原因是外部环境要求超出了个体的能力及可控水平,使得个体感到缺乏信心和产生无助感。自我效能感差的个体容易对灾害造成的逆境产生失控感、无助感;具有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更容易出现PTSD;年龄小的儿童可能比年龄大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PTSD症状;女孩在相同灾害程度下PTSD发病率更高,且症状更为严重。
【临床表现】
创伤儿童均有4个重要的特点:具体化重复感知的记忆;行为刻板;创伤后的恐惧;对他人、人生及自己未来的态度发生变化。Ⅰ型创伤表现为细节化、记忆深刻、认知再评价、反复的回顾性思考、错觉以及对事件的时间定向障碍;Ⅱ型创伤则会引起心理防御与应对策略以逃避重复创伤,表现为大量的否定、情感麻木、抑郁、分离症状、自我麻醉、自我催眠、对伤害者以及伤害行为的敌对态度。典型的PTSD症状包括: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创伤性事件在患儿的意识中反复涌现,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Ⅰ型创伤患儿常考虑的问题是“我当时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不幸的发生?”,Ⅱ型创伤患儿则更多考虑“我将用什么方法来避免下次不幸的发生?”。研究发现,侵入性回忆通常并不能反复进入儿童的有意识思维中,但在睡眠中则可带来各种问题。对有夜间噩梦和少数白日梦的儿童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梦都为反复发生的与死亡有关的主题。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过分警惕,易激惹,心惊肉跳,坐立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难。通常在创伤暴露后的第1个月最普遍、最严重。
3.情感麻木,兴趣减少,行为退缩,持续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人与事,这在Ⅱ型创伤的患儿中更为常见。
4.其他 常常合并睡眠障碍、抑郁情绪,并出现精神症状。在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会出现退行性表现,丧失一些已获得的技能。Ⅰ型创伤患儿中感觉迟钝,视幻觉,特殊的时间定向障碍也很常见。
通常学龄前儿童对创伤的反应为:害怕、担心、身体不适、回避、强迫、倒退、焦虑、噩梦、失眠。学龄期儿童除上述表现外,还有狂躁、恼怒、敌意、好斗、同伴关系差、学校恐怖、持久的悲伤、抑郁、自卑。青少年则还有性格改变、淡漠、紧张、合理化以及行为问题。
【诊断】
没有专用于儿童的诊断标准,CCMD-3关于PTSD的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
(1) 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2) 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3)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4) 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
(1)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2) 易激惹。
(3) 集中注意力困难。
(4) 过分地担惊受怕。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
(1) 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2) 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3)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4) 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
(5) 选择性遗忘。
(6) 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天至数月后,罕见延迟6个月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者都提出现行的PTSD诊断标准,不论是美国的DSM-Ⅳ,还是我国的CCMD-3,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鉴别诊断】
1. 其他应激相关障碍
应与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相鉴别。PTSD与前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的时间和病程。急性应激障碍在事件发生后迅速起病,病程较短,通常不超过1周。而适应障碍的诱发事件属于一般应激事件,程度不严重。
2. 其他精神障碍
抑郁症患儿也可出现兴趣缺乏、言语和动作减少、感到前途茫然、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等;焦虑症会表现出紧张、警觉性增高、坐立不安等,但两者都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直接相关的回忆与梦境,也不会出现针对特殊场合出现的回避行为。但PTSD可能会与这些疾病共患。
3. 器质性精神障碍
要注意遭受创伤性事件时是否出现头部或躯体外伤、一过性意识丧失等情况,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治疗】
经历过创伤的孩子通常不愿意去精神专科就诊,因此儿科门诊可能是诊治这类患儿的第一线。临床医生应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始早期评估,包括了解创伤的程度和严重性,以及儿童对这种创伤所作出的应对方式。若发现存在PTSD相关症状即应立刻采取措施。
1. 脱离应激源
一旦创伤性事件发生,应该立即帮助儿童脱离应激源,避免进一步的伤害。但对于是否要将儿童带离家庭应予以慎重考虑。如果儿童对继续留在家里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或在目前的家庭中可能继续受到伤害时,应将儿童与家庭隔离,转移至安全保护机构或是儿童熟悉的健康家庭中。但通常如果儿童离开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环境中可能会出现适应障碍;儿童也可能会把离开家庭理解为被驱逐,进一步感受到伤害。因此,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儿童带离家庭,也应该在再次虐待危险消除后,尽早让儿童回归家庭。而对于遭遇其他创伤性事件的儿童来说,应尽量让他们与亲人在一起,熟悉的环境和生活有利于让他们获得安全的感觉。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儿童青少年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以创伤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效果优于泛化或非结构化心理治疗。
(1)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PTSD患儿非常重要。要对儿童表示同情和理解,让儿童感到他是安全的,给予儿童不会受到责备的信心,使他确信可以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肯定他的勇敢,清楚地告诉他,他正在受到保护。
(2) 游戏治疗:
适用于所有PTSD患儿,尤其是那些语言和理解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儿童可以在游戏的安全氛围中重新暴露于创伤之中,从而逐渐消除对创伤性事件的焦虑和恐惧,发泄愤怒和悲伤,减轻无助感。对于这些儿童的游戏治疗必须由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而且懂得使用安全、适当、具有治疗效果的方法的人员来完成,否则反而会给孩子和治疗师都带来伤害。
(3) 认知治疗:
适用于学龄期以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其关键是纠正他们负性的自我评价、认知和行为问题,帮助儿童理解已发生的灾难原因并不在于他们自己,他们不是无用的,他们可以再次回到安全快乐的生活中。
(4) 集体治疗:
对于PTSD患儿来说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患儿可以通过与其他看上去“正常”的同龄患儿交往,从同伴中获得尊重和支持,减轻孤立无助甚至羞愧的感觉,改变负性认知,从而改善负性情绪,纠正不良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新的行为、交往和联系模式。
(5) 家庭治疗:
其目标是建立正性的亲子关系。帮助家长认识到患儿所经历的创伤,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儿童表达其与创伤有关的愤怒和伤痛,制定防止进一步伤害的具体措施,打破负性认知模式,建立安全而支持性的亲子关系。
3. 药物治疗
PTSD药物疗效的依据并不充足,成人PTSD药物治疗指南亦提示缺乏足够证据表明某一类药物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因此,药物治疗仅建议用于具有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时,可选择SSRI类,或苯二氮 类药物。

(朱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