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神经皮肤症候
一些起源于外胚层的组织器官发育异常的疾病,常可导致神经系统、皮肤和眼同时受累,称为 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同时也可引起中胚层和内胚层的器官如心、肺、肾、骨和胃肠等不同程度损害。多见于先天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脑面血管瘤病等。
各种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自主神经损伤均可引起皮肤营养障碍,如脊髓空洞症;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同时累及多个系统,其中包括神经系统和皮肤的改变;某些感染性疾病中细菌、病毒、螺旋体可以先后侵犯神经系统及皮肤组织,这类疾病起病晚,病因较明确,如麻风、莱姆病等;神经科使用的一些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上,如红斑、皮疹等。
一、先天遗传性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35/10万,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1982年Riccaldi和Eichel根据表型将NF分为8型:NFⅠ型为典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型为中枢或听神经瘤病;NFⅢ型为混合型;NFⅣ型为变异型;NFⅤ型基因缺陷限于一个节段,表现为皮肤的色素沉着于病灶和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NFⅥ型表现为咖啡牛奶斑但无亚临床病灶;NFⅦ型是一迟发变异型,NFⅧ型则包括无典型特征的一组疾病。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NF诊断标准,将本病分为NFⅠ型和NFⅡ型。
(1)NFⅠ型:
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值为1.17∶1),主要特征为皮肤咖啡牛奶斑(cafe-au-lait spots)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外显率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多数患者在幼年或出生时即可见到咖啡牛奶斑,但大多在20岁左右时因皮下肿瘤才来就诊,极少数在40岁以后才出现明显的皮肤损害。皮肤症候包括咖啡牛奶斑、皮肤结节、腋窝及腹股沟区雀斑和Lisch结节(位于虹膜的小错构瘤)。神经系统症候包括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的神经纤维瘤,第Ⅴ对脑神经、颈丛和腰丛的丛状神经纤维瘤及视神经或脑桥的星形细胞瘤。听神经瘤很少见,但可见脑内其他部位的星形细胞瘤和其他脑神经的神经纤维瘤。一些患者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身材矮小和多发的骨质发育不良。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约5%(图6-1)。
图6-1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如果健康父母有一个患病的子女,那么另外一子女的患病几率约为1∶10 000,若父母双方有一人患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50%。
需要鉴别的疾病有:①Watson综合征:亦有咖啡牛奶斑和精神发育不全,但有肺动脉狭窄而无其他NF的表现;②骨纤维结构不良综合征:有早熟、多发性骨改变,如骨增生、增粗、弯曲畸形,有时皮肤亦有类似的褐色斑点和色素沉着,但无皮肤和皮下的神经纤维瘤改变;③局部软组织蔓状血管瘤:近似神经瘤性象皮肿,但无咖啡牛奶斑和色素过度沉着,X线平片往往在局部肥大的软组织影内显示静脉石。
应用基因诊断技术蛋白截断分析(protein truncation assay),结合基因连锁和突变分析可定出很多NFⅠ型的突变株,使NFⅠ型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成为可能。
(2)NFⅡ型: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Ⅱ基因位于染色体22q12.2,可进行产前诊断。双侧听神经瘤是NFⅡ的主要特征,患者可以出现听力丧失和耳鸣。咖啡牛奶斑一般颜色很淡,相对少见;皮肤结节也少见,常见于背部;脊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瘤常见,但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肿瘤少见。若患者有双侧听神经瘤应高度怀疑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此类病变约占听神经瘤的1%~2%。
2.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也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但变异很多,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此病累及多系统,可见于神经系统、皮肤、心脏、肾脏等,临床表现有皮肤损害、癫痫发作与智力低下三个主要特征。
皮肤症候有许多种,最难发现但往往一出生时就存在的是无色素斑或叶状白斑,此斑在紫外线下观察尤为明显,是诊断婴幼儿结节性硬化症的重要依据,偶见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第二种皮肤症候是腰骶部的黄色增厚皮肤,称鲨鱼皮斑,20%患者在10岁以后出现;最典型的皮肤症候是皮脂腺瘤,呈蝶形分布于口鼻三角区,为对称、散在、针头大小的粉红或淡棕色透亮的蜡状丘疹,按之不褪,质地坚硬,多在4~5岁前出现,随年龄增长而丘疹逐步增多。青春期后融合成片,色泽加深(图6-2)。甲周纤维瘤(Koenen瘤)多在出生后出现,常在手指足趾,是一自甲沟处长出的乳头瘤样坚硬肉色长形纤维瘤,长度不等,约5~10mm,个别病例可以更长(图6-3)。
图6-2 结节性硬化症的皮脂腺瘤
图6-3 结节性硬化症的甲周纤维瘤
神经系统症候包括癫痫发作、智能低下,及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散在的多发性硬化结节而呈现的各种不同的神经系统局限性体征和脑积水。颅脑CT可发现室管膜下钙化性结节,脑室内星形细胞瘤,颅脑MRI对于皮质及皮质下结节的检出率高于CT。
其他系统:眼底可见视网膜错构瘤;骨骼可见骨质硬化和囊性变,全身骨骼均可受累;内脏肿瘤;在心、肾、甲状腺、胸腺、乳腺、胃肠道、肝、脾、胰腺、肾上腺、卵巢、膀胱和子宫等器官都有可能发现错构瘤。
3.皮肤血管瘤病
有7种皮肤、眼血管异常性疾病与神经系统异常相关:①脑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②皮肤血管瘤和脊髓血管畸形(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③表皮痣综合征;④家族性毛细血管扩张征(Osler-Rendu-Weber病);⑤小脑-视网膜血管瘤(Von Hippel-Lindau病);⑥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Louis-Bar病);⑦遗传性异位性脂质沉积症(Anderson-Fabry病)。主要几种分述如下:
(1)脑面血管瘤病:
脑面血管瘤病(encephalofacial angiomatosis),又称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encephalotrigeminal angiomatosis)或Sturge-Weber综合征。它是以面部血管瘤、对侧局限性抽搐、偏瘫、同侧颅内钙化、眼球突出或青光眼以及脑部血管畸形、智力低下为特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皮肤和眼部。
皮肤症候:出生后即可发现面部血管瘤,呈灰红或紫红色,边缘清楚,扁平或略凹陷,面积大小不等,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分布,多位于颜面一侧,偶有两侧,本病的面血管瘤常与脑内血管瘤交通(图6-4)。
图6-4 脑面血管瘤病的颜面表现
神经系统:由于大脑皮质的发育不良而导致的癫痫发作,常发生在同侧的顶枕区,引起对侧肢体局限性抽搐,为难治性癫痫的一个原因;也可出现对侧偏瘫,视野缺损等体征。
眼部病变主要为青光眼导致的失明。此外,还可有眼球突出、视网膜血管瘤、视神经萎缩、脉络膜血管病或萎缩、视网膜血管怒张、晶状体混浊或移位以及视网膜脱离等。这些改变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血管瘤压迫的结果。
头颅X线平片显示颅内与脑回外形一致的双轨状钙化影是特征性改变。CT平扫可见团块状混杂密度病灶,边缘不清,可有钙化影,局部脑萎缩,增强扫描可见异常血管强化影。MRI图像上T 1和T 2加权均显示低信号影,对钙化的显示不如CT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助于脑部畸形血管的定位、定性(图6-5)。
有时皮肤的血管瘤分布在脊髓节段性神经支配区,少数可出现椎管内血管瘤,多见于颈髓及上胸髓,表现为脊髓压迫症。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
又称Louis-Bar综合征,是以毛细血管扩张伴有共济失调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皮肤症候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参见“第五章 头颈与颜面症候”,图5-9)、眼睑、耳部、面部及腘窝、手背的毛细血管扩张,上颚也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出现早衰、秃头、肢体的多毛,也可发现咖啡牛奶斑及色素沉着,白癜风可为晚期特征。神经系统症候包括由小脑、脑干和锥体外系的变性改变引起的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及锥体外系的症候。常因免疫缺陷造成反复肺部感染而死亡。
图6-5 脑面血管瘤病的脑MRI血管增强
(3)遗传性异位性脂质沉积症(Andeson-Fabry病):
也称弥散性血管角质瘤,为X连锁显性遗传,男性半合子呈完全表现型,女性杂合子表现轻微或无症状。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酰基鞘氨醇己三糖苷沉积在血管、肾小管、肾小球细胞、内脏及神经系统多部位的血管内皮、上皮和平滑肌细胞中。特征性的皮肤改变是躯干和四肢的直径约2mm的暗红色斑及丘疹,在股和躯干下部及脐周围许多病损成簇连在一起。
神经系统损害以疼痛性多发性神经病为主,在儿童期或青春期明显,临床表现为手足出现剧烈的灼烧性疼痛或刺痛,因高温、发热或剧烈活动而加重,一般无感觉丧失。常发生脑血管意外,主要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出现偏瘫、偏身感觉减退、失语等神经系统体征。此外尚可伴有进行性肾脏损害、心肌缺血及高血压。
4.色素失调症
色素失调症(Bloch-Sulzberger syndrome)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现已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Xq11和Xq28突变引起。因异常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因存在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正常基因将其掩盖,故病情不严重;而男性异常基因位于仅有的一条X染色体上,因而病情严重,常在胎儿期死亡,因此临床上多见于女性患者。
皮肤症候:以婴儿期疱疹并伴有进展性漩涡状黑色素沉着的鳞状皮损为特征,若头皮受累,则有脱发和头皮瘢痕。
神经系统症候:智能发育迟缓、癫痫发作和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同时还存在:①牙齿发育的异常:萌牙延迟、栓状齿、阻生和恒牙冠形成异常;②各种眼部异常:如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盘炎,视网膜出血,眼球震颤,蓝色瞳孔,斜视等。
5.毛囊角化病
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又名Darier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皮肤症候:经常在青少年期出现,临床症状及表现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包括持久存在的鳞状丘疹或疱疹,多分布在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区,在颈部、胸部及背部和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也易受累,手感粗糙如砂纸,可以为皮肤颜色、棕黄色或棕色。如果丘疹连成片,则形成疣状结构,皮肤皱褶处出现异味。手掌和足底会出现小凹陷,指甲会出现特征性纵向的红白相间的条纹。并发症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神经系统症候:包括智能低下,性格改变,偶可合并癫痫及多发性神经病。
确诊需要皮肤活检,组织学特征为皮肤棘层松弛,角化不良,与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Grover disease)在病理上相似。
6.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 atrophic papulosis)又称Degos病,一般发生于青年男性,是一种进行性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身免疫疾病、纤溶活性降低及慢病毒感染有关。往往致死,表现为瘢痕形成的、丘疹性萎缩性血管内膜炎,可侵犯皮肤、胃肠道,偶尔也侵犯脑、眼、肾、心和膀胱等。
皮肤症候:出现脐形的皮肤丘疹,灰色或灰黄色,消退后遗留瓷器白色的凹陷性瘢痕,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特别是背部及肢体近端,而面和手足较少。皮损可反复发生,有时数天或数周之内复发。
神经系统症候:常出现在皮肤症候之后,呈慢性进行性脑和脊髓的损害,可能由于血管内膜炎引起坏死或血栓形成,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
7.神经皮肤黑变病(neurocutaneous
melanosis)神经皮肤黑变病是由于胚胎神经外胚层成黑色素细胞发育异常而致的遗传性疾病,以巨大的或多发的黑色素细胞痣和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的黑色素细胞增殖为特征。颅内原发的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此细胞正常分布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内,脑和脊髓的软脑(脊)膜上亦有这种细胞,多见于延髓腹侧及脊髓上颈段的脑(脊)膜上。弥散性增生病变时,整个脑膜、颅骨都可被染成黑色,肿瘤细胞也可向脑实质内浸润生长,形成团块或结节。本病常伴发皮肤上多发的带毛的黑色素痣,也可只有皮肤上的色斑,个别报道与颜面部的太田痣(Ota痣)(面部皮肤、巩膜、眼结膜上不规则黑色素斑,与三叉神经分布区相同)相伴。瘤细胞呈多形性(梭形、卵圆形、多角形或圆形,含有深染的细胞核,胞浆内含较多的黑色素颗粒,核分裂像多见)。块状生长的黑色素瘤常有出血及坏死灶。患者临床表现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精神障碍、硬脑膜下出血及脑神经损害。凡皮肤上带有长毛黑痣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本病。典型的团块状黑色素瘤MRI上为短T 1短T 2信号,CT增强扫描可见增强明显的团块影及周围出血坏死表现,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周围毛糙感。本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8.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
基底细胞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为手掌和足底有表浅的凹陷,婴儿期或儿童期在头、面、颈部出现多发实体或囊性肿瘤,部分患者有精神发育迟滞、额顶部隆突、眼距过宽和脊柱后弯、侧弯或骨性结合。
9.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
着色性干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期即出现皮肤损害,包括红斑、起疱和脱皮、瘢痕形成、日照后色素沉着;陈旧性病灶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羊皮纸样改变并覆以细鳞屑,可能发展为皮肤癌;睫毛脱落、眼睑联合、球结膜干燥、小头、性腺功能减退和精神发育迟滞。有的病例出现脊髓变性和类似于Riley-Day综合征、Fabry病、类淀粉样变性的周围神经改变。
10.神经-鱼鳞癣病
(1)鱼鳞癣-性功能减退-精神发育迟滞:
为X连锁隐性遗传,表现为上述特殊三联征。
(2)Sjogren-Larssen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先天性鱼鳞状红皮病、头发正常或稀疏;有时有牙釉质缺陷、视网膜色素变性、腿部痉挛和精神发育迟缓。部分患者可出现视网膜黄斑色素变性,指(趾)生长不齐,道人面貌等。
(3)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神经病(Refsum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先天性植烷酸α羟化酶缺陷,导致植烷酸大量积聚于各种组织。皮肤有鱼鳞癣、干燥增厚,膝和肘关节伸侧角化过度。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神经性耳聋和嗅觉缺失,四肢尤其是下肢对称性肌萎缩,运动和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眼震和构音障碍。早期有夜盲、视野缩小、瞳孔异常及视网膜色素变性。部分患者伴发骨骼发育不良、脊柱畸形、弓形足、原发性睾丸萎缩等。
11.伸舌样痴呆(Down syndrome)
伸舌样痴呆又称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或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为染色体异常(21三体)疾病。患儿随年龄的增长发育迟滞,头小、脸扁平、鼻短、耳小、舌大而厚且经常外伸,肢体短小。患者睑裂向外上倾斜,常有内眦赘皮,虹膜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婴幼儿期皮肤尚柔软,在5~10岁时皮肤开始干糙失去弹性。15岁时约有70%的患儿皮肤呈轻度或中度广泛的鱼鳞癣样变化。20岁以后,80%以上的皮肤呈苔藓样改变,主要位于前臂、腕、大腿前面、足背和后颈部。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合并脑发育不全,眼球震颤及肌张力减低等。
12.Hartnup病
Hartnup病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又称遗传性烟酸缺乏症,或色氨酸加氧酶缺乏症。女性携带者产下的婴儿在出生前正常,到婴儿晚期或儿童早期发病。本病为代谢性疾病,因中性氨基酸(色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蛋氨酸、谷氨酰胺、半胱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通过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出现该类氨基酸在尿中大量排泄,尿中色氨酸的丢失降低了合成烟酸的利用度,引起糙皮样皮肤变化和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症候为间断性出现于面部、颈、手及下肢的红色鳞状皮疹,类似糙皮病;神经症候表现为生长发育迟滞,发作性情绪不稳,易怒和意识混乱、幻觉性精神障碍等人格紊乱,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偶有眩晕、复视、眼震。暴露于阳光、情绪紧张和磺胺类药物可诱发,发作持续约两周后可有时间不等的相对正常期,随年龄增长,发作频率逐渐减少,但部分儿童遗留轻度永久性智能障碍。
二、皮肤营养障碍
各种周围神经病、脊髓疾病和大脑疾病均可引起皮肤营养障碍,以周围神经损害时皮肤的营养障碍更明显,可能因为支配并营养皮肤、指甲、汗腺、皮脂腺和皮肤小血管的自主神经受损而引起。
周围神经损伤后,皮肤表现为粗糙、角质层增厚、干裂及剥落,皮肤干燥。在神经受损早期,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随病变逐渐进展,血管逐渐收缩,皮肤温度降低,触之发凉并颜色苍白。病程后期,远端手指、脚趾易出现溃疡(无痛性溃疡),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伴有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
脊髓疾患与偏瘫患者在瘫痪侧也可有营养障碍,表现为青紫、水肿、皮肤变薄、有时皮下脂肪沉积、指甲变形、色素沉着等。脊髓空洞症时可见到明显的手部营养障碍、手多汗或无汗、手肿胀、皮色潮红,寒冷时皮肤出现大理石样纹理,皮肤光泽消失,指甲出现纵沟、脆裂,皮肤萎缩。
三、结缔组织疾病
1.POEMS综合征
POEMS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血症、皮肤病变为其五大特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分为合并浆细胞瘤或骨髓瘤和不合并浆细胞瘤或骨髓瘤两类。
皮肤症候:
皮肤出现棕色至深黑色的色素沉着(位于面部、颈、背乃至全身)、多毛(主要在前胸及四肢,色黑而长)、斑状皮肤增厚(酷似黑棘皮病)等。
神经系统症候: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神经均受损,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套样麻木感及针刺样疼痛,常伴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重者四肢腱反射消失,垂足、垂腕,踝及趾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多数患者有视神经盘水肿,但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不明显;脑脊液初压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升高,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电泳可出现M蛋白带。肌电图显示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活检有髓纤维明显减少,轴索变性或节段性脱髓鞘病变。
其他:
低热,多汗,杵状指;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胸腔积液;性别特征改变,男性阳痿、乳房增大,女性闭经;糖耐量减低;肝脾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
治疗:
伴有局限性浆细胞瘤或骨髓瘤的患者可行局部切除或放疗;不伴有局限性浆细胞瘤或骨髓瘤的患者可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2.贝赫切特综合征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cet disease,BD)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侵犯眼、口腔、皮肤和外生殖器为主的疾病,病因不明。
眼-口-生殖器三主征: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常伴前房积脓;口唇、齿龈、舌、软腭及颊黏膜等处有单个到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的痛性溃疡,周围红晕,溃疡表面覆盖白色或灰白色纤维膜,一般3~7天自愈,一年发作数次;生殖器黏膜出现小水疱或小脓疱,可破溃成溃疡,1~2周自愈,可复发。
皮肤症候:
可出现结节红斑、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不同表现。另外也可有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坏死性结核疹样皮肤损害。其中以下肢结节红斑最为常见及具有特异性。
神经系统症候:
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病变为小血管周围的细胞浸润、软化坏死、脱髓鞘、胶质增生,以脑干受累最多,特别是中脑和脑桥,其次为脊髓、间脑和大脑。首发症状常为头痛,可出现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脑神经麻痹等脑干的症状;也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类似症状;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有时伴偏瘫类似颅内占位性病变;可出现精神症状及痴呆;周围神经损害可并发多发性单神经炎。
诊断分析:
在本病反复发作的病程中,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脑脊液一半以上异常,白细胞及蛋白含量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压力也轻度增高;非特异性皮肤试验阳性,即用一般的针刺皮肤的方法可见丘疹或脓疱形成;头CT检查大多为脑萎缩、脑室扩大及低密度病灶等,可诊断为神经白塞病。
治疗:
一般在神经症状的急性加剧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非激素类抗炎药也有一定疗效,亦可应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疗法。有神经合并症的白塞病预后较差,死亡率占28%~47%,存活者大多遗留神经后遗症。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可侵犯血管、皮肤、浆膜、肾脏及其他脏器。
皮肤症候:
皮肤红斑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位于皮肤暴露部位,面部、鼻颊部常见,耳部、手背、头皮、颈部及肢体均可波及;红斑初期位于双颊对称部位,呈黄豆大小,颜色较红,边界清晰呈圆形或不整,逐渐向外扩大,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参见“第五章 头颈与颜面症候”,图5-11)。部分患者皮肤对阳光照射敏感,在照射部位可出现水疱。随着病程的延长,面部与肢体的红斑部位有色素沉着,也可见紫癜、瘀斑、脱发及皮下结节。
神经系统症候:
又称 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以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最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有失眠、多梦、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症的表现,也可有精神错乱、幻觉、妄想、抑郁、躁狂,甚至出现痴呆;癫痫发作可为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或小发作,有些患者因癫痫反复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而死亡;也可出现其他症状,如周围神经病变、舞蹈病、脑神经损害、脑血管病变、颅内压增高(良性颅内压增高)、肌肉损害、脊髓病变、头痛等,临床神经症状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系统小血管的病变有密切关系。
诊断分析:
通常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体重下降、贫血、光过敏性皮疹、颊部红斑、关节痛或关节炎、雷诺现象、浆膜炎、癫痫、精神症状或肾脏病变时,应考虑SLE的可能。
治疗:
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疗法及对症治疗。
4.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小动脉的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上有皮肤损害以及多种器官受损的复杂症状,其病理基础是中小动脉各层的水肿、渗出,继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弹力纤维破坏、断裂,结缔组织增生、血管闭塞,甚至血栓形成。
临床症候:
20~5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低热)、腹痛、皮疹、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
皮肤症候:
皮肤或皮下结节,如黄豆大,有疼痛或压痛,一个或多个,沿动脉排列,或不规则地聚在血管旁,多见于膝关节周围、下肢前面及足背部。由于动脉壁局限性坏死,可产生搏动性动脉瘤,破裂时可引起局限性皮内血肿或瘀斑,手指、足趾部有时由于栓塞出现片状出血、Osler结节或坏疽;表皮血管的栓塞可有痛性结节、紫癜或出血斑。
神经系统症候:
主要及首发症候为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多神经炎,呈对称性,以肢体远端明显;也可表现为单神经炎,最易受累的神经有坐骨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运动比感觉丧失更多见。脑神经有时也可受侵犯。根据侵犯血管的部位不同,又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癫痫、脑梗死、脑出血、脊髓病变及肌肉损害。
诊断分析:
当临床上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并伴有多系统受累时,如肾脏损害、消化道症状、心脏损害、神经系统表现和皮肤损害等,应怀疑本病。
治疗可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
5.皮肌炎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骨骼肌和皮肤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有15%~20%与恶性肿瘤同时存在,中年女性多见。
皮肤症候:
可出现特异性皮肤表现:①上眼睑和眶周可有特殊的水肿性淡紫色斑(又称向阳性皮疹,heliotrope rash);②四肢关节的伸侧面可见红斑性鳞屑样疹,称为Gottron征。其他表现还有肩背部、颈部、胸部领口V字区弥散性红斑,分别称为披肩征和V字征,常伴光敏感。此外甲周红斑、雷诺现象亦可见。
神经系统症候:
肌病的表现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肿胀、疼痛和压痛,大多数首先侵犯肢体近端肌肉。由于肌无力,可出现复视、声音嘶哑、言语障碍、吞咽及呼吸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约有半数患者有肌肉萎缩,腱反射迟钝或消失。除了肌病的表现外,还可引起单神经炎、多神经炎、颅内压增高及脑膜炎等。
诊断分析:
可根据患者对称性肢体近端肌肉无力、疼痛、压痛及可能合并的皮肤损害,结合肌酶谱的升高和肌电图肌源性损害、肌活检提示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及单核细胞浸润作出诊断。
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
6.结节病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肺、皮肤、淋巴结、骨、眼及神经系统,以脑膜及周围神经受累多见,亦称肉样瘤病。常侵犯颅底软脑膜,并累及邻近的脑神经、垂体及下丘脑,以15~40岁常见。
皮肤症候:
皮肤表现为多种形态,常为丘疹、斑块、红皮病、色素减退及秃发损害。皮损不对称地分布于面部及四肢等处。皮疹坚硬触之有弹性,逐渐扩展至皮下,累及整个真皮层。表皮变化不明显,可以略微变薄,常为淡红色至紫褐色,不溃破,无自觉症状。
神经系统症候:
神经系统受累占5%,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发热不常见,50%以上患者表现单或双侧面瘫,伴眼葡萄膜炎和腮腺炎,25%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或视神经盘水肿,可有视野缺损、尿崩、神经性耳聋和脑膜刺激征。
诊断分析: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白细胞轻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可达20g/L,糖降低0.8~2.2mmol/L,Kveim结节病皮内试验具有诊断价值,皮肤、肌肉和肝脏活检可发现结节病损。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病情缓解。
四、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又称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斑疹热。脑膜炎球菌感染可累及上、下呼吸道、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皮肤症候:
皮疹是本病的突出特征,皮疹轻重不同,大小不等,颜色也不甚相同。重者为瘀点、瘀斑、紫癜,皮疹直径小者1~2mm,大者可至1cm以上,颜色为粉红色或红蓝色。瘀点或瘀斑出现前有类似伤寒“玫瑰疹”样淡红色斑疹、风疹团或类似结节性红斑的小结节。偶可见疱疹、脓疱,常可因此皮肤受损形成溃疡。
神经系统症候:
除全身菌血症表现外,与其他种类的脑膜炎类似,表现为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惊厥、癫痫发作,精神抑郁、神志恍惚、胡言乱语、木僵进而发展到昏迷,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少见。
诊断分析:
本病起病急骤、变化快、可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感染性休克,体温可高达39℃以上,周围血白细胞可达(10~40)×10 9/L,脑脊液压力可达200~500mmH 2O,细胞数(2~10)×10 9/L,蛋白含量增加,糖降低,涂片染色可看到细胞内外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2.麻风
麻风(leprosy)是一种慢性和低感染性的细菌性疾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主要侵犯周围神经、皮肤和黏膜,多菌性麻风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
皮肤症候:
分为瘤型麻风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1)瘤型麻风:
早期皮肤出现斑点或丘疹,斑点呈多型性、红色或色素脱失,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一般双侧对称,分布于面部、上下肢、臀部、足部、或侵犯头皮、腹股沟、腋窝与会阴部。皮肤受损区温度增高,皮损部感觉正常但有脱毛,口腔、鼻腔黏膜呈结节状改变,继之发生溃疡,严重可出现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鼻骨和上颌骨萎缩,面部瘤状增厚呈麻风脸。
(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皮肤出现散在单发或多发的,不对称的红斑或周围褐色色素沉着中央色素脱失斑,表面干燥,境界清晰,在斑块区有感觉障碍,脱毛少见,有时斑块增大很快,1~2周可达到很大范围。
神经系统症候:
麻风杆菌通过皮肤沿周围神经末梢逆行侵犯后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节、交感神经节,有时也侵犯脊髓前角细胞,最初的症状可出现感觉过敏,逐渐出现痛温觉丧失,最后触觉缺失,易误诊为脊髓空洞症;可有浅神经受累增粗,如增粗的尺神经、耳大神经、腓总神经等,此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运动障碍,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治疗:
使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噻联合治疗可迅速杀灭体内的麻风杆菌,消除传染性,使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3.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是一种伴有特异性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散性葡萄膜炎,是选择性侵犯全身黑色素细胞的系统性疾病,累及眼、脑、耳及皮肤。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被高度怀疑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肤症候:
多在发病后3个月内出现,皮肤出现白斑、白毛及脱发。白发多见,有时仅限于眉毛或睫毛,有时头发与全身体毛皆变白。60%出现白癜风,且对称。皮肤和毛发的色素脱失区常按皮肤神经分布,已证明这是一种神经萎缩性色素脱失。
神经系统症候:
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脑炎症状,由于粘连性蛛网膜炎,可引起脑神经瘫痪、锥体束征和听力障碍,垂体周围粘连可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脊髓蛛网膜粘连可引起脊髓症状;脑脊液变化类似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变化。
发病1~2周可出现双眼急性弥散性葡萄膜炎,见于每个患者。患者先出现畏光、视力减退、睫状肌充血、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瞳孔缩小、闭锁,前房出血,玻璃体混浊等;也可出现视网膜水肿,视神经盘充血、边缘不清、静脉充盈,直至继发视网膜脱离。
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很好疗效。
4.神经莱姆病
神经莱姆病(Lyme neuroborreliosis)是一种累及神经系统、心脏、皮肤和骨关节的感染性疾病。该病的病原体是伯氏包柔螺旋体,经蜱传播。
皮肤症候:
慢性游走性红斑、感染后很快出现的无痛性扩展性斑点、慢性萎缩性皮炎以及感染后一年内叮咬处出现的色素脱失。
神经系统症候:
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脑脊髓膜炎、单侧或双侧的面瘫、痛性神经根神经炎,随病程不断进展可有脑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炎、伴有记忆和认知功能异常的脑病、意识混乱和快速进展的痴呆。
治疗:
头孢曲松或青霉素为一线药物,治疗一般持续2~4周;仅有脑神经和周围神经受累,而脑脊液检查正常的患者可口服多西环素或阿莫西林。
五、神经科用药的不良反应
神经科用药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皮炎,一般为对称性发生在四肢及躯干的屈侧,多为瘙痒、发红的斑疹、丘疹,若皮疹扩散迅速,应立即停药。带有中央凸起或中心水疱的多形性红斑一般是非常严重的,需要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若全身皮肤继发性起疱、脱皮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称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
(1)抗惊厥药:
巴比妥盐及其衍生物如扑米酮常可引起皮肤红斑及局部皮肤反复过敏,也可有光敏反应;苯妥英钠轻症可引起皮肤红斑,重者可引起类似胶原血管病或网状内皮细胞肿瘤的症状,如皮疹、发热、关节痛、肝脾肿大及血液的改变,长时间使用,可使面部皮肤增厚粗糙及齿龈增生;卡马西平可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尤其是在开始使用的前几周及使用几个月后;丙戊酸钠的皮肤过敏反应较少,通常有脱发及头发质地的改变;应用拉莫三嗪,极少数患者在治疗的开始几日出现皮疹,预防的办法是减少初始剂量。
(2)抗抑郁及抗焦虑药:
阿米替林很少引起皮肤过敏反应;苯二氮 类药物也很少引起皮疹,因此可用于对巴比妥类及卡马西平有不良反应的癫痫患者;吩噻嗪类药物可引起严重的全身脱皮反应,光过敏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狼疮样综合征;碳酸锂可引起痤疮样皮疹及脱发,原有的干燥性皮肤病尤其是银屑病会加重。
(3)抗偏头痛药物:
普萘洛尔极少数情况下可引起全身湿疹;尼莫地平可引起面部、手足的潮红;二甲麦角新碱可引起脱发。
(4)抗帕金森药物:
盐酸苯海索(安坦)可产生一种特殊的皮肤病灶称作网状青斑伴有踝部水肿,主要累及下肢,若在使用6~9个月后出现,继续使用不会加重症状;多巴胺可产生脱发,而且怀疑其使用可诱导良性黑色素瘤向恶性转化。
(5)脑血管病药物:
抗凝制剂如肝素和香豆素都可引起脱发,香豆素制剂还与皮肤血管炎及严重的皮肤溃疡有关,好发于脂肪丰富部位;阿司匹林可引起皮疹包括结节性红斑和表皮剥脱性皮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中的几种也可引起皮疹,严重者有过敏反应;皮质类固醇经常用来治疗由其他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但其也经常引起皮肤的反应,例如在老年人中,皮肤变薄伴有严重的青紫,轻微外伤使皮肤脱皮都可能由使用类固醇引起;皮肤细菌或真菌的感染好发于任何年龄使用类固醇的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