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看澳门的独特作用

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 李嘉曾

自201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以后,四年间,“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沿线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倡议构想,也得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赞同。澳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义不容辞。然而,如何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多做贡献,又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是澳门特区政府应当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从“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着眼,认清澳门在这一倡议中的合适位置,探索澳门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出力的有效途径,是一件十分必要而又颇具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工作。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交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功能

毋庸置疑,当今的“一带一路”概念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载体的。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在其“前言”中即开宗明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借助于这一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才有可能应运而生。

古代的丝绸之路固然始于商贸需要,首先是经济交流的产物;但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质文化的接触互动,因而文化交流便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功能。“不同本质内涵与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随着民族迁徙、物质交流、信息传播、社会变迁而导致接触、碰撞,甚至对立、冲突,通过互相交流、吸收,最终达成动态平衡,造成两种以上异质文化共存的现象,这就是多元文化。”李嘉曾.多元文化交融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J].澳门理工学报,2014(3).仔细观察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末、被誉为卢浮宫三件镇宫之宝之一的“胜利女神”雕像,以及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的月亮与狩猎女神狄安娜的雕像,不难发现她们身着的衣衫均显得十分轻柔和具有透明感,可以推测是用丝绸制成的。由于中国的蚕桑养殖与丝绸制造技术直至公元6世纪才传到欧洲,因此推测早在公元前“产于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陆上和海上的交通途径传播到了欧洲”,影响到了皇室贵族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这些现象正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功能的重要体现。古为今用的原则奠定了当代“一带一路”的文化基础。

(二)文化包容是打造三个“共同体”的核心价值

为了阐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宗旨,《愿景与行动》明确表示:“‘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打造三个“共同体”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些目标反映了当今世界全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体现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三个方面。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涵盖了政治与经济,文化包容是政治互信与经济融合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离开了文化包容,人类就无法形成利益、命运和责任的共同体,文化是“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内涵。

(三)文明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远大目标

2017年5月中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习主席用五个“之路”对“一带一路”的内涵做出高度概括,即“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以及“文明之路”。

对于建设“文明之路”的宗旨,习近平在演讲中做出精辟的概括:“‘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习近平还翔尽地列举了建设文明之路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等。纵观上述内容,不难发现“一带一路”涵盖人文、教育、体育、卫生、历史遗产等众多文化领域。将“一带一路”归结为“文明之路”的考虑,凸显了提出这一倡议的终极目标更在于文化,要将“一带一路”最终建设成“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增进理解和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总之,无论从历史沿革、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趋势看,“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澳门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寻找正确有效的服务途径。

二、澳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定位与作用

以全面认识“一带一路”的本质属性为前提,为了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澳门应当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与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体与历史职责

对世界各国而言,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倡议;而对中国范畴内的各地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而言,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则是中央政府做出的战略决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国家战略面前,澳门无疑是落实这一战略的主体,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

中央政府对于包括澳门、香港在内的特别行政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色定位是有所考虑的,并且在相关文件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要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这里,香港、澳门两个特区首先是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应当发挥主人翁的态度,不要做局外人。为了贯彻落实《愿景与行动》精神,文化部于2016年12月发布《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关于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法更为明确:“发挥海外侨胞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积极搭建港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平台。”由此观之,无论是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文件《愿景与行动》还是文化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行动计划》,都明确了澳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神圣历史职责。

(二)配角与助推作用

鉴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各不相同,不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方法与应有作用是不尽相同的。澳门(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由其区情所决定,为建设“一带一路”服务也应有具自身的特色。

如果将“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随后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比作一台戏,那么其中必有主角,也一定有配角。“澳门在这台戏中应当也只能担任配角,这主要是由澳门的区情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同珠江三角洲其他许多大中城市相比,澳门只能用‘微’字来形容:从经济总量来看是微型经济,从面积和人口来看是微型社会。因此,澳门无论如何难以充当老大,只能是一个配角。”李嘉曾.多元文化交融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J].澳门理工学报,2014(3).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甘当配角才是澳门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

其实,中央政府对此早已有所考虑。在《愿景与行动》中,对各地区如何保持开放姿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文件从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规范澳门、香港两个特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对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内地一些知名的开放合作区而言,要求它们主动地“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在这里澳门等特区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另一方面,对于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主动方而言,则要求它们“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同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沿海港口城市被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的角色定位相比较,澳门(以及香港)只被要求‘参与和助力’。由此可见,澳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配角地位,努力发挥助推作用。”李嘉曾.粵港澳大湾区发展与澳门的角色定位[J].九鼎,2017(3).

(三)节点与纽带作用

虽然“一带一路”是一个整体概念,但仔细推敲其内涵与外延,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愿景与行动》中对“一带”和“一路”的地理分布做出了清晰的说明。“一带”主要包括三个陆上的重点地带,即“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而“一路”则包含两个海上重点方向,即“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可见“‘一带’的面型空间特征比较明显,包含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广袤领土,以及附属的大量人口和基础设施”;而“‘一路’的线性特征则比较强,侧重于指通道,至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海上联通途径”李嘉曾.澳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方针与重点探讨[J].行政,2017(4).。从内涵来看,“一带”和“一路”也是有所差别的。“与陆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不具备与物质成果共存的固定形态,‘一路’更关注的是沟通联络的过程,是建立联系的作用与影响,是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对‘一路’而言,无形的精神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比有形的物质成果更重要。”

正因为“‘一路’是以海上通道为介质或纽带的一系列港口城市的综合系统,海上航线只是载体,重要的是通过海上航线连通的城市”;“与‘一带’的面型展开模式不尽相同,‘一路’比较突出作为节点的重要港口城市,呈现出不连续的‘串珠式’形态”。由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经历和社会经济实力所决定,在建设“一带”和“一路”的过程中,不宜整体推进全面铺开,而应当确立合理的方针:“主动参与,积极配合,选择重点,力求突破”。具体言之,从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澳门在积极助力“一带一路”的前提下,较多地参与“一路”建设更为合适。

回顾历史,澳门确实见证过海上丝绸之路给开放性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重要历史事件,即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前来中国的处女航。那次航行中,“中国皇后号”“历时188天,航行1.13万海里之后,终于在1784年8月下旬抵达地处珠江口的澳门,取得一张盖有清政府官印的‘通行证’,随即到达广州黄埔港”;“这次航行被媒体誉为‘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体现了两方面的深刻意义。一是开放型经济能够互惠互利,谋求双赢、多赢的好处。二是经济全球化为历史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李嘉曾.澳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方针与重点探讨[J].行政,2017(4).。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时至今日,澳门仍然可以凭借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充当重要的节点,发挥独特的纽带作用。

三、澳门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服务的途径

由“一带一路”,特别是“一路”的文化内涵所决定,从自身的主体地位、配角与节点的角色定位出发,澳门应当努力探索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总体目标:建设“一个基地”

澳门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服务的目标是,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在阐述了合作宗旨之后,《框架协议》比较翔尽地列举了合作目标。其中以澳门为主体的有三项:“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些目标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其中“一个中心”与“一个平台”是早年就提出的目标,而“一个基地”则是中央政府赋予澳门的崭新使命。

正如《框架协议》中所明确指出的,澳门需要建设的这个文化交流基地具有两个定语,首先是“中华文化为主流”。“从文化渊源来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始终在澳门地区处于文化主流地位。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历程的影响,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两种地域文化在澳门尤其影响深远。”一种是广府文化;另一种是闽南文化。“以广府文化和闽南文化为代表,中华文化在澳门广泛流行,长期传承,终于奠定了地区文化的根基。唯其如此,澳门这一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才能根深蒂固。”李嘉曾.两艘古船的启示——海上丝绸之路与开放型世界经济[J].群言,2017(4).

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第二个定语是“多元文化共存”。15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葡萄牙为先驱的西方国家掀起航海热,导致东西方文明的大规模交汇,也开启了近代异质文化碰撞交流的新历程。澳门因天时、地利之优势条件,得以成为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前哨阵地。经过近500年的漫长岁月,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历经接触、碰撞、相持、影响、渗透、交流而渐至相互吸收,直至相互交融,澳门终于成为多元文化荟萃的文明奇葩”。正是这一特质,为澳门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内容:完成“五项任务”

为了实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总体目标,有不少具体的工作要做。根据文化部《行动计划》的精神,澳门应当围绕以下五项任务尽力而为。

1.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行动计划》在指出要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求完善部省合作机制,鼓励开展区域性合作。文件中特别强调要“发挥海外侨胞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积极搭建港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平台。充分考虑和包含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纽带”。澳门理应以妈祖文化为切入点,探索与作为“一路”节点的港口城市建立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的有效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考察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澳门具备弘扬妈祖文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包括“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基础”“有充足的妈祖文化资源”“有明显的政策优势”李嘉曾.澳门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思考[J].九鼎,2017(8).。以妈祖文化为纽带,澳门一定能够为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做出有效的贡献。

2.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关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行动计划》中列举了在沿线国家建立中国文化中心,设立国际艺术节、博览会、艺术公园,举办国际论坛、交易会等内容。澳门可以按照这一精神,在原有葡语国家嘉年华、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澳门艺穗节、烟花节、美食节等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可以由特区政府出面,创建“海上丝绸之路嘉年华”或艺术节,创建面向国际,以“一路”为主题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3.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

根据《行动计划》的构想,“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包括“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计划”“丝绸之路文化使者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计划”等项目。澳门可以参照这些品牌的内容,与葡语国家合作,大力开辟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文化旅游;在发挥现有文化遗产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开发与妈祖文化、海洋文化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文化品牌与“一路”密切相关的个性。

4.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在文化产业领域,《行动计划》列举了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以及动漫游戏产业和文博产业等重点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澳门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精心打造的大型演艺节目“水舞间”“西游记”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2016年年底揭晓的首届包含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工艺美术艺术大师评选中,大陆以外入选的7位大师中澳门占了4位。澳门应当扬长补短,优选重点,继续发展条件有利的文化产业门类。政府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经营的重心逐渐向“一路”转移,策划并扶持更多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门类。

5.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

《行动计划》指出,要开拓完善“演艺、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动漫、游戏、游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科技装备、艺术品及授权产品”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渠道,同时也鼓励文化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澳门一方面可以选择有条件的若干领域,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妈祖信俗、哪吒信俗、粤剧、舞醉龙、道教科仪音乐、神像木雕等),打造文化精品,发展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和帮助实力雄厚的企业筹集资金,到“一路”的节点城市投资相关项目。

总之,澳门倘能聚焦“一带一路”的文化内涵,凭借自身的优势与有利条件,精心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建设好“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合作交流基地”,那么就一定能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