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白龟送祥瑞
张居正出生于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他最初的名字叫做张白圭。据说,这个名字的由来和他曾爷爷的一个梦有关。
像中国其他大人物出世时一样,关于张居正的出生也有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神秘传说。张居正长子张敬修所著《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记载了三件事。
说张居正的母亲赵夫人在怀张居正前,一晚突然发觉屋里有火光,并直冲云霄,接着一个五六岁的青衣童子从天上慢慢下来,绕着床嬉戏,一会儿就不见了!之后,她就有了身孕。张敬修还说赵夫人是怀胎十二个月才生下了张居正。
而就在张居正出生的前夜,他的曾爷爷张诚做了个梦,梦见一轮明月落在水瓮中,霎时间满瓮光亮,随后一只白龟从水光里浮了上来。
在同一个晚上,张居正的爷爷张镇也做了一个梦。他梦到家里突然进了很多水,整个院子都泡在水里。他问下人:“哪里来的这么多水?”下人回答说:“水是从张少保地里流过来的。”
白色的乌龟?那可是罕有。我们常见的乌龟一般都是墨绿色的,白乌龟是何方神圣?乌是黑的意思,再加上白,那岂不是白加黑了?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要知道,古人认为见到稀有颜色的动物一般是一种吉祥之兆,也就是说白乌龟代表着大吉大利!
“少保”是太子少保的简称,是朝廷里的大官,与宰相同等尊贵。此时的张家才不过算是有个秀才,哪里有什么太子少保呢?那么,这个梦很可能预示着张家将来要出大官。
张居正这两位长辈的梦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梦里都有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解梦神书《周公解梦》的说法,梦到水往往是有好事要发生。
张居正的爷爷张镇梦到的是水加少保,曾爷爷张诚梦到的是水加白乌龟,意味着这个婴儿将来必定不同凡响!再加上天降青衣童子和怀胎十二个月,这还了得!
老爷子振兴家族的梦想又一次蠢蠢欲动起来。于是,他再次祭出了他的绝招——起名。这一次,他因为他的梦直接将“白乌龟”的谐音“白圭”作了曾孙的名字。“圭”是玉的意思,想必张诚是希望这个“神奇”的曾孙可以像白玉一样无暇,并且有朝一日能手持玉笏。至于他为什么不按照张镇的梦给曾孙起名,张敬修没说。
“张白圭”这个名字的由来,今天听起来至少是非常精彩。在人生的前十二年,张居正用的就是这个名字。同时,身上笼罩了如此之多的神话,张居正无疑是被家族寄予了厚望的。
事实上,张白圭也并没有让人们等太久,在他仅两岁的时候,就被发现了一些天才的萌芽。
一天,张居正的堂叔父张龙湫正在读《孟子》,张居正站在一旁观看。
这个叔父应该也是知道些张居正出生前的神奇事件的。半是想考验他,半是开玩笑,他对张居正说:“小孩哪有什么天才,你能认识‘王曰’二字才算是真正的本领。”张居正于是默记在心。
第二天,奶娘抱小白圭来到院子玩耍,张龙湫又在读《孟子》。这时,小白圭晃晃悠悠地朝他的堂叔走去,接着就用手指着堂叔手中的《孟子》说:“王曰。”
小白圭的这个举动不仅让堂叔十分惊讶,也令全家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议,因此家人更肯定地认为小白圭是个天才。事情传扬出去,乡邻也皆以张居正为神童。
此后,张居正的神童迹象越发明显起来。“王曰”事情之后,张居正便开始认字,五岁时就会作诗。到了十岁时,就已经通晓六经大义,文章也是信手拈来。荆州到处流传着这个神童的故事。
明朝中后期,一共有三位名动天下的神童:一是“桃花庵主”唐寅唐伯虎;二是“青藤道人”徐渭徐文长;还有一位就是张居正。对于张居正,后世往往并不知晓其年幼时异人的禀赋,只知他后来在政坛上呼风唤雨。
对于“神童”“天才”一类现象,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大多持这样的看法:东汉末年,陈韪曾评价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北宋名相王安石有名作《伤仲永》,说的是所称的神童在长大后“泯然众人矣”。
但这些显然不是针对张居正、唐伯虎、徐渭等人。
张居正相比于唐伯虎、徐渭等人,还不太一样,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更胜一筹”。
像唐伯虎、徐文长之流,一生狂狷,郁郁而终,没有舞台让他们充分地施展抱负,成就理想,只有在后世人中得到褒扬。
张居正则是真正能够在他人生中就能充分影响国家,造福人民的“国家栋梁”。这两者是不同的类型。
虽然一种是“老子”式的隐居人生,一种是“孔子”的济世为怀,两者都为传统知识分子所推崇。但后者显然更受传统知识分子的欢迎,而前者多为不得已。
张居正不仅“小时了了”,而且“大也甚佳”,甚至可以说是“极佳”。他不仅高登入朝堂,做了内阁首辅,而且发动了一场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齐名的变法运动,深刻影响了明朝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真正做到了治国、平天下。我们继续往下看。
十二岁的时候,年幼的张白圭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秀才。
民间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参加考试之前,当时的主考官荆州知府李士翱也做了一个奇梦,梦到玉帝让他转交给一个小孩一个包袱,他打开包袱后看到一块玉印,因为只是个梦,所以李士翱并没有放在心里。
考试后,李士翱看到张白圭的文章,大为赞赏。荆州府点命中榜之人的时候,李士翱第一个就把张白圭叫了上来。
“白圭”正有白玉印之意,李士翱一见到真人,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白圭”正是自己昨晚梦中见到的那个孩童。
李士翱一想,原来是这样,冥冥之中,玉帝是要让他把玉印交给这个孩子。可这孩子已经叫白圭了,该怎么把玉印交给他呢?
最终,李士翱想了一个办法,他告诉白圭,他将来一定是一个人才,“白圭”这个名字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比较小气,如果功成名就用这个名字就不太合适了,就叫“居正”吧。
古人有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有这样一句话:“法正则民悫(què,诚实谨慎)。”李士翱希望张居正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之后,他还鼓励张居正刻苦读书,将来报效国家。
张家的长辈得知荆州知府要为小白圭取名后,也欣然答应。张居正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史实上,李士翱也确是张居正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他还向湖广提督学政田顼极力推荐张居正。田顼为了考验张居正,让张居正当场做文章《南郡奇童赋》。张居正表现非常出色,最终被田顼肯定。
从此,张家的这位天才儿童便告别了稚嫩的张白圭时代,不仅有了新的名字,还有了更为光明的未来。
然而,讲到这,读者朋友恐怕要疑惑了,说你说了这么半天,这张居正的表现和历史上的其他神童比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呀,不都是小小年纪就十分了得吗?
是的,到考上秀才这里,张居正确实还没显出他在神童界的不同。但是您别着急,精彩的还在后头。
一年之后,十三岁的张居正向举人发起了冲击。一年前刚刚轻松考上秀才的他,这一次自然是信心满满,周围的人也都对他充满了期待。
然而,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张居正在神童界成为异类的历程开启了。
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从荆州来到了武昌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
但是,怎么回事,在这一次的乡试中,张居正竟然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