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自以为是中,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能够真正意义上地理解他人吗?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我们能做到客观公正吗?

我想没有人能够给予百分百的肯定答案。这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一种困境—我们总是希望更好地表达自己,更温暖地与他人相处。我们总是希望更好地表达我们的善意,寻求和谐的相处之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共赢。

但事实上,我们又常常受困于这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中,我们内心深处的非理性因子及情感上的任性,让我们很难做到对自己的客观及对他人的换位理解。这使得我们常常带着自己的情感、情绪,甚至带着偏见与他人交往,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以为的客观、公正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吗?我们的自以为是又有几分理性呢?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策划编写了这本书,旨在通过心理学知识解读人在自我认知及对他人的理解上的种种特点和方式,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性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及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我们需要更客观地理解这种共通性,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从而更加合理、舒畅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为人处世。

回归人性本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最基本的两大类需求。一是自然需求,比如人有食欲、性欲的需要;二是社会需求,人与人交往,获得尊重和归属感,乃至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对于这些基本需求,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不同,而显得千变万化。正如网络流行语所说“有钱,就可以任性”,事实上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炫耀性心理需求。而千人千面,各种林林总总的需求,就形成了社会生活中每个个体的独立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方式等。

本书从情感、认知及个性能力等不同的角度对如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这些心理需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状态进行了深入解读。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理解他人,进而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中保持理性,做到勇敢,却不任性,活出精彩的自己。

阅读本书,你将会看到幽默风趣的漫画,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以及温暖人心的生活哲理。相信通过这样一个阅读和学习过程,读者朋友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善于理解自己和他人,也能够更加从容地生活和工作。

由于工作环境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