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最能见证历史的泰国遗存
泰国历史景点分布示意图
泰国古称暹罗,受到中国及印度很大的影响。泰国在很久以前即有人类居住。之后,随着中国南部的人逐渐迁往东南亚地区,大大推动了泰国的发展。13世纪时,泰国出现了多个王国。泰王国也在随后不久出现。如今,泰国正处于曼谷王朝统治时期。
古代史
据考证,考古学家在泰国南部南邦府发掘的直立人化石可以追溯到至少50万年前。乌隆府的班清挖掘出来的化石,则证实了这里曾生活过一个非常古老的农耕氏族。考古学家相信,湄公河谷、阿叻高原早在1万年前,就有农耕者和制青铜的人居住。如今,乌汶附近的帕砧国家公园里还留有大约3000年前的壁画。
帝国早期
在公元后的最初1000年中,泰人开始从中国南部向东南亚地区迁移,他们被认为是当代泰国人的祖先。这些人说着的一种单音节带声调的语言,被认为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民族语言体系。这些移民有一部分在如今泰国的河谷中定居下来,并开始从事农耕、狩猎活动;之后,他们在贵族的统治下,组成了名为Meu·ang的行政单位。再往后,泰人的居住地从河谷向中部平原、东北高原地区扩展,当地出现了几个本土和外来帝国统治下的重点贸易中心。
6~9世纪,陀罗钵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佛教文化在泰国出现。9世纪,以吴哥作为都城的高棉王国出现,其领土向西扩展到现在的泰国中部和东北部。在这一势力的影响下,人们在泰国的华富里、素可泰、披迈等地修建了不少高棉风格的寺庙,并且修建了连通吴哥窟的寺庙。之后,高棉王国开始走向衰落,繁荣发展的泰城邦凭借局部势力和武装力量逐渐兴起,兰纳、素可泰、大城王朝也在随后的时间里相继出现,并互相渗透、兼并。
兰纳王朝
12世纪中叶,孟莱王在湄公河上游清盛的一个小镇上建立了兰纳王国。随后,孟莱王征服了两个相邻的城镇,于1292年在清迈建立了新都城。
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清迈的泰族统治者更是先后征服了泰国北部的多个王国,取代了“原居民”孟人,成为泰国北部的统治者。
泰族人既坚持信仰古老的万物有灵论,又从罗斛人和孟人那里学习了佛教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理念,并在清迈古城开始修建帕辛寺。
1355~1525年是兰纳王朝的黄金时期。兰纳王朝不仅在这个时期征服了帕王国和难王国,并在与大城王国交战后,控制了西沙差那莱地区,同时也获得了经济上的繁荣昌盛。此时的兰纳人虔诚信佛,人们在清迈修建了双龙寺,并在清莱城中发现了玉佛后,修建了柴迪隆寺;后又在清迈与清莱之间修建了大菩提寺。
1525~1558年是兰纳王国的衰落时期,政治不稳定,此时有两位国王被杀,又有大城王国入侵,兰纳贵族不得不求助于澜沧王国(即老挝)国王的儿子,并拥戴他为王。后来,这位国王离开兰纳回老挝做国王时,带走了兰纳的国宝——玉佛和佛像金身。
而后,兰纳王国又陷入政治混乱,随即被缅甸占领。在缅甸统治兰纳地区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兰纳国王成了缅甸的傀儡。直至1774年,与吞武里郑信王联手抗缅的披耶卡维拉将军驱逐了清迈的缅甸人,并成了兰纳地区的国王。之后,新国王翻修寺庙、整修护城河、重修清迈城墙。与此同时,兰纳王国凭借与英国人进行的柚木交易,繁荣了当地的经济。
1782年,披耶卡维拉王逝世后,兰纳王国四分五裂。
素可泰王朝
13世纪时,占领泰国部分领土的吴哥王朝开始没落,西方的缅甸蒲甘王朝又被蒙古人入侵。泰族势力则趁机崛起,在兰纳王国的南方建立起素可泰王国,并于1240年开始扩张,这被视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素可泰王朝确立素可泰城为国家首都,并在城中建造了玛哈泰寺、西沙瓦寺、西春寺等规模宏伟的建筑。素可泰王朝时期,泰国人不仅驱逐了吴哥王朝入侵者,并融合了吴哥的孟族与高棉族文化,创造了泰文。
其第三代国王兰甘亨统治时期,素可泰王朝达到极盛。据兰甘亨石碑的记载,其统治势力南达马来半岛的六坤,北至琅勃拉邦,东濒湄公河沿岸,西及缅甸的勃固。
14世纪中期,素可泰曾沦为大城王朝的藩属国。直至1438年,素可泰最后一名君王逝世后,王朝所管辖的领土被收归为大城王朝的行政省。
虽然同期多个泰国王朝相继成立,但素可泰仍被视为泰国首个王朝,对泰国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见证了泰人向昭披耶河流域的扩散及佛教成为重要国教的发展。今日,不少泰国绘画、雕刻、建筑仍存有昔日素可泰的影子。
大城王朝
1350年,拉玛铁菩提王在素可泰王朝日益衰败时,乘机独立,建立大城都城,从此开创了历时400多年的大城王朝(也称“阿瑜陀耶王朝”或“阿育塔雅王朝”)。该王朝实行君主制,各省的统治者都由国王任命。另外,大城王朝一边吸收当时正是繁盛期的高棉文化,一边受到中国、欧洲、波斯等诸多文化的影响,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拉玛铁菩提王本名乌通,是华裔商人的后裔。大城王朝结合了泰族的军力,孟族与高棉族的行政,以及华人的商业。大城王朝依靠素可泰所垫下的基础,后来居上,在15世纪时吞并了素可泰,与位于泰国更北方的兰纳王国相邻。
15世纪中叶,查洛王建立更完整的行政与法律制度。大城王朝以制度、稻米耕作以及对中国的贸易来维持强盛。
自建国初期起,大城王朝就与中国商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一时期,大城王朝国王颁布了禁止其他国家的人居住在大城王朝管辖的城市的法令,但来自中国的商人除外。明太祖曾赐给其国王“暹罗国王之印”,郑和下西洋时也曾来到过大城。后来,当地华人为了纪念郑和的到来,扩建并更名了位于大城郊区的三宝宫寺。
大城王朝在15~16世纪曾被缅甸东固王朝吞并,但在纳黎萱大帝的统领下恢复了独立。
17~18世纪时,大城王朝已是东南亚强国,与欧洲国家通商。然而好景不长,大城王朝在1767年时被缅甸贡榜王朝所灭。
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虽然只在泰国的历史上昙花一现,却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并且是泰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大城王朝被缅甸所灭后,有着华人血统的亡国之臣郑信以“收复河山、匡复暹罗”为口号,招兵买马,历经多年征战,终于在1776年重新统一泰国,并在湄南河河畔建都吞武里,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1781年,吞武里王发生宫廷政变,当时被郑信派去出征柬埔寨的大将昭披耶却克里闻讯后赶回吞武里,趁机处死郑信,结束了吞武里王朝的统治。后人为纪念郑信这位收复了国家领土的国王,就在吞武里修建了黎明寺。
曼谷王朝
郑信死后,昭披耶却克里自立为王,建立了却克里王朝,成为拉玛一世。之后,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并修建了大王宫。因此,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延续至今(现国王普密蓬是这个王朝的第九世国王)。
19世纪,泰国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入侵。1851年,拉玛四世蒙库继位,与英、法签贸易协定,允许英、法享有治外法权。与此同时,泰国开始实行改革,拉玛四世还聘请西方顾问帮助实现国家现代化。
1868年,拉玛五世继位,继续推行改革计划,废除奴隶制度,并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这一举措对泰国的历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泰国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拉玛五世在位期间,建造了柚木结构的泰王五世行宫,并继续扩建大王宫。
1910年继位的拉玛六世,则是泰国史上首位出国留学的国王,并在国内(当时统治区域为现今泰国、老挝、柬埔寨)进行了著名的却克里改革。然而,拉玛六世一直没有继承人,即使兴建了爱与希望之宫,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女儿,逝世后他将王位则传给了他的侄子。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然而不管怎样变化,国王始终是泰国最高统治的象征。
这之后,泰国几乎一直处于不断更迭的军人政权的控制之下。1938年,銮披汶执政,次年6月改称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泰国被日本占领,其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1975年7月1日,泰国正式与中国建交。
★湄南河畔的黎明寺
远眺大王宫
泰国与中国各时期部分历史遗存对照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