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产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产业供应链问题分析

(一)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78-201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保持了近10%的增长速度,这是世界经济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奇迹。尤其是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投入主导型与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新问题。例如: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低高度化、需求结构不合理,对外依赖过大、要素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过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这种主要依靠出口与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大量的产能过剩、资源的低效率运转以及环境的破坏。

经济发展是由劳动力、资本、技术与信息等多种要素投入决定的,在多种要素投入结构中,经济发展是依靠物质资源要素消耗还是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及管理创新等来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由此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依赖。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其采用以物质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推动的发展模式,这种依靠资源大量投入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压力与结构矛盾并存等问题。”

事实已充分证明:中国的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无法承受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我国已经成为资源消耗大国,比如钢铁的消费占全球的比例达到50%,水泥占40%,煤炭占40%。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能源效率不高,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我国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了50%。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虽然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尚未有效改观,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工业污染依然严重,一些地方长期积累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当地群众健康。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中国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尚不均衡

中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工业产品与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第三产业多年来得到了一定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3%上升到2016年的51.6%。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0%~80%之间,就业比重在50%~75%之间。此外,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8.6%左右,而就业比重却达到27.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9.8%,就业比重仅为28.8%,这充分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释放的劳动力由于素质水平低,无法有效地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因此导致结构性失衡。结构失衡将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均衡发展(1949-1978年)、非均衡发展(1978-2000年)和协调发展(2000年以后)三种经济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和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没有有效发挥产业联动的跨区域协调作用。均衡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行推进均衡发展,大规模在内陆地区发展重化工业,工业偏向策略拉大城乡差距,沿海与内地投资比例失衡,区域资源配置与需求脱节。非均衡发展时期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支持东部沿海优先发展,进一步拉大了区域产业发展差距,产业同构现象加剧,极大地限制了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区域间在发展中的基本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各类配套补偿和保障体系依然不健全;行政与计划手段在解决地方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效力有限,简单的行政命令难以切实保障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落实到位。例如:我国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一直以来在各省份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经济总量位居排名前五,排名最后的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的2016年经济总量为18069.17亿元,只有当期广东省经济总量79512.05亿元的22.7%,尚不足1/4,体现了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

(三)中国全球产业供应链布局尚不掌握主动权

从国内看,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美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全球经济模式仍是主流,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仍处于微笑曲线低附加值区域,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处于附属地位,不掌握主动权,我国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方式仍未改变,货物贸易结构仍不合理。

二、中国构建全球产业供应链对策探讨

(一)着力推进产业融合联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产业结构呈现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三次产业比重失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可采取的对策如下:一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即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不断上升。二是通过信息产业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融合了研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促进了产业供应链的发展。三是通过收入水平、对外开放以及政府财政支出等措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如提高对外开放和政府财政支出,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产生积极作用。具体对策如下:

(1)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代服务业由于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以及高产业带动力等特点,因此能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信息化水平,着力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服务支撑体系,提高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重点推动现代物流业、通信、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化比重的提高,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格局,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步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的提升,能有效地降低传统产业的能耗率与污染排放率,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对促进我国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有效地协调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结构总体转型与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信息时代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对就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促进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精通新技术、新经济的高素质人才,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促进需求结构由外向型向内生型转换,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消费率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居民未来保障力度不足,由此导致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消费率较低。由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率,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居民消费,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型。

(6)创造良好的产业融合支持外部环境,促进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融合使得原有产业价值链发生转移,多个产业间的重新组合,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积极促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组织协调机制、企业为主体机制以及创新服务支撑机制,并进一步放松对相关产业的管制水平。其次,重点扶植优势产业,如通信、计算机与软件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与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把这些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再次,加大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在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中,常常面临着个人信息与隐私的保护、电子交易中的法律保护等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就会阻碍产业融合的发展。

(二)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中国全球产业供应链体系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中国产业供应链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

中国主要依靠高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资源供给约束并带来了自然环境恶化、经济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和效率提升产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此,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并于2010年10月18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引起社会新的市场需求,技术门槛高、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成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产业规模大,在产业供应链微笑曲线中处于高附加值位置,对中国提高产业供应链掌控权和对全球产业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中国产业供应链向高附加值转移升级。此外,美国的市场化为主、日本的政府主导扶持发展和韩国的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强化产业布局,实现中国产业供应链资源整合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为主的产业布局,且产业集聚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在地方产业规划中看重短期利益,跟风现象严重,结果导致有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而有些产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现象。此外,还存在地区优势产业趋同、产能分布不均的现象,并没有形成国家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及产业供应链条。因此,应该对优势产业集中区域做出统一的产业规划,分别选择不同的重点发展方向,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协同发展,实现我国产业供应链的资源整合。首先,根据各地区生态资源环境和区域特色优势,优化我国产业总体布局,在形成多个专业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格局。其次,加强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分工明确、优势产业互补的产业布局。最后,对于产能过剩部门及时转变生产方向,进行统一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注意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子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相关政策措施调整资源流向,加强弱势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避免产生“瓶颈”行业。

3.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完整的中国产业供应链条

未来的产业发展不仅是孤立的横向产业间竞争,更是纵向的产业链的竞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行业中普遍存在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缺失、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问题。因此,必须进行产业链有效整合,从而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地位。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重点发展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及未来有可能成为“瓶颈”的产业链,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各环节间实现平衡、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围绕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高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技术、市场、金融多资源的整合。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兼并,壮大企业规模,形成一批大规模的优势企业。鼓励产业中介机构及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间的垂直整合,有利于形成高端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

此外,还应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相结合,在有发达的传统产业基础的领域及地区,注意通过注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完成传统产业顺利改造。同时,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产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优势企业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力争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力的位置,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掌控力。

4.搭建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协调中国产业供应链成员关系

产业供应链构建要有效地发挥其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处理好产业供应链上的“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和信息流又是关键所在。一是要重视产业供应链物流资源的整合,建立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物流网络;二是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三是要针对不同的产业供应链,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供应链信息平台,并处理好长远规划和当前需要的关系。

此外,产业供应链构建更要协调好节点成员关系。产业供应链的目标是形成协同与规模优势,只有参与供应链各方利益达到相对均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而产业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是独立自主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信息结构也不对称,而且性质相同的企业存在着“同极相斥”的内在驱动机制,这些都易造成冲突和矛盾。产业供应链不仅存在着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也存在着产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供应链成员间有着更为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因此,要研究产业内企业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分工,产业间的相关企业如何消除体制性壁垒,实现有效协作,使各个企业依托产业供应链,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协同化的操作。

(三)优化我国货物贸易结构,提高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主动权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因此,新时期要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促进外贸平衡发展,优化和调整我国的货物贸易结构,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主动权。就优化货物贸易结构而言,主要应提升我国出口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创造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

1.提升我国出口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推动产业出口升级,创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首次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2%。但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我国出口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质量和效益不高。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组装环节,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虽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主体,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据测算,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金额比重不足10%。我国很多出口商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手中,如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5%,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依靠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近100%依赖进口。在2013年我国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61.2%是外资企业生产的,51.1%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73%是外资企业生产的,65.3%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以往我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一举成为“世界工厂”,外贸发展主要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但未来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人口红利”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持续减弱。与此同时,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传统产业出口升级应增加更多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的含量,延伸出口产业链,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高端价值增值环节上的供给能力和性价比,增强综合竞争力。2010年9月我国提出的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加快研发、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在积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着重提升发展质量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新的比较优势。

2.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

长期实施“重出口、轻进口”“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虽然使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但由于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增长,形成了巨额贸易顺差,也由此带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能源资源供应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诸多问题。现以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稀土外贸为例作简要介绍。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近年来,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是资源过度开发。因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大幅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稀土开采、选治、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一些地方因稀土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阻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四是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一段时期以来,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五是出口走私比较严重。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针对稀土出口出现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因此,开放不是一味出口,我们还应发挥好进口的作用,促进外贸平衡发展。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等投资品,可以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进口消费品可以产生消费示范效应,并传导至生产环节,提升国内同行业制造水平,提升出口产品档次、质量。因此,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