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对换

把一个排列中某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其余的数不动,就得到另一个排列.这样一个变换称为一个对换(如果对相邻位置的两个数进行对换,称为施行了一次相邻对换).显然,如果连续施行相同的对换,那么排列就还原为原来的排列.

例如,一次相邻对换,逆序数由11变成12,奇排列变成偶排列;

一次不相邻对换,逆序数由6变成11,偶排列变成奇排列.

结果表明,经过一次对换(相邻或不相邻),都会改变排列的奇偶性.此结果具有一般性.

定理1 每一次对换改变排列的奇偶性.

证明 (1)首先考虑一个特殊情形就是被对换的两个数是相邻的.设给定的排列为对i,j施行相邻对换变成  …,j,i,….

比较这两个排列的逆序数.除i,j这两个数码外,其他数码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这些数码所构成的逆序数没有改变.同时i,j这两个数码和其他数码构成的逆序数也没有改变.若给定的排列…,i,j,…中,i<j,那么经过一次相邻对换后i和j就构成一个逆序,因而后一个排列…,j,i,…的逆序数就比前一个排列…,i,j,…增多了一个.若给定的排列…,i,j,…中,i>j,那么经过一次相邻对换后,i和j就构成一个逆序,因而后一个排列…,j,i,…的逆序数就比前一个排列…,i,j,…减少了一个.无论哪一种情形,排列的奇偶性都发生改变.

(2)对于一般情形,假定i和j之间有s个数码,我们用k1,k2,…,ks来代表,这时给定的排列为

…,i,k1,k2,…,ks,j,….  (1.2)

先让i向右移动,依次与k1,k2,…,ks交换.这样,经过s次相邻对换以后,排列(1.2)变为

…,k1,k2,…,ks,i,j,….  (1.3)

再让j向左移动,依次与i,ks,…,k2,k1交换.经过s+1次相邻对换以后,排列(1.3)变为

…,j,k1,k2,…,ks,i,….  (1.4)

(1.4)正是由(1.2)施行一次对换i和j数码而得到的排列.因此,对(1.2)中的数码i和j施行对换相当于连续施行2s+1次相邻对换.由第一种情形,施行一次相邻对换排列的奇偶性改变,由于2s+1是一个奇数,所以(1.2)和(1.4)的奇偶性相反.

这就是说,经过一次对换,奇排列变成偶排列,偶排列变成奇排列.

定理2 n≥2时,n个数码的奇排列与偶排列的个数相等,均等于个.

证明 设n个数码的奇排列共有p个,而n个数码的偶排列共有q个,对这p个奇排列施行同一个对换(交换第i和第j个位置的数码),得到p个偶排列,有p≤q.同理,对这q个偶排列施行同一个对换(交换第i和第j个位置的数码),得到q个奇排列,有q≤p.因而有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