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恐惧症

疾病恐惧症是神经质症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恐惧患者,总认为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反复地就医检查,最终却没有任何结果,但患者却顽固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坚决要求接受治疗。还有的患者已知道自己现在没有病,却坚信将来一定会得这种病,因此使得日常生活负担极重。一般自认为所患的疾病有结核、精神病、麻风、癌、性病、胃肠病、急性传染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一般对于疾病恐惧症患者实施的是支持性心理疗法:向患者提供必要知识、鼓励,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给患者以指导,提供如何对待疾病以及处理好各种关系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的方法。治疗必须在病人详细倾诉后,在对躯体进行详细检查与一定的实验室检查之后进行。一方面可使治疗者自己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可以示慎重,可以博取病人更多的信任。再次,在对病人进行解释时,必须要有科学性,有事实根据,从而使病人理解和信服,才能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总之,疾病恐惧症大多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医生一般会以心理治疗为主,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摆脱恐惧的纠缠。

1.癌症恐惧症

癌症恐惧恐怕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恐惧,又称恐癌症,就是对癌症产生了恐惧心理和行为。对癌症产生恐惧的人,有的是在患癌症之后,有的则是自己周围的家人或朋友得癌症之后。

王军今年21岁,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父亲是名乡村医生,母亲是家庭妇女。早期生活无忧无虑,家境相对富裕,自我要求甚高。性格内向,个性敏感多疑,自我保护和心理防御意识较强。王军对“细菌”的概念非常敏感,并且总是把细菌与“癌症”联系起来认识。平时别人一提癌症,或在书上看到有关癌症内容,心里就不自在,想要赶紧逃离。在生活中特别害怕“脏”,总是怀疑物体上会有细菌,平时洗脸要花很长时间,每次洗手要求自己洗20下以上,总是感觉有细菌在上面,内心非常难受。

经过医师会诊后,认为王军得了疾病恐惧症。

当事人明知“癌”不会传染,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但仍然产生恐惧情绪和回避反应。认识清楚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精神分析疗法中的“践悟技术”,引导当事人从潜意识层面深刻分析自我及自我所面临的问题,使当事人领悟到自己对癌的恐惧反应是自我强迫的结果,进而促使当事人勇敢地面对和积极解决自我面临的问题。其后又进行了“系统脱敏”和“思维阻断”训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行为训练计划,其中包括:4周的暴露训练;4周的反应阻止训练;家庭作业和自我管理内容要求。让患者接受一个“手脏”,把一块带有“细菌”的纱布放进患者手里,要求暴露一小时,在患者体验焦虑期间不允许洗手,并要求患者每10分钟报告一次焦虑感受,直到患者不再有明显焦虑,才允许患者洗手。当事人在接受一小时的暴露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思维阻断技术,阻断当事人的关系联想,减缓焦虑感受,延长暴露时间。通过认知分析还发现,当事人的非理性观念主要有3种表现形式:(1)他认为一切“脏”的东西都有可能存在“癌病菌”;(2)绝对控制,我必须控制自己每次洗手要在20下以上,一旦失去控制就意味着灾难;(3)自主思维。凡是与癌有关的东西,都会令自己感到不舒服、恐慌。对此,有针对性地帮助当事人消除原有非理性观念,建立合理的、理性观念,帮助他树立了以下观念:(1)意识不能决定物质,必须勇敢面对现实;(2)自己可以坦然承担“灾难”结果;(3)行动改变感受,与其关注症状倒不如为所当为,主动采取积极行动。

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当事人的焦虑、恐惧情绪明显有所减缓。从第二个月开始,治疗改为每周一次,咨询内容以人格辅导和家庭作业、自我管理为主。3个月后,当事人癌恐惧的回避行为和强迫行为基本消失。一个学期后追踪调查,当事人已完全恢复,情况稳定。

2.性病恐惧症

在疾病恐惧中,性病恐惧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形。

有位学生,听说高中入学考试要检查身体,同时也要检查生殖器,便极其害怕自己患上性病,甚至对使用公共厕所这种事情也感到非常可怕。即使在自己家里上厕所时,也要事先极其认真地把手洗干净。在这个学生的上学途中会经过一家性病医院,每次路过那里他便害怕得要命,最后宁愿绕道走很远的路,也不愿意从这家医院门口经过。

另外还有位梅毒病恐惧患者,自己读了各种医学书之后,便坚信自己患有梅毒病,反复几次做了血液检查,都没有发现自己有任何问题。患者还是不放心,听说脑脊液检查是最准确的,又忍住疼痛做了检查,结果仍是正常。尽管如此,这位患者仍对自己患有梅毒病坚信不疑。

性病恐惧症病人常常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烦躁、失眠,感觉泌尿、生殖器不适。还往往把身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各种皮疹,如毛囊炎、淋巴结肿大归结为性病表现,但经过化验或泌尿系统B超检查,均未发现生殖系统有任何感染或病变。性病恐惧症多见于两种人,一种是曾发生过不正当两性关系,或曾感染过性传播疾病但已治愈。他们害怕留下后遗症,不适当地夸大治疗后的不适;一种是并无不洁性交史,有的甚至从未有过性行为,但由于他们受一些传闻或江湖游医的影响,便盲目地将自己身体的一些症状与性病症状相联系,从而无端地猜疑自己已患了性病而惊恐不已。

性病恐惧症的治疗除对有生殖系统炎症的患者进行处理外,还应对患者进行有关性病知识的普及,耐心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疏导,使他们消除顾虑。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行为治疗法、辅助治疗法,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药物的暗示疗法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默契配合,驱除性病恐惧症就不是太难的事。

3.艾滋病恐惧症

在疾病恐惧中,艾滋病恐惧症也是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对社会影响广泛的一种心理疾病。

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

王大力是公司职员,有次和客户一起洗桑拿,用了那里的毛巾。第二天就开始怀疑自己用的毛巾会不会被有艾滋病的人用过,自己会不会因此感染艾滋。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都是在惊慌和忧虑中度过,终于忍不住到医院检测,结果是阴性。但他不能相信,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在不同医院检查了2次,结果都是阴性。他自己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的资料,越看自己情况越严重。在过去的两年里一共进行了12次HIV检测。自己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多疑和焦虑,最终只能接受心理治疗。

2011年,网络上有消息传出,内地近年爆发的一种被患者自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可通过唾液和血液传播,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报道一出,网络引起轩然大波。据港媒报道,感染“阴滋病”后,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更可怕的是无法根治,而且连传染病专家亦对该病毒毫无头绪,但病毒却不断扩散,现至少有6个省市发现该病毒,患者多达数千人。

此事最终引起卫生部高度关注,并已在广东、湖南、浙江等6省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6省市检测数据也已全部上报,卫生部已经就此事统一发布调查结果并辟谣认为属于恐艾症状。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伴随艾滋病发病人数的增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种恐艾的队伍当中。他们常常错误地把心理恐惧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经症状认定为艾滋病的症状,每次看医生后,在阴性检查结果和医生细致解释后,心理负担可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没过多久,新的疑虑会再次产生,使其不得不再次到医院要求检查。

对于恐艾症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第一是调整患者认知,让患者对艾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忧虑和担心。第二可以用放松训练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让患者能从恐惧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第三是转移注意力,不要让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体上,因为越关注身体,那么身体上的一些轻微不适就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患者越来越焦虑,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疾病是我们都应该注意和预防的内容,是一个人安全意识的体现,但是当这种担忧变成一种负担时,就会为原本健康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压抑。疾病的预防是必要的措施,但是过多地在意疾病就是一种不必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