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收入是否公平,基尼系数是标准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是教条和标准。

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有很多人认为听到一个基尼系数,就了解了当地收入分配的一种实际状况。事情仿佛和天气预报差不多,听到最高、最低温度多少,我们立刻就知道了气候的冷暖。

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富者很富,穷者很穷。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这就是收入分配中的“马太效应”。在国民收入分配领域,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状态,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产生一定影响。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是中国的客观现实,大部分人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收入有所提高,却还算不上富裕,也是中国的客观现实,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地扩大,就是中国客观现实的反映。

2011年《社会蓝皮书》指出,近年来社会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当前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基尼系数在0.5左右,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水平。据称,1984年,中国总体基尼系数大约仅为0.26,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中国已经由收入分配比较平等的国家进入收入分配最不平等的国家行列。

如何解决基尼系数过大所带来的执政危险?专家对基尼系数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

1.改变现行税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制度缺陷,完善税收调节体系,使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在居民收入、存量财产、投资收益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发挥。

2.运用综合调控手段,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控。

(1)加快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2)深化消费税制改革。充分发挥消费税商品课税再分配功能,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3)可考虑对储蓄存款利息课征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以及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税种。

3.把“富民优先”作为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及解决基尼系数拉大问题的重大经济政策,对低收入者实施积极的税收扶持政策。

(1)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产业特性,要求政府在取消农业税之后,进一步在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健全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具体而言,即对农业生产资料采取更加优惠的增值税税率,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使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基尼系数反应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的区段

figure_0057_0034
figure_0057_00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3)加大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

(4)建议开征社会保障税。

4.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对非常态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监管。

(1)加强对垄断收入的监管。

(2)积极推行存款实名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限制非法收入。

(3)对黑色收入和腐败收入、灰色收入、钻各种政策空子所得的非常态收入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打击和取缔。

当然,在解决贫富悬殊、化解基尼系数“越警”方面,税收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和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