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先恐后
后顾之忧
忧心如焚
焚琴煮鹤
鹤立鸡群
群龙无首
首屈一指
指鹿为马
马革裹尸
尸位素餐
餐风宿露
露胆披肝
肝胆相照
照功行赏
成语释义
入木三分:王羲之的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充分利用一切时间。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后顾之忧: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忧心如焚:心里愁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非常突出。
群龙无首:比喻没有领头的人,某些事无法统一行动。
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引申为最好的。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指一个人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餐风宿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露胆披肝: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照功行赏: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的奖赏。
故事链接
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会稽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官居右军将军,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众多著名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后代学习书法的人大都用他的字当范本。现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都是他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王羲之取得这些成就固然与他的天赋有关,但主要还是他刻苦练习的结果。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每一次,笔头一触及水池,水池里立即就黑了一片,染黑的水像一朵黑云一样迅速扩散到整个水池;再等他洗一洗那砚台,水池就黑得没法看了。有时候,他洗完笔砚,就在水池边休息一会儿,看着这被染黑的水,他思考了很多,领悟了很多。这种奇特的经历带给王羲之很多启发,让他越发相信,只要自己天长日久地坚持练习书法,一定能成为书法大家。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加之墨汁很臭,害得那些小鱼小虾都没法生存了!而王羲之的书法功力果然大增!由此可知,王羲之在练习书法上所下的功夫有多深了。
王羲之不仅刻苦练习,还喜爱反复琢磨。为了练好字,王羲之无论是走路还是休息,无论是吃饭还是上厕所,脑子里萦绕的全是字的结构;就是在梦里,他也念念不忘一些字的偏旁部首,高声嚷嚷着这些部首的名字。就这样,他不停地揣摩字的骨架、领会字的气势,还不时用手指在衣襟上比画。久而久之,王羲之时常把自己的衣服划破。由此可知,王羲之对练字是多么痴迷。
有人不禁想问,王羲之这么用功,他的书法究竟练到了什么境界?有一次,当朝皇帝要到北郊祭祖,就先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然后再派工匠雕刻下来。结果工匠在雕刻时非常惊奇地发现,王羲之用毛笔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中,连湿布都无法擦掉,木匠的刀子刻进三分还能看见墨迹。这种情景,是这位工匠从没见过的,他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右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以至于书法入木三分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钻研某项技能,都要刻苦用功,全身心投入,仔细琢磨,天长日久,一定能学有所成。
鹤立鸡群
三国时候,魏国的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身材魁梧高大,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非常引人注目。后来,他因为得罪了司马昭,在41岁的时候就被杀害了。
嵇康的儿子嵇绍,和他的父亲一样有才学,并且身材魁梧,仪表堂堂。
司马炎灭魏称帝后,嵇绍被征召到京都洛阳当官。有人见了他以后,对他父亲的好友王戎说:“昨天我第一次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极了。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在鸡群里那样突出。”(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王戎听了,说:“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呢,比他更突出!”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侍从皇帝,经常出入宫廷,很受皇帝信任,而嵇绍也对晋惠帝忠心耿耿。后来,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嵇绍在跟随惠帝出兵作战的时候,尽力护卫晋惠帝,不幸中箭身亡,鲜血飞溅在惠帝的战袍上。惠帝很受感动,不让内侍洗去这件战袍上的血迹,表示他非常赞赏和怀念嵇绍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