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能力之前的是德商
德商,即指一个人的德行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心理学认为,德商由7种基本美德组成,即同情、良心、自控、尊重、善良、宽容和公正,也可以将其概括为4个方面:宽容、诚信、感恩和责任。德商对企业领导者来说,是一种软实力。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华是让品德良好的人更出色的资本,而品德则是有才华之人的统帅。这句古语对于今天的领导者也同样适用。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长河中那些鲜活的名字时,发现凡是卓有成就者,其品德无不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在品德攻势的背后,则是其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深刻体察,以及由此实施的天下归心的成功战术。刘秀品德高尚、平易谦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焚王郎文书以安人心,宽朱鲔以降洛阳,示诚以服铜马,创宏伟帝业传天下。
刘秀“长于民间,颇达情伪”,深知百姓稼穑的艰难和民情的好恶,所以他为政宽简,并大力减轻百姓负担,深得百姓的拥戴。
当年刘秀镇抚河北时,赤眉军在河东,有人曾献计用水淹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刘秀认为有失道德,所以没有采纳。
建武四年,割据陇右的隗嚣正徘徊于公孙述与刘秀之间,为到底归附哪一方而犹豫不决。隗嚣派他的心腹马援将军先后去成都和洛阳探访各方详情。
刘秀接见马援时没有升堂坐殿,只穿便衣便服,独自一人坐在洛阳宫宣德殿下,由一个宦官引导着马援去见他。刘秀满面春风,微笑着说:“贵客穿梭于两个皇帝之间,经多见广。今天见到贵客,深感惭愧了。”
这一平易谦和的姿态,使马援备受感动,他叩头说:“今天,不再是君主在选择臣下,臣下也在选择君主。”接着就说道,“我从远方来,陛下接见我连卫士都没有,不怕我是刺客吗?”刘秀笑着说:“你只是个说客罢了。”
这次相见,马援感到刘秀的恢宏大度与汉高祖刘邦十分相似,是帝王之材。回去后,马援劝隗嚣归附刘秀,隗嚣不听,马援就自己投奔刘秀去了。刘秀在对待“逸民”、“隐士”、不驯的人物时也是如此。太原郡广武县(今山西代县南)有个叫周党的人,在当地很有名望,朝廷几次征他去做官他都不干。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周党穿着短布单衣,用树皮包着头去见刘秀。
按礼节,士人被尊贵者召见,必须自报姓名,否则便是不尊重对方。周党见了刘秀,不通报姓名,只说自己的志趣就是不愿做官,刘秀应允了他。
当时,大臣范升上书,认为周党在皇帝面前骄悍无礼,应治“大不敬”罪。刘秀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都遇到过不愿为他做臣的人,如伯夷、叔齐就不食周粟,周党不接受我的俸禄,那是他的志愿,赐给他40匹绸子。”在治国方略上,刘秀认为官吏奢侈、官僚机构设置无度以致冗官无数,是百姓最大的负担,因此他在位期间,全国“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并大力提倡节俭。公元37年,一国使者向刘秀献上一匹可日行千里的名马和一把宝剑,刘秀接受后便下诏把这匹千里马送去驾鼓车,把宝剑赐给骑士。在他的垂范下,节俭在东汉初年形成风气,刘秀也被臣民称为一代明君。
即便如此,刘秀仍经常说自己“德薄”,要大臣不要称他“圣明”。刘秀如此清廉明政,实为难得。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再推崇汉光武帝,“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帝允冠百王也”,“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东汉初年社会安定、君臣和谐,的确应归功于刘秀重德明廉的开明政治。
中国自古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说法,那么如何“得道”呢?很显然,这取决于领导者的日常行为、品德,如果你没有可贵的品德,如果你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就不能获得众人的拥戴,从而失道寡助。
良好的品德是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必备的一种涵养。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领导者,才会赢得下属钦佩,进而使其倾心拥戴。正如《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说:“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人们常说的德高望重,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古语说“德不孤,必有邻”,“道德不厚乾,不可以使民”,这些论述都启发我们,领导者若想获取威信、赢取人心,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
管理者要以德服人
只有以德服人,才能治天下、行大事;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收服民心,赢得众生的爱戴和拥护,从而使基业得以常青。
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善待他人的人能够真正获得成功。
一个德商高的领导者,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信任和尊敬,这样的领导者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很显然,对于企业和企业领导者的成功来说,比智商和情商等更重要的,是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