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范千年的儒家经典

——《论语》与《孟子》

凭借着宗法血缘关系建起来的奴隶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终于露出了衰老的迹象。原来维系着社会关系的“礼”,在此时已经瓦解崩溃。道德在沦丧,伦理在瓦解,传统在丢失。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一些缅怀着周王朝辉煌历史的仁人志士,开始用他们不倦的儒家言说为重建礼乐社会而奔波。在深邃的历史甬道中,他们的心志那样的凄苦,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他们的面孔是那样的清晰。他们的学说虽然在当时遭到抵制,却在后来统治了中国两千年。

一、先知之门:《论语》

他从时间深处走来,深邃的目光穿透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超前的智慧照亮了整个黑暗时代。他高尚的品质像高山大河一样令人景仰,他简短的言说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打开了先知之门。他就是孔子,一个百折不挠的活动家,一个忧思重重的思想家,一个万世师表的教育家。

figure_0034_0015
孔子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据孔子说,他的祖上居住在宋国,后来为了避祸才逃到鲁国,定居下来。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曾以勇敢和臂力过人立下战功。叔梁纥在六十六岁左右与未满二十岁的颜徵在结婚。婚后两人曾到山东曲阜东南的尼山拜神求子;后来生下了孔子,便取名为“丘”,字“仲尼”。他三岁时就遭受了丧父之痛,母亲颜氏把他带到当时鲁国的都城曲阜。他15岁立志求学,通过私人传授,博习诗书礼乐,青年时代作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大约30岁的时候,他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受业门人先后达到三千多人,其中杰出者七十二人。身处于硝烟弥漫的乱世,感受着天下苍生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孔子,这个悲天悯人的圣哲,一心想通过传扬自己的思想来改变乱世,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是他游走列国,劝说各国君主接受自己振兴礼乐的主张。然而,在一个普遍崇尚开疆拓土、征战杀伐的功利年代,他理想主义的主张注定只能是悲怆现实的一个不起眼的注脚。孔子50岁的时候,开始了从政生涯。他先是在鲁国当过“司空”、“司寇”的官职,便任期都很短,最后他被迫离开了鲁国。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宋、陈等10多个国家,受到过围攻,挨过饿,末了只好重返鲁国。直到68岁时,这位一生踟蹰不得志的智者,才重返鲁国,从此专心从事整理和传授典籍的工作,直到73岁逝世。他所整理的《诗》、《书》、《礼》、《易》,他所编著的《春秋》等古代文献,每一部都成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经典之作。《论语》曾被称作“中国人的圣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享有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对中国人精神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论语》作为记载这位圣贤和他弟子言行的著作,它大约编定在战国时期,不但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堪称名著。

figure_0035_0016
圣迹图册 明 佚名

这件图册原藏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府,为绢本设色,共有36幅,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有“尼山致祷”、“问礼老聃”、“在齐闻韶”、“离卫去曹”、“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删诗定礼”、“汉高祀孔”等。每一幅作品中均有故事简介和赞语,画风古朴,用色温雅,是描绘孔子一生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精彩阅读

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颐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中国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

figure_0036_0017
孔子像
figure_0037_0018
孔子讲学图 清

此图表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

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礼制、挽救社会道德沦丧而奔走。他不靠金钱,不靠强力,也不用宗教的力量,为什么能使得门人三千、贤人七二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到老呢?《论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他的抱负是何等的远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对理想的追求又是何等的执着。“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胸襟是何等的大气;“子厄于陈蔡,而弦歌未绝”,他的是风度又是何等的洒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对人是何等的歉卑和宽容;“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也,辑让而升,下而饮。所争也君子”,他为人处事又是何等的光明磊落。

figure_0037_0019
“四书”书影

《论语》自汉代即被奉为儒家经典。南宋时,大理学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正式成为文人的必读书。

《论语》中浮现的孔子,以炯炯的目光洞彻了人生,领略了宇宙的至理,却又是如此的寂寞,不被世人了解;他是如此执着,为实现自己的主张、拯救天下苍生而奔走不休,而他同时又是如此的豁达,不自怨自艾。是的,孔子巨大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地追求大道,然后把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传递给别人。弟子从他身上吸取的,是厚道慈善的宽容仁爱精神,是反省自躬的自我批判精神,是至大至刚的拼搏进取精神。智慧而不自满,温柔敦厚而不软弱,为理想奔波不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他不追求地位而追随者无数,不追求名声功业而名垂千古,功成万代;同时,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确立了中国儒家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宗教品格,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处于乱世中的孤独个体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并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立下了立身、处世的楷模,也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立下了齐家、治国之本。

figure_0038_0020
孔庙远景

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的战国时期,历经两千余年,一直是祭祀孔子的圣地。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明清两代,占地327.5亩,有建筑100座,殿、堂、亭、庑464间。它的建筑用黄瓦红墙,是中国唯一一座非皇家而采用皇宫规格的建筑,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figure_0039_0021
三圣图 明 佚名

图中左边为颜回,中间为孔子,右边为曾参,三人的衣服由一部《论语》组成。

整部《论语》,都是由孔子和弟子的对话组成。然而在短短的对话中,却已经孕育着后世散文叙事、议论、写人的基本创作要素。整部《论语》语言十分简练,但是却善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因此读来无不用意深远,洋溢着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由树之常青象征坚贞凛然的风骨,这不仅仅是对松柏的赞颂,更是对丰富的社会现象的概括。后世多少诗人笔下所歌颂的“郁郁涧底松”,都是从《论语》中得到了启示。《论语》更善于在简单的对话中描写人物。《先进》篇侍坐一节,描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在短短的言谈中,子路的直率,冉有的谦恭、公西华的长于辞令都跃然纸上。而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描绘,更是将一种安贫乐道的情怀,一种潇洒倜傥的风度,都体现在生动鲜明的生活画面中。仁者的精神境界变成富于审美意义的形象,平易亲切而情趣盎然。

名言警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figure_0040_0022
孔子墓

孔子墓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孔林中部偏南,洙水桥北享殿后院内。孔林也称为“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现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垣墙长达7.25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绵延时间最长的宗族墓地。

二、浩然之气:《孟子》

就在孔子去世一个世纪后,一位名叫孟轲(约前370~前289)的邹国年轻人,由于景仰孔子学说,而模仿孔子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企图将孔子终身未竟的事业在百年之后完成。然而,推崇“仁政”言说的孟子也和孔子一样碰得头破血流。于是,他也和他所敬仰的孔子一样退而著书,从而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被后世尊为“亚圣”。

作为孔子忠实而出色的继承人,孟轲的思想本于孔子而又有所发展。他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主张使人民安居乐业;他主张建立一个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社会;他主张“民贵君轻”,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他甚至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

figure_0040_0023
孟子像

然而与孔子的深沉庄重、谨慎省身不同的是,孟子是一个锋芒毕露、自负好强的人。为了让他“仁政”的思想推行天下,他动辄便与人言辞交锋,唇舌开战,而且必欲争胜。这种好胜的性格反映在《孟子》里,就形成了理直气壮、慷慨激昂的风格: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聘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

孟子曾经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是一个正直笃行的士大夫对仁义道德进行坚持不懈的修炼,从而形成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人格魅力。由这种人格魅力所决定,《孟子》在嬉笑怒骂之间传达观点,绝不作吞吞吐吐之状,感情激越,词锋犀利,气势恢宏,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横行无阻,震荡乾坤。这种理直气盛的做人和行文的风格,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作为儒家学派最出名的两部经典作品,《论语》与《孟子》为后世提供了垂范千年的立身、治学准则和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尽管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是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而把《论语》和《孟子》奉为规范人民思想的圭臬,但是《论语》和《孟子》宝贵的“仁”的思想,却是黑暗的奴隶社会中,人性觉醒的一道灿烂的曙光。

figure_0041_0024
《孟子》(战国孟子著)书影
figure_0041_0025
亚圣庙坊

亚圣庙又称为“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县旧城南门外,是纪念孟轲的庙宇。现存的规模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