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中国卷
- 李小龙 张仲裁 杨飞
- 3680字
- 2021-04-01 21:33:50
人性的拯救与逍遥
——《老子》与《庄子》
就在世人们纷纷忙碌于世俗的功名富贵、利益纷争时,就在人们遭受着身处乱世的悲怆与艰辛时,就在孔子和孟子在为拯救生民的苦难与道德的沦丧而奔波时,老子和庄子却以绝尘而去的姿态远离了尘世的痛苦,逍遥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宇宙内。由他们所开创的道家学说,为后世一切被世俗事物折磨得痛苦不堪者,提供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一、大音希声:《老子》
老子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对他的真实身份下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在《史记·老子列传》中,司马迁认为他就是李耳,名老聃,春秋时期楚国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到周的时候,曾经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就是周朝的太史儋或老莱子。在道教中他被神化为太上老君,在唐朝开国时,李渊为了找一个显赫的出身而名正言顺地当皇帝,则攀他作为自己的祖先。他只留下玄而又玄的短短五千字,却开启了后世所有隐逸者与逃遁者的智慧之门。
《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道”的大旗,这是刚刚走出混沌不久的华夏民族祖先,对自己所处的苍茫宇宙的朴素认识。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它先天地而生,是宇宙的本原;它无声无形,“恍恍惚惚”,难以用感官去把握,但又“其中有象”。它无知无欲,自然无为,却决定和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存变化。老子首创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思想,反对上帝有知、天道有为,针锋相对地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类对天上神权的大胆质疑,是人类思维的一次重大发展。身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怎样重构社会的秩序,抚平人民的创伤,是横亘在每个有识之士面前的严肃问题。与儒家学派企图以礼义的稻草,将落入万丈泥潭的奴隶社会拉上岸的做法不同的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敏锐地洞察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认为只有摒弃礼乐、赋税、政刑等人为措施,实施无为之政,老百姓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无论是儒家的“尚贤”,还是法家的“法治”,都于事无补,只能造成“盗贼多有”,天下大乱。而他自己并不能确切地提出“无为而治”的具体方案来,只能在幻想中描绘一幅理想社会的蓝图:
此图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中国道教始祖老子的立像,生动地刻画和表现了老子清心寡欲的性格和神情,是赵孟六十八岁时的人物画佳作。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湖州(今浙江湖州)人。他本是宋代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故人称“赵承旨”。他于绘事,涉足山水、人物、鞍马、花鸟、竹石等各类题材,风格多样;于书法,正草隶篆无一不精,无一不熟,是元代杰出的书画家。
帛书《老子》乙本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每行六十余字,中有朱线隔开,书写于汉文帝初期,反映了汉初老子思想的广泛流传,是极有价值的文物资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一个远离了战争和动乱,远离了剥削和压迫,远离了人吃人的不合理现象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受冻的理想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拒绝文明,自我封闭的社会。老子的这种理想主义,是一种走历史的倒退之路回到原始社会的空想,然而作为与黑暗现实的对照,它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家园,是后代无数文人的乌托邦情结的源头。
精彩阅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二、万世逍遥:《庄子》
庄子大约活动在公元前369~前295间,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经历,更因为他超尘脱俗的生活方式。他比孟子稍晚,比屈原略早。庄子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小吏,管理生产漆的工匠。然而世道的沦丧、社会的黑暗,使他彻底厌烦了仕途,心甘情愿地靠编草鞋糊口,过着隐居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是贤才,曾派人以重金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却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做官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一种戕害,远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在汉末三国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和以释迦如来为代表的佛教在中国开始了漫长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这种促进和融合对中国政治、文学、宗教、思想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教合一成为众多政治家、艺术家研究与表现的题材。图中老子欲从孔子怀中接过活泼而年幼的佛祖。
庄子的思想,是以老子学说为基础,又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如果说《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的话,那么到了《庄子》这里,则是要探求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人性的拯救与逍遥的方法。如果说老子的“无为”,是要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是仍然要“入世”治天下的话,那么到了庄子这里,这种“无为”则已经彻底归于虚无的“无所用天下为”,是一种更加决绝的“出世”姿态。在庄子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因此他激烈反对儒家所提倡的政治学说,主张让社会顺其自然,让人顺其天命。当然,庄子的这种“出世”,其本质是竭力从悲怆的现实中逃亡,使自己的外在生活获得某种轻松的气质。而在灵魂的深处,他依然心系天下,关注着社会的苦难。他对现实有比别人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庄子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鉴于这种近似于绝望和悲观主义的认识,庄子鄙弃一切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世俗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在他看来,人不过是世界运行化育时的无限现身之一,他的生老病死,犹如季节的循环一样无法阻止。因此,人的全部痛苦就丧失它的本体论根据。庄子清楚地洞悉了这一点,并蔑视那些坐在季节循环的缝隙里,为“苦难”而感伤抽泣的人。对于他而言,人无须为生成或消亡他的事物而悲喜,就像石头无须为它在泥土中的变化而惊异。他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精彩阅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战国《庄子·逍遥游》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战国《庄子·缮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战国《庄子·养生主》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战国《庄子·大宗师》
《庄子·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外’。”成语“栩栩如生”便来自于此。“庄周梦蝶”在后世成为文人士大夫热衷表现的题材,上图人物线条高古,构图严谨,刻画了庄周闲适的情性。
在庄子看来,现实是荒谬的,无法与之直接对话,只能借重其他形式来进行。因此,《庄子》使用了“寓言”、“重言”、“卮言”为主的表现形式。所谓“寓言”,意思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庄子》全书“寓言十九”,意即绝大部分是寓言。作者借助河伯、海神、云神、元气,甚至鸱鸦狸狲、山灵水怪等逸出尘想的艺术形象,演为故事,来讲述他的大道学说,使作品充满了瑰奇幻丽的浪漫主义色彩。所谓“重言”,是借重古先圣哲或当时名人的话,或另造一些古代的“乌有先生”来谈道说法,让他们互相辩论,或褒或贬,没有一定之论。但在每一个场合的背后,却都隐藏着庄子的观点和身影。“卮”是古代的漏斗,所谓“卮言”,就是漏斗式的话。漏斗的特点是空而无底,“厄言”隐喻没有成见的言语。通过这三种充满了暗示性——的表现方式,《庄子》创造了一个超越时空、不辨古今,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