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靡的新声与慷慨的余响

——西晋文坛

西晋文学繁荣期主要在于太康、元康(280~299)年间,代表作家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两晋之交,社会局势混乱,出现了慷慨悲歌的刘琨。

陆机出身江南士族之家,祖父陆逊是东吴儒将。吴亡后,他闭门苦读。太康十年,他与弟弟陆云到了洛阳,名动一时,人谓“二陆入洛,三张减价”。陆机才冠当世,长于写抒情小赋,如《感时赋》、《思亲赋》、《思归赋》等。他的《文赋》,则是古代文学批评方面的名篇。在诗歌创作方面,陆机自《诗经》、《楚辞》、汉乐府以至古诗十九首都有模仿。他在太康末年应召北上,途中作有《赴洛道中作》二首。第一首写道:

figure_0086_0068
陆机像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角物感,沈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figure_0086_0069
《陆士龙文集》(西晋陆云著)书影

诗人由吴入洛,既眷怀南国,又忧惧未来,他极力描写旅途景象和客游的忧伤,流露出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世说新语》中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与陆机齐名的潘岳,是一位风流貌美的才子。他的文风在追求绮丽,诗文以善于抒写悲哀之情著称。潘岳与妻子伉俪情深,后爱妻病故,他有《悼亡诗》三首,在第一首中,他这样抒发自己的缅怀妻子的情感: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亡妻病故已周年了,一往情深的潘郎,有感于节序如流,天人永隔,遗墨在壁,心中百感交集,忽忽若有所亡,以至迷乱不知所之。这种深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痴情人,以后历代的“悼亡”作品都缘于此。

在西晋文学渐趋柔媚的大背景下,左思当算是独标一格的。他长相丑陋,说话结巴。但他勤于学习,辞藻壮丽。他的《三都赋》撰写花了十年时间,在山川方物的描绘方面,很有特色。左思的诗以《咏史诗》八首为其代表之作。这一组诗以刚健质朴的语言表现对于士族门阀制度的强烈不满,颇具激情与力度,有建安遗风。比如在第一首中,他写道:“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诗人豪迈自信,认为自己可以为国立功。不过他毕竟身为寒士,无处施展抱负的生存困境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他在第二首中说:

figure_0087_0070
平复帖 西晋 陆机

《平复帖》是中国年代最早、最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研究作品和代表作品。此帖自宋代入宣和内府,流传有绪,笔意生动,风格质朴高古,是一种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的过渡书体。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昏庸的贵族占据着社会的高位,怀才的寒士却只能屈沉下僚,这就好比生长在涧谷里的青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由于生长的地方太低,竟然被山顶的小草所遮盖。由此他生发出对于权贵之门的蔑视之情。

和左思有着相同命运的还有一位诗人,他就是刘越石。刘越石,名琨,字越石。他曾任刺史、大将军等职,在北方辗转抗战,屡败屡战而无悔。刘琨的诗现存的只有三首:《扶风歌》、《答卢谌》、《重赠卢谌》。在这些诗里,家国之痛激昂奋发,体现了一位英雄面对大厦将倾的国家大势只手擎天的深深悲愤。《重赠卢谌》的结尾说: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予,去乎若云浮。朱实陨西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两晋播迁的悲剧,才造就了这样一位悲剧性的爱国诗人。

figure_0087_0071
三月十六日帖 西晋 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