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傲世偕谁隐

——陶渊明

东晋时期的文坛十分奇特。仿佛是一片漆黑的夜空,连闪烁的星辰也难寻觅,突然间,一颗照彻长空的明星在天边升起,他就是陶渊明(365~427)。

谈起陶渊明,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桃花源记》中的远离尘嚣的生活,也会想起“悠然见南山”的静远境界。这位采菊东篱、有酒自斟的中国第一隐士,在传统文人的心目中,也许是最和谐最完美的一位人物。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不过,到他出世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由于少年贫困,他很少交游,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豪侠之气。二十九岁时他开始做官,先后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

四十一岁时,他的堂叔陶夔见他实在贫困,于是设法让他作了彭泽县令。有一次,上级派遣督邮到地方检查工作,属下告诉他应该束带迎接。陶渊明叹息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便封印挂冠,匆匆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从世俗的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在归隐的最初三年里,他似乎感觉很好,耕田、爬山、作诗、喝酒。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但不幸的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个精光。所有家庭财产化为乌有,他的家境急转直下,全家人终年辛劳也常常难以糊口。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不改远离官场的初衷,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

figure_0088_0072
陶渊明饮酒图 元 钱选

他的晚年贫困而又凄凉,和穷人们一起过活,有时甚至出门借粮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但是穷困并没有改变诗人的真淳本性。他有许多农夫朋友,他与他们和谐相处。有一次,陶渊明给儿子派去一个农家小孩帮忙做些农活,他特地嘱咐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慈悲的情怀,表现得十分真诚。

figure_0089_0073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著)书影

他最大的嗜好便是喝酒。他的生活十分孤独,很少和世俗中人来往,可是每当看见酒的时候,纵使与主人素昧平生,他也会爽快地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上几杯。如果是他做主人,常常是客人尚清醒着他自己倒先醉倒了,这时候他就会对客人们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他也仍然写诗,写他一往情深的自然和田园。他的诗与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而又纯情:那在薄雾中浮动的绿色,那悠然流淌的小溪,那春天和秋天的气息,那菊花在初冬的寒霜里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当然,少年时的济世心肠,田园外的社会离乱,也常常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掀起波澜。这时候他就会写上几首咏史诗和咏怀诗,以抒发心中不平的块垒。不过这种“金刚怒目”式的情况并不太多,大多数时候的陶渊明,仍是一位静穆悠远的隐士。

在元嘉四年(427)年秋天,陶渊明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预感到自己生之时日已然不多,于是在九月给自己写了挽诗三首。在第三首中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位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充满无限热爱的大诗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喜不惧,态度超然,连一声微微的叹息也不曾有。这年冬天,在菊花凋零的日子里,渊明平静地走到了天尽头。

在陶渊明看来,真淳的上古之世邈远难求,而现实又如此让人无可奈何,理想的人生社会,只能寄托在文学之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评语,精当地点出了陶渊明文学创作的特点。

figure_0090_0074
桃源仙境图 明 王彪

此画是对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形象表现。图中丛山叠翠,桃花成云,其间有良田桑竹掩映;人物衣冠古朴,有一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田园之乐。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现存126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7首。他的五言诗沿着汉魏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向着抒情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把平凡的乡村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园地,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陶渊明依恋山水,旷达任真,他说自己“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样一种贴近自然的天性,赋予他的田园诗以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组诗《饮酒》、《归园田居》、《和郭主簿》等。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既与其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又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且让我们听听在《归园田居》一诗中的夫子自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的人,置身于名利场中,无异于锁向金笼的那只渴望自在啼鸣的鸟。归隐之后又是怎样的呢?同一首诗里他这样描写他的田园:

figure_0091_0075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figure_0091_0076
陶渊明像

地几亩,屋几间,远处青山隐隐,清溪环绕着村郭。房前屋后桃李春花淡淡地开放,榆柳疏疏落落地挂着新枝。暮霭和着炊烟袅袅升起,村落里东一声西一声的狗吠,透过薄雾传来栖息在树上的鸡的鸣叫。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派宁静安乐的小康景象。在渊明的田园诗里,“自然”这一哲学概念,以美好的形象表现了出来。请看著名的《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由于陶渊明在这首诗里的吟咏,酒和菊已经成了他的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古人爱酒的不少,但是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识得酒中三昧并且从中体悟人生真谛的却并不多;他写菊的诗也并不多,但就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出名了,菊便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也成了中国诗歌里孤标傲世的高洁意象。

不过,陶渊明毕竟是有高远的人生理想的。当这种理想遭遇现实的棒喝而只能流于空想时,心中的幽愤难平是不可能完全被美酒和秋菊消解的。于是,在田园诗以外,他还写有大量的咏怀咏史的诗。《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都属于这一类。在这些诗里,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静穆悠远的隐士对现实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限焦虑,和那种强烈压抑的建功立业的渴望。正因如此,荆轲这位敢为知己者死的勇士的失败结局,才在陶渊明的心中激起如此强烈的感慨:“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山海经》里的刑天和精卫,也让他激动不已:

figure_0092_0077
归去来辞诗意图 明 李在

此图描述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这一句子。画面中陶渊明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沉醉在大自然中,如有所思,超然物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仅是一只小鸟,而有填海之志,刑天被砍了头,却能以乳为目反抗不止,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表明陶渊明虽身在田园,却仍然渴望着有所作为的壮丽人生。

figure_0093_0078
归去来兮辞帖 明 文征明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著名文章,受到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和极力推赏,书法家更是常以它作为表现对象。文征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征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书门派的三大书法家。此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的作品,笔法紧劲,中规中矩。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老杜的诗句用在陶渊明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生活的当世,他仅仅是作为一位高雅的隐士被人称道的。当时的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绮靡的文学风格,他的诗歌朴素冲淡,并不合于当时人的口味。所以在他死后的两百年里,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到了唐代,李白、杜甫也并没有对陶渊明表现出特别的尊崇。但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明显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六百年后的赵宋王朝,终于出现了一位陶渊明的异代知音,他就是苏轼。在苏轼的心目中,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应该在李、杜之上。由于东坡的极力推重,人们终于发现了陶渊明其人其诗的价值。从此陶渊明走出了寂寞的田园。

figure_0093_0079

当今的世界,处处是喧嚣与骚动,陶渊明似乎又回到了寂寞的东篱边。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以及伟岸的品格,仍然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这个红尘扰扰的地球村,他的诗篇就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宁静的大自然。它就是明月、晨曦、秋菊和泉流,它就是我们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