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文学常识·中国卷
- 李小龙 张仲裁 杨飞
- 1936字
- 2021-04-01 21:34:00
第三章 格律诗的先声
——永明体
刘宋时期,谢灵运和鲍照的创作,追求新巧密丽,是诗歌向精致典丽方向发展的一个指南。接下来的齐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的立国只有二十多年。但是这短时期内有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那就是“永明体”的出现。
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483~493)。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早岁与沈约、王融、萧琛、范云等七人并游于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号为“竟陵八友”。后乘齐内乱,攻下建康,建立梁朝。他于公元502至549年在位,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狂热的佛教徒,曾舍身出家。他在位期间,梁朝文艺鼎盛,国力强大,但在后期由于宠信从北魏来降的奸臣侯景,使得自己国破家亡,凄凄然饥饿而死。
当时的文人们群集在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进行多种多样的文学活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其中最著名的有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个人,号称“竟陵八友”。八友中的沈约和此外的周顒是声韵学方面的专家,他们把汉语四声的学问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创立了四声八病之说,给诗歌创作立了不少的规矩,比如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一首诗的中间大都使用对仗的句子,等等。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是掉进了形式主义的泥塘了。但是它强调了诗歌的音乐性,提出了诸如“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评价标准,对于诗歌声律之美的认识上升到了自觉的高度,从而为唐诗的兴盛繁荣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尝试“永明体”创作的诗人中,谢朓是比较成功的一位。他是谢灵运的族侄,叔侄俩都以山水诗见长,后世一般美称他为“小谢”,又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谢宣城。
虽然同出于豪门,但是谢朓并没有谢灵运那一种野心和高傲,而是软弱谨慎,处事犹豫。他的诗作里所表现的感情,大多是迷惘、忧伤,写景也大多是清丽悠远。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任昉(460~508),字彦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南北朝著名文学家。齐永明年间,任竟陵王萧子良记室参军,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梁之间,文辞为世所重,与沈约齐名,人称“沈诗任笔”。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美的图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的春景又和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和谢灵运的诗作个对比就能发现,谢朓继承了大谢山水诗描绘细致、语言清新的特点,但是又不同于他的写实主义的客观描摹,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由于有意识地追求诗歌的声律之美,谢朓的诗作里出现了不少精美的警句。他只用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能点染出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高雅闲淡而又富于思致。有很多句子放在唐人妙句里也几可乱真。
除了上面所引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外,还可以随意列举: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暂使下都》)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这种清新秀发的文采风流,迷倒了他身后的一大批人。狂傲得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李太白,独独对谢朓深有会心。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里,李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精彩阅读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南北朝·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云《别诗》
自君之出矣,罗帷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南北朝·范云《自君之出矣》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云峰帝乡起,水源桐柏来。
——南北朝·王融《江皋曲》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夜月琉璃水,春风柳色天。伤时为怀古,垂泪国门前。
——南北朝·沈约《登北固楼》
已矣平生事,咏歌盈箧笥。兼复相嘲谑,常与虚舟值。何时见范侯,还叙平生意。
——南北朝·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子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生辉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南北朝·萧衍《河中之水歌》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南北朝·萧衍《冬歌》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南北朝·萧衍《襄阳踏铜蹄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