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八旗制度是怎样的

八旗制度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是清朝的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八旗制度最大的特色是“以旗统人,以旗统兵”,正是依靠这种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才建立了强大的清王朝。

八旗制度的前身是牛录制。清朝建立前的满洲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捕猎季节,都会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被称为牛录制。狩猎组织的首领被称为牛录额真。

figure_0034_0009
八旗军服以颜色作区别,但只为大阅礼时穿着,平时不用。起初各旗是地位平列的,入关之后才有皇帝自领上三旗的做法。所以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被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牛录制在初期的作用非常大,促进了满洲人部落的发展壮大。然而后来,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满洲人的辖区越来越大,牛录也越来越多。然而各个牛录之间,人数却混乱不一,有的多有的少,多的可达一二百余人,少的则不到百人。努尔哈赤为了发挥出满洲人最大的力量,便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对军队初次整编,始设四旗,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员,并画一颜色。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旗的标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此四色镶之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即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旗,正式确立了延续近三百年的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初建立的时候,其最大的特点是“兵民合一,全民皆兵”,意思是只要是满洲人,都要归属于八旗下。而且这种“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有军事职能,也有行政和生产等多面的职能。当时的八旗兵丁在平时的时候会从事生产劳动,而一旦需要作战时,则会荷戈从征,且自备军械粮草。直到满洲人入关以后,这种特点才被打破,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的种类有很多,大致被分为三种,即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指重装部队,而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则主要是骑兵,而且他们的普通士兵还被分为三个等级,即马兵、战兵和守兵,这三种兵类的军饷不同,依次降低。

在八旗当中,其实并非所有的旗都由皇帝直接控制,皇帝只控制其中的三个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此三旗被称为上三旗;另外五旗被称作下五旗,由某些官员管辖。

清朝将都城定在北京城后,满洲八旗的主力满布北京城内外,几乎北京的每个城门都被八旗兵驻守,老百姓都称八旗兵为“禁旅八旗”。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认为北京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所以将北方城门的防守看得最重、最紧,甚至在京城的北部郊外也部署了许多兵力,这也是今天北京北面多有以“旗”、“营”为名的地名,而其他三个方向少有类似地名的原因。查看北京地图,在地图的北方位,我们总可以看到像西二旗、西三旗、北营房这样的地名,就是因为过去这些地方曾是八旗兵驻守城门时所住的营房。

对满洲人来说,八旗制度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当年的努尔哈赤仅凭13副铠甲起家,建国称汗,统一女真各部,直至最后取代明朝问鼎中原,后来的清帝能够平定三藩、远征新疆、戍守西藏、抗击沙俄,成就伟大的清王朝,可是说八旗制度是其主要的军事保障,功不可没。然而从八旗制度诞生之初,其自身就掩藏着致命的、几乎无法克服的弊病:它的军事效能仅依赖游猎民族的风俗习性为基础,地方性强,而外部的军事适应能力极差;它自身缺乏长期维持军事财政的功能,经济支出不能有效用于军事建设,军队丧失财政基础……这也注定了它的最终消亡。

从建立伊始到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灭亡,八旗制度走过了300年的历史岁月。在这300年中,作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它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历史上永远都会有它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