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北京的地名由来

什刹海的由来

烈日炎炎的酷夏,很多老北京人都喜欢去一个地方乘凉避暑,那里湖面开阔、风光秀丽、可乘船可散步,待到晚上则灯火通明,湖光与霓虹相映,乐曲随轻舟荡漾……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已经知道是哪里了,没错,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以及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组成。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

什刹海的“刹”字,在北京人嘴里念快了,就跟“季”、“价”、“窖”差不多了,因为这个,就有了活财神沈万三在这里挖十窖银子的传说,什刹海也便因此得名。

说起沈万三这个名字,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就是那著名的“活财神”

按道理说,活财神一般都很有钱,纵然不挥金如土,也得有家有院有轿坐。可是沈万三这个活财神却例外,甭提他有多少间房、多少套院、多少轿子可坐了,他可谓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有时候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那他为什么被叫作活财神呢?原来之所以叫他活财神,是因为他知道地下哪个地方埋着金子,哪个地方埋着银子。据当地的老百姓讲,平常时候,沈万三也不知道哪里埋着金子银子什么的,但一旦挨人狠打的时候,通常他胡乱指的地方准有金银,并且挨打得越厉害,他所指的地方埋得金银越多。他的活财神之名也因此而来。

然而,老百姓谁又会随便打人?而且大家看他穷成这样,谁也不信他知道哪儿有钱。因此,跟沈万三一起过的人都穷得叮当响,缺衣少食。

明朝时期,“靖难之役”之后,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登上了帝位。这位皇帝想修一座北京城。可修城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啊,首先得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没有钱去哪弄材料、请人工呢!可是皇帝又不舍得花费自己的钱,于是便跟大臣们商讨如何筹集一些修城的经费来。众大臣们也很焦虑:苦海幽州本就是个贫瘠之地,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臣站出来对皇帝说:“微臣倒想起一个人来,只要找到他,保准有数不完的金银财宝。这个人叫作沈万三。”皇帝听了,又惊又喜,马上着人去抓那沈万三。

figure_0040_0012
冬日什刹海

皇帝见了沈万三那穷酸样,心里就犯了响咕:就这么个穷酸的糟老头儿,还能称为活财神?

可疑惑归疑惑,皇帝还是好奇地问道:“据说你知道金银存放的地方?”

沈万三回答:“我不知道。”

“那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活财神?”皇上一听,开始急了。

沈万三说:“我不是什么活财神啊皇上,那都是别人叫着玩儿的。”

皇帝一听就发了火,说:“哼,一定是你妖言惑众,蒙蔽了众人,活该挨打!”于是吩咐将士将沈万三推出去打他一百大板。

刚开始挨打时,沈万三还大声地叫嚷:“我没有骗人啊,放了我吧,放了我吧!”

将士说:“只要你供出金银的所在,就饶了你!”

沈万三喊着说:“可我真的不知道啊!”

沈万三喊道越厉害,将士打得他越厉害,直打得他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实在撑不过去,沈万三大喊了一句:“大人别打了,我想起来哪里有银子了。”将士这才住了手。

皇帝便吩咐将士们跟着沈万三去挖金银财宝。可是沈万三哪知道哪里有什么宝藏呀,就东走走西转转,后面的将士们不断催促,就这样他们一行来到今天什刹海的位置。沈万三实在走不动了,就随便指着下面的地说:“这里有金银,你们在这挖吧!”将士们就开始挖起来,果然从中挖出了十窖银子来。一窖是四十八万两,这十窑银子共计四百八十万两。据说北京城就是用这笔银子修建起来的。

后来,将士们挖银子的地方成了一个大坑,经年累月后,那个大坑盛满了水,后世人都叫它为“十窖海”,慢慢地又称其为“什刹海”。直到现在,还会有人强调说:“这原叫十窑海,不是什么什刹海!”

可是,无论后世人怎么叫,这什刹海的美名就这么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