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东华门的门钉为何是偶数

在古老的封建社会,衣食住行都讲究等级差别,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皇宫内,连一个小小的门钉都很有讲究。要说门钉本来只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结构件,为何会说它也能体现出等级森严呢?只因它处于一座皇城中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兼具了炫耀权势的功能。

在明清时代,已经制定了门钉数目的相关制度,如按照清代制度,皇家宫苑的宫门必须是“朱扉金钉,纵横各九”,因为九为阳数,又是数字之极,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最能体现帝王的尊贵。所以,午门、西华门、神武门等的门钉都为81个,是个奇数。而亲王府第的门钉即减为“纵九横七”,亲王以下递减。这种尊卑有序的制度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打破的。

然而,令人非常不解的是,故宫东华门的门钉居然少了一排,是为每扇门八九七十二颗,是个偶数,而且仅此一处例外。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单单东华门的钉数不按规定呢?

对此一直众说纷纭,有很多种说法。

figure_0099_0053
东华门

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本就与别处门的门钉不同,尺寸稍大些,由此推断说当年肯定是有一批的门钉给做大了,用在东华门上如果仍然排成九排就会显得非常挤,不好看,所以就去掉了一排。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皇宫大内,门钉的数目即代表着等级的尊卑,如果说只是因为门钉做大了就瞎凑合着用,是断不可能的。有一个很好的例证可以予以反驳,那就是当年佛香阁的拆塔改阁行为,耗资巨万都不惜,更不用说浪费一些小小的门钉了!如果尺寸大了,大可以重新制作嘛,不可能凑合着用在故宫的门面之一东华门上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东华门的门钉原本也有81个,只是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起义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仓皇从东华门逃出至煤山自缢。后来,朱由检的灵柩停放在东华门外几天都没人敢埋。清军入北京城后,认为东华门这个门不吉利,决定以后帝后死后,都要出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按人死为鬼的迷信说法,就把东华门称为“鬼门”。再后来,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各界,将东华门上的门钉减去一排,由81个改为72个,以责东华门未能挡住朱由检圣驾出走之罪。这样,小小的门钉既收买了人心以巩固其统治,又使这个“鬼门”符合“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习俗。所以从此以后东华门的门钉就只有72个,为偶数。针对这一说法,也有人予以反对。说史料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即也有从西华门抬出灵柩的情况,并且有时皇帝外出巡幸也走东华门,所以不能认为东华门只办丧事。

很多人不禁要问了,这个说法不对,那个说法不行,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是个未解之谜?

其实,整个故宫的建造都是十分讲究风水之说的,从其所选的黄、红亮色调来看,就说明了故宫设计时的用心、讲究。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东、西、南、北、中为五方,其中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而它们相互间相生相克。

而在故宫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系统中,处于南北轴线上的是火生土、土克水的关系,即外生内,内克外,这样,生进克出为吉宅,而处于东西轴线上的是木克土、土生金的关系,即外克内、内生外,这样,克进生出则为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为甚。为了逢凶化吉,古代的皇宫设计者便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运用到工程中,将东华门的门钉数目改变了,由纵九横九改变为纵八横九,其门钉的数目也从81个变为72个,即把木化为阴木(偶数为阴),因为木能克土,然而阴木未必能克阳土。而横行还是九路,又不失皇家的尊贵。古代足智多谋的设计师就这样做到了“逢凶化吉”。

从外在上看来,与故宫的其他门相比,东华门的与众不同似乎很不协调,然而从文化底蕴上看来,又有着其合理的存在理由。其门钉的“纵九横八”之数,正是逢凶化吉之举,体现了我国古人在皇宫设计、建造过程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