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骨科学(第2版)
- 田伟主编
- 3202字
- 2020-08-28 22:01:07
绪论 骨科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我们所说的骨科概念从名字的表面含义并不全面,虽然它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医的正骨,但是实际的含义差距比较远,或者说没有很多的联系。这里的骨科是一个西医的概念,名字来源于1741年巴黎大学校长Nicolas Andry著述的一本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著作L'Orthopedie。这本书的名字是由两个希腊语词组成的新词。前半部分orthos(ορθοζ),意思是变直和矫正畸形;后半部分paidion(παιδιον),意思是小儿,如果直译就是小儿矫形学。书中主要倡导了对于小儿脊柱四肢畸形的治疗的一种体系,强调应该倚重小儿的生长能力,通过使用矫形器或者通过改变生活环境、营养和习惯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这本书对骨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书中矫正歪脖树的插图后来成为了世界各国骨科的广泛标志。在西方国家骨科一直沿用着orthopedics的名字,如果直译就是矫形科。但是西医传到东方就有了问题,特别是汉语言的国家。比如日本是引进西医很早的国家,他们以前就有正骨医,应该来源于中国。为了区别两者,他们采用了接近直译的方法,将orthopedics翻译成整形外科。但是遇到了让老百姓很难理解的问题,即使如此,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老百姓通过知识的普及一般都知道是骨科的意思。我们国家没有用直译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接近传统医学的名字:骨科,具体何时定的很难考证。但是出现了相反的问题,很多老百姓将骨科和中医正骨科混淆起来,常有到骨科看病要求按摩的。很多中国的中医院也使用西医的骨科治疗方法,因此我国的这种现状恐怕很难改变。但是很多对医院了解的人还是知道骨科应用的是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一、骨科的概念
医学中关于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运动系统以及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组织的疾病和损伤的诊断治疗科目是骨科,相关的科学研究是骨科学。骨科由于治疗方法中手术是主要手段,因此又属于外科学里的二级学科。骨科涉及的范围广阔,年龄从小儿到老人,部位从躯干到四肢,器官从脊柱、脊髓、末梢神经、关节到手足。疾病从先天性疾病、畸形、炎症、骨代谢性疾病、骨及软组织肿瘤、退变到骨折脱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骨科又分成很多的亚学科,如创伤骨科、手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矫形骨科、骨肿瘤科、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科、足外科等。中华医学会里相关的学会有骨科分会、创伤分会、手外科分会。和其他学科也有密切相关性,如内科的风湿病专业、内分泌专业;康复科、肌电图科等。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的对象有骨、软骨、滑膜、肌肉、肌腱、韧带、神经等。研究方法有电生理学、病理组织学、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组织工程学、免疫学等。研究方向包括疾病和损伤机制、预防方法、新的治疗方法等。
二、骨科的发展史
骨科医学的历史是人类能够认识的最早医学历史,这可能是由于骨结构是生物体得以保存最长久的部分,因此在古代生物例如恐龙就可以发现骨骼相关的疾病,像骨折、骨坏死和骨髓炎等。有人类以来,骨科疾病就一直相伴,因此很早人类就开始了关于骨科疾病的医疗探索。在远古时期的骨骼中可以发现截肢术的证据,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发现了石锯和骨锯。一部反映古埃及的医学成就的医书——《史密斯纸草文》(1862年被发现于卢克苏尔)写作于公元前1700年,被认为是抄录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外科著作,而原著可能就是古埃及最有名的医神伊姆霍泰普(Imhotep)所著的医学名著《医师秘典》。书中描述了对骨折和脱臼的整复,以及脊髓麻痹可以导致膀胱麻痹的现象,可谓是最早的关于骨科的医学论述。公元前460年出生的古希腊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s)的著书中关于骨折和脱臼的记述被认为是其外科著书最精彩的部分,而且还有很多关于畸形矫正的治疗研究。
但是骨外科的发展并不是很快,到中世纪外科医生的地位已经明显地低于内科医生,虽然解剖学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由于外科手术没有太多的进展,外科不被重视,外科医生不能成为大学的学者和皇家医学会成员,外科手术常常由理发师来日常执行,因此渐渐地外科医生的地位和理发师等同起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外科医生巴勒(A.Paré)是理发师出身,在1536年开始的法国和意大利的战争中积累了宝贵的创伤治疗经验,发明了不用沸油烫伤的方法治疗创口,并且大量实践了结扎血管的治疗方法。虽然在他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创伤治疗法》(1545年)上谦虚地签上了理发师和外科医生的头衔,但是他的功绩使得外科医生的地位大大提高,他第一个加入了皇家医学会,并成为皇帝的重要御医。可以说外科学的辉煌是从骨科外伤开始的。到了18世纪的Andry时代,骨科从骨折外伤的治疗进一步发展了畸形的矫正方面,斜颈、髋关节脱位、内翻足是骨科治疗的主要的三个先天性疾病。以后又包括佝偻病、骨结核、小儿麻痹造成的脊柱和四肢畸形。
外科学由于后来的内脏手术的进步,腹部外科曾经一度成为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现在骨科作为外科的二级学科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骨科的进步,特别是内固定技术和人工关节技术的发展,骨科也从以治疗外伤为主逐渐进展为将退行性疾病成为治疗的另一个主要发展方向。骨科本身也进一步分为创伤、手外、脊柱、关节等各种亚专科进行研究和治疗。
中国的西医发展是比较晚的,早期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以后受到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特别是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比较明显。以美国和日本先后对中国的西医有很多影响。特别是美国利用庚子赔款在中国开办教育,办了一些大学,对中国的知识界施加了更多的影响力。骨科发展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孟继懋(1897—1980),他从清华学堂毕业后,被选送留学美国芝加哥的Rush Medical College,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波士顿著名的骨科医生Smith-Petersen手下工作,先后还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工作过。后来回到中国北京,参与了中国骨科最早的骨科实践和传播,是中国最早的骨科5人小组的主要成员。先后在北京医学院、协和医院担任骨科主任、教授等职务;1956年以骨科为重点学科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后,他一直担任院长,使积水潭医院的骨科专业成为中国著名专业科室,积水潭医院也由此全国闻名。他还开创了全国骨科培训班,每年一期,为全国培养了大量的骨科人才,对中国骨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许是巧合,1980年他逝世的时候,中国的第一个骨科全国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成立,并出版了第一本骨科专业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从此中国的现代骨科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孟继懋为中国的骨科发展将自己的一生燃尽,却点燃了中国骨科的燎原之火。
三、骨科的未来
1.国际化的发展。随着世界的相互间交流的方法越来越便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我国骨科医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也会从向世界学习逐渐转变为互相学习。国际上的著名交流学会有国际骨科创伤学会(SICOT),地域性著名的有美国骨科学会(AAOS)、欧洲骨科创伤学会(EFORT)、亚太骨科学会(APOA)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骨健康运动:骨与关节10年(2000—2010年)。大大提高了骨科被重视的程度。
2.骨科医疗面对高龄化,强调患者权利和生活品质的社会变化,以及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的医疗费用不断提高,而费效比又逐渐平坦化,使得社会上看病难问题雪上加霜,这些都会明显影响骨科医疗。比如高龄化使得骨科医生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病,骨科的原意小儿整形可能要变成老人整形了,这是创始者没有预料到的。今后的社会可能使得骨科医生除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提高,还要更加重视患者的个性、价值观,以及社会背景。更加重视EBM(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研究。
3.科学进步。随着科学研究,人类重组(human recombinant)的bFGF和BMP等生长因子已经开始了临床的应用。另外,使用病毒向量点穿孔(virusvector electroporation)的基因导入的实验成果正在逐步积累,使用未分化间叶性细胞和胚胎干细胞进行运动系统组织的再生也在逐渐看到曙光,这些都将给骨科的治疗打开一个崭新的领域。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使得骨科手术自动化正在实现。光学技术、超声波技术、激光技术和微创通道技术的进步也使得骨科手术逐步朝着精确,微创的方向发展。
(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