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3)
- 周谷平 沈满洪
- 3739字
- 2020-08-30 03:22:05
一、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工业的思路与理念
在推进生态工业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西部地区在推进生态工业进程中,改革开放以前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调整改造和发展优势产业的过程,为生态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奠定基础时期(1953—197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倡废物再利用
1953—1978年期间,国家对西部地区建设采取了大幅度的倾斜政策,西部地区工业在中央集中投资和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实施了“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战略,采取了重化工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奠定了西部地区现代工业的基础。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明确指出,“在全国各地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布局,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地区,使之适合于巩固国防的要求,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注46。中央政府为了改变工业布局过于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局面,以西部地区的川(成都地区)、渝、陕(关中地区)、甘(兰银地区)为重点,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开始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参照苏联工业化的模式,“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主要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重点,特别是将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主要产业布局在内地,将“一五”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8.52%投资到西部地区;156 项重点工程中近1/3放在西部,其中陕西省24项, 甘肃省16项, 西南地区11项。注47经过“一五”时期对西部地区倾斜式的工业化发展,除西藏外的西部地区各省(区)工业总产值都增长了1倍以上,平均增长1.7倍,原来工业基础极弱的青海、贵州增长2.7倍,都高于东部地区。注48
从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尤其是经过近三个五年计划期(“三五”、“四五”和“五五”前中期)的“三线”建设,刺激了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得益于国家外交政策的改变,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以石油化工、冶金为主的重大成套项目,在全部47个项目中有23个建在西部,大大提高了西部工业结构层次和工业技术水平。注49据统计,1953—1978年期间,整个西部地区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工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一大批装备精良、人才荟萃的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构成了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体、门类相对齐全、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基本体系。
在这一阶段,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生产力落后,西部地区还没有完全经历工业化的洗礼,全社会也没有建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尤其是没有把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三者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导致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废弃物。在这一阶段的后期,西部地区出现了一些体现生态工业朴素理念的做法,生态工业的发展处于一种朴素的以弥补资源供给不足为目标的循环利用废弃物阶段。1972年,中国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这一方针在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确认,成为当时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中少有的生态理念指导方针。在这一工作方针指导下,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政府机构中均开设了“三废办公室”,负责废气、废水、废物的回收和处理。注50因此,1978年以前西部地区的生态工业理念是以资源为导向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各种资源,但总体上可供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不多,除个别重化工聚集的局部区域外,废弃物排放没有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二)巩固调整时期(1978—1999年):实施调整改造,偏重末端治理
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调整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使西部和全国一样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78—1999年期间,中央政府根据我国国情的转换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加速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带动内地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是这一时期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依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纵向发展。
这一阶段,西部地区主要对部分老工业基地和“三线”企业进行改造、扩建,将121个“三线”单位以搬迁或迁并的方式迁至邻近的大中城市。其中不少单位在迁建后根据市场导向与自身技术特长开发新产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西部机械电子等制造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和原“三线”建设项目的调整改造相结合的。如德阳、自贡等地的电机厂、汽轮机厂等联合组建成“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水、火电站设备的重要研制基地;西安的有关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的改造,成为了我国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重要基地。注51此外,一些军工任务不足的国防企业利用科技优势,转向民用品生产,在研制生产重大技术装备、替代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和耐用消费品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走出了长虹(彩电)、长安(汽车)、大唐(通信设备)等名牌企业,使西部地区的消费品工业和支农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缓解了城乡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在1992年之后全国进入了工业化建设的高潮,西部部分地区出现了类似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技术经济范式,即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产生废弃物,环境开始急剧恶化。此时,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因为生产力落后而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供给,而是自然资源日益接近枯竭,过多的废弃物排放远超自然界的自净和恢复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成了这个时期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首要任务就是采取废弃物的末端治理。但末端处理模式不仅治理难度大,而且具有资金投入多、运营成本高的特点。比如,处理1吨城市污水需要1.0~1.2元,处理1吨化工废水需要1.0~4.0元,远高于当时的自来水定价。在西部地区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区域内的废弃物排放量却一直在快速增长。
事实上,这个时期西部地区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中已经出现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只是大多数政府官员、企业和民众的生态意识淡薄,工业企业布局、技术路线选择和资源配置还是传统模式占主导,并未成为生态工业发展的主流思路。地方政府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着力对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监管,企业生产属于“资源—产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模式。比如,西部地区钢铁行业基本上是按照炼铁、炼钢、轧钢单独分散分布,只有少数企业会对高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
(三)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以后):发展优势产业,确立生态工业理念
针对改革开放后东西部之间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型工业化理念的引导下,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开始逐步转型。
由于国家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抓住能源及化学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契机,立足比较优势,形成了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甘肃、云南的铅锌,四川的钒钛,内蒙古的稀土,贵州的磷肥等原材料工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青海钾肥工程、神华煤直接液化工程、甘肃的钢铁、贵州和广西的氧化铝等大型工业项目陆续开工;新疆、陕甘宁、川渝等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水电基地,陕北、蒙西、宁夏和云贵等煤电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注52同时,西部地区矿产开发和加工资源优势明显,促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大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一些重点城市如西安、成都、重庆等在机械装备、信息通信、生物制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培育和壮大了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柳工机械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导致了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日趋严重。长期以来,在国内工业分工格局中,西部地区工业以能源、采掘、原材料工业为主,其中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产业耗水、耗能较大,污染比较集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导致西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工业污染严重。为了克服末端治理的弊端,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在西部地区推广清洁生产。2002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发展开始由末端治理的主导理念转变为强调源头预防的清洁生产,这标志着生态工业理念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一种转变。同时,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工业的发展思路。
在广泛推进企业层面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区域层面的生态工业理念“生态循环工业”开始在西部地区出现。通过在区域内构建生态网络,构建企业之间物质流动的最优化模式,“生态循环工业”能达到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产生最小化。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建立了一批生态省市、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省市,如贵州省贵阳市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单位,广西贵港市成为全国首家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市。西部地区生态工业建设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