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典型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分析

第一节 珠三角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一、珠三角经济区服务业概况

珠江三角洲地区,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它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3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

由表2—1可以看出,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土地面积为5.47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全省的比重为30.5%,总面积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年末常住人口5646.5万人,占广东省总人口的55.7%,其中城镇人口占广东省总城镇人口的67.1%。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3720.9亿元,占到广东省生产总值的79.2%,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924.1亿元,第二产业20952.9亿元,第三产业21843.9亿元,占广东省的比重分别为34.5%、79.7%和83.2%,可以看出,珠三角经济区不仅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更是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进出口总额占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95%以上,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广东省近90%的份额。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稳定,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表2—12011年珠三角主要经济指标


image

续前表

image

图2—1是1990年以来珠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图,总体看来,20多年的时间,珠三角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尤其是第三产业有了长足、快速的发展,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40多倍,其中增长最快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由1990年的411.4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43.9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50多倍,相比较而言,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也较迅速、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时间序列的增长幅度并不明显。

image

图2—1 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

图2—2是近20年来珠三角经济区主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图,可以看到,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本地电话年末用户,还是邮电业务总量和公路通车里程,指标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增长,发展趋势相同,发展势头强劲。

image

图2—2 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服务业发展趋势

图2—3是近20年来珠三角经济区消费及进出口指标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20多年的时间,珠三角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增长势头强劲,2011年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4575.57亿元,是1990年的34倍。出口总额达到5064.9亿美元,是1990年的23倍,进口总额达到3678亿美元,是1990年的19倍。

image

图2—3 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消费及进出口发展趋势

图2—4是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实际外商投资额的增长趋势图,可以看到,1990年以来,实际外商投资额快速增长,到2003年达到当年顶峰,2004年出现波动性下降,2005年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到2011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近200亿美元,增长幅度大、增长势头强劲。

image

图2—4 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

图2—5是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的增长趋势图,可以看到,1990年以来,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数额稳步上升,增长迅速,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在2011年达到近80000亿元,是2000年的5倍。其次是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为53133.57亿元,是2000年的4.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31725.18亿元,是2000年的4.7倍。存、贷款余额的快速增长,是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image

图2—5 1990—2011年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趋势

二、珠三角经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1.CEPA为珠三角经济区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正式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CEPA的签订意味着两地新型的、更密切的经济关系的开始,同时,CEPA使香港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全面提高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香港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CEPA涉及运输业及物流、银行、保险、电讯、法律、建筑、医疗、影视等诸多现代服务业,在香港的服务业带动下,珠三角的服务业发展前景更可观,相对于长三角,开放的CEPA使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占地优势更大。

CEPA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对香港提前实施内地对世贸组织成员所作的部分开放承诺。此外部分行业还对港资企业取消股权比例限制,降低注册资本和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地域和经营范围限制,大大降低了两地服务贸易的门槛,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也带动了珠三角的服务业水平的提升。香港服务业要进军内地市场,不可能还像从前那样以香港为基地,一般需要在内地设立分部,珠三角毗邻香港,在香港服务业进军内地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香港服务业在珠三角的“落户”,必然会扩大珠三角服务业的队伍规模,增强珠三角的服务力量,香港服务业具有国际竞争力,香港公司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都比较高,与内地相比,它们更能提供国际认可的、优质高效的服务,香港服务业的进入,必将增强珠三角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珠三角的服务水平,优化珠三角的服务结构。香港服务业在运输、旅游、保险和金融等领域国际化的服务水平,能够弥补珠三角在这些领域的不足,香港服务业进驻珠三角有助于两地服务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助于多元化珠三角的服务业结构,有助于提升珠三角服务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满足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的生产需求的需要。

2.珠三角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条件良好

2009年,珠三角人均GDP即达到67321元,折合9855.2美元,人均GDP同比增长9%,逼近1万美元大关。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表明珠三角经济区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即将迈进现代化门槛。珠三角经济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珠三角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97.48元,比全国高出近25%。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为珠三角经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珠三角经济区居民消费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00—2011年珠三角地区GDP年均增长8%,2006—2011年之间增长率接近10%,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大关,这样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珠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一直保持高增长的势头,珠三角经济区是我国市场化率、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市场观念相对成熟的地区,交通、邮电、信息业比较发达,进入数据网的县(市)比重达100%,全省网民居全国首位,居民购买力水平较高,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显示出珠江三角洲对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需求庞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目前,珠三角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已经围绕以下八大产业展开:商贸流通、物流、会展、金融、中介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文化等,另外,以物流、商贸流通、资讯服务、房地产、会展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

3.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合作基础雄厚

珠三角经济区聚集了6万~7万家港澳企业。这些企业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是粤港澳合作和经贸关系的基础。香港在金融服务业的某些产品线及制造业的某些工序方面的经营与管理优势,将给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基础。这不仅有利于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动广东及内地经济的平衡发展,也有利于港澳的繁荣和稳定。

香港是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港澳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珠三角制造业的结合是新时期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区域合作的问题。在金融业方面,要注重引进香港的金融资本、金融产品和金融管理经验,促进广州、深圳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加快珠三角风险资本的培养和高科技产业发展,推进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使资金流动更加畅通和透明。央行已宣布的香港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及接受人民币信用卡消费的措施虽然未满足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却是朝这个中心发展的重要起步。其次是物流业,借鉴香港物流业管理模式、经验和技术,发展广东的物流业。再次是旅游业。粤港澳旅游业合作潜力巨大。利用港澳的资本和管理经验完善广东的酒店、旅游点等基础设施;利用港澳的国际旅游网络,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实现广东、香港、澳门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跨区域的旅游路线,做大三地的旅游产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会展、管理咨询、环保、信息化等方面合作。

三、珠三角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服务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从企业规模来看,珠三角经济区服务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标准化服务的意识,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从而引起珠三角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生产率低,对外辐射能力不强,向外扩展乏力,面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竞争,显得势单力薄。

2.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珠三角现代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行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的理念为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比例低,而新兴的服务行业仍以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经营管理,这样不仅限制了新兴服务的发展,还打乱了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3.现代服务业总体服务水平较低

在服务信息传递过程中,服务信息表达不明确、信息误导等都会引起顾客的极度不满。另外,企业常常忽略了顾客购买后的因素,没有对顾客如何使用产品等给予足够的关注,使信息传递变得缓慢。在服务业品牌战略规划方面还略显缺乏,珠三角经济区的服务业内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没有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不少服务型企业鼠目寸光,当眼前利益和企业及其品牌形象发生冲突时,往往追求企业眼前利益而忽略企业形象及品牌的打造;不善于利用已有的品牌声誉和良好的服务形象提升企业业绩。

四、珠三角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1.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更为精细的专业化分工,把传统上由企业内部组织进行的服务活动外置出来,通过为制造业提供智力型服务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同传统的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等特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这意味着在第一、二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结构中,非再生性实物资源,如能源、钢铁、石油等耗费比重将下降,而再生性资源耗费比重将上升,服务资源的需求相对上升。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能源原材料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珠三角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技术进步、建立创新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他产业的附加值和增加值率。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以前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出口加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必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能够有效地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

2.改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树立以顾客满意和忠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被动服务改为主动服务,以赢得消费者良好的服务口碑;其次,要密切关注顾客满意度,对顾客进行跟踪服务,在跟踪过程中得知顾客满意评价,发现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并进行研究,提供改进的服务产品。同时,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顾客研究,拓宽与顾客的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快速服务质量补救系统,对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做出迅速反应。第三,要打造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业队伍,队伍的热情、对产品的了解、高度的应变能力、较高的服务素质等都是专业性服务队伍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才能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形象,形成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并给现代服务业带来难以估量的长久利益。

3.加大科技含量,提升服务产品的附加价值

服务业是制造业的一种延伸行业,在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可行性,科学打造服务新产品,采纳先进的具有创新的服务理念,除了致力于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以外,还要针对核心产品,开发出可行性较强的附加服务产品,来为核心服务产品增值。尤其是要鼓励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稳步发展综合类、衍生类金融服务,发展壮大保险业,积极拓展理财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和电子银行等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机构效益;加快电信服务业发展,鼓励拓展电信服务新业务,开展多种类移动增值业务,推动宽带无线上网;建立和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广电子商务服务应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培育和完善市场需求的差距,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

4.积极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从珠三角服务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内部行业垄断;加强服务业发展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现代服务业;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素质,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针对珠三角服务业信息传递途径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建设及措施,比如加强服务行业内部资源整合;改善或设置新的服务流程图,给顾客提供自助服务、个性化服务,加强服务业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等。

最后要结合珠三角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制定鼓励现代服务消费的政策,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在居住、交通、通讯、商务流通、信息服务和保险等现代服务领域的消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和规模,积极拓展空白市场。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泰州、扬州,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共16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201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624.81亿元。从三次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72.76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686.7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165.30亿元,比上年增加7136.52亿元,增长18.29%(按现行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4∶49.38∶45.88。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长三角两省一市GDP总量100624.8亿元,同比增长16.58%,增速较上年下滑1.65个百分点,占全国GDP总量的21.34%,较上年降低0.1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速度较上年获得了明显提升,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长三角地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使经济发展从投资、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投资、出口、内需和创新协调推动型,从低层次产业分工地位提升为把握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352.2亿元,增长8.54%,增速较上年下降了9.37个百分点,内需推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在外贸进出口方面,2011年,长三角外贸进出口总额1230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实现出口总额7028.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进口总额52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7%,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在利用外资方面,2011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总额601.31亿美元,同比增加18.79%,高于全国增速9.09个百分点,但仍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1.84%,且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所提升,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增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外资研发中心增加。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1年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838.16亿元,增速为11.83%,低于全国增速11.77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55%。

201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1919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4亿元,下降0.7%;第二产业增加值7959.69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06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82560元。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的各类市场主体18.52万户,比上年增长0.4%。在新设立企业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853户,增长16.8%;外商投资企业6999户,增长8.4%;私营企业122505户,增长6.9%。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4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39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67.09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8.62亿元,增长22.6%;第二产业投资1295.83亿元,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3752.64亿元,增长0.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507.19亿元,比上年增长9.5%。

2011年,江苏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86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4.8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5023.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20515.7亿元,增长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49元,比上年增加8809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1.542.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377.8亿元,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5.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686.6亿元,增长11%,占GDP比重为42.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60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比重提升。全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2145.4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6.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1%,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0.8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19.8万户,比上年增长14.3%,注册资本36197.1亿元,增长29.3%;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330.4万户。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61.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苏南加快转型升级,苏中崛起明显提速,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5亿元,分别增长3.6%、9.1%和9.4%,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最强劲。人均GDP为5866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083美元),增长7.1%。2011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1亿元,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4.6万人,其中39.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二、2011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规模和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第二产业占比降至50%以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149.4745.42(见表2—2),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0.42和0.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0.83个百分点。在区域内部,两省一市的第三产业占比均出现上升,上海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0.7∶41.3∶58,产业结构保持“三二一”格局,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6.3∶51.3∶42.4,浙江省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4.9∶51.2∶43.9。长三角“两翼”的经济结构维持“二三一”的格局。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比重显著高于全国整体水平,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也领先于全国。其中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例高于第二产业比例,表明其已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江苏省和浙江省目前都处于工业化高速冲刺、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

表2—2长三角及两省一市产业结构与全国对比(%)


image

资料来源:《2012年长三角统计年鉴》。

2011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第三产业产值达到46165亿元,与长三角第二产业产值差距进一步缩小。如图2—6所示,2006年来,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到2011年,已是2006年产值的近2.4倍,年均上涨近20%。

image

图2—6 2006—2011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情况

2011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第三产业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江苏省绝对数量最高,为20842亿元;浙江省位居第2位,为14180亿元;上海市位居第3位,为11143亿元。如图2—7所示,2006年以来,一直是江苏省第三产业产值绝对数量最高,浙江省其次。近年来,江苏省第三产业增长的幅度最大,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image

图2—7 2006—2011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第三产业产值比较

2011年,长三角地区24个地级市的第三产业产值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如表2—3所示,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苏州市(4581.5亿元)、杭州市(3458.5亿元)、南京市(3220.41亿元)、无锡市(3029.05亿元)和宁波市(2454.49亿元)。

表2—32011年长三角地区各省辖市第三产业产值单位:亿元


image

续前表

image

资料来源:《2012年长三角统计年鉴》。

2011年,长三角各县(市)第三产业产值较2010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排在前6位的县市均属于江苏省,分别是江阴市(938.54亿元)、昆山市(900.02亿元)、常熟市(738.73亿元)、张家港市(737.24亿元)、吴江市(461.83亿元)和宜兴市(401.89亿元),排名第7~10位的分别是义乌市(399.87亿元)、太仓市(350.93亿元)、绍兴市(343.72亿元)和慈溪市(306.75亿元)。

2011年,长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642.11亿元,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46%,比2010年下降0.09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111.06亿元,占长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34%,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7%;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842.21亿元,占长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66%,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25%;浙江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015.35亿元,占长三角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71%,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0%(见表2—4)。

表2—42011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布局情况


6

资料来源:《2012年长三角统计年鉴》。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步伐加快的新机遇,面对全国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新态势,长三角地区应科学地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这是提高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增强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争创长三角地区发展新优势的紧迫要求。

三、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1.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金融业。2011年,上海市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77.40亿元,比2010年增长8.2%。至2011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8186.48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贷款余额37196.79亿元,增长10.3%。2011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筹资5489.75亿元,比2010年下降27.6%。其中,发行新股筹资1014.01亿元,下降46.4%;再次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和可转债转股筹资2189.4亿元,下降40.1%;发行债券2286.3亿元,增长11.7%。至2011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数1691 只。其中,股票975只,比2010年增加37只。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45.4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4.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23.76万亿元,下降21.9%。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品种总成交金额86.91万亿元,比2010年下降29.6%。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43.7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6.6%。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成交金额196.6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9.4%。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4.4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倍。2011年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753.11亿元,比2010年增长8.3%。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44.57亿元,增长24%;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08.54亿元,增长2.0%。2011年保险赔付支出260.71亿元,比2010年增长50.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04.32亿元,增长23.8%;寿险给付92.08亿元,增长41.0%;健康险赔款给付60.68亿元,增长1.9倍;意外险赔款支出3.63亿元,增长19.0%。

旅游业。2011年,上海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1411.2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至2011年末,上海已有星级宾馆297家,旅行社1175家,A级旅游景区(点)74个,红色旅游基地33个。2011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817.5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9%。其中,入境外国人648.31万人次,下降2.6%;港、澳、台同胞169.26万人次,下降8.7%。在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中,过夜旅游人数668.61万人次,比2010年下降8.9%。2011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3079.17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2.9%。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0877.27万人次,下降3.4%。201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9%;国内旅游收入2786.54亿元,比2010年增长9.6%。

商贸流通业。2011年,上海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04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61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23.3%。其中,批发销售额4.01万亿元,增长24.9%。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7.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938.46亿元,增长12.6%。消费惠民政策成效显著,2011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商品销售430.32万台,比2010年增长7.9%。至2011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3880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2715家,便利店4804家。2011年连锁商业销售额2310亿元,比2010年增长11%。

交通运输业。2011年,上海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68.31亿元,比2010年增长7.1%。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3318.1万吨,比2010年增长15.2%。旅客发送总量13519.2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0.5%。2011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比2010年增长11.4%。2011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73.93万国际标准箱,比2010年增长9.2%。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1.1%,比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57.41万架次,比2010年增长4.2%;进出港旅客达到7455.88万人次,增长3.7%。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5234.84万人次,增长2.5%;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2221.04万人次,增长6.7%。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2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454.1公里(含磁浮线路29.11公里)。全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5条。其中,新辟71条。至年末,公交专用道路达到161.8公里。公交运营车辆1.66万辆,运营出租车5.04万辆。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60.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8%。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21.01亿人次,增长11.5%;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8.11亿人次,增长0.1%。日均公交优惠换乘和老年人免费乘车分别达到248.6万人次和57.5万人次。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329.17万辆,比上年增长6.3%。其中,汽车194.96万辆,增长11%。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汽车119.92万辆,比上年增长15.4%。

2.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金融业。2011年,江苏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00.1亿元,比2010年增长23.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730.8亿元,比上年少增3345.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增加2617.1亿元,少增601.9亿元;单位存款增加3305亿元,少增3283.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791.6亿元,比上年少增1031.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08.9亿元,多增710.7亿元。证券市场交易有所回落。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169家增加到214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670.2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76.9亿元,再融资193.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21.6亿元和6.2亿元。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59694.5亿元,比上年下降7.4%;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178479.6亿元,比上年下降17.3%。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1136.7亿股,比上年末增长26.4%;

年末共有证券公司6家,证券营业部346家;期货公司11家,期货营业部87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保险事业规模扩大,全年保费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财产险收入379.9亿元,寿险收入741.1亿元,分别增长21.8%和1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79亿元,增长19.9%。赔付额324.4亿元,同比增长34.4%,其中财产险赔付178.5亿元,增长32.8%;寿险赔付109亿元,增长28.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37亿元,增长67.3%。

旅游业。2011年,江苏省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60.1亿元,增长20.3%。全年入境旅游人数73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外国人537.9万人次,增长13.6%;港澳台同胞199.4万人次,增长10.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5亿美元,增长18.2%。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62.9万人次,增长26.2%。

商贸流通业。2011年,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注重增强消费的拉动力,扩大居民消费,加快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改善消费环境,继续落实好鼓励消费的政策,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11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196.5亿元,增长17.8%;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645.6亿元,增长14.8%。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320.9亿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21.2亿元,增长18.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29711.7亿元,增长24.3%。其中,批发业23318.7 亿元,零售业6393亿元,分别增长24.9%和21.9%。部分消费热点持续活跃。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金银珠宝零售额206.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汽车零售额2071.1亿元,增长21.3%;石油及制品零售额893.9亿元,增长28%;通讯器材零售额120.9亿元,增长3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714.6亿元,增长26.4%;中西药品零售额398亿元,增长2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571.4亿元,增长17.7%;食品、饮料、烟酒零售额950.6亿元,增长23.9%。

交通运输业。2011年,江苏省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27.9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34%。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12.8%,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增长10.3%和22.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8.1亿吨,增长1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8亿吨,增长17.1%。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418万标准集装箱,增长25%。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2万公里,新增1940 公里,年末高速公路里程4122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304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3720.7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688.4万辆,净增120.7万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541.7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369.7万辆,净增81.1万辆。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974.3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5.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828.8亿元,分别增长17.5%和14.1%。邮政电信业务收入882.6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3.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749.5亿元,分别增长19.8%和9.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197.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70.9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27.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92.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78.4万户。住宅电话用户1658.3万户,减少100.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684.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768.1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11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6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3万公里,新增0.02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1221.2万户,新增153.6万户。

3.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金融业。2011全年,浙江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73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7.4%。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8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2.0%。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23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3.7%。年末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39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7%。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0家,到2011年末,全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26家,居全国第2位,累计融资2448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13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7.5%,居全国第2位;创业板上市公司26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9.25%。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8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7.6亿元,增长19.0%;人身险保费收入491.7亿元,增长17.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56.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87.4亿元,寿险业务赔付支出48.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20.2亿元。

旅游业。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4亿人次,增长16.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85.3亿元,增长24.3%;接待入境旅游者773.7万人次,增长1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4亿美元,增长15.6%。

商贸流通业。2011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2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分地域看,全省城镇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00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城区市场实现零售总额7131.8亿元,增长19.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总额1905.4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全省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546.1亿元,增长16.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80.4亿元,增长19.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69.8亿元,增长18.3%。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5%,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9%,中西药品类增长1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1%,日用品类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增长53.5%,通讯器材类增长31.7%,家具类增长57.1%。年末全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212家,全年有形市场成交额1.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05个,其中超十亿元的市场210个,超百亿元的市场25个。

交通运输业。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19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年铁路、公路和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86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3%;旅客周转量1296亿人公里,增长3.6%。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亿吨,增长8.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8.7亿吨,内河港口完成3.6亿吨,分别增长10.4%和5.4%。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747亿元。全年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2986万门,比上年减少76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9605万户,比上年增加939万户。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94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6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78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56万户,全年新增709万户。年末全省互联网用户数为4944万户。

4.长三角主要城市服务业发展指标分析

表2—5为201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指标,可以看出,服务业增加值最大的城市为上海市,达到11142.86亿元,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增加值均较大。从服务业增速上看,无锡最高,为14.2%,以南通、扬州、泰州等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增幅最为明显。从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GDP比重看,上海市最大,为58.04%,其次为南京(52.41%),大多数城市维持在40%上下的比重。与此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的为嘉兴(57.58%),苏南、浙江等一些城市均在50%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低的为上海,仅占41.3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以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等大中城市规模最大,城市之间数额差距明显。

表2—5201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指标分析


image

第三节 京津冀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京津冀经济区,是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被业界广泛认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它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将与长三角、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这一经济区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形成之后,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分工和协作的目标愈益明朗。以下对京津冀产业构成调整和变化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一、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显著标志之一。京津冀经济区是我国北方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由表2—6可知,2011年,京津冀经济区生产总值(GDP)44218.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9.4%。其中,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在京津冀地区最高,为16000.4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的比重为36%,其次是天津市,占京津冀地区的比重为25%,其余城市绝对额很低,所占比重也很小。在人均GDP上,京津冀人均GDP最高的是北京市,人均12.52万元,其次是天津市,人均11.23万元,其余城市人均值较小,城市之间差距很明显。

表2—62011年京津冀经济区各市生产总值指标


7

1.2011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注1

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625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43美元,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 0.9%;第二产业增加值3752.5 亿元,比上年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6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0.9∶24∶75.1变化为0.8∶23.1∶76.1。对北京经济贡献最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2011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达到了76.1%,为中国城市中最高。北京亦率先实现“三二一”的经济结构。

2011年,北京市服务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19.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5.7%,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2.6亿元,金融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5亿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亿元;服务业增量达到151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新增量1886.8亿元的80.5%;2011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约29563.1亿元。

2011年,北京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932.5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7.8万件和4.1万件,分别增长36.1%和22%;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40%,其中落地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985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全市技术交易额1267.8亿元,占技术合同成交额的67.1%。截至2011年底,北京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286家,占全国的30%以上;累计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32家,企业研发机构262家。

依托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及其科技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日益突出。全国首个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域落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加快推进了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以及三网融合、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三个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了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太阳能、轨道交通装备等六个示范应用工程。现代服务业的快速细分不断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和新的服务模式。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出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的特点和融合发展的态势。

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北京市促进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市科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创新环境。

2.2011年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1年,天津市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119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增幅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一年来,天津市新推出重大项目340项,累计达到128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起步,产业带动和辐射效应不断扩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6%。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9个。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累计达到2.1万家。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天津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多点支撑。传统服务业稳定向好。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53亿吨,增长9.7%;集装箱吞吐量1159万标准箱,增长14.9%;批发零售业销售额20831.44亿元,增长33.2%;住宿餐饮业营业额494.81亿元,增长27.1%;接待入境旅游者200.40万人次,增长20.7%。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融资租赁企业达到51家,业务总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创新型交易市场达到11家;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投入使用,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离岸)3.94亿美元,增长91.4%;全市商务楼宇达到450个,税收超亿元楼宇增加到67个。

天津市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增长31.1%,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7057.20亿元,增长31.2%;农村投资453.47亿元,增长29.8%。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7.64亿元,增长41.8%;第二产业投资3104.13亿元,增长31.7%,其中工业投资3076.03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3895.43亿元,增长30.6%。房地产市场稳中回落。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80.04亿元,增长24.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643.11万平方米,销售额1473.11亿元,分别增长8.5%和14.9%,增速比前三季度分别回落7.5和13.8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5.06亿元,增长18.7%。汽车、石油及制品、金属材料等成为消费热点,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3%,金属材料类增长42.9%。

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33.91亿美元,增长25.9%。其中,出口444.98亿美元,增长18.7%;进口588.93亿美元,增长32.0%,快于出口增速13.3个百分点;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保持稳定,分别增长1.7%、22.3%、10.9%和20.5%,合计出口占全市的53.8%;对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44.7%、38.5%和33.3%。

3.2011年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1年,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达2422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5.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9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8224.4亿元,增长10.5%。

河北省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35.5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7%,其中城市上涨5.3%、农村上涨6.5%。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536.0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总值285.8亿美元,增长26.7%;进口总值250.2亿美元,增长28.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591.91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2.23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增长19.5%。

2011年,河北省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实现增加值15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全省生产总值快1.5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为9665.9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308.9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全面提高。第一产业中民营经济占10.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占73.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占64.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9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增速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占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5.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出口总额238.3亿美元,增长26%,占全省全部出口的比重为83.4%。2011年末,全省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1876.1万人,增长7.2%。

2011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728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增速同比加快4.6个百分点;创造利润6691.2亿元,增长24.3%,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

二、加快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以政府为主导,统筹京津冀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竞争力则是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体现出来的综合生产力。资金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融通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无论是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或者平稳退出,都需要健全、完善和便捷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为各种资源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提供了保证,不仅能够促进产业整合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还可以合理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可以说,金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必要保证。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具有雄厚的金融实力;天津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正在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北方金融应用中心,并以此与作为金融管理中心的北京相呼应。河北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纵向看金融业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横向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全省经济对资金的吸纳能力依然较低,以百元GDP占用贷款来衡量,2007年河北省为85元,全国平均水平为167元;占据河北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只有20%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低于全国平均数约10个百分点;存贷差较大,资金外流严重,每年都有数千亿元存款通过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入总行。

河北省资金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总部级别的金融机构,到2007年底河北省仍没有总部级别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和保险类金融机构;8家城市商业银行均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不能跨区经营;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也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没有总部级别的保险机构,33家省级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除去理赔外,没能进行有效利用。但从河北省的战略支撑产业看,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总部金融机构的设立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贷款额度需要政府和金融总部的主持,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近几年,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虽取得一定进展,如跨区域票据交换已经覆盖了天津、北京及河北的廊坊、唐山、沧州、涿州等市,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行政壁垒严重,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因此,建议三省市政府在深化金融合作方面能够统筹协调,树立为全区域服务的思想,特别是加强对河北的金融支持,以减少三地经济发展的落差。

2.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的统一物流体系

京津冀两市一省在地理位置上互相交错,如河北的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就被北京和天津所包围,而河北省又环绕北京、天津两市。只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这种区位特点就对发展京津冀区域的现代物流体系极为有利。但是,目前天津和河北都在各自发展自己的港口,京津冀在机场建设上也缺乏协调发展,公路运输状况就更为复杂,所有这些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而且也提高了管理成本,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已显得极不适应。因此,三省市政府应统筹协调,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统一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破省市之间行政分割的局面,实现空运、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统一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目前,北京与天津、北京与河北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相对比较通畅,河北和天津的交通基础设施则需要进一步对接和协调。在这方面,现在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为加强京津冀城市群的沟通,在京津高速客运专线开通之后,有关部门正在谋划和建设新的京津唐高速公路和津秦客运线,这将把天津、北京、河北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大的网络体系格局。此外,天津也正在加紧建设从天津到大港的高速公路和从天津到汉沽的津汉快速公路,这也将把整个天津滨海新区同河北、北京甚至环渤海的交通有机融为一体。上述综合交通体系的完成必将为京津冀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和河北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渤海西岸共有4个较大的港口,即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港口之间距离较近,且拥有共同的腹地,但行政区划不同。在这四个港口中,天津港开发较早,设施也较完备;唐山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因拥有曹妃甸而具备了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条件;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各有特色。现在,各个港口你追我赶,建设积极性都很高,已经出现了因分工不明确而无序竞争的苗头。最近,河北省为了统一协调省内港口的功能,已经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下一步应尽快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天津和河北的港口进行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港口的优势,降低管理成本,使整个渤海西岸港口群发挥出最大的群体优势。

3.大力推进京津冀科技研发合作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科技资源密集区,科技合作是京津冀区域现代服务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科技研发合作有利于推进整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京津冀行政区划不同,又同处一个经济区域,单纯依靠传统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共同需要,因此必须依靠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寻求共同发展。京津冀三地相近的文化、趋同的制造业体系、雄厚的技术力量、健全完好的综合配套设施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都为区域经济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的资源互补、产业递延、人才互动的格局,又为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议成立由京津冀三方政府组成的科技协作机构,具体协调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跨省市大型科技研发项目,统筹制定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组织各种相关信息发布和科技成果交流。在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一体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特殊作用,加强三方科技中介组织的互通、互联、互动、互利,形成联系紧密的京津冀科技服务网络,推进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化。

4.统筹推进京津冀现代消费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首先,从旅游方面来说,京津冀由于文脉相通、山川相连,原本就属于一个自然旅游区域,正如中国社科院的有关专家所说,京津冀三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交叉或环抱,对于发展旅游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这个区域客源市场大,资源类型多,可进入性强,而且特别适宜对区外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目的地来促销。京津冀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合则互补共赢,分则割裂零散。因此,三地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规划协调,统筹利用旅游资源,不仅要扩大三省市区域内人员的交叉旅游规模,还要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其次,在房地产业发展方面也应加强统筹协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北京和天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吸纳大量河北人口入住;同时,北京、天津主城区由于土地、交通压力过大,也必然会有一部分居民疏散到环京津的河北城镇。目前,已有十几万北京居民在河北的燕郊、涿州等地购房。因此,三省市政府应正视现实,在相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协调,防止长期无序发展,甚至引发社会问题。最后,人员居住地与户籍的分离,还会引发教育、医疗、通勤和通讯等方面的问题,也都需要三方政府通过加强协调来解决。

【参考文献】

[1]皮莉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珠江经济,2006(4).

[2]袁持平,蔡炎军.CEPA对珠三角的服务贸易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4(5).

[3]范海策,李双玫,周韦君.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策略.管理,2008(1).

[4]于刃刚.推进京津冀现代服务业一体化的意义与对策.城市,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