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报告(2014)
- 周谷平 杜立民
- 12250字
- 2020-08-30 02:50:07
一、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的现状与开发特点
(一)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概述
西部地区能源储量丰富,是我国能源开发的战略基地。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57亿千瓦,12省区市水力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81.46%,特别是西南地区云、贵、川、渝、藏就占66.70%注8;煤炭资源储量约4 万亿吨,占全国的75%,探明煤炭储量占全国的80%注9。此外,西部地区还是中国陆上石油开发的战略接替区和天然气富集区,天然气蕴藏量达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86%以上;目前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5万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达180亿立方米;西部地区可利用的风力资源有2万亿千瓦,其中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可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 143万千瓦、2 421万千瓦、3 433万千瓦和6 178万千瓦,是我国风能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西藏地区是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高达2 333 千瓦时/平方米(日辐射量6.4千瓦时/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因此,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和调整,我国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正逐渐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匹配,逐步表现出良性互动发展的趋势,如图2—1所示。同时,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逐渐稳步上升,如图2—2所示。一次能源生产构成比例变化不大,仍然以原煤为主,其中2012年的原煤生产构成仍然占到了全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82%,其次是原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分别占全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10%和4%,如表2—1和图2—3所示。
图2—1 能源生产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 一次能源生产量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表2—1一次能源生产构成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3 2012年一次能源生产构成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在能源生产的投入方面,我国也在逐渐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保障西部地区能源开发的战略基地的重要地位。从历年能源工业的投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工业投资总量逐渐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都维持稳步增长的状态,其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工业投资总量增长速度最明显,到2012年已经处于明显领先状态,如图2—4所示。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分析发现,2012年,人均能源工业投资水平西部地区2 828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1 343元和1 592元,西部地区的人均能源工业投资水平已经达到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近两倍。从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逐渐提高,西部地区的投资总量增长最明显,到2012年已经处于明显领先状态,如图2—5所示。
图2—4 分地区能源工业投资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5 国有经济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二)电力生产与开发
电力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火电仍将是我国的主要电源,2012年,火电发电量的构成占总发电量的78%(见图2—6和表2—2)。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47亿千瓦,同比增长9.25%,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火电8.62亿千瓦(含煤电7.86亿千瓦、气电0.43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9.13%,首次降低至70%以下;水电2.8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 151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45%,比例有所提高;核电1 461万千瓦;并网风电7 548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 479万千瓦;生物质发电85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升至30.9%。注10
图2—6 2012年全国发电构成比例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表2—2全国发电量统计(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事实上,在我国的能源构架中,火电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火电占据着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地位。另一方面,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又要求我国尽量减少火电消耗。我国2007年至2013年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77.7%、75.9%、74.6%、73.4%、72.5%、71.5%、69.13%,这一比重逐渐下降。可以看到,综合我国能源安全以及节能减排的趋势,“十二五”期间,火电的绝对装机容量以低速继续增长,但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2013年,火电装机容量占比更是下降至69.13%,是火电装机容量比重近年来的最大降幅,同时也是火电装机容量占比数十年来首次跌至70%以下。注11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以核电、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前行步伐加快,日趋成熟的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强劲推动力,绿色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2013年,全国电力建设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 400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2 993万千瓦,火电新增3 650万千瓦,核电新增221万千瓦,并网风电新增1 406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1 13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首次突破30%。注12
从各地区发电量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发电总量低于东部地区,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见图2—7)。然而从人均发电量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发电量自2010年开始一直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并且在增长速度方面西部地区远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见图2—8),这与国家近年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人均能源工业的投资力度密切相关。
图2—7 分地区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8 分地区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从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发电量来看,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的发电总量排在西部各省份最前,其中2012年内蒙古的发电量达到了3 172亿千瓦时,是西部发电大省(见图2—9)。从西部各省份的人均发电量来看,宁夏、内蒙古、青海的人均发电量在西部省份中名列前三,是主要的电力输出省份,2012年,新疆的人均发电量增长最明显,近年来其电力工业投入和生产增长迅速(见图2—10)。
图2—9 2012年西部省份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0 西部省份人均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在发电构成方面,2012年,西部地区的火电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66%,远低于全国78%的构成比例,水电总量占发电总量的32%,远高于全国18%的比例,其他发电量占总量的2%,比全国4%的其他发电量比例略低,如图2—11和表2—3所示。
对比东西部地区人均水电发电量(见图2—12)和人均火电发电量(见图2—13)可以明显看出,西部地区在水电发电量方面远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并且在人均水电发电量增长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西部地区的人均火电发电量比东部地区略低,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比东部地区高,并有逐渐接近东部地区水平的趋势。
图2—11 2012年西部地区发电构成比例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表2—3西部地区发电量统计(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2 分地区人均水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3 分地区人均火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平均功率为6.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2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02亿千瓦,年发电量为1.75万亿千瓦时,三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注13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为2.8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 151万千瓦),同比增长12.3%,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45%。
我国的水电开发资源70%都在西部,但我国水电开发的比例目前还比较小。在三峡枢纽工程已经进行到第三期的时候,国家又开工兴建了溪洛渡、向家坝等重大水电工程。在西部开发这些水电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开发水电的积极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移民搬迁的问题,如何高效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课题。
“十二五”期间,全国开工建设水电1.6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电站4 000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 400万千瓦,其中新增小水电1 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1 300万千瓦。到201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6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3 000万千瓦,已建成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8%。注14
西部地区各省份发电量特征存在不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显示,西部水电发电大省为四川和云南,这两省的水电发电量约占整个西部地区水电发电量的54%(见图2—14),西部地区的火电发电大省是内蒙古,占整个西部地区火电发电量的28%(见图2—15)。
图2—14 2012年西部省份水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5 2012年西部省份火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从人均发电量对比看,西部地区人均水电发电量最高的是青海,接下来依次是云南、四川和贵州,青海在人均水电发电量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是排名第二的云南省的三倍多(见图2—16);人均火电发电量优势最明显的是宁夏和内蒙古,这两个地区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西部省份,新疆在人均火电发电量方面的增加速度最快(见图2—17)。
图2—16 西部省份人均水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7 西部省份人均火电发电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三)煤炭生产与开发
煤炭在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约占目前一次能源供给的3/4。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42万亿吨,占我国已探明化石能源资源总量的94%左右,比2011年年底的1.38万亿吨增长了2.9%。资源储量在全世界居于前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是我国最丰富的能源。注15
1.西部煤炭资源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广阔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前景。据预测,全国2 000米以内的浅煤炭资源总量5.57 万亿吨,1 000米以内的浅煤炭资源总量为2.86 万亿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部煤炭资源总量的85%,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陕西、贵州等省份。其中,内蒙古2012年累计探明煤炭储量8 080.65亿吨。注16新疆作为我国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四成以上。预计到2020年,新疆煤炭年产量将占全国总产量的两成以上。注17陕西煤炭预测总储量3 845亿吨,探明储量1 700亿吨,居全国第三位。注18贵州省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储量超过50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份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注19从总体看,西部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比较低,资源条件好,找煤的前景比较大。
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煤炭钻探工作量966万米,勘查新增大中型矿产地53处。其中,在西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汉水泉勘查区新增查明资源储量更是超过百亿吨。
西部地区主要的焦炭生产大省包括陕西、内蒙古、云南、新疆和四川,这5个省份的焦炭生产占西部地区整个焦炭生产量的77%,其中陕西和内蒙古是最主要的两个焦炭生产大省,产量分别占整个西部地区的20%以上,2012年,陕西焦炭生产量超过内蒙古,在焦炭生产量方面排在西部第一,如图2—18和图2—19所示。从人均焦炭生产量对比来看,新疆的人均生产量水平远远领先其他省份,此外,贵州、内蒙古和宁夏的人均焦炭生产量也较高(见图2—20),同时内蒙古和新疆的焦炭生产总量也较大,2012年,分别为2 569万吨和1 441万吨,这两个地区是西部重要的煤炭输出省份。
2.西部煤炭资源开发的特点
西部地区正逐渐从我国煤炭自给带转化为煤炭调出带。西部地区煤炭查明地质储量1 279 亿吨,保有储量1 115亿吨,已经利用储量463亿吨,尚未利用储量660亿吨,储量利用率42%。西部煤炭带又划分为西部规划区和西南规划区(即云贵川规划区)。西部规划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4省区,该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地质工作程度很低,尚有不少地区为煤炭地质勘探工作空白区,是我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后备区。西南规划区是我国南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虽然煤层硫分普遍较高,但煤系中部及黔西北地区也有大量低硫煤,占全区查明资源量的
图2—18 2012年西部省份焦炭生产量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19 2012年西部省份焦炭生产量比重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0 2012年西部省份人均焦炭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50% 以上,是我国华南、西南以及西电东送工程(南线)坑口电站的主要煤炭供给区。注20
鉴于西部地区的煤炭存储特征,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生产、开发与输出具有如下特点。
(1)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激发铁路煤炭专用线路建设。
随着目前煤炭消费量的连年递增,2011年,我国已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拥有丰富煤炭资源储量的西部地区,对于受制于煤炭能源瓶颈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西部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具有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产量高等优势。与上述优势不协调的是,虽然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增长迅速,但是受制于煤炭外运的运力不足,将丰富的煤炭资源运输到急需煤炭的东部地区困难重重。
以新疆为例,经过国家煤田地质部门历时3年的勘察,目前我国最大面积的煤田勘查项目新疆哈密三塘湖煤田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550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为我国“疆煤东运”、“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但是因为地处偏远,受制于煤炭外运的运力不足,所以煤炭多用于新疆本地和甘肃一带,无法运输到急需煤炭的东部地区。运往内地市场,成了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道难题。
建设煤炭运输专用通道成为解决我国西部“窝煤”、东部“缺煤”问题的关键。“疆煤东运通道”红淖三铁路已于2012年3月开建,该铁路建成后可以提高新疆煤炭等能源产品的运力,降低运输成本,进而推动“疆煤东运”战略的快速实现,为实现新疆快速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注21
(2)西部外输煤炭将变为外送电力。
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但消费量不足全国的20%。煤炭资源分布和能源需求分布不均衡,导致了目前的“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供给方式。这种粗放式的运输,导致成本增加、资源浪费、运力吃紧、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大都远离负荷中心,各区域电网架构普遍呈现出送电通道多、一塔单回线路多、电压等级低、送电不远、线塔占用土地多等问题,亟须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实现煤炭开发与能源消费中心的远距离送电。
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的文件显示,我国将新建设12条输电通道,把内蒙古、山西、陕西、云南等西部地区的电力输送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力外送基地的内蒙古,占了此次获批建设的通道总数的三分之一,将建设鄂尔多斯到山东、锡林郭勒盟到山东济南、蒙西到天津、锡林郭勒盟至江苏泰州4条输电通道。注22
位于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的上海庙至山东的直流输电工程是内蒙古的4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计划投产时间是2016年,建成后将提高蒙西煤电基地的外送能力,满足山东电网用电增长的需要,缓解地区环境压力。其他3条通道的计划投产时间集中在2017年。12条输电通道建成后,东中部地区每年将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降低PM2.5排放浓度4%至5%。
(四)石油天然气生产与开发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3年度国际能源展望》,以中国、印度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到204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或将大增32%,化石燃料仍将占据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3年对外依存度达到58.1%。能源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以及过高的对外依存度,都决定了必须提高国内能源供应的自给程度,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的增长仍将继续。
1.西部石油天然气开发现状
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待探明资源量占比较高,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在石油领域,姬塬油田是2012年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最大的陆上油田,新增2.02亿吨,属于岩性油藏,特低孔隙度、特低渗储层;红河油田2012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1.2亿吨,属于岩性油藏,低孔隙度、特低渗储层。还有首次实现我国古生界海相油田重大突破、现已发展为大型油田的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塔河油田,2012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9 505万吨,属岩溶缝洞型复合性油藏,它的增储来自多个不同规模岩溶缝洞单元叠合组成的复合体。
西部地区的石油储量丰富,但西部地区的原油开发生产总量比东部地区低(见图2—21),主要是东部地区的天津、山东等省份的原油开发量比较高,但是从人均原油生产量对比来看,2012年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量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并且西部地区维持着很高的人均原油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原油生产量增长速度变化不大(见图2—22)。
图2—21 分地区原油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2 东西部地区人均原油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西部省份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极为丰富的新疆油田滚动勘探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3亿吨。目前,新疆油田仍然处于勘探开发的青壮年期,石油地质资源量达228亿吨,占全国的22%。其中,准噶尔盆地预测石油资源总量为87亿吨,天然气为2.1万亿立方米,石油探明率仅为21.4%,天然气探明率不到3.64%,发展潜力巨大。西部省份中两个主要的原油生产省份分别是陕西和新疆,这两地的原油生产量之和占整个西部原油产量的95%(见图2—23)。近年来,陕西的原油生产量维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从2009年开始,其原油生产量已经超过新疆,位居西部第一(见图2—24)。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新疆原油的开发力度,根据新疆油田“十二五”规划,2015年油气产量将分别达到1 600万吨、100亿立方米。
图2—23 2012年西部省份原油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4 西部省份原油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西部地区在天然气生产方面,产量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并且天然气产量逐年直线上升,东部和中部地区产量变化不明显,在天然气生产方面,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如图2—25所示。西部天然气生产主要集中在3个省份,即陕西、新疆和四川,这3地的天然气产量之和占整个西部天然气产量的92%(图2—26),其中陕西省天然气产量近年来上升十分明显,并在2011年就已经跃居西部天然气产量第一位(见图2—27)。
2.西部石油天然气的发展特点
国土资源部2012年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西部
图2—25 2012年分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6 2012年西部省份天然气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图2—27 西部省份天然气生产量对比
资料来源: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笔者整理计算所得。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生产与开发具有如下特点。
(1)油气资源接替能力显著增强。
西部地区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地贡献突出,2030年油气产量预计可超过4亿吨油当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45%增长到2030年的60%,形成西部接替东部的格局。注23
(2)油气地质储量主要来源于整装大中型油气田。
2012年,全国新增油气地质储量的整装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较大,整装大中型油气田的储量分别占当年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55%和96%。这些整装大型油气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其中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集中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松辽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大于300亿立方米,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西北的姬塬油田新庄区块探明近2.1亿吨石油地质储量,是鄂尔多斯盆地首次整装探明的石油储量。
(3)天然气快速发展。
随着天然气潜力的增加、管网建设的加快、价格关系的理顺,天然气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为1 0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其中四川是天然气的主要生产省份,中国现代天然气运输管道也多集中在四川省。另外,2012年全国煤层气产量2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我国煤气层的分布和生产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陕西、内蒙古两地。预计2025年左右天然气产量与石油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这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治理城市雾霾将发挥重要作用。
(4)非常规油气比重逐步加大。
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随着开发技术的突破,预计到2030年将占油气总产量的1/3。西部地区是主要的非常规油气存储和生产基地,在未来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将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注24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未来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存储和生产基地,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五)新能源开发利用
1.风电开发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改善能源结构对解决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大力发展风电事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展风力发电,既有利于缓解资源匮乏的困境,又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还能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风力发电在各地有利的地理条件下方兴未艾地发展,相应出台了一些风电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发展风力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3年,当年新增安装风电机组9 356台,装机容量1 609万千瓦,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4.1%,累计安装风电机组63 120台,装机容量9 141万千瓦,累计装机同比增长21.4%,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45%,累计装机容量占世界累计装机容量的28%,均居世界第一。其中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的西部省份就有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从2012年、2013 年国内风电项目核准的情况来看,西部省份新疆、内蒙古、宁夏新增核准容量增长相对较快,这充分说明西部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等地区,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其中,2013年内蒙古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超过2 000万千瓦,占全国的22%。截至2013年年底,新疆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1亿瓦,名列国内各省份之首。注25
“十二五”期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在75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中重点加快推进“两通道、两环网、两延伸”,仅在哈密地区就将建成750千伏变电站4座、750千伏主干线路8条、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两座,不断加大清洁能源外送力度。随着哈密南—郑州±8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成投运,新疆电力外送能力显著提升,新疆清洁能源更大规模并网外送将成为现实。注26
2.太阳能开发利用
我国西部大片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统计显示,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在2 200小时以上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 018千焦,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千焦/平方厘米—837千焦/每平方厘米。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太阳辐射能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太阳辐射总量很大。西部地区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西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甘肃西部玉门与武威之间的河西走廊戈壁、内蒙古海拉尔市和呼伦湖之间的呼伦贝尔沙地等总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适宜太阳能发电的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只要6.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即可产生10亿吨煤的能源需求,具有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的良好资源优势。注27
“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更加注重“集中开发和分散利用结合”、“立足就地消纳,有限分散利用”。在西部地区的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和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增加当地电力供应为目的,建成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 000万千瓦,以经济性与光伏发电基本相当为前提,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注28
2012—2013年,我国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峰,西部地区是我国光伏建设的重点地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PDSolarbuzz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光伏总装机容量达47亿瓦,中电联给出的并网量为14.9亿瓦特。其中,青海凭借近10亿瓦的装机容量成为我国光伏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省份,甘肃、新疆、内蒙古、江苏和宁夏位列其后,共占超过60%的份额。注29201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1 130万千瓦,较2012年同比增335.1%,光伏装机容量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新增容量首次跃居全球首位,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光伏发电的主力军。注30
目前,西部地区光伏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
一是光伏发电产业依然依赖于政府补贴。2013年,光伏电价补贴政策落地,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价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将全国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0.9元/千瓦时、0.95元/千瓦时、1元/千瓦时的电价标准。上述补贴标准均高于预期,国家对光伏扶持的力度可见一斑。
二是电网送出线路建设及补贴资金不能及时跟上,导致出现了并网难、限电、补贴拖欠等新问题。由于西部光伏电站的快速上马,后期设施和资金跟不上,引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目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开始引导西部集中型光伏电站有序发展,东部发达地区大力推进上马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3.核电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稳妥发展的新时期。截至2014年1月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 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共29台,装机容量达3 166万千瓦,预计将于2015年前后投产。注31而根据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行动防治计划》,到2017年,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5 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3%。
西部地区的核电生产能力比较落后。考虑到水源因素,目前我国核电选址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由于相对缺水和地质等方面的因素,核电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政府2007年从美国引进了AP1000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建设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机组,组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注32核电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使得核电内陆化成为其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对未来西部地区核电的生产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核工业协会“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内陆核电厂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可以确保周围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及周围水资源的安全,这一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发展核电提供了环境风险评估与缓解措施。根据对内陆核电厂的选址条件的考察分析,西部地区未来核电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四川省。
4.其他能源开发利用
(1)煤层气开发利用。
煤层气又称煤矿瓦斯,主要以吸附、溶解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固岩中,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发热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绿色清洁能源。我国埋深2 000米以内的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西部地区是我国煤层气的重要存储基地。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煤层气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沁水盆地,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4个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50%。拥有煤层气全国总储量1/3的鄂尔多斯,已被列为国家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特别是煤层气最为富集的羊市塔区块有望成为我国两大煤层气基地之一。
根据《2014—2018年中国煤层气行业经济效益评价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煤层气的开采规模平稳增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2011年全国煤层气抽采量为115亿立方米,2012年全国煤层气抽采量为141亿立方米,利用量58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0.2%。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27亿立方米,利用量20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3.4%。注33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加紧开发煤层气。2004年,中国最大的煤层气企业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签约,合作开发鄂尔多斯市羊市塔区块的煤层气。此前,双方就已签约开发位于鄂尔多斯市的羊市塔、陕西神木府谷和山西保德这3个区块的煤层气,总面积约6 897平方公里。注34“十一五”以来,新疆煤田地质局已先后在淮南煤田、准东煤田、沙尔湖、艾丁湖等地区累计施工各类煤层气井近60口。2013年,国家能源局批准《新疆煤层气勘查开发利用实施方案(2011—2020年)》,到2015年,新疆将完成重点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优选一批煤层气开发有利目标区和远景区,启动1到2个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截至2020年,基本完成新疆煤层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00亿立方米,建成一批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化矿区,煤层气产能达到15亿立方米/年,煤矿瓦斯抽采量6亿立方米,新疆煤层气开发利用初步实现产业化。注35中国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也为西部煤层气开发带来了机遇,从西气东输主管道引出的天然气支线管道及由此新建的城市天然气管网,将为煤层气的市场利用提供设备保障。
(2)页岩气开发利用。
页岩气是一种赋存于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及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多、分布广、潜力大。全国可采资源量约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与美国页岩气的24万亿立方米相近。现在,已优选出有利区180个,面积111万平方公里。从页岩气的分布省份来看,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省份,比如四川、新疆、贵州等,目前勘探开发的页岩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辽河东部凹陷等地。
我国页岩气的发展尚处于规模化开发初期阶段。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美国实现了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得美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由2005年的16.7%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10.8%,更令美国天然气价格在最近一年中下跌了41%。与美国相比,我国页岩气开发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国土资源部的预测,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4个,面积17万平方公里,预计2014年页岩气产量15亿立方米,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跨入快车道时期。2015年全国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2017年将达150亿立方米,2020年将超过300亿立方米,并有望达到400亿到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1/5左右。
目前,我国已完钻近63口页岩气探井,30口井压裂获工业气流,初步掌握页岩气压裂技术。注36西部省份重庆页岩气储藏量排名全国第三,且可开采量的75%都相对集中,被确立为全国页岩气开采先导区。计划到2015年,重庆区块内的页岩气产量要达到50亿立方米,2017年将在重庆涪陵建成国内首个百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其能源体量相当于1 000万吨级的大型油田,这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将提前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注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