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古典经济学原理:离散主义、量化理性与制度价值论
- 徐晋
- 1951字
- 2022-09-02 06:13:46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性地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做了简要回顾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从哲学方法论、生产理论、个体理性、企业理论、制度价值论、应用经济学、社会异化等角度,对后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整体阐述。离散主义、量化理性、制度价值论等,是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其中,制度价值论为国家与区域的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本书适合经济学工作者、政府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考阅读。序 言
本书系统性地提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哲学方法论、生产理论、个体理性、企业理论、制度价值论、应用经济学、社会异化等角度,对后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整体阐述。离散主义、量化理性、制度价值论等,是后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其中,制度价值论为国家与区域的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一)哲学方法论
本书提出了离散主义哲学方法论、分布积分分析方法、逻辑质量判断法。(1)离散主义:是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区别于传统以连续函数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思想;而且直观上,现代经济基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离散数学。(2)分布积分分析方法:分布积分分析法是在信息不对称数字化变革之后,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典型案例是长尾效应的凸显与测量。分布积分分析方法基于积分思想,完全不同于基于微分思想的边际分析法。(3)逻辑质量判断:是建立经济模型的必要前置条件,不能用个体函数简单加总为整体函数,要事先判断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二)生产、劳动与稀缺性
本书对价值、稀缺性与劳动进行了重新定义与分类。(1)劳动或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层面。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价值的比例逐步再增加。(2)稀缺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资源相对稀缺,另一类是社会资源绝对稀缺。物质资源稀缺是相对的,因为是获得性稀缺:获得即可满足。社会资源稀缺是绝对的,因为是选拔性稀缺:竞争是首要前提。(3)个体生命空间作为社会资源的基础,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要争取对象与消费内核。
(三)个体理性和企业理论
本书对个体理性概念与企业边界理论重新界定,并提出了蚂蚁效应。(1)定义量化理性的概念,将个体理性与效用函数分开。理性作为(0,1)之间的数值,个体差异在区域内符合正态分布。本书论证了理性边界可达和理性超越两个特性。(2)提出蚂蚁效应,论证了个体无理性可以形成群体理性。(3)成本数据化,经济活动赖以成立的信息不对称的表达方式,从过去的模拟变成了数字方式。使得市场结构、企业形态和企业边界都将并且正在发生离散化、跨界化和无界化巨变。
(四)制度价值论
本书提出并论述了制度价值论,以知识产权作为直接证据。(1)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手段。制度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前提,制度价值决定劳动价值。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社会价值空间的构建。制度确定商品交易规则,赋予商品交换机制,创造稀缺序列和稀缺范式。(2)制度进步和技术进步之间具有可替代性。本书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增长基本模型、简化模型以及中性制度进步条件。(3)本书指出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表现为两个主要方面:规范社会行为模式,规范社会价值空间。良好的制度改革,不仅考虑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管制,还要考虑价值空间与价值通道的释放与创建。(4)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对社会财富的间接占有。知识产权是制度价值论的直接证据,它以制度形式全部或者部分地剥夺了他人对私有财产的支配权。
(五)应用经济学
本书给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范式,并探讨了新兴应用经济学的几个重要分支:(1)三大范式,即离散化解构、数字化表达和全息化重构。(2)三大分支:网络经济学、大数据经济学、平台经济学。(3)范式融合:离散金融,主要讨论了虚拟货币与互联网金融。本书指出,互联网金融是将三大范式融为一体的典型,一旦其虚拟与现实的框架被打破,并且获得极致发展,将重构经济制度与社会价值体系。
(六)社会异化
本书指出经济离散化,导致人类社会进一步异化。(1)个体异化:超越了人类的理性范畴和经验范畴,导致了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绝对依赖,也导致了人类底层欲望泛滥和人格无限释放。(2)公权私有:基于个体的异化,企业开始形成和行使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甚至形成政府与企业间的合谋。(3)精神奴役:随着人们的独立能力与自由权利的消失,人类一般社会普遍浅智化,逐渐走上通往精神奴役之路。
对书中涉及的虚拟金融、平台、大数据等新产业方向,可以参考本人的专著《虚拟货币与虚拟银行学》(2007)、《平台经济学(修订版)》(2013)、《大数据经济学》(2014),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部分内容也来源于对之前著作的整理。
本书为后古典经济学列出了纲领,书中的很多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工作有待日后的努力,更需要经济学界和实业界的各位前辈同仁们给予批评、斧正!
徐晋
201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