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泛滥的货币

回顾经济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资产泡沫总是与过量的货币供给和低廉的利率联系在一起。而要理解美国在经济危机前的超宽松货币,我们需要把目光移回到21世纪初。当时的美国经济正经历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严重衰退。2000年美国互联网公司的股票泡沫破裂,反映创新型企业活跃程度的纳斯达克指数(NASDAQ)在短短的一年内就狂泻50%以上,其中通信业龙头企业思科公司的股票跌幅超过80%,互联网商业龙头企业亚马逊公司的股票跌幅更是高达90%。美国经历了新世纪的第一次股灾,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紧接着,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恐怖袭击,纽约曼哈顿的世贸大厦受到了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袭击,投资者信心再次受到重挫。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的双重打击之下,美国经济陷入困难,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风险。

为了应对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把美国的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低了5 5%(550个基点),然后把低利率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低廉的利率促使信贷的膨胀和资产泡沫的生成,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房价的暴涨。

站在今天的角度,许多人都认识到,在这个资产泡沫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场信仰者,1997年,当有人开始警告金融创新的危害时,他曾经说道:“我们必须在实施监管时格外谨慎,制定过多的监管规则是对市场的无谓束缚。”

紧接着当时的小布什政府宣布出兵阿富汗,并于2003年发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现代战争的消耗无疑是天文数字,在财政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只能通过发行国债来投入战争。

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1926年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中,从1987年到2006年担任美联储主席长达20年之久,是美联储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主席之一。格林斯潘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早年从事投资银行及咨询行业,在尼克松总统任期担任过国内政策协调的工作,曾担任美国铝业、通用食品、摩根大通银行等大企业的董事。1987年,里根总统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接替退休的保罗·沃克尔(两人照片见图2—2),其后经历了老布什(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在四位美国总统任内长期主持美国的货币政策,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2000年,格林斯潘多次提高利率水平,客观上导致了21世纪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认为,格林斯潘抬高利率并不是为了打压股市的热情,而是等互联网股票的泡沫破灭之后收拾残局。2001年,为了支持小布什的减税计划,格林斯潘声明,可以配合大规模减税,同时降低国债利率。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夕,格林斯潘发言警告美国的地产出现严重的泡沫。而在很多批评者看来,正是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的超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吹大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美联储自身也在报告中承认:“与其他资产价格一样,房价受利率水平的影响,而房地产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渠道。”此外,格林斯潘一贯反对严厉的金融监管,相信市场可以自我调节。在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奇看来,格林斯潘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4年他将利率降低到1%,使得银行几乎可以免费借钱,刺激银行无限制地膨胀。这时的银行亟须政府对其进行监管,但格林斯潘袖手旁观,相信市场可以自我修复、清除坏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格林斯潘是错的。”2006年卸任美联储主席后,格林斯潘以他自己的名字成立了独立咨询公司。

998

图2—2 格林斯潘(左)与其前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右)

资料来源:http://www.boston.com/news/politics/gallery/110708_possible_Obama_cabinet_members?p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