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创新社会主义理论[1]

理论决定政治方向。政策可以灵活机动,但理论需要透彻才能坚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前提,也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的前提。机会主义政党不会有远大政治前途。

过好社会主义理论关,对我党,对我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一直是重大课题。社会主义不是虚无空洞的名词,而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时期所走道路的名称,更是人类进步的方向。缺少关于社会主义的扎实理论,缺少对社会主义理论推陈出新的认识,不仅党的政策会迷失政治方向,而且执政党和参政党都会陷入名实不符的矛盾。名实不符意味着执政党缺失诚信和正当性,意味着党员队伍的松散乃至分裂,意味着缺少凝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当前的紧迫问题是理论与政策脱节,政策缺少理论方向。这个脱节是从我党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争论”的决定开始的。“不争论”有其历史意义(拒绝走斯大林式计划经济的老路),也有历史的局限性。1/4个世纪后,“不争论”的局限已经非常清楚了,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理论和方向,甚至发动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也成了疑问。“成熟的”市场和法治的榜样是中国香港和美国、新加坡,但这些榜样并不支撑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信仰,更不支撑中国共产党和党对中国的领导。更严重的是,羡慕苏联,中国变不成苏联;羡慕美国,中国变不成美国;羡慕新加坡,中国不可能变成新加坡。中国只能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的发展方向2013年11月3日,在21世纪理事会“读懂中国”的北京会议上,美国政治理论家福山发言称: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危机”并非来自西方竞争型选举制,而在其所用的话语系统已过时,不仅无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还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笑柄。无论福山如何判断,党的基础理论和话语系统也确实需要与时俱进,跟上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现实。

因此,中国共产党应当立足中国,逐步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


注释

[1] 本文写于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