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有为往来书信集(中华史料丛刊)
- 张荣华
- 3910字
- 2020-08-30 01:19:09
康有为致李提摩太(1898年9月30日—11月21日)
第一书
李提摩太先生阁下:
四日一别,并言敝国宫廷之变,仆是日受皇上密诏,令设法求救,而贵公使不在,事无及矣。五日即有大变,致我圣明英武、力变新法之皇上被废,并闻旋即弑矣。呜呼痛哉!伪临朝太后,淫昏贪毒,守旧愚蔽,乃敢篡位幽弑,自称训政。夫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安有临政二十四年天子,英明变法如此,而待训政者哉?我国经义,帝者以嫡母为母,不以庶母为母。伪太后在同治则为生母,在今上则为先帝一遗妾耳。岂可以一淫昏之宫妾,而废圣明之天子哉?
淫后毒死我显后,酖死我毅后,忧怒而死我穆宗,今又废弑我皇上;真神人所共愤,天地所不容者也。向来阻抑新政,及铁路三千万,海军三千万,皆提为修颐和园。昭信股票,则起天津行宫。致国弱民穷,皆由于此。将来以国托与强邻,则不为敝国之忧,亦地球大局所关也。仆身经十死,荷蒙贵国保护,得全性命,俾传密诏。伏乞转求贵公使电达贵政府主持公义,保我皇上圣躬,全我皇上权力,施我大德,感且不朽。我皇上必将有格外图报,以扶亚东大局,抑贵国实利赖焉。谨为我在贵公使前谢保护之德,谨代我大皇帝求救,惟垂哀察。名另具。
第二书
舍弟无辜被戮,肝肠寸裂,其遗骸不知何在,恐无敢收者。先生仁心义闻,暴著天下,向来捧襟,幸托相知,舍弟亦托交末。伏乞先生代收遗骨,寄交渣甸怡和行轮船,交香港(用西文信)渣甸行买办何东转寄便可得收。所有运费船纸,望代写办,以便汇上。计先生以道德救人为事,必许之也。冒昧渎请,恃仁人之能救人也。敬请道安。名另具。
另函致容纯甫者,望代妥密交,各情并告知,此函亦并示之。
再,若运骨而归,寄港船票,不用写明何人收,但求将该票夹入西字信,一面直寄港。到港时,何东自然与弟料理妥当也。又启。
另有一函,寄慰杨孝廉米裳,望托人妥确交去。此人是杨深秀御史之子,其父无辜被戮,殊可哀痛。故寄此信慰之,并托先生收骨也。又启。
有信交渣甸行何东,寄来便可收。
同时被戮之杨侍御深秀、谭京卿嗣同,皆弟至交,并义士也。其林京卿旭,是弟门生。杨京卿锐、刘京卿光第,皆忠义之士,并遭此难。未知有人敢收其骨否?先生若能推爱,并施大仁,收其遗骸,加以殡殓,待其家人领去,不胜感祷。弟又启。
第三书
自八月四日晤见后,即仓皇出京。不料天降凶孽,初六日遂有我皇上被废之事。仆得承贵国兵舰保护,幸免于难。此皆足下大力拯援所至,感激何尽!惟舍弟惨戮,痛不忍言。闻未刑之前,足下曾于十二日入狱相视,不知舍弟有何遗言相告,乞以见示。仆前日曾屡奉书,欲乞为舍弟收领遗骸。今闻足下已出沪,前书想不获接,已另遣人赴都领运矣。仆此次出都,实奉我皇上两次密诏,命出外求救。伏乞代向贵国力请哀怜而拯救之,使我皇上得庆复辟,则仆幸甚,敝国幸甚!不胜涕泣待命之至。另抄白密旨两道备察,伏惟荃照,敬请安祉。某,名另肃。
顷令门人陈介甫、梁元理入都收拾舍弟遗骨。望函致都中贵友(西人)招呼一切,是所感祷。
初一日交杨锐带来朱笔密谕:(略)
初二日交林旭带来朱笔密谕:(略)
第四书
李提摩太先生足下:
日前着门人汤觉顿到沪,承推爱录用,感甚!近闻贵国大集兵于威海,并议联约德、日、美各国,仗义执言,将以救我敝国皇上复辟。仆亲奉密诏,奔走求救。前在香港,曾面晤提督白丽辉君,曰必以救我皇上为主,指颈矢誓,慷慨仗义。今诚得贵国一举,而我皇上之位可复正,敝国之新政即可行矣。夫西后之篡废,非欲为帝也,但为群小所牵迫为之耳。
其始则太监李联英曾被皇上廷杖,故恐皇上杀之,乃日造谤言于西后前,谓皇上将废之,积毁销金,西后信之。荣禄素媚李联英,又藐视皇上,其出督直隶省,有沥陈地方办事情形折上西后,无折上皇上。皇上知之,严旨申饬。荣禄畏皇上英明,乃迫西后以废立之事。且皇上欲行新政,而衰谬之老臣皆当罢黜,故环求于西后以废立也。
然则西后之废立,但为群小所牵率,以保全性命耳。若有大国剀切解谕,与之立约归政,请皇上待以不死,厚与数百万之供给,亦非不归政也。仆将诣贵国求救,道过日本,其国民思救我国情意踊跃,故暂勾留,拟十一月乃动身。足下若暇,能来此同游贵国,俾识贵国通才,不胜企望。若度贵国月间即能定救敝国之事,亦恳速函示知,俾仆缓行,至要。
再者,门生知县龙泽厚志行高洁,学问通博,闻京师有议捕之,奔走避地,流离无归。若报馆能多用人,请为录用,俾得枝栖,幸甚!敬谒兴居。名另具。十月初八日泐。
谨按:此书为侠士梁铁君代书。梁君名尔煦,顺德人,讲王学。戊戌从亡,后累年,丙午七月,以行刺那拉后为袁世凯所杀,烈哉!附书于此。癸亥正月康有为。
附:癸亥跋后
此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吾出亡致李提摩太君之书也,皆政变重要之事。凡四书,一为八月望后乘英兵舰初到香港之书,二为八月望后居港之书,三为九月在日本所发,似汤觉顿代书,四为十月在日本所发,为烈侠梁铁君代书,而门人梁启超一书附焉。
戊戌之政,圣主维新,中外想望中国盛强。鄙人过蒙知遇,毗赞新政,不幸致败。丁巳,摄政王见鄙人,犹言当时不用先生、不听先生言,是以致亡。然乃上幽圣主,下竭朝廷万钧之力而捕一亡人。八月六日,闭京城门,停京津铁路,京津各发兵三千大索。越日停津船大索,拓吾影像数千,腾电数百遍全国,悬赏金三十万以购吾头。
而吾以二日奉德宗密诏促出沪。先奉德宗密诏筹救,吾不欲行,谭复生拔刀以救上自任,而促吾行。黄仲弢学士来告变,令吾易西服或僧服避入蒙古。梁启超与幼博弟跪请。吾曰:“死生命也,昔吾在粤城归德门之华德里,飞砖隳地掠面下,若移寸许,死矣。”卒出天津,过荣禄总督署前而乘船,先至招商局船,下房舱矣,以无头等舱,复舍而登陆。翌晨,乘英之“重庆”船过烟台,登岸拾石购梨。其道彭某得捕吾电,适登舆往胶,至胶视电乃归捕,则“重庆”已行矣。乃命“飞鹰”鱼雷舰追我,闻舰吏黄某者献言曰:“若追索,英人必不交,事更难,不如以煤不足复命也。”
吾遂至沪,则上海道蔡钧奉伪旨大搜矣。英总领事白利南得蔡钧交逮捕吾之伪旨,乃令工部局员濮兰德持吾影像,登“重庆”船相物色。见吾惟肖,乃引入舱,问曰:“汝杀人乎?”吾诧问:“安得此?”乃更问曰:“汝毒弑皇上乎?”吾曰:“我受特达之知,赞变新法,天下皆知。愧不能报,安有弑理?”濮兰德乃出懿旨相视曰:“已革某官康有为,进丸毒弑大行皇帝,着即行就地正法。钦此。”吾乃大哭,以为上已大行,乃投海。濮揽裾留我曰:“闻上尚在,宜少俟,候消息。”然犹作绝笔书与门人徐勤及家人焉。盖荣禄党人,用明红丸案欲诬杀我,即弑上,一箭而双射也。不意吾不能杀,上亦不能弑,老夫至今尚存。天意茫茫,未知何所,览此伤心!然吾弟幼博与杨叔峤、刘裴川、谭复生、林暾谷四京卿暨杨漪川侍御,以十三日被戮,吾孥亦蒙严旨并逮,仅幸免。吾产并没,藏书三百箧皆尽,门人之书器咸没,草堂随先祠被封,先坟被掘。
己亥九月,自欧美归,过日本,吾《清议报》被焚,幸吾宿舰中未登岸。盖日政府受吾政府赂而拒登,吉田松阴之高弟品川弥二郎子爵以死力争于朝,乃登岸,遂归港。刺客载途,登吾港寓三层楼行刺焉。时门人狄楚卿犹在楼下与唐才常谈也。又开隧道于邻,欲火吾室,幸吾先行而免。
于今二十六年矣,亡弟之墓木拱矣,先帝升遐,清室云亡,守旧仇新之人同归于尽。宣室之对,变法之事,奔亡之惨,筹救之苦,若寐若梦,若经累劫,天下亦相与忘之。此数书中,今惟龙泽厚、梁启超二人尚存。梁铁君则于丙午以欲刺那拉后,七月十四日骂袁世凯被毒死。老夫既负衣带不能救,无补于国,埋忧无地,且作天游。程君白葭乃能藏吾旧书,出以相示,重提往事,恻恻寸心。
嗟夫!自戊戌政变以来,中国死人民数千万,借债廿万万,士农工商败坏,生民涂炭,道揆法守之扫地,风俗人心之变隳,国几不国矣。呜呼天乎!吾复何言!夫各国新旧互争,必不能免也;然吾国宫中秘密,非外人能知也。惟裕京卿朗西之女德菱女史,曾入宫侍上读英文,知最详确,即撰《清宫二年纪事》之人,今犹在也。其告我曰:那拉后令上侍出入,同膳,严声厉色,未尝一言。上之恶隆裕后,亦未共言也。幽禁上于颐和园玉兰堂,不许出一步,隆裕后及珍妃、瑾妃皆侍膳时可见,不得至玉兰堂也。堂中惟列书,上终日惟读书写字,或与德菱谈天下事,曰某当革新,某当整顿;已大声曰作梦,则垂首叹,无复言。时时谈及鄙人,则曰:康有为侠士也,彼为救中国,不求官禄,与之官亦不受。或大声曰:康有为专为救国来也!凡五十余次。呜呼!逋臣梦思瀛台,岂意先帝之眷念逋臣若此之甚耶!不能筹救,万死罪甚。德菱又曰:先帝以弑崩也。那拉后令崔太监进毒药,遂崩。先帝遗诏书一“斩”字,写“袁”半字未成。隆裕不奉诏而保存袁世凯,遂酿袁篡。故隆裕之丧,吾开幕举哀,铁宝臣尚书不哭,曰清朝亡于两那拉。德菱言之详,乃信。
李提摩太君,英教士之仁者也。与吾交久,吾荐之上,将令在懋勤殿行走,以政变未成。李君以电救吾于总领事白利南,白君未之言。白总领既救我,相见于兵舰,与领事班德瑞偕来,曰:“吾昔在广州,闻君博学高行,盛名久矣;既闻变法,益仰慕。及蔡钧之请会捕也,吾乃电请于伦敦政府,沙士勃雷侯为总揆,复曰:吾英救政治犯凡八百人,今宜救也。故吾调兵舰相救。”英兵部尚书白丽斯科子爵调兵舰于舟山,欲救吾上,英使窦纳乐阻之。议院人数少十四,遂不行。此亦关中国存亡盛衰之故也。然伯葭爱敬吾甚,其必有劝救吾电也。
及甲寅归国来沪,李君开会欢迎,吾演说大同。李君曰:“吾基督教太简,不能统全球也,吾欲合诸教,闻君早有此说,吾教人多攻吾叛教,子盍助我行之。”其深识大志若此,今何可多得也。伯葭高义,始终如一,又保全吾戊戌影像,即捕索之像也,亦可悲感矣。伯葭请书此后。戊戌后二十六年癸亥正月十一日,游存老人康有为题。
(录自《康南海先生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