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12年西部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2年是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十分严峻,复苏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虽然西部地区发展形势较好,政策利好因素较多,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问题仍较多,从整体来看,机遇大过挑战。为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西部地区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在保持政策取向稳定的同时,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促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关系,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域合作力度,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一)稳定政策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用好用活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西部大开发15%企业所得税率政策适用领域,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信心;利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机遇,加快落实各种配套政策,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继续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定投资是关键。以政策与财政投资为杠杆,拉动社会资本投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扩大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和投资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金融环境,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农业、民生、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启动能够广泛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并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

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相结合,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落实好收入分配调节的各项政策,继续加大对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财政性支出,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业,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健身、文化等消费,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消费、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与牧区商贸流通网络,积极稳妥地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全面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继续推行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落实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认真落实稳控物价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正确引导社会消费预期。

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和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与基础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为求职者提供更好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努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和周边劳动力在西部地区就业,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

(二)将“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要抓住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产业特别是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要把加强技术改造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完善财税和金融信贷支持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重点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工作,推进优势产业延伸升级。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壮大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围绕重点产业、企业、产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经济运行调节,提升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巩固和打造一批绿色知名品牌;加快发展物流、金融和旅游等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和创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创业板上市、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重点项目搞协作,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深入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化手段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重点产品、关键技术。要鼓励支持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产、学、研、用密切合作的渠道和机制,培育和支持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创新企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要加大对“两化”融合中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企业信息化升级,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营销管理、物流配送、质量品种、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装备工艺等各环节的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对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力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眼于构建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突出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加快培育一批中小城市和重点镇,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新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和县域城镇多元协调发展,构建西部发展的战略高地。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城市规划,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边界、规模、定位和人口密度,坚决杜绝“摊大饼”式发展。突出城市特色和功能定位,以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注重园区整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推动产城一体化。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增强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细化落实相关政策,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在条件成熟的地级市和县城开展新进城人口融入城市试点工作,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推进跨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共建共管。以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交通设施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市政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防止城市病的出现。进一步深化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深化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及其经验的推广试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城乡经济相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地产权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探索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式,加大对农村水利、交通、农地整治等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现代化程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认真落实重点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及重点产业发展政策,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合理进行区域内部产业分工,优化土地、水资源等要素组合,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多头并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次区域内部要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纽带,推进西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合作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区域间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跨区域合作项目实施,推进跨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建设。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促进基础相对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实施新一轮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加快整村脱贫与连片开发,开展扶贫攻坚试点,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开发有度、开发有序、开发可持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增进。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经济要发展,政策必须与时俱进,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和中国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向改革要动力已成为一种解决困境的重要方案。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内需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取向,因此经济领域的改革将围绕这一点进行。当前西部经济要通过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产权改革、综合性减税改革、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事业转企业改革、农地产权与林权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制度变革提高经济的效率和供给能力,并带动新一轮私人投资的扩张;还要通过分配制度、城乡公共品供给、用工与工资、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带动私人消费的崛起。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国家扶持边贸的各项政策,打造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外向型产业园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大力拓展国(境)外市场;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外资的利用质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与周边国家在资源、能源与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引导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稳步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把西部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东西互动,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使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是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西部地区近年来承接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出口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加快。为此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一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发展优势资源支撑的特色产业,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在继续搞好资金和项目援助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吸引生产要素和产业向西部转移,进而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

(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区

文化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具有精神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不仅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能带来经济收益,而且文化中有非正式制度、文化习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构成经济活动的文化环境,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经济发展效率以及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发挥着系统性的作用。由于文化投资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产和动力源,由此文化具有资本的含义。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文化经济价值创造活动等,也包括以非正式制度、文化习俗、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经济活动背景的文化现象;它既可通过有意识的价值投资或个人与集体创意而形成,也可通过无意识的文化传承、群体互动等方式形成和积累。

文化资本的积累与创造不仅本身可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可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知识资本等的积累并与这些资本协同促进经济增长。对个人而言,拥有文化资本不仅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积累文化资本是个人提高对经济活动成果的贡献度并提升经济地位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等各类组织而言,培育和积累文化资本是提高组织效率、提高产品与服务价值、便利经济成果市场价值实现进而提升组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法宝。对社会而言,文化资本的存量、结构和呈现方式,对确立经济发展目标、调和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促进经济成果共享、降低经济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普适性规则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文化消费正在成为经济的重要生长点。对区域经济而言,区域经济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交流过程,积累文化资本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形象和经济竞争力,合意的文化有助于区域间经济交流,扩展市场规模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并增强创新动力;文化资本的积累还制约着区域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形成的速度与方向;区域性文化影响着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消费的结构和规模;文化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的生产不仅具有报酬递增效益,而且文化消费过程可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与价值观、信念等的扩展而产生较强的正外部性,并促进其他形式的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要站在文化资本积累具有正外部性角度,强调政府在文化资本积累方面的责任,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政策与资金支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仅应考虑当下效应,而且应着力于长远;政策与资金投向影响着区域文化资本的规模与结构。为此西部地区应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增强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文化业态,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和区域文化产业群建设,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准建设好城市文化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区域文化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5705&record=80,2012-01-17.

[2]国家统计局科研所.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1222_402774765.htm,2011-12-23.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688万.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0.htm,2011-03-11.

[4]张宇燕、徐秀军.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187710/16699174.html,2011-12-23.

[5]2011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06/t20120306_23133980.shtml.

[6]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26/t20120326_23188277.shtml,2012-03-26.

[7]2011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15/t20120315_23160393_1.shtml,2012-03-15.

[8]201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05/t20120305_23129917.shtml,2012-03-05.

[9]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2/29/t20120229_23116250.shtml,2012-02-29.

[10]2011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5/02/t20120502_23288473.shtml,2012-05-02.

[11]2011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30/t20120330_23204833.shtml,2012-03-30.

[12]2011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06/t20120306_23133970.shtml,2012-03-06.

[13]2011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22/t20120322_23180143.shtml,2012-03-22.

[14]2011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2/28/t20120228_23112227_1.shtml,2012-02-28.

[15]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16/t20120316_23164102.shtml,2012-03-16.

[16]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203/14/t20120314_23156507.shtml,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