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分项评价与分析

(一)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宏观经济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在宏观层面的展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志。依据本报告第二部分对有关文献的研究,宏观经济竞争力被界定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从概念的内涵出发,我们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对西部各省(区、市)2010年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对其宏观经济的发展潜力做出一个基本判断。通过对西部各省(区、市)的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排名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更为客观清楚地了解西部各省(区、市)在西部地区的相对位次,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1.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及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国内外学者及研究机构对于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一般分为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在国家层面上,宏观经济竞争力着重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考察一国经济运行状况;在省域层面上,宏观经济竞争力着重考察一省整体经济实力及对外开放程度。关于国家层面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IMD通过国内经济实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价格五个子要素来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EF则采用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国民储蓄率、通货膨胀率、利差、政府债务、实际有效汇率六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关于省域层面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王秉安(2005)在宏观经济竞争力指标下设有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经济外向度竞争力,并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部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李闽榕(2006)采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对1998—2004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张玉冰(2006)通过总体经济规模、财政金融环境、劳动力和就业、物价稳定性、经济外向性五个分级指标对大陆沿海三大区域及台湾的宏观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

2006年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从经济总量水平、消费与收入水平、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各省(区、市)的宏观经济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后,该课题组一直沿用这一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根据上文对宏观经济竞争力的定义,我们沿用该课题组构建的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水平、收入与消费水平两个方面衡量经济实力,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两个方面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具体的指标选取如表2-4、表2-5所示。

表2-4 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市场化指数=(1-财政支出/GDP)×100

表2-5 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2.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我们选取了2010年的有关数据进行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静态分析和评价,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西部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二级指标及综合得分与排名情况如表2-6所示。

表2-6 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静态指标得分及排名

根据表2-6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综合排名角度看。与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8年的评价结果相比,西部各省(区、市)的综合排名没有大的变动,说明2010年各省(区、市)的宏观经济水平总体上比较稳定。重庆、内蒙古、四川、广西、陕西的宏观经济竞争力位于前列,保持着较高水平;宁夏、云南、新疆的宏观经济状况处于中游水平;而青海、贵州、甘肃在综合排名上较为靠后,处于下游水平,其宏观经济实力有待提高。

其次,从分级指标角度看。表现出如下态势:

(1)在经济总量水平上,与2008年各省(区、市)的总体排名没有发生变化。从得分来看,四川省在经济总量上都远远高于其他省(区、市)的水平,说明四川省在经济总量上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据统计,2010年四川省国民生产总值为17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3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10.1亿元,同比增长了37.9%;财政收入为1561.7亿元,同比增长了30.3%。这些都为四川省在经济总量上领先西部地区奠定了基础。内蒙古、陕西、广西的经济总量紧随其后,也处于上游水平。从2005年起,内蒙古在经济总量上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4%,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27.3%。2010年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达到了11672亿元,其经济总量水平各项指标均仅次于四川。而甘肃、宁夏、青海在经济总量上最小,仍处于下游水平。

(2)在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排名上,西部各省(区、市)的排名也没有发生变化。内蒙古位于第一,且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各省(区、市)。因为该指标主要是从人均水平上进行衡量,内蒙古的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但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内蒙古的城市人口比重较大,居民恩格尔系数低,这些都使内蒙古在该指标上得分较高。重庆、陕西紧随其后;宁夏、新疆、青海等位于中游;广西、云南、甘肃、贵州等排名比较靠后,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规模相对较小。

(3)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排名上,重庆、宁夏、陕西排名位于前三;四川、青海、内蒙古分别位于四至六名,处于中游水平;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份仍然处于下游位置。从各个分级指标上看,重庆四个指标都位于西部前列,尤其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全省面积比重为1.06%,明显高于同期西部其他省(区、市),反映重庆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宁夏、陕西、四川等省(区)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比较大,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比较高,因而排名处于中上游;青海由第七名上升到第五名,主要是因为2010年青海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55.1%,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增幅位列西部第一,对青海在该项指标上排名的上升具有推动作用。甘肃、云南、贵州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指标中排名均靠后,说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有待提高。

(4)在市场化水平的排名上,重庆、四川、内蒙古位于前三名,尤其重庆2010年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比高达76.48%,四川由于其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3.2%,远远高于其他省(区、市),由第四名上升为第二名;同时,这三个省(区、市)市场化指数都较高,且单位GDP所需公务员人数持续稳定下降,说明在2010年三省(区、市)政府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办事效率较高,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广西、宁夏、云南、陕西位于中游,其中,陕西作为西部经济大省,从反映该指标的数据上看,无论是从非公有制经济产值所占比重还是从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衡量,均明显处于劣势,说明陕西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薄弱。青海、新疆、贵州、甘肃位于下游,这些地区在反映市场化水平的各项指标中排名都比较靠后,说明这些省份仍需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3.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在动态分析中,我们选取了2007—2010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三年平均增长率=-1注1

注1居民恩格尔系数增长率、单位GDP所需公务员人数增长率是反向指标,计算公式为三年平均增长率=1-

二级指标及综合得分与排名情况如表2-7所示。

表2-7 西部各省(区、市)宏观经济竞争力动态指标得分及排名

根据表2-7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重庆动态排名位居第一。重庆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区、市),尤其是经济总量水平的增长幅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两个二级指标得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两江新区”、公租房建设等重点工程强力支撑投资平稳增长。重庆加快本地区城镇化建设,同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全省面积比重的增幅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第一。加之,重钢环保搬迁,新区逐步建成及二期建设强有力地带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快速增长,拉动了全市工业增长,延长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整体来看,重庆四个分项指标排名均靠前,说明2010年重庆整体经济发展强劲,宏观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强。

(2)内蒙古、陕西、宁夏在动态排名上分别位于第二、三、四名。内蒙古2005—2008年增速一直位居第一,但2010年其排名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城乡居民收入及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均相对缓慢,在收入与消费水平指标的排名比较靠后。经济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偏重,非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就业结构性矛盾导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增长较慢,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全省面积比重的提升速度较慢。对于内蒙古来说,要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延长能源产业链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内蒙古的市场化水平高居西部首位,说明其政府工作效率在快速提升,市场的作用机制得到了较好的发挥。陕西近年来经济总量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陕北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明显地带动了陕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但其市场化水平排名较靠后,主要原因是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下降,说明非国有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减弱。宁夏位居第四,主要归因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3)云南、广西、四川分别位于第五至七名;贵州、甘肃、新疆、青海处于下游水平。云南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排名靠前,位居第二位,城市建成区面积占比快速增加,从2005年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广西在宏观竞争力动态排名中处于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放缓。四川发展潜力虽然处于中游水平,但与重庆、内蒙古、陕西等西部其他几个经济大省相比明显落后,主要在于经济总量基数大,提升较为缓慢,并且在市场化指标的动态排名中也比较靠后。贵州省近几年因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快速增长,且人口增长率最小,恩格尔系数下降幅度最大,在收入与消费水平动态排名中位居第一位。但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动态指标中均排名靠后,制约着宏观经济竞争潜力的整体提高。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在动态整体排名及各个分级指标中排名都比较靠后,说明如何实现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根据本报告前部分的分析,我们将区域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国范围内某一个特定区域的三次产业,在全国各区域同次产业间的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强弱程度及其在可预见未来的发展潜力大小的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对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的现实产业水平,把握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趋势。为此,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1.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是基于波特(Porter,1998)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应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和机遇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层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单一产业进行区域比较和评价。例如魏后凯、吴利学(2002)用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构建函数关系,评价了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刁慕蓉、庄丽娟(2004)从经济实力、服务业的总体情况、主要服务行业的状况、科技实力四个方面着手对我国六省市服务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游士兵、肖加元(2005)从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和机制竞争力因素五方面,共18个指标对我国各省份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考察。

另一类是从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角度进行评价。陈红儿、陈刚(2002)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产业市场绩效、产业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共15个具体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1999年浙江省内各产业的竞争力综合得分。刘国亮、薛欣欣(2004)构建了一个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技术水平、市场绩效四个竞争力要素,共15个具体指标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竞争力评价矩阵来综合评价区域产业竞争力。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课题组自2006年开始的研究将区域产业竞争力分解为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四个方面包括30个具体指标,对省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从2006年起对中国西部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了持续的测评。该课题组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测评中所包含的三次产业各具差异,因此,应以不同的子要素分别予以评价,再以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与以往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西部各省(区、市)三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和新特点,从而更清晰地把握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结合已有文献分析,目前对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更多地偏重于从全国的范围出发,利用各种方法对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计算并评价。很少有文献是从西部地区的范围出发,在测算各年度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反映出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在对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时,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所采用的测评方法和指标体系更符合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报告将继续沿用该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2.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我们分三次产业来考察。其中对第一产业的考察分为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生产条件、产业现代化水平四个方面共9个指标;对第二产业的考察分为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资产结构、产业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共9个指标;第三产业分为产业规模、产业主要行业效益、产业地位三个方面共9个指标。具体指标选取见表2-8。

表2-8 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的静态评价与分析

我们采用2010年的数据,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各省(区、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静态分析与评价,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以及2011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由于评价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相关性,为此,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为了更好地对指标进行解释,我们采用varimax法进行旋转,并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并计算出各个产业的得分情况,再用各省(区、市)三次产业的综合得分分别乘以当年其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从而得到整体的产业静态竞争力得分及排名。具体结果见表2-9。

表2-9 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静态评价得分及排名

(1)从综合排名角度上看,与2008年相比,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排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各省区市在排名上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发展实力较强的地区依然保持在排名的前列,而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基本上保持了2008年测评时的排名。

在2010年中,内蒙古、四川、陕西、新疆四省(区)的产业竞争力依然位于前列,保持着较高水平。与2008年相比,内蒙古超越了四川位居第一;重庆、云南、广西、贵州产业竞争力处于中游水平;而青海、甘肃、宁夏在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上依然靠后,其产业经济实力有待提升。

从排名变化上看,内蒙古、重庆、云南、甘肃均在2008年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位。其中,内蒙古依靠第二产业强劲实力和第三产业的稳步增长超越了四川成为西部第一。2010年内蒙古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率为14.9%,远高于全国10.3%的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38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365.7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4187.83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7.1%、29.3%,第二产业贡献率超过全国水平接近10%。其三次产业结构也由2008年的12.5∶51.8∶35.7调整为9.5∶54.6∶35.9。可以看出内蒙古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贡献最大。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左右,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其第三产业也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重庆、云南和甘肃三省区虽然排名均上升一位,但其相应的产业发展现状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与2008年相比,四川排名下降了一个位次,但其第一、三产业依然位于西部地区前列,特别是第三产业始终保持排名榜首。第二产业从第三位下降至第四位,可以看出2008年特大地震灾害对四川工业基础的破坏仍有一定的持续影响。因此,从综合实力上看,排名的下降并不足以撼动其西部经济大省的地位。

2010年,在西部各省(区、市)中,排名下降最明显的是广西,排名下降了二个位次。2010年广西自然灾害事故频发。春耕生产期间,广西西北部旱情达到特大干旱等级,67个县687个乡镇受灾,受旱农业人口约800万人,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900万亩。6月,广西全境又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近2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65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损失2.54亿元。因此,广西除第二产业保持排名稳定,第一、三产业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4.6%和11.1%,第一、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和29.7%,均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2)从分级指标看,表现出如下态势:

1)从第一产业竞争力来看,与2008年评价结果相比,西部各省(区、市)的排名均有小幅波动,但整体状况没有变化。陕西、四川、广西、新疆在第一产业竞争力上的优势依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陕西从第三位跃居至第一位,这得益于近年来陕西大力改善生产条件,使生产条件指标得分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其中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均位列西部之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民纯收入方面,陕西排名均在中下游,表明陕西省在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应该加大提高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益。与2008年评价结果相同,青海、贵州、甘肃依然排名后三位,说明这些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十分落后。贵州省的各项指标得分均较低,青海则由于区内人口较少,虽然生产效益较高,但总体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

2)从第二产业竞争力来看,内蒙古、新疆、陕西、四川排名居前四位。新疆的第二产业经过发展规模有了一定的提高,代表管理水平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位居榜首,代表生产效益的劳动生产率位于各省区市第二位。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宁夏,这三个省虽然劳动生产率指标处于中游水平,显示其生产效益仍在逐步提高,但其他各项指标特别是生产总值、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西部最后几位,说明第二产业总体规模过小,对其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

3)从第三产业竞争力来看,四川、内蒙古、重庆、陕西处于西部前列。尽管四川省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处于下游水平,但代表生产规模的第三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旅游总收入、房地产经营总收入均大幅高于其他省份,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相当于在这一指标上处于第二名的内蒙古的1.5倍。内蒙古在各项指标上均处于西部前列,其中劳动生产率、人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人均批发零售业居第一位,特别是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其他各省区市。陕西虽然总体排名第四位,但反映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地位的指标得分较低,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排倒数第三位。广西则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反映第三产业规模的指标均处于中下游,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排倒数第一位。第三产业竞争力排名下降二位至第六位。最后三位仍是宁夏、甘肃、青海,第三产业的总体规模太小是这三个省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弱的共同原因。

4.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与分析

与产业静态竞争力相同,我们仍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三次产业的动态竞争力进行测评,并用各地区三次产业的综合得分分别乘以其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三年平均值,从而计算出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动态排名。所有的动态指标均采用三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年平均增长率=-1

动态测评结果如表2-10所示。

表2-10 西部各省(区、市)产业竞争力动态评价得分及排名

(1)内蒙古、重庆、宁夏和贵州四省(区、市)产业发展的动态竞争力较强,潜力较大。由表2-10可见,产业动态竞争力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内蒙古、重庆、宁夏和贵州,显示出这些省份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内蒙古、重庆在各省(区、市)产业动态竞争力整体排名中列第一和第二,但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其优势不够明显,其第一产业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九,处于中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宁夏静态指标排名处于最后一位,但凭借第一、三产业的动态竞争力迅速提高,使其综合竞争力跃居西部前三名。

陕西、广西、四川、青海的产业发展潜力处于中游水平,分列第四到第八,说明其动态产业竞争力具有一定优势,但表现得不够明显。

动态竞争力排名后三位的依次是甘肃、云南和新疆。其中,甘肃和云南第一、三产业动态竞争力处于中游水平,但其第二产业排名均处于最末位,严重拖累了整体竞争力排名。新疆尽管第一产业动态竞争力排名居各省(区、市)第一位,但其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发展极不均衡。

(2)各省(区、市)各有发展的优势产业。内蒙古在201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动态竞争力排名仍然位列第一。第二、三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其第二产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6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同时,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第一产业排名不高,各项指标增长速度缓慢,特别是农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三年平均增长率仅为5.95%,为西部各省(区、市)最低,这与当地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特色有着密切关系。

重庆在产业动态竞争力中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竞争力的迅猛发展。第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反映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增长率上,三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和15.3%,位居西部各省增长之首。与此同时,生产效益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三年平均为22.9%,同样位居西部第一位。仅有反映成本费用的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增幅缓慢,表明重庆要保持产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应加强第二产业的管理水平。重庆的第三产业动态竞争力位于西部的中游水平,主要是受制于其产业规模增长较慢,但其中房地产经营总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为95.8%,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在西部各省区市中增速最快。

宁夏在产业动态竞争力中排名第三,除了第一、二产业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外,第三产业动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是其综合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现实产业规模较小,近年来,宁夏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扩大产业规模。其第三产业总产值三年平均增产率为27.4%,为西部各省区市最快;同时围绕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浓郁的回乡风情、迷人的六盘胜景和美丽的塞上江南等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三年年均增长28.9%仅次于第一位的广西;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宁夏的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位列西部第二。但其偏僻的地理位置、人才的匮乏对其今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发展的可持续性略显不足。

综合动态竞争力排名后三位的是甘肃、云南、新疆。其中,甘肃和云南的第一、三产业动态排名均处于中游水平,但是第二产业位次靠后。产业生产效益低下,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一、二名;产业管理水平长期落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率与总资产贡献率增产率均为负增长。此外,云南的工业主要是由烟草、糖、茶叶为主的轻工业和以有色金属、钢铁、磷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构成,基础相对薄弱,受自然资源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过大,使其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冲击。新疆的动态竞争力持续下滑,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规模,因此增长率也相对较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原本就不具有优势的第三产业动态竞争力排名西部最后,其中第三产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2.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率为2.5%,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14%,均为西部最低。特别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出现了2.8%的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2009年在乌鲁木齐发生的“七五暴乱事件”对于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恶劣影响。

(三)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内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配置,呈现出比其他企业更优越的产品生产能力、盈利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的综合素质。由于企业竞争力是形成省域竞争力的基础与体现,而区域竞争力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土壤与摇篮,因此企业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发挥着决定性与代表性的作用。本文沿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年构建的“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静态与动态测度,比较分析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发展态势,为西部各省(区、市)加速提升其企业竞争力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文献综述

以波特为代表的市场结构学派(波特,1990),认为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机会与政府则是辅助因素。以潘罗斯(1995)、维纳菲尔特(1984)为代表的资源学派,强调企业资源及其差异与积累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意义。以普拉哈拉德(1990)、哈默尔(1990)为代表的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积累的知识、经历和技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关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重心逐步从理论研究过渡至实践应用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被囊括于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该指标体系强调微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管理要素、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首创精神。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企业竞争力评价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企业竞争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广泛的实践。金碚(2003)首先提出以我国境内上市公司为对象的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测评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大类,具体包含规模实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研发能力与公众评价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肖智等(2000)提出21世纪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水平、科技开发水平、经济信息利用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偿债能力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胡大立(2001)提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评估企业的潜在竞争力与显在竞争力,该体系包含了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获利能力、市场控制力、技术创新能力、外界环境关联水平等12个一级指标和70个二级指标。张金昌(2002)所设计的是一套以盈利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他认为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收益水平的最终反映,该体系包含利润、价格、质量、营销、技术、消耗等14个指标。李友俊等(2002)提出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企业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张晓文等(2003)运用层次分析法把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成基本要素、评价要素、指标层、操作层4个层次,共包含11个评价要素、30个评价指标。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6年构建了“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08年各年份西部地区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是一套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测性以及时效性的指标测评体系。第一,该指标体系采用了“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法,即从企业最易感知的属性入手,将其表示为企业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较为直接地反映出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竞争结果及企业现实运营状况,进而显示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态势;第二,该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体现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特点,着重衡量企业规模、企业运营能力、企业技术水平及企业社会贡献能力,对制约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问题、产业结构问题、高新技术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了及时的回应与思考。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组将继续沿用“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研究。

2.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构建的“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设有4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1,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2。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本次研究在“企业运营能力与质量”二级指标下,增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用以衡量一个地区的能耗水平及节能降耗工作的成效。

表2-11 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表2-12 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合法性,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西部各省(区、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在对得分和排序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价过程中,还参阅了大量已有文献资料。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我们以累计贡献率达到85%作为选取主成分个数的标准,经过计算得出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与排序。

3.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从2010年静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特征(如表2-13):

表2-13 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静态排序与分析

(1)四川、重庆、陕西企业竞争力排序分别位居西部地区第1、2、3名。

首先,四川省在2010年企业竞争力静态分析评价中,排序位居第一位,且各项二级指标均居首位,这说明四川省企业实力在整个西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四川省企业的绝对优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四川省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良好的发展基础,四川位于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级推进的第一轴线——沿江轴线上游,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成为连接西南与西北两大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与重庆及周边城市共同构成长江上游经济圈,区位优势与良好的交通运输基础,使四川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二是四川省的企业基础、科技基础与劳动力素质较西部其他省(区、市)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与总产值分别为22564.76亿元、23147.38亿元,是在该两项指标上位居第二的内蒙古的1.53倍、1.7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13706个,是紧随其后的重庆的1.92倍,这促成了其企业规模实力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省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全省有两院院士60名,高新技术企业达1498家,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21家,全年共申请专利40230件,专利授权32212件,新增专利实施项目4129项,其中3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此外,全省共有普通高校9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8.6万人,增长4.9%,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2.6万人,增长7.0%,科技与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促使四川企业在运营能力与技术水平方面明显强于其他西部省份。三是四川省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2008年以来,四川提出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工程两个带动工程:即借助大企业集团的辐射力,带动中小企业聚集、快速成长;带动产业成片、成带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形成特色(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省经济委员会关于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两个带动工程”的意见》.http://www.sc.gov.cn/zwgk/gggs/jm/200806/t20080611_288642.shtml)2008-06-11.,“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及推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通过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科技成长型、资源节约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深加工型和出口创汇型等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中小企业,初步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局面,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100户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从2006年的474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474亿元,增长达141.9%,4年平均增速为24.71%;利润总额从2006年末的30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62亿元,平均增速达到21.4%;57户大企业大集团带动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共计65483户,户均配套企业1148户。

其次,重庆在2010年企业静态竞争力分析评价中,排序位居第二位,与其2008年相比,排名前进了1位,但其社会贡献能力二级指标相对靠后,居第六位。重庆地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合地带,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着左右传递、承东启西的战略枢纽功能,经济基础较好、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为重庆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此外,近年来,重庆坚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方针,着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外贸出口。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24.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1%;全年累计新签外商投资项目232项,同比增长44.1%;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额62.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5%;外商投资实际到位63.44亿美元,增长58.0%,世界500强企业104家入驻重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局面与“两江新区”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重庆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最后,陕西在2010年企业静态竞争力分析评价中,排序位居第三位,与其2008年排名相比后退了一位;但各项二级指标均处于前列,说明陕西企业综合水平较其他省份具有一定优势,这首先得益于其教育事业与科技事业的发展。陕西省有高等学校97所,2010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27.43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研究生招生2.88万人,增加0.14万人,科技成果688项、专利授权量10034件、科研机构2000多所,技术市场成交额达102.4亿元。教育与科技水平的领先地位成为陕西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其次,陕西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推进航空、航天、软件服务外包、集成电路、生物生产、硅产业、钛产业、电连接器八大产业集群,促进了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向园区、基地聚集,进一步提升了陕西企业的竞争力。再次,近年来,陕西着力构建国有资产调整与发展的实施载体,整合国有资产的优势资源,组建起延长石油、神华能源等多家大型企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陕西企业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陕西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工业产业市场占有率较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国际企业,企业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等。

(2)贵州、内蒙古、广西企业竞争力排序位居中上。贵州、内蒙古、广西在2010年企业竞争力静态分析评价中,排序分别位居第四、第五、第六位,其中内蒙古、广西较2008年排序变化不大,贵州则上升显著,由第九位跃居第四位。

在这几个省份中,内蒙古是近年来发展最为突出的省份,作为政策覆盖区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内蒙古,紧紧把握这一战略机遇,立足实际,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8年的27.1∶36.3∶36.6调整至2010年的9.5∶54.6∶35.9;大力培育发展主体,形成了鄂尔多斯、伊利、蒙牛、伊泰、远兴等多个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初步构建起涵盖煤炭、化工、电力、冶金、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此外,内蒙古企业的科技研究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89.8亿元,同比增长37.03%,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4%,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2家,技术市场成交额27.1亿元,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内蒙古乳品企业,通过创新制造工艺与提取工艺,逐渐掌握了国内市场竞争的主导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在企业技术水平与设备二级指标排序仅排第7位,说明其高新技术发展仍然有待提高,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提高企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等“两区一带”格局的初步形成,使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大幅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583个、资产总计8667.45亿元,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贵州静态排序大幅上升,得益于其社会贡献二级指标得分的增加,2010年贵州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166.59亿元、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达到337678人,增长较为明显。

(3)新疆、云南、宁夏企业竞争力排序位居中下。新疆、云南、宁夏在2010年企业竞争力静态分析评价中,排序分别位居第七、第八、第九位,各项二级指标排序也基本处于中下位置。

新疆的发展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其原因在于新疆地处西北边界,直接面向中亚市场,新疆企业的轻工类、机电类产品极大地契合了中亚市场的需求。随着近年来中亚经济的逐渐复苏,新疆对外出口额快速上涨,出口额达到129.70亿美元,增长18.6%,新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1个,比上年增长18.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7亿美元,增长10.1%,使新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成为必然。此外,新疆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除政府管制不准进入的领域外,在工业、农业、商业、房地产、建筑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美克家私广汇石材、德隆红花系列、“麦趣尔”食品等多个知名品牌,同时建立了较规范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

云南省则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初步形成烟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矿业、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组成的支柱产业群,以花卉、物流、文化为特色的新兴产业,积极参与CAFTACAFTA: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GMSGMS: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合作,以把云南建设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为战略目标,这一系列举措为云南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于新疆、云南、宁夏而言,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在企业规模与质量方面的差距,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改善。

(4)甘肃、青海企业竞争力排序位居下游。甘肃、青海两省企业竞争力排序靠后,说明其企业竞争力水平相对落后。甘肃与青海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市场化进程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匮乏等多方面因素使甘肃、青海企业发展缓慢,企业竞争力较弱。

4.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为反映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发展态势,在动态分析中,我们按如下公式对27个三级指标的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最终得出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与排序。

三年平均增长率=-1

从2010年动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14),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特征:

表2-14 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企业竞争力动态得分与排名

(1)陕西、四川、重庆动态排序位居前列。陕西、四川、重庆企业竞争力动态排序位居前三。陕西省居于首位,得益于其近年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兼并重组大范围推行、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增长率达到25.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达到10.14%,但其运营能力与质量二级指标仅排第五位;四川与重庆情况相似,企业基数较大,静态水平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的明显优势,使其在增速计算上不具有优势,加之,四川企业面临的传统产业盈利能力减弱、新型产业发展滞后、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放缓了四川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步伐,虽然如此2010年四川、重庆企业竞争力还是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2)贵州、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云南动态排序位居中游。贵州、新疆、宁夏排序相对靠前,充分说明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也印证了它们静态排序的提升;内蒙古在持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呈现放缓的趋势,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模式粗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问题日益显露,动态排序仅居于第八位,各项二级指标排序基本处于中下游;云南省的发展缓慢源于其优势产业不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长期以来烟草业都是云南的主要产业,使云南支柱产业单一,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有限。

(3)甘肃、青海动态排序位居下游。甘肃、青海动态排序与静态排序均比较靠后,这两个省份经济基础与经济实力薄弱、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较差、地方财政匮乏,成为企业发展的阻力。此外,企业自身存在观念陈旧、竞争意识弱、管理落后等问题,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劣加之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甘肃、青海两省企业竞争力提升缓慢。

(四)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科技和教育支撑环境下,通过从事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反映出的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和教育基础状况、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科技潜力,同时,它反映该国家(地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推动能力。其核心是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平台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是提升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提升西部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使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我们将结合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定义,通过对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07—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进行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

1.文献回顾与评价

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中,国外比较有影响的有: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反映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技术指数;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每年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给出了包括R&D经费、R&D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的5类22个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简称UNDP)2001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从科技资源指数、科技产出指数、科技贡献指数等三个方面来评价区域的科技能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五个部分,共113个指标。

从2006年开始,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连续五年对西部省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选取高等学校数、义务教育普及率、技术市场成交额等19个指标来评价区域科教竞争力,《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7—2010)》中从科技基础与投入、教育基础与投入、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四个方面给出了评价区域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从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文献中有关科技竞争力的部分主要是对国家层面的评价,《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主要是对中国各省(区、市)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中竞争力篇则是从西部地区视角构建的评价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相对于前面的文献更加符合西部的实际。

2.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报告我们仍然沿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中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选取了财政科技拨款、财政教育支出、R&D经费支出、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数、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大专以上人口比例、专利申请受理量、专利申请授权量等19项指标。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5和表2-16。

表2-15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表2-16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本文分析与评价所使用的数值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1)》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2011)》。实证分析中只对西部11个省(区、市)进行了评价(西藏由于有多项指标数据缺失,分析时被排除在外)。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状况,根据上文构建的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从综合得分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再以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为基础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使用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相结合,实现对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3.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静态评价与分析

(1)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各指标的综合得分,见表2-17。

表2-17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评价综合得分及排名

(2)聚类分析

为了更详细研究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状的异同,在上述一级指标综合得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对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一级指标的聚类结果,见图2-1。

图2-1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静态分析一级指标聚类结果

(3)综合评价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陕西和四川科教与创新最具竞争力。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陕西和四川处于第一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陕西和四川的综合得分排名前两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实水平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陕西在科技基础与投入和科教产出等两个方面得分排名第一,在教育基础与投入和高新技术等两方面得分排名第二;四川在高新技术方面得分排名第一,在科技基础与投入和科教产出等两个方面得分排名第二。

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实力雄厚,其高校科技资源尤其丰富,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基础,全省共有高等学校9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8所,在校学生92.78万人;2010年,陕西省R&D经费支出达217.5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在科教产出方面,全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688项;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22949件,其中发明专利8138件,实用新型专利7939件,外观设计专利6872件;专利授权量总计1003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87件,实用新型专利6093件,外观设计专利2054件;全省签订各类技术合同9471项,合同成交总额102.59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65.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出口总产值的71.3%,较上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830.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4.7%。科技基础得以巩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3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0家,有两院院士60名。科教产出方面,四川省的技术市场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取得新成果。全年登记技术合同7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2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609项,有241项获得科技进步奖,有3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励;申请专利40230件,专利授权32212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4129项,新增产值735.67亿元。

2)重庆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较强。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重庆处于第二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重庆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三,说明重庆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现实水平在整个西部地区也较有优势。重庆在科技基础与投入、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三方面得分均处于第三位,这为重庆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科教基础。

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方面,2010年重庆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7%,仅次于陕西和四川;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6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1个。在科教产出方面,2010年,有14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147.53亿元;受理专利申请22825件,增长69.3%,获得专利授权12080件,增长61.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43件,增长37.1%。在高新技术方面,2010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5家,高新技术产品2761个;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1230亿元,软件业总产值100亿元。

3)新疆、广西、内蒙古、云南、甘肃、贵州和宁夏科教与创新竞争力较弱。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新疆、广西、内蒙古、云南、甘肃、贵州和宁夏处于第三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这七个地区的综合得分排名处于第四到第十位,其中,广西、内蒙古和云南在各二级指标的排名均居于中游,发展比较均衡;新疆在教育基础与投入方面得分排名第一,而在高新技术方面得分排名最后,说明其发展过程不均衡;甘肃、贵州和宁夏各二级指标得分的排名相对落后,说明其整体竞争力不强。分析结果表明这七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水平较弱,对本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

4)青海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最弱。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青海处于第四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青海的综合得分排名最后,青海在科技基础与投入和教育基础与投入等两个方面的排名处于最后,在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两个方面的排名处于倒数第二位,说明其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处于明显的劣势,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水平比较落后,这将会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看,第一类与其他几类之间的差别比较明显,这说明陕西和四川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明显优于西部其他省市,是其他省(区、市)在本地区追赶的目标。

从地理分布特征看,陕西、四川和重庆形成了西部科教与创新竞争力水平最强的聚集区域,而西北地区的整体水平要落后于西南地区。

4.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动态评价与分析

(1)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分析各指标的综合得分,见表2-18。

表2-18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评价综合得分及排名

(2)聚类分析

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的异同,在上述各指标综合得分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对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进行分类研究,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分析一级指标的聚类结果,见图2-2。

图2-2 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分析一级指标聚类结果

(3)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广西科教与创新最具动态竞争力。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广西处于第一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广西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说明广西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非常良好。具体来看,广西在科教产出方面排名第一,在高新技术方面排名第二,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广西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00项,比2007年增长11.4%;专利申请受理量5117件,比2007年增长47%;专利授权量3647件,比2007年增长91.2%;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4.14亿元,比2007年增长317.79%。

2)内蒙古和重庆科教与创新动态竞争力较强。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内蒙古和重庆处于第二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内蒙古和重庆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二和第三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在西部地区也比较好。具体来看,内蒙古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第一,重庆在高新技术方面排名第一。2010年内蒙古R&D经费内部支出为6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增长33.29%,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57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R&D人员5.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5%, R&D人员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59%,比上年增加7.3个百分点。

2010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增加值达到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电子信息制造业尤为突出,产值达到915亿元,比上年增长43%。

3)新疆、陕西、贵州、甘肃、青海、云南和四川科教与创新动态竞争力一般。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新疆、陕西、贵州、甘肃、青海、云南和四川处于第三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这七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处于中游水平。具体来看,新疆和陕西在各二级指标的排名居中,发展比较均衡;贵州在科教产出方面的排名靠前,而在高新技术排名最后,甘肃在高新技术方面排名处于前列,而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靠后,青海在教育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位居第一,而在高新技术排名最后,云南在教育基础与投入方面排名居前,而在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等两方面的排名靠后,说明这些地区的发展过程不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这七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缺乏后劲。从长期来看,这种发展态势不会对提升本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产生明显作用,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4)宁夏科教与创新动态竞争力较弱。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宁夏处于第四类;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宁夏的综合得分排名最后,宁夏在科技基础与投入和教育基础与投入等两方面排名均处于最后,说明宁夏的科教与创新动态竞争力处于明显的劣势。从长期来看,这种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本地区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并将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金融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金融竞争力是金融资源在金融市场流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经济金融化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深化,金融在整个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也日益突显,金融竞争力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成为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报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金融竞争力含义,结合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做出评价和排名;并将其与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年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分析其变化及成因,给出适合各省份新形势下的政策建议。

1.文献回顾与述评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趋活跃,其中影响最大的观点主要有3种:国际贸易观、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就金融竞争力而言,IMD和WEF在具体的指标体系建设上都提出4类共27项指标,这四类指标是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和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这一研究为之后各种金融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殷兴山等(2003)将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金融聚集力、金融资源力和金融区位力三大层次;周立群和潘宏胜(2003)以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区域11个城市为分析样本,将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为五大类共29项指标,即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金融机构发育程度、直接融资实力和企业财务状况实力指标;社科院金融所李扬等(2005)把一个城市金融生态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九个方面: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竞争力、金融发展水平、司法公正、社会诚信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地方政府诚信和金融部门的独立性;王仁祥和孙亚超(2006)则将金融竞争力分解为金融控制力、科技竞争战略、金融人才规模、法制健全程度、科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区位优势等。纵观以上研究,虽然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但都没有深入讨论金融竞争力的源泉和内在机制。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以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域禀赋特征为出发点,在深入研究金融竞争力源泉因素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连续5年撰写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2010年)》。通过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生态三个方面论述金融竞争力的内生机制,阐述了我国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发展变化趋势。该指标体系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讲,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金融竞争力的含义,按照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再结合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状况,我们构建了金融规模竞争力、金融效率竞争力和金融生态竞争力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金融竞争力。其中,金融规模竞争力又分为金融组织规模竞争力和金融资产规模竞争力,分别从金融的组织结构和资产结构两个方面衡量金融体系的规模竞争力;金融效率竞争力用来反映金融系统运行状况,即获得金融资本的难易程度以及资本的隐性成本,我们选择从整体效率和局部效率两个角度对金融体系的运转情况进行测评;金融生态竞争力包括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开放承担、区域基础设施和区域信用环境四个方面,综合评价某一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可比性以及指标的一致性,我们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最终确定了24个指标对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进行全面测评(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19)。同时,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的金融竞争力,我们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2008—2011)、《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1)、《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8—2011)以及西部各省(区、市)统计年鉴(2008—2011)。由于西藏自治区数据缺失比较多,我们将其剔除,只对西部其他11省区市进行了测评。

表2-19 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我们首先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然后以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为基础数据,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的金融竞争力静态得分和排名(见表2-20)。

表2-20 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静态得分及排名

根据表2-20的结果,我们可以对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金融静态竞争力情况做出基本的评价分析。

(1)总体来看,四川、重庆、陕西的金融竞争力处于西部前3位;内蒙古、新疆、云南、甘肃和宁夏分列4到8位,说明这四个地区的金融竞争力在西部地区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并不十分突出;广西、青海和贵州位于第9至第11位。说明这三省(区)的金融竞争力相对较弱。

四川、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而西北地区只有陕西位列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差异现象,而且西南地区金融竞争力整体强于西北地区。

(2)与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8年的评价结果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份金融竞争力排名变化基本不大。四川、陕西、新疆和云南并未发生变化;甘肃、广西、青海和宁夏也只是微调,上下浮动都不超过两位,变化也不明显,基本趋于稳定;相比之下变化比较大的是重庆取代内蒙古由原来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

重庆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2007年3月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时提出: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包括“明确了三大定位、提出了一大目标和交办了四大任务”。下,重庆已经发展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并且在“十一五”期间重庆金融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10年,重庆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截至12月30日,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近1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同年,在重庆还成立了目前国内规模第二、西部第一的金融租赁公司,这些都有效地支持了重庆的快速发展,为提升重庆金融综合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得分数据上看,重庆各个方面数据均处于西部前列,而且金融规模和效率比2008年都上升了1位,正是基于此才能取代内蒙古,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跃居西部第2位。

内蒙古的金融生态得分则连年处于西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内蒙古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济迅猛发展,宏观经济数据有显著优势,人均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几乎都是其他省份的2倍。但由于在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方面缺乏突出的优势,限制了内蒙古在西部地区金融竞争力的地位。

广西排名的下滑主要是金融效率下降到西部末位导致。具体来看,2010年广西金融机构人民币余额存贷比为75.49%,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为73.91%,同比下降12.13个百分点。

4.西部各省(区、市)金融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金融动态竞争力反映了金融发展的速度和潜力。金融动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为金融静态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三年几何平均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

三年平均增长率=-1

同样,我们根据金融静态竞争力测评的方法和步骤评估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金融动态竞争力,得出最终得分和排名(详见表2-21)。

表2-21 2010年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金融动态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根据表2-21的得分和排名,我们可以对西部各省(区、市)动态金融竞争力做如下基本分析和判断:

(1)总体来看,重庆、甘肃、青海动态排名居前3位,表明这三个省市的金融业在2008—2010年间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四川、内蒙古、陕西、广西分列第4到第7位,在西部金融动态竞争力排名中居于中间水平,说明其金融发展潜力具有一定优势但并不十分明显。宁夏、云南、新疆和贵州四省区位于第8至第11位,表明这四省(区、市)金融业在2008—2010年间发展速度较慢,金融动态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重庆在金融竞争力动态排名中位于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其在金融生态方面的突出优势(得分1.484)。加之,2010年重庆市存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西部继四川之后第2个本外币贷款余额超过万亿的地区,从此,晋级全国“万亿俱乐部”。

与重庆相比,甘肃和青海的不足之处在于金融业发展的不均衡。就具体得分和排名来看,青海金融规模增长率排名西部第一(得分2.196),但金融生态增长率得分却位于西部末位;甘肃的金融效率增长率位于西部首位,但其金融规模增长率却排在了西部最后一位。

(3)四川凭借连续多年的金融规模优势,跻身于西部动态金融竞争力四强。其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增长率排名均靠前,但金融生态增长率却表现平平。因此,四川省在保持一定规模优势和良好金融效率的条件下还要注重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才能使得巨大的金融发展潜力得到发挥。

(4)陕西和宁夏分别位于第6和第8位,金融业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都处在西部中游水平。排名第5、第7位的内蒙古和广西的发展特点是各自拥有一个较为强势的方面,但其他两个部分则相对较弱。以内蒙古为例,其金融生态增长率排名西部第3,说明在近三年内,内蒙古宏观经济发展较快,其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较为突出。相比之下,内蒙古在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就没有特别的优势,均处在下游水平,从而导致其综合排名也相对靠后。因此,上述两个省份应努力寻求一条金融业均衡发展之路,一方面继续保持优势部分的增长,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相对弱势部分,从而提高本省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

(5)云南、新疆和贵州分列第9到第11位,无论是金融规模的变化、金融效率还是金融生态的提升,上述三省均排名靠后,金融发展潜力较低。对这三省区来说,需要加大力度发展金融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否则将可能阻碍地区经济发展。

(六)资源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日照资源、风力资源、森林、草地、能源等资源。在资源种类上,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拥有120多种;在资源数量上,西部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前茅。除此之外,西部地区的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因此,西部地区是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富集地区,是我国能源、矿产及原材料的供给基地,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资源储备库”。分析和评价西部各省(区、市)的资源竞争力情况,有助于西部各省(区、市)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内充分认识和利用本地区的已有资源优势,升级转型产业结构,创造新的优势发展地区经济。

1.文献回顾

吴巧生等(2002)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资源竞争力的评价必须以目标区域在短期与长期的结合上实现有限资源的长期利用和永续利用的目标为前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孙志成(2009)认为,影响资源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态势、资源的投资环境(包括开发成本、经济效益等)区位条件、制度及环境因素等。同时,各省区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资源禀赋、市场状况、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效益。

余瑞祥等(2004)指出研究资源竞争力有助于揭示广大西部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依据,认为影响资源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状况、市场需求、成本情况、区位条件、制度因素以及区域环境等等。

还有部分文献对矿产资源竞争力做出了评价。王志宏(2002)从矿产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社会效益5个方面对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后指出,矿产资源竞争力的评价应以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评价为基础,以市场需求趋势预测为主要依据,在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下,评价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闫军印等(2009)通过建立包含矿产资源禀赋、矿产资源开发、矿业市场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支持5大评价系统22项评价指标的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例,实证研究了23类主要矿产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并提出了提高河北省矿产资源竞争力的具体对策与建议,为河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中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这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2006年开始,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进行了持续性的评价研究,并在评价过程中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

为了抓住资源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征,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能力的强弱,本报告将沿用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作为一级指标,生活资源、气候资源、植物资源、能源资源4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指标体系涵盖耕地、水资源、温度、风速、降水、日照、森林、草地、能源等诸多方面。本报告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全面考察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的问题,具体的指标选取如表2-22、表2-23所示。

表2-22 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本报告设定气温25℃作为人类最适宜的状态,用“全年平均温度适度偏离值”来衡量实际温度与设定的最适宜状态的偏离程度。

∗∗本报告设定风速为1米/秒作为人类最适宜的状态,用“全年平均风速适度偏离值”来衡量实际风速与设定的最适宜状态的偏离程度。

∗∗∗能源矿产储量指标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基础储量之和。

表2-23 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反映西部各省(区、市)资源情况的指标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无法用某一个指标值来代表该地区资源竞争力的强弱。本报告将选用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按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的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的原则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既可以避免信息重叠以及权数选择的人为性问题,又可以便捷地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出西部各省(区、市)的资源竞争力能力。

3.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本报告评价所用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和2011年西部各省(区、市)统计年鉴。在分析方法上,本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做出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24所示。

表2-24 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得分与排名

由表2-24可见,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排名前三位的省(区、市)分别是内蒙古、新疆、陕西,随后是四川、云南、甘肃、贵州、广西,宁夏、青海、重庆三个省市位居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的后三位。该结果与2008年研究结果相比,西部各省(区、市)资源静态竞争力排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排名上升的有新疆、陕西、甘肃、贵州、宁夏五个省区,新疆由2008年的第5名跃升到第2名,陕西由原先的第7名跃居到第3名,甘肃由2008年的第9名上升到2010年的第6名,贵州由2008年的第8名上升到2010年的第7名,宁夏由2008年的最后1名上升到2010年的第9名。排名下降的有云南、四川、青海、广西、重庆,排名跌幅最大的是青海和云南,青海由2008年的第4名下跌到2010年的第10名,云南由2008年的第2名下跌到2010年的第5名,四川由2008年的第3名下跌到2010年的第4名,广西由2008年的第6名下跌到2010年的第8名,重庆由2008年的第10名下跌到2010年的最后一位。

2008年至2010年内蒙古一直占据着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第一的位置,这与内蒙古天然的地理优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截止到2010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30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74种,其中,内蒙古的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它还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年日照量普遍超过2700小时。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1位。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9%。

新疆排列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的第二位,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新疆的水资源量约占全国的3%,2009年地表水资源量713.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517立方米。太阳能理论蕴藏量1450—1720千瓦时/平方米·年,年日照总时数2550—3500小时,居全国第二位。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铬、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等蕴藏丰富。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预测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

作为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排名第三位的陕西省,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5.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数据,陕西现有林地670.3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2.6%;天然林467.5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关山、黄龙山和桥山。陕西地质成矿条件优越,许多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现已查明储量的有93种,潜在价值42.5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天然气、盐、钛、钼、煤、镍等58种矿产的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十位。

四川、云南、甘肃、贵州、广西位居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的中间的五个排名。排名第四位的四川省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四川省水资源丰富,降雨量大,河川径流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号称“千河之省”。四川省能源资源也较为丰富,以水能、煤炭和天然气为主,煤炭资源约占23.5%,天然气及石油资源约占1.5%,水能资源约占75%。此外,大量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省位列第五,该地区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云南的能源资源得天独厚,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云南有6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排名第六位的甘肃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流域面积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2010年水资源总量为254.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987.8立方米。甘肃省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2010年日照小时达到2392.9小时。贵州省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中排名第七。贵州省的能源资源具有“水煤结合”、“水火互济”的优势。由于河网密度高,自然落差大,贵州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可开发量为1683万千瓦。全省潜在资源量2400余亿吨,保有资源储量逾500亿吨,列全国第五位,是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被誉为“江南煤海”。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贵州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良好的煤质与类型多样的煤种,为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资源条件。贵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贵州发展以铝、金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磷、重晶石为重点的化学工业和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工业等,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排名第八位的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亦称“有色金属之乡”。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全自治区地表河流总长34万千米,常年径流量约188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4776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总量的64%,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四位。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大,潮汐能理论蕴藏量40亿千瓦。

虽然宁夏、青海、重庆位居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静态评价的后三位,但这三个省市的资源也相当丰富。宁夏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地、水和矿产资源,是全国四大自流灌溉区和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已探明矿产50多种,以丰值度衡量,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第六,人均产煤居第三,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青海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地区。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资源达12亿多吨,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等。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2011年水资源总量521.8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4%,年平均降水量1097.88毫米,比上年增长3.74%。

4.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本报告选取2007年和2010年的相关数据,从动态角度对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动态指标均采取三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三年平均增长率=-1

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动态得分与排名情况如表2-25所示。

表2-25 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得分与排名

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与排名情况如下:

广西、重庆、内蒙古分别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的动态评价过程中排在前三名,贵州、陕西、四川、云南、甘肃紧随其后,新疆、宁夏、青海排在最后三位。

2007年至今,广西经济实现了跨跃式发展,2011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等7项经济指标超过万亿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继续实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使得广西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的动态评价排名首位,显示了其良好的资源竞争能力,2007至2010年耕地总面积增加165.84万公顷,能源生产总量增加479.35万吨标准煤。

2010年,“五个重庆”的建设,“两江新区”建设进度的加快,“保税港区”的运行,促使重庆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2010年重庆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的动态评价过程中综合排在第二名。重庆在植物资源指标中排名第一,能源资源指标排名第二。2010全年重庆新造绿化林地2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水资源总量486.30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084.73毫米,年末6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6.63亿立方米。

由于近几年内蒙古的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不足,加之产业结构不合理,非资源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的动态评价排名为第三名。虽然内蒙古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过于偏重,但内蒙古在能源竞争力的动态排名处于第一位,显示了内蒙古强大的资源优势。

排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与排名中间五名的省分别是贵州、陕西、四川、云南、甘肃。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贵州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贵州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排在第四名。2007至2010年贵州的水资源总量增加86.0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总量354.57立方米;全年降水量增加486毫米,能源生产总量增加1096.12万吨标准煤;2007至2010年陕西的生活资源指标排名提高较大,耕地总面积增加126.97万公顷。除此之外,能源生产总量增加幅度较大,增加4786.36万吨标准煤;石油储量增加3129.81万吨。2010年陕西排在第五名。2010年四川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中综合排在第六名。在综合的指标构成中,生活资源竞争力排名第五名,气候资源和植物资源的排名均在第三名,能源资源排在第十名。能源资源的动态排名比较靠后的原因在于2007年至2010年四川能源生产总量减少3045.79万吨标准煤,然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增加了872.81万吨标准煤,显示出了四川能源资源的供给能力有待提高。近几年连续的干旱气候使得云南的生活资源竞争力排在西部各省市的最后一名,直接导致云南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中综合排名仅在第七名。2007年至2010年甘肃全年日照小时数减少671.5小时,全年的平均降水量减少141.8毫米,甘肃气候资源竞争力排在第九名,恶劣的气候条件影响了甘肃整体资源的竞争力。

新疆、宁夏、青海排在2010年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中综合排名的最后三位。新疆在能源资源竞争力的动态排名中处于最后一名,与2007年相比,新疆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储量增加缓慢,表明这些能源在该地区的储备稍显不足,应考虑开发其他资源以缓解传统能源储备不足的问题。宁夏在生活资源竞争力和气候资源竞争力的动态排名中均在第十名,而青海在气候资源竞争力和植物资源竞争力的动态排名中均在第十一名。不难看出,这也正是宁夏和青海排在西部地区资源竞争力动态评价中综合排名最后两名的原因。

(七)环境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依据本报告理论综述部分的定义,环境是指人们经济活动所依赖的,为人们经济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当超过其承载力时对经济活动产生制约作用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整体。区域环境竞争力即为这一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整体在相互比较中所显示出的优势和实力。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目前西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西部各省(市、区)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本报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其中静态分析与评价主要针对2010年西部地区环境状况,动态分析与评价则主要针对2007—2010年西部地区环境变动情况。

1.文献回顾与研究动态

目前关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较少,更多的只是将环境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层面下进行分析。这些指标体系中关于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各有侧重,如生态环境、环境污染或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1)从人类与环境关系角度构建的评价体系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2007)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涉及原材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废水、废气和废物、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总体投资情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委员会(CSD)(1997)从淡水资源的质量与供给、陆地资源的统筹规划管理、森林资源和大气层保护四个方面对环境进行了评价。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1997)对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资源净消耗、混合污染、生态系统风险生命支持、对人类福利影响四个方面。李闽榕、李建平(2012)主编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研究报告中,主要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设定了与“三废”排放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对环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这些评价体系总体从人类与环境关系角度出发,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各有侧重地从环境承载力、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进行。

(2)从环境问题角度构建的评价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8)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将环境问题作为可持续矩阵的“行”,而驱动力、状态和响应指标则作为“列”,针对每一个问题构建了“时间系列”,确定了哪些指标是近期指标,哪些是中期指标,哪些是远期(理想)指标,并对特定的生态系统或环境要素所确定的可持续性指标定义了统一的模型,即“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即PSR模型。该模型中生态环境下设气候变化、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三个指标。1994年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对OECD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也是从大气和气候、固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测评体系。

(3)从生态环境角度构建的评价体系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等(1992)在90年代初提出生态足迹指标体系,通过比较人类对自然资本的消费与自然资本的实际承载能力,判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11)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转移贡献六个方面构建衡量地区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环境绿皮书(2011)也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生态危机、可持续消费、垃圾管理、环境政策与治理等方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这些指标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生态偏向性,其侧重点是对区域整体生态系统运行情况的测度。

以上指标体系对环境竞争力的测度视角多元,内容广泛,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缺乏针对性。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更需要符合地区特色的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2006年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综合以往各指标体系的优点,结合西部生态环境特征,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环境资源竞争力作为影响西部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后多年继续沿用这一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相对成熟。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了西部地区环境竞争力测评体系。相比较而言,这一指标体系在评价西部地区环境竞争力方面更具适应性,因而本报告将继续沿用这一指标体系。

2.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活动污染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两个方面,衡量西部地区政府环境保护的意识及投入力度。此外从地区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保护程度、生态环境退化程度几个方面衡量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具体评价中,我们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26和表2-27所示。由于沙尘暴、泥石流、土地盐碱化面积存在数据不可得的问题,在此没有将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此外,动态评价体系中,所采用的增长率是三年平均增长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2-26 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表2-27 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三年平均增长率=-1

3.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依据统计数据,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得到的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排名如表2-28所示。

表2-28 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评价得分与排名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西部各省统计年鉴》。

(1)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分析

1)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的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居于西部各省(区、市)前列。内蒙古天然草场面积辽阔,是国内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因具有天然的生态资源优势,连续多年在西部各省区环境竞争力静态排名中位居前列,但2008年由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度上涨使得其排名降为第七,自2007年至2010年,内蒙古地区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年均下降20.28%,工业废水达标率年均高出其他省市区近6个百分点,土地沙化面积年均增长率为西部各省份中最小,因此2010年内蒙古环境竞争力静态排名跃居第一。青海和新疆在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静态排名中分别居于第二名和第三名。在西部各省区市中,青海和新疆生态基础较好,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和生态屏障,也是高原生物基因资源的宝库,其天然草地面积就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56.24%;新疆地区面积广阔,草地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少;加之这两个省区在工业投入方面处于西部较低水平,工业污染程度低,因而这两个省区的环境状况近些年始终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位于西部各省区市的前列。云南省自然环境独特,气候宜人,除自然资源丰富外,动植物品种众多,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并且云南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先发”的发展战略,注重环境保护,使得云南省环境竞争力始终处于西部各省市区前列,2010年依旧保持了排名第四的成绩。

2)陕西、甘肃、宁夏的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居于西部省(区、市)中游。陕西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由2008年第六位上升至第五位,而宁夏则由第五位下降至第七位,相对波动较小,出现排名互换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宁夏工业“三废”排放强度均超过陕西将近一倍,人均生活废水、人均生活废气排放量均超过陕西,并且环境治理投资总额低于陕西省。甘肃省排名变化较大,由2008年的排名第二跌至第六位,这主要是由于在2010年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全年平均气温适度偏离值、全年平均风速适度偏离值、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人均水资源、土地沙化面积几项指标,而甘肃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十分严重,气候干旱少雨,温差较大,这些因素都导致甘肃省2010年环境竞争力排名下降。

3)四川、广西、贵州、重庆四省(区、市)的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靠后。四川、重庆两省环境竞争力静态综合排名与2008年相比没有变化,广西和贵州分别位于第九和第十,与2008年相比排名互换。这四个省区市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只是各省在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上有所不同。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方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方面,广西、重庆、四川均居于西部各省区市前列。

(2)西部各省(区、市)环境静态竞争力分级指标分析

1)内蒙古、宁夏工业污染排名变动较大,西部其余各省(区、市)基本稳定。与2008年结果相比,内蒙古工业污染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四位,这主要归功于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大幅下降。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污染排名下降3位,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2007—2010年宁夏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长率达60.05%,远高出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其他各省区市排名变动不大,基本保持了2008年的位次,其中青海、甘肃、云南依旧表现出工业污染较轻的状态。贵州、广西、重庆仍旧是工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表明这些地区要提升环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2)西部各省区市生活污染排名位次只有小幅微调。在西部各省区市生活污染排名中,广西生活环境污染改观较大,其排名上升了四位。这主要是由于其生活废气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较西部其他各省(区、市)慢,特别是人均生活废气排放量在西部各省(区、市)中最低。陕西生活污染排名上升了两位,这说明陕西近几年在降低污染、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除此之外,西部各省区市生活污染排名只有小幅波动,云南、青海、甘肃依旧排名靠前,说明其生活污染程度轻,贵州、内蒙古、重庆依旧属于西部各省区市中生活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3)陕西、贵州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排名上升幅度大。环境治理排名靠前的是重庆、广西、陕西,因其工业污染严重,环境治理力度也较大。环境治理排名靠后的分别是甘肃、新疆、青海,主要由于这些地区自身生态基础较好或是工业污染轻,因此环境治理投入也较少。与2008年相比,陕西、贵州环境治理排名分别上升了四位和三位,说明这两个省份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这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中可以看出,陕西自2007至2010年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年均增长66%,为西部地区最高。宁夏、四川、新疆环境治理排名分别有所下降,其他省(区、市)基本保持不变。宁夏和贵州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方面都处于西部地区较低的水平。

4)生态环境排名变动较大。与2008年相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排名情况相对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于2010年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中新加入了测度气候、水资源和沙漠化等负向指标的影响,因此可比性不是很大。但生态基础较好的内蒙古、青海、新疆依旧位居前列,重庆、贵州、宁夏排名靠后。

4.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我们通过前面的动态指标体系,依据西部各省(区、市)2010年和2007年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西部各省(区、市)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2-29所示。

表2-29 2010年西部各省(区、市)环境竞争力动态评价得分与排名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西部各省统计年鉴》。

(1)重庆、云南、广西在西部环境竞争力动态排名中居于前列。重庆环境竞争力动态排名居于第一,主要是由于其分级指标中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分别排名第一、第二,这说明重庆2007—2010年环境治理力度较西部其他省(区、市)大,并且生态环境改善幅度较大。云南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环境治理排名分别为第三、第二、第三名,都为其综合排名做出了贡献。广西排名靠前则主要是因为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2)青海、陕西、内蒙古排名最后。青海、内蒙古在生态基础良好、工业污染控制方面一直处于西部地区靠前位置,其在环境治理及改善上的力度相对较小,改进程度有限,因此其动态排名比较落后,2010年分别位于第九、十、十一名。

(3)贵州、宁夏、甘肃、新疆动态排名处于中游位置。这表明这三个省区在环境治理方面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很大的改善。其中贵州和宁夏需要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尤其是贵州工业治理投资总额年均下降12.3%,宁夏工业治理投资总额年均增长不到1%。

(八)对外开放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对外开放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发展开放型经济。由于西部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省际对外开放水平各自呈现不同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此,在国际经济新形势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评估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找出导致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文献综述

随着竞争力研究的深入,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通过国际化要素这一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程度。WEF关于竞争力的评价中主要依据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通过开放程度、政府、金融、管理、劳动等8大类指标进行衡量。由于该机构使用定性指标,使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严重依赖所回收的调查问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路耀兵、王心见(1996)主要从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两方面考察了中国东中西部的对外开放水平,认为内陆地区要积极同沿海沿边地区联合起来,利用沿海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共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的发展。杜平(2002)主要从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开放区域及机制方面出发,通过外贸进出口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对外开放城市、建立经济特区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进行了严密的分析,认为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及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来促进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最终达到缩小东西部之间地区发展差距的目标。姚慧琴、孙海华(2006)从总体水平、对外开放度、旅游开放度、外资开放度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西部各省的竞争力水平,提出综合排名靠前的省份无论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或者地理位置方面与西部其他省份相比都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相对就具有竞争力;而在对外开放竞争力的动态研究中,部分省份由于起点比较低,增长反倒比较迅速。西部中心课题组从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国际旅游四方面考察了西部各省对外开放水平竞争力,我们在本研究中沿用该研究的指标体系。

2.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外贸易是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经济合作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对外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可以体现我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生产的开放程度;国际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吸引国际游客、增加外汇收入的先导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本研究根据前文对对外开放的定义,对对外开放水平的衡量主要针对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国际旅游四方面进行考察,并在这4个二级指标项下建立了12个三级指标,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30。为准确反映西部各省区之间对外开放水平竞争力的变化,我们沿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框架,采用2010年和2007年的数据,从静态(2010年)和动态(2007—2010年)两个角度,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竞争力做出分析和评价。

表2-30 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静态分析与评价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合法性和真实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商务年鉴2011》,由于西藏数据严重缺失,不将其纳入测评之中。

在分析方法上,除继续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外,我们还结合了迭代聚类分析方法,从综合得分和分类两个角度对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静态)做出分析和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的结果分别见表2-31和表2-32。

表2-31 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指标静态得分及其排名

表2-32 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指标静态得分的聚类结果

根据表2-31、表2-3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四川省持续对外开放竞争力最优

四川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名,聚类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其对外开放水平单独为一类,说明四川省对外开放竞争力在2008年后2010年继续领先于西部其他地区。经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制定并实施了灾区发展振兴规划。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经济工作的重点由灾区重建向灾区发展振兴转变,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四川省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与质量明显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异军突起。首先,大力推动外贸创新发展,2010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33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27.8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5%;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到40亿美元;在川落户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从1家增加到160家。其次,成都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建设,新增外国驻川领事机构4家、结成国际友城17对,外事、港澳台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地震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四川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受到重创,旅游开放水平排名西部第七名。

(2)陕西、云南、重庆、广西、新疆的对外开放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陕西、云南、重庆、广西、新疆五省(区、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为一类,综合得分又分别位于西部地区第二至第六位,这两种分析结果都显示这五省(区、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处于中游水平。

陕西综合得分排名第二名,较2008年排名大幅前移。陕西作为西部内陆省份,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治投资环境,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名牌产品,使全省经济开放度、利用外资能力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提升经济外向度。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陕西省引进外资18.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120.8亿美元,分别增长20.4%和43.7%,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陕西省商务交流活动及对外合作日益频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特别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该省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必将助力陕西省对外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

云南综合得分排名继续保持第三名。2010年云南省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了两次重要访问,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大力推进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尤其是旅游开放水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排名较2008年提升两位,外资开放水平排名提升一位。外贸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133.7亿美元,同比增长65.3%;引进外资13.3亿美元,增长46%左右;引进省外到位资金突破1300亿元,增长28%。

重庆综合得分排名第四名,较2008年下降两位。2010年重庆坚持以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引进外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积极推动中、俄、哈签署边境口岸高效便捷通关协议,开通渝新欧铁路集装箱班列和渝深铁海联运,重庆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进出口总额达到124亿美元,增长2倍多。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跨越,外商投资额翻了三番多,达到63亿美元。“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50亿美元对外投资项目获得批准并付诸实施。渝台合作更趋紧密,台资利用累计超过20亿美元,重庆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正成为海内外投资者抢滩的热土。丰富的跨国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国际市场和全球观念有力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广西综合得分排名继续保持第五名,对外经济合作水平较2008年上升三位,排名前移幅度最大,外资开放水平和旅游开放水平分别提升两个位次和一个位次。2010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实际利用外资125亿美元,年均增长25.6%,对外投资额年均增长85%,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5家。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增长28%,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07亿美元。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及中越青年大联欢等活动;东盟5个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参与和推动泛北部湾、大湄公河、中越“两廊一圈”等次区域合作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与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建立58对国际友好城市,居西部地区第1位。

新疆综合得分排名第六名,与2008年持平。2010年新疆向西开放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217亿美元,增长26.6%,位居西部第二名,外贸依存度高达21.32%。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与8个国家接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第19届“乌洽会”成功举办,中国—亚欧首届博览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与中亚、西亚及俄罗斯的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入。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11.3%;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300亿元,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创汇3.7亿美元,分别增长45.7%和40.8%;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外贸开放水平、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和外资开放水平分别较2008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旅游开放水平提升一个位次。这与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因素有很大关系,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内蒙古、甘肃、宁夏、贵州、青海的对外开放竞争力处于较落后水平

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贵州五省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为一类,综合得分排名靠后,说明其对外开放水平处于下游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内蒙古综合得分排名第七名,较2008年下降三位。内蒙古坚持深入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加快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深化与俄蒙的经贸合作。但是,2010年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欧债危机又为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导致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内蒙古在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上大幅下降。与2008年相比,甘肃和宁夏对外开放竞争力排名未变,贵州上升一个位次,青海下降一个位次。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甘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3亿美元;宁夏全区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增长15.1%。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和外资开放水平下降显著,综合排名位居西部排名第九名;贵州在遭受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实现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4.6%;青海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进出口总额达到7.89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21%,尽管如此仍然位居西部排名最后。

4.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对外开放静态竞争力是对该地区当年对外开放现实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为了考察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发展潜力,本文以2007—2010年动态平均数据为动态评价依据,其计算公式为:

三年平均增长率=-1

和静态分析一样,运用SPSS软件,得到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与排名,然后再把一级指标的得分作为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西部各省市区对外竞争力的动态综合得分和排名,具体结果见表2-33。为了更全面地分析评价西部各省市区的对外开放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再把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34。

表2-33 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动态指标得分及其排名

表2-34 西部各省(区、市)对外开放竞争力动态指标得分的聚类结果

(1)新疆对外开放发展潜力处于最优水平

由表2-33、表2-34可见,新疆动态综合排名得分位于西部各省(区、市)的第一,说明新疆的对外开放发展潜力是西部最优的地区。新疆的旅游开放潜力位居西部第一名,外贸开放潜力继续保持西部第四名,综合得分排名位居第一名。虽然新疆在静态排名第六名,但其未来的潜力已显现出来。如此显著的变化得益于新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以及特色农产品大量出口等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2)重庆、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对外开放发展潜力处于中等水平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重庆、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对外开放竞争潜力处于中等水平。陕西综合得分排名位居西部第三名,这与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政策是紧密相关的。不断出台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的政策措施,成功举办欧亚经济论坛、西洽会、农高会和港澳招商推介活动,为陕西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增长26.4%;新增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6家,企业对外投资达3.2亿美元。广西在2007—2010年期间,综合得分排名第四,这与广西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类国际大型会议,不断加强与泛北部湾、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区域合作密不可分。云南综合得分位于西部第五位,说明云南综合竞争力较强,尤其是外资开放潜力巨大。

(3)宁夏、贵州、内蒙古、青海、甘肃对外开放发展潜力处于较落后水平

宁夏、贵州、内蒙古、青海、甘肃五省(区)处于一类,也是动态综合得分排名靠后的五省(区),说明其对外开放发展潜力较差。近年宁夏以银川为核心的黄河金岸与西安—咸阳、兰州—天水、呼包鄂榆等经济区形成呼应之势。发挥人文、地缘和产业等优势,巩固扩大传统开放区域,重点推进向西开放,提升了整体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贵州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合理开发,凭借其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积极参与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区域合作,正成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这一系列因素使贵州未来的对外开放潜力得到进一步显现。

(九)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政府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因此,为准确地反映自2008年以来西部各省(区、市)之间政府作用竞争力的变化,我们沿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竞争力分析》的指标体系框架,从静态(2010年)和动态(2007—2010年)两个角度,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政府作用竞争力做出分析和评价。

1.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思路和指标体系构建

政府作用竞争力如何评价?IMD用政府效率来评价政府对一国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制度框架、企业立法、社会框架5个三级指标,共涵盖了71个四级指标;王秉安(2003)、李闽榕(2006)从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政府调规竞争力和政府保障经济竞争力三个方面测度政府作用竞争力,黄纯纯、周业安(2011)概况总结了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存在性检验方法,指出地方政府间竞争可从税收竞争、支出竞争和标尺竞争角度考察。本研究认为,由于西部十二省(区、市)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贫困人口众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在这一特殊条件下发展经济,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因此,我们从基础设施、政府财政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这几个角度出发,分别考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政府重新配置资源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能力,以此为依据构建政府作用静态竞争力和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35和表2-36所示。

表2-35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静态评价指标体系

表2-36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2.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静态评价与分析

评价分析中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1)》和西部各省(区、市)统计年鉴(2011),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在分析方法上,除继续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外,我们还结合了迭代聚类分析方法,从综合得分和分类两个角度对西部地区政府作用力(静态)做出分析和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的结果分别见表2-37和表2-38所示。

表2-37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静态评价结果

表2-38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静态综合得分迭代聚类结果Cluster Membership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四川、重庆和内蒙古政府作用竞争力最强

与2008年相比,四川、重庆政府作用竞争力继续位居西部前列;内蒙古的排名则由2008年的第四位提升到2010年第三位。2010年,以上三省(区、市)在提高政府财政能力、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方面均有上佳表现,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一、第三和第一、第四、第三。“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启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枢纽骨干框架已经奠定,五年累计开工铁路项目25个,营运里程达到3547公里;开工高速公路项目34个,在建里程321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康定机场、双流机场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泸州港二期建成投运,宜宾港开港试营运,全省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政府推动能力排名第一;同时,四川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五年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9.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4.6万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从2005年的722亿元增加到1757.9亿元,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五年共解决499万人的贫困问题。

与四川类似,重庆继续保持了2008年以来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建设中心城市的势头,尤其突出的是,重庆已建成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在西部率先取消了二级公路收费;自“十五”建设时期开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收到良好效果,在政府推动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名次;内蒙古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加强;同时,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能力指标中社会保险覆盖因子的地方仅次于新疆,位列西部第二;在自治区政府深入推进对口帮扶和扶贫开发的努力下,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内蒙古在政府财政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公平度三个指标上排名较佳。

(2)陕西、青海、广西、新疆四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位居中上游

以上四个省(区、市)中,青海的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名迅速提升,由2008年的第11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5位,但广西排名迅速下降,由2008年的第3位下降到第2010年的第6位;陕西、新疆的排名也有所变化。

四个省(区、市)中,陕西省社会公平度排名靠前。“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快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开始实施,退休职工养老金、新农合补助、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标准分别提高221%、600%、99%、156%和129%;2011年,陕西省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为14.2%,位列西部第三;扶贫力度加强,“十一五”期间325万人实现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末的4.11∶1缩小为3.82∶1。青海排名提升最快,由2008年的最后一位提升到第五位,比较两年的分析结果,发现青海排名提升的原因在于政府财政能力指标排名的提升,由2008年的最后一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七位,其原因在于代表政府工作效率的指标之一,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在西部各省区中最小,仅为12.2%。广西政府推动能力最强,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位。“十一五”期间,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是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截至2011年,区内开工和续建铁路29条,新增营运里程500公里,总营运里程达到3200公里;开工和续建高速公路39条3400公里,新建成1235公里,建成总里程达到2574公里;新增公路3.95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0.3万公里,已经基本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乡通油路。新疆继续保持了社会保障能力排名第一的位置,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西部第一,养老保险覆盖率和登记失业率也位居西部第二,分别仅次于重庆和甘肃,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完善为新疆社会安定、民族和谐打下了坚实基础。

(3)甘肃、云南、宁夏三省(区)政府作用竞争力位居中下游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以上三省(区)政府作用竞争力仅排名第八到第十位;且分指标排名也都位列中游。

与2008年相比,甘肃排名有所提高,由第十位上升到第八位,其他两省区排名均分别下降两位。甘肃排名的上升得益于政府推动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期间,甘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35万公里,高等级公路达到8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6公里,67个县通二级以上公路,95%的乡镇通油路,建制村全部通公路,但仍有待提高,因为分指标排名依然位居西部中下游。相比而言,2010年,甘肃省政府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同全国相比,提前一年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提前一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前一年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一批10个试点县参保率达到95.45%,第二批15个试点县参保率达到74%,9个藏区县参保率达到91%,登记失业率西部最低,社会保障能力的排名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云南排名下降在于政府财政能力排名的下降,由第六位下降到第九位,说明云南急需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缩小政府行政费用,提高自身行政效率。宁夏排名的下降则可归因于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公平度排名的下滑,与2008年相比均下滑两位。在社会保障能力方面,2010年,宁夏登记失业率西部最高,高达4.35%,养老保险覆盖率同样位居下游(第八),远低于2008年排名(第四);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医疗保险覆盖率排名稍好(分别为第四和第三),但也低于2008年排名(二者均为第三);在社会公平度方面,2010年,宁夏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6.28%,远低于西部平均水平,在西部省区中位列倒数第二,受救济人口占总人口比,按这一指标的排名同样位居下游(倒数第四)。二者排名相互印证,说明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民生投入不够,导致自治区社会保障水平差,社会公平度较低。

(4)贵州政府作用竞争力西部最后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名垫底;与2008年相比,各项分指标中除政府推动能力保持不变,其他继续位居下游或有所下滑,尤为突出的是社会公平度指标,由2008年的第四位下降到2010年的第11位。2010年,贵州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受救济人口比重均低于西部平均水平,仅仅优于宁夏,且城乡收入差距大(高达4.07),是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省区;而2008年,贵州是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区,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比重、受救济人口比重在西部地区的相对位置也好于2010年(排名分别为第九、第八和第三),这一情况说明贵州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忽略了民生建设,社会公平度迅速下降。

3.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我们认为,静态分析仅能反映西部政府当年的竞争力水平和政府职能执行效能,而动态分析则能够反映一段时期内西部各省(区、市)政府竞争力发展态势。在分析方法上,我们继续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的结合,但在数据上,除2010年的数据外,还采用2007年的数据,以各个指标的三年平均增长率来进行政府作用竞争力的动态分析,具体方法为:

三年平均增长率=-1

在数据来源上,除使用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外,还使用了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十二省(区、市)的地方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表2-39和表2-40给出了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结果。

表2-39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分析与评价

表2-40 西部各省(区、市)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综合得分迭代聚类结果Cluster Membership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迭代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重庆、新疆、广西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最强

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重庆、新疆、广西这三个区(市)在政府推动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两个方面均有出色表现,三区(市)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一、第四和第三、第五和第四。以重庆为例,三年中,重庆完成了城市高速路网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在社会保障方面,2009年,重庆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补贴6.7亿元,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出了贡献,完成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设,全部解决了原征地农转非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区县全覆盖,2010年开始推进以农民工为主题的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以保障不同类型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待遇,这些措施使得三年中重庆政府推动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迅速提升。另一方面,重庆在政府财政能力这一指标上也有出色表现,位居西部第三位。三年中,在减税让利的情况下,重庆实现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持续增长,2010起实施三年投资1.5万亿元的计划,以扩大内需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服务型政府”改革持续推进,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2)宁夏、贵州、内蒙古和陕西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位居中上游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宁夏政府推动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力提升较快,其动态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四;贵州社会公平度和社会保障能力提升最快,动态排名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内蒙古政府推动能力提高较快,排名第三;陕西在各项指标上表现均为中上,排名有所下滑。

三年中,宁夏狠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在新能源建设、铁路、公路建设、机场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宁夏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突出高效便民的政府服务模式,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贵州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均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5.6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城乡收入比增长率为-3.25%,仅次于甘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同一时期,内蒙古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五年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不断加强的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自治区经济长期健康增长。

(3)甘肃、云南、四川政府作用动态竞争力位居中下游

这三个省区中,云南和甘肃社会公平度提升较快,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二,四川政府财政能力提升较快,位列西部第二。

四川是西部大省,原有经济基础较好,在动态中政府作用竞争力水平提高较慢;但是,四川是地震重灾区,近年来,四川大量投资于灾后重建,灾后恢复重建现已基本完成;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四川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政府财政能力迅速提升。

甘肃和云南分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典型的贫困集中地区,“十一五”期间,两个省份均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加大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力度,积极主动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其中,“十一五”期间,云南三分之二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累计达5126亿元,财政累计支农资金达980亿元,比“十五”净增620亿元,对农户的各种补贴达到18类;全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达133亿元,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5万人;藏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甘肃农业财政投资630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26.99亿元,农民工技能培训累计259.78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51.8万人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008个,减少贫困人口241万人。云南、甘肃两省在扶贫减贫、防灾减灾两方面的投入,为两省今后的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青海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排名最后

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青海政府作用竞争力动态排名最末位,但政府财政能力位居西部第一,可以与静态分析中青海政府财政能力排名提升最快的结论互相印证。三年中,青海一般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均不断增长,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并于201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在这一背景下,青海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自身效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