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本书力图从利益分配视角剖析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从本质层面理解全球失衡现象及其可持续性,但如何把握研究问题的难度并推进研究是影响本书预期效果的关键。本书主要存在以下创新与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与难点

(一)本书的创新之处

1.选题视角新

虽然存在大量针对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研究,但与利益分配的相关文献不多,且比较分散,本书作者以美国外部失衡模式为切入点,从利益分配视角对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及趋势展开系统分析,探讨美国作为失衡中心的可持续性,这一选题视角较为新颖。

2.试图构建全球经济失衡的利益分配机制模型

本书将全球经济失衡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联系起来,试图构建与失衡模式相一致的2 ×2 ×2的两国异质均衡模型,从国际生产与消费风险分担、经济增长、国际资本逆流三方面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阐述,推进了全球经济失衡的理论研究。

3.从新的视角理解和界定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

已有的文献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理解为对称性的调节,即失衡双方贸易余额的同步减少。但本书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都是围绕着美国这一利益中心展开的,美国外部失衡的战略性调整表现为贸易失衡对象的转换,而不是贸易余额的逆转,并未动摇美国的失衡中心和利益中心地位。这种视角有助于认识美国外部失衡模式的内在规律,从本质上理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二)本书的难点

利益是指所谓的“好处”,是利益主体拥有者为满足和维护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条件,包括权力、财富、安全等诸多维度。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决定了国家的战略取向、对外政策、资源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包含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方面。刘长青:《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 4、17、19页,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本书中的利益主要指经济利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6年)将其解释为:“促进或增强福利的东西、好处,即一种福利改善。”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利益涉及国际生产与贸易、国际融资与资本流动、国际资源开发与利用,具体可分为实体经济利益与虚拟经济利益两大方面;从利益主体层面,可以分为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方面的经济职能、企业层面的利润与竞争力、个体层面的消费与福利。另外,有利益就有风险,从国际金融层面看,可能存在资本流动风险、金融危机风险;从贸易层面上看,可能存在福利恶化型增长、比较优势陷阱等风险。可以说,经济利益本身是一个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一国的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通常会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如何恰当选择和衡量全球经济失衡的利益分配成为本书的难点之一,本书将从国际生产与消费风险分担、经济增长效应、国际资本流动利益这三方面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本书的不足之处

尽管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尽量克服难点和问题,但仍有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本书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对利益分配的研究有待深入推进

尽管本书在理论部分试图构建了异质利益分配机制的模型与框架,但仅限于逻辑与文字层面的描述,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中也没有将贸易与资本流动失衡的利益分配置于同一数理模型之下。现有的多国动态均衡模型(DSGE)建立在国家之间相互对等的假设前提下,能否将本书的异质条件加入两国或多国动态均衡模型中探讨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是未来需要拓展的理论方向之一。

2.实证检验的有限性

本书只对中心国家美国和代表性顺差国日本、中国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实证检验,对美国其他的失衡伙伴,有待进一步验证。顺差国的出口生产扩张利益也有待实证检验。

3.对欧元区经济失衡模式的笔墨有限

本书仅在导言部分提出了欧洲经济失衡模式,由于研究重点和篇幅的局限,文章主体部分缺乏对欧洲经济失衡模式的详细论述,这也是另一值得深入推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欧洲经济失衡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