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宏观经济学(修订版)(图解经济学丛书)
- 徐现祥编著 孙洛平校
- 4996字
- 2020-08-30 01:01:25
1.1 中国宏观经济之旅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重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不论对中国怀有什么样的感情,都希望了解中国。因为她的现状如何、将向何处发展,都会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变量来考察中国的宏观经济。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图1-1中的两条实线分别是中国1952—2012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和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
图1-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度量的是经济体内所有人的实际总收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度量的是经济体内平均而言每个人的实际总收入。该图表明,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短期内伴随着经济而波动。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由图1-1可知,在1952—2012年间,中国经济呈现增长的趋势。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679亿元,到了2012年则高达51932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14.4倍,平均每年增长8.22%。就人均GDP而言,1952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19元,到了2012年则为38449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48倍,平均每年增长6.66%。以上分析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图1-1还揭示了,在1952—2012年间,中国经济虽然大多数年份是增长的,但这种增长并不稳定,存在经济波动(business cycle),即存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或上升的时期。如果经济体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得不很严重,则称为衰退(recession);如果下降得很严重,则称为危机(depression)。从图形上看,在1952—2012年间至少有两次非常明显的衰退,一次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另一次是1965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两次都造成实际GDP和实际人均GDP的明显下降,偏离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参阅例1—1)。当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回升,进入上升期,这种现象叫做复苏(recovery)。
例1—1 政治运动对中国经济绩效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大的政治运动,比如“大跃进”(the Great Leap Forward)和“文化大革命”(the Cultural Revolution)。从图1-1来看,这些运动显然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这两次政治运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邹等(Chow et al.,1996)采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估计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产出、消费和投资等的影响。他们的分析思路非常巧妙。不是直接估计这两次政治运动对中国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而是首先估计,如果没有发生这两次政治运动,中国的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是多少,然后将这个虚拟的估计结果与中国真实的产出、消费和投资进行比较,从而间接说明这两次政治运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见图1-2。该图纵轴的刻度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在图形中采用对数刻度是经济学在绘图时常采用的一个小技巧,原因有两个:(1)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并没有改变变量的单调性,自然对数值仍然能够反映原变量的变化趋势;(2)如果变量的增长速度是常数,那么对数形式的变量在图形上就是一条射线,而且射线的斜率就是增长速度。
图1-2
注:该图引自Chow et al.(1996)。原文中报告了“大促进”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具体数据,但没有给出“文化大革命”的具体数据,只给出了最终结果,故该图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具体数据。
他们的估计结果显示,改革前的政治运动确实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由于“大跃进”,到1992年中国的产出、消费和资本存量分别少增长了2倍、2倍和1.7倍。“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到1992年中国的产出、消费和资本分别少增长了1.2倍、1.2倍和1.1倍。两次政治运动的综合影响是:到1992年中国的产出、消费和资本分别少增长了2.7倍、2.7倍和2.2倍。
但也有学者,比如蔡昉等(2005)认为,从逻辑来看,做出没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影响的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本质上具有瞎指挥性,以及不断犯错误的必然性。这也就是说,政治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后果,本身已经孕育在那种经济体制之中了。
其实,改革开放后,中国也存在经济波动。图1-3更加详细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在1978—2012年间的经济波动。在图1-3中,虚线对应的是中国长期增长趋势;实线对应的是中国实际GDP偏离长期增长趋势的程度,比如2000年实线所对应的值为-2,则表示实际GDP比其长期增长趋势低了2%。从图1-3来看,在1978—2012年间,中国经济大致经历了四次衰退,而且每次都不尽相同,目前正处于经济波动中的衰退期。
图1-3 中国的经济波动
注:中国实际GDP围绕趋势水平波动。在1978—2012年间,中国经济大致经历了四次衰退。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以及作者的计算。
经济衰退意味着经济体的许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工人失业,机器闲置,产量低于现有技术与资源所能够实现的生产水平。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实际GDP比其潜在水平低了6%左右。在复苏期,往往是工人加班加点工作,机器轮班运转,甚至超负荷运转,产出可能超过其潜在水平。比如1994年左右,实际GDP超过了潜在水平的2%左右。经济波动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资源的未充分利用或过度利用都不是合意的,但也有一部分具有相当影响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是经济活动主体面对外部冲击理性反应的结果,未必不是合意的。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经济衰退好像是周期性发生的,但确切预测经济体何时会发生衰退以及发生多大程度的衰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在经济衰退到来之前,总会有些征兆。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度量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其中,价格水平通常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或GDP 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来衡量的。当通货膨胀率大于零时,物价水平上升,经济体出现了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小于零时,物价水平下降,经济体出现了通货紧缩。
图1-4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通货膨胀。由图1-4可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通货膨胀率频繁变动。在1978年以前,既有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1961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6%左右),也有通货紧缩,而且出现通货紧缩的年份好像还更多些。在1978年以后,除了世纪之交等少数年份外,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通货膨胀,而且是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在1994年,通货膨胀率接近25%。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2012年的通货膨胀率不到3%。
图1-4 中国的通货膨胀
注:通货膨胀度量的是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既出现过通货膨胀,也出现过通货紧缩。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整体而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所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累计成的价格水平还是大幅度上升的。在1952—2012年间,以消费者价格指数和GDP缩减指数度量的价格水平分别上涨了7.2倍和6.7倍。这表明,平均而言,1952年值1元的产品,到了2012年就值7元左右。不过,从图1-4来看,绝大多数的价格上涨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二者是否同方向变动?比如当经济衰退时,通货膨胀率呈下降趋势;反之,当经济复苏时,通货膨胀率呈上升之势。对比图1-3和图1-4可知,二者大致是同方向变动的。比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不断衰退,同期通货膨胀率也不断下降,最终还出现了通货紧缩。
详细的分析见图1-5。图1-5是中国经济与通货膨胀变化的散点图。显然,当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变动态势完全一样时,二者在图形上就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射线。从图形上看,在1978—2012年间,二者并没有拟合成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射线,但二者所构成的点确实是向右上方散开的。这表明,在1978—2012年间,中国的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变动大致是同方向的。
图1-5 1978—2012年间中国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注:在1978—2012年间,中国的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率大致同方向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以及作者的计算。
通货膨胀像经济衰退一样,是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问题。尽管通货膨胀的代价可能比经济衰退小得多,但通货膨胀确实打乱了经济体里人们所熟知的价格关系,甚至因此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温和的通货膨胀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通货膨胀率一旦上涨或下降超过某一点,就立刻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人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令政策制定者头痛的问题。
失业率
通常,失业率度量的是经济体中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找工作的劳动力比重。在中国施行把城乡人口分割开的户籍制度安排,优先考虑城镇人口的就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统计部门并不提供通常意义上的失业率,而是提供统计口径偏小的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
图1-6显示了1978—2012年间中国的失业率。首先我们注意到,在我们的经济里总是存在一些失业,尽管我们采用统计口径偏小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变动趋势上看,在改革初期,随着大批下乡知青返城就业,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5.4%。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高历史纪录。自1985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心转移到城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出逐步缓慢上升的趋势。目前,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左右。
图1-6 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注:失业率是指经济体中没有工作但正在积极找工作的劳动力比重。中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偏小,但该图仍然表明,1985—2004年间中国的失业率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近几年稳定在4%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中国的失业率还会持续上升吗?还是看看历史吧,如果历史还有指示作用的话,答案是有这种可能性。尽管中国的失业率不会永远上升,但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统计口径偏小,难免会造成中国实际失业率远远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0年和2000年进行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1990年和2000年的城镇失业率分别为3.86%和8.2%,分别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的1.6倍和2.6倍。
失业就像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一样,是重大的宏观经济问题。失业的代价显然要比通货膨胀具体得多,甚至大得多。例如在2000年,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2%,意味着100个劳动力中就有8个人没有工作。1个人没有工作,不仅会影响到个人乃至家庭的收入,而且通常还会在精神上带来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减少失业通常是合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失业是经济活动主体面对外部冲击时在收入和休闲之间理性选择的结果,未必不是合意的。
至此,我们已经大致考察了中国的实际GDP、通货膨胀和失业情况,增进了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了解。现在我们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增进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解。
图1-5已经考察了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将重点考察经济波动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考察中国经济波动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就经济直观而言,二者可能反方向变化。比如当经济衰退时,开工不足,机器闲置,失业率难免会上升;反之,当经济高涨时,机器超负荷运转,工人加班加点,失业率应该呈下降态势。这种想法是否有道理?其实,许多宏观经济学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看看中国的现实。图1-7是中国经济波动与失业率的散点图。基于1978—2012年间的数据,图1-7并没显示中国经济波动与失业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化。是否有点吃惊?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仔细观察图1-7,你就会发现,如果不考虑图中最上方的三个点,经济波动与失业率就大致呈反方向变化。由图1-6可知,这三个点恰好是改革开放最初的三年,当时大批下乡知青回城就业,这也许可被视为例外。
图1-7 1978—2012年间中国经济波动与失业率
注:该图表明,在1978—2012年间,中国的经济波动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并不明确。如果不考虑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中国的经济波动与失业率之间大致呈反方向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最后,我们看看中国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失业让人心烦,通货膨胀让人心烦,但更让人夜不能寐的是:我们好像无法同时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大致是同方向变动的;失业与经济波动大致是反方向变动的。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是反方向变动的。其实,这也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所描述的内容。
图1-8描述的是中国1978—2012年间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正如预期的那样,从图1-8上你就会发现,二者确实大致呈反方向变化。
图1-8 1978—2012年间中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注:图中通货膨胀用GDP缩减指数度量。该图表明,在1978—2012年间,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大致呈反方向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至此,我们采用实际GDP、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三个指标,带你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下面,我们将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带你考察美国的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