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宏观经济现象的“生产”

不可否认,我们在中美宏观经济之旅中所看到的宏观经济现象,都是别人生产出来的。确切地说,这些宏观经济现象是基于某些职能部门所提供的数据生成的。中国的数据几乎都来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资讯行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官方统计部门。;美国的数据几乎都来自美国商务部和劳工部,尽管我们注明的是美国政府印刷办公室出版、经济顾问委员会撰写的《总统经济报告》所附数据。《总统经济报告》提供美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而且相当多的数据都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数据可以免费下载。

平时偶然的经济观察,没准就是关于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信息来源。当你买东西时,会留意商品价格的升降;当你毕业找工作时,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哪些企业、单位在招人,并感受找工作的冷暖。确实,大概100年以前,人们就是靠这些偶然的观察来监控经济的。但在今天,不同的专门的政府机构,甚至一些民间团体,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个人、企业和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经济活动。从这些调查中,得到经济状况的各种统计数据,从而成为系统而客观的信息来源。经济学家用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经济研究,政策制定者用这些统计数据监控预测经济并制定经济政策。

看完中美宏观经济之旅中的宏观经济现象,进一步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数据,显然是必要的。本节集中考察中美宏观经济之旅中所涉及的三个宏观经济变量:(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2)物价指数,度量的是物价水平;(3)失业率,度量失业者在工人中的比重。这三个变量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最常用的宏观经济变量。下面,我们着重介绍这三个变量的数据是如何统计的,它向我们传递了哪些经济信息。如果你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太感兴趣,不妨直接阅读第1.5节。这样做并不妨碍你对本章的理解。

衡量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体在既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期市场总值。一国经济能够生产各种商品(小麦、苹果、牛肉面、冰箱、汽车等)和服务(理发、教育、医疗、金融理财等), GDP要把这些产品与服务结合成一个单一的度量指标。但是,要核算这个单一指标,就必须使用一个共同的度量单位来表示这些成千上万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在中国,GDP是用人民币来表示的;在美国,GDP是用美元来表示的;在英国,GDP是用英镑来表示的,等等。

一定要这样吗?如果你读过《鲁滨逊漂流记》(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不妨假定一种情况: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在岛上生产了10个苹果和5个橘子,如何计算鲁滨逊的GDP呢?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苹果和橘子相加,GDP等于15个水果。显然,只有在我们认为苹果和橘子价值相等时,二者直接相加才有意义。如果鲁滨逊在某天很幸运地“生产”了两条鱼,我们还能够简单相加吗?好像很难,不是吗?因此,为了核算不同产品和服务的总值,通常采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市场价格反映了人们愿意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支付多少钱,从而使不同产品和服务在“钱”的意义上可加。比如,假定苹果、橘子和鱼的价格分别是1元、1元和5元,GDP就是:

GDP =苹果的价格×苹果的数量+橘子的价格×橘子的数量+鱼的价格×鱼的数量=1×10+1×5+5×2=25(元)

在GDP定义中,还有一点需要强调:GDP表示的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当期市值。“最终产品的当期市值”意味着,我们不能把交易以前生产的商品计算在内,也不能把原材料和生产其他产品的中间产品、半成品计算在内。比如,鲁滨逊有一套中国当年的全国粮票,他以2万元的价格卖给“星期五”(假定“星期五”有购买能力的话),情况将会怎样?出售全国粮票只是一种资产转移,不是当期产品的一种形式,不会增加GDP。因此,二手货的出售并不包括在GDP中。

核算GDP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把GDP作为经济体里当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总值;收入法,是把GDP作为经济体中所有人的总收入;支出法,是把GDP作为经济体里对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三种方法。

生产法

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一个企业把原材料加工成中间产品,然后出售给另一个企业进行最后加工。在计算GDP时,我们如何处理这些中间产品呢?以石油部门生产的GDP为例。假如有一个企业生产原油,原油按照每桶68美元的价格卖给炼油商,炼油商再按照每桶75美元的价格出售成品油。GDP是应该既包括原油又包括成品油,合计143美元,还是只包括成品油(75美元)呢?根据GDP的定义,给出如下答案: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是75美元。这就是计算GDP的生产法。

这时,你心中也许还存在疑问:为什么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原因是,中间投入品的价值作为最终产品市场价格的一部分,已经包括在最终产品价值里了。如果核算GDP时包括原油,那么就计算了两次原油,出现了重复计算。显然,产品生产经历的阶段越多,重复计算问题就会越严重。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核算,GDP只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直接计算一个经济体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可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种变通的处理方法是,核算生产过程中每个阶段产品的增加值。增加值是指,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用于生产该产出的原材料的价值。还是以石油生产为例。原油企业的增加值是68美元(假定没有使用任何中间产品),炼油厂附加在原油上的价值是7美元(=75-68)。生产石油的总增加值是(7+68)美元,即75美元。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所有增加值之和必然等于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因此,GDP等于经济体内所有增加值的合计。

例1—2 举例:按照生产法核算的中美 GDP

图1-16显示了中美按照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核算的GDP。三大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1952年,中国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342.9亿元、141.8亿元和194.3亿元,因此,中国1952年的GDP是:

图1-16 中美三大产业增加值

注:中国GDP主要由第二产业创造,目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5.3%。美国GDP主要由第三产业创造,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81.9%。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美国数据来源于《总统经济报告》(2013)附表B12,原始表格中产业划分较为复杂,为了便于比较,作者按照三大产业口径合计: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是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服务业。

GDP=342.9+141.8+194.3=679(亿元)

到了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52377亿元、235318.6亿元和231626.5亿元,因此,中国2012年的GDP是:

GDP=52377+235318.6+231626.5=519322.1(亿元)

图1-16的左图给出了1952—2012年间按照三大产业增加值计算的中国GDP。在图中,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分别表示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从图形上你可以看出,中国GDP目前主要是由第二产业贡献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致为45.3%。

在图1-16的右图中,我们仍然采用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分别表示美国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从图形上看,美国GDP目前主要是由第三产业贡献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致为81.9%。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根据其市场价格来核算,但也存在交易价格无法获得,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情况。许多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包括军队、司法系统和政府管理机构等“生产”的服务,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GDP要包括这些服务,我们就必须采用其他办法估算这些服务的价值,比如利用其生产成本等。这种估计被称为估算值(imputed value)。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原则上需要估算,实际上却办不到。比如在家中做饭和在饭店做饭是相似的,但在家中做饭的增加值并不包括在GDP中。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中生产、销售的产品和服务通常也没有记入GDP。

收入法

到商场购物时,你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等于企业得到的收益。企业不可能把这些收益一直放在保险柜或银行账户上,它要分配这些收益,比如购买中间投入品;支付工人工资;支付贷款利息;分配利润或留存未分配利润。其中支付的利息和利润,是企业所用资本所有者的所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所得。因此,如果我们把经济体中所有企业的收益进行合计,那么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等式严格来说,这个等式只在封闭经济体内成立。

从购买的类型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最终消费,即最终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最终用户既包括像你我这样的消费者,也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最终消费者;(2)对中间投入品的购买,即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来生产自己的产品。公式(1—1)中两边同时减去对中间投入品的购买,就得到经济核算中最重要的恒等式,即

公式(1—2)中,最终消费等于国内顾客的购买总值减去对中间投入品的购买,由对购买类型的区分可知,这显然成立。我们在生产法中已经介绍过增加值,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中间投入品的价值,就是增加值。

公式(1—2)表明,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核算GDP,每一种方法核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GDP是经济体所有购买力的总和;是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是所有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收入的总和。当然,在实际核算过程中,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这三种方法核算的结果通常存在少许差别。

例1—3 举例:按照收入法核算的中美 GDP

在中国,经济体的总收入被分解为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对这四项的界定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年)中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部分,第600~601页。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出,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需要说明的是,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考察上面四项的界定,特别是对营业盈余的界定,你就会发现,在中国,公式(1—2)就具体化为:

公式(1—3)中,劳动者报酬对应公式(1—2)中的工资;最后面两项对应公式(1—2)中的资本所得,等式右边的第二项只不过是政府通过税收等参与了劳动、资本所得的分配罢了。

图1-17显示了中美按照收入法核算的GDP。1978年中国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是:1684.4亿元、318.9亿元、431.2亿元和946.8亿元。因此,1978年中国GDP是:

图1-17 按照收入法核算的中美GDP

注:按照收入法,中国统计部门采用的核算方法是: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GDP。近年来,中国收入构成中劳动者报酬占比稳定在45%左右;而美国收入结构中工资收入占比稳定在63.2%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原始数据是分省区数据,作者加总得到全国的时间序列;中国数据来源还有《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美国数据来源于《总统经济报告》(2013)附表B28,原始表格中是国民收入数据,而且把资本所得部分分解得非常细。为了便于比较,作者进行了合计。

GDP=1684.4+318.9+431.2+946.8=3381.3(亿元)

到了2011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分别是:234310.3亿元、81399.3亿元、67344.5亿元、138387.1亿元。因此,2011年,中国GDP是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生产法核算结果与收入法核算结果并不相等。另外,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由于地区间存在重复核算等问题,也存在省区核算结果之和大于全国核算的结果。

GDP=234310.3+81399.3+67344.5+138387.1=521441.2(亿元)

图1-17给出了中国在1978—2011年间按照收入法核算的GDP。在图形中,白色、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分别表示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劳动者报酬。从图形上,你可以看出,在1978—2011年间,劳动在GDP中所占份额稳定在45%左右。

在图1-17的右图中,我们仍然采用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分别表示美国的工资、生产税净额和资本所得。三者合计等于国民收入,而不是GDP。从图形上,你可以看出,在1964—2011年间,工资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63.2%,高于中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支出法

公式(1—2)已经揭示了,我们也可以从支出的角度核算GDP。所谓支出法,就是把GDP作为经济体中所有支出的总和。在一个封闭经济体里,GDP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支出项目: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

其中,YCIG分别表示GDP、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式(1—4)同时揭示了产出在不同用途中的配置:哪些被个人和政府消费;哪些用来投资。

在开放情况下,一个经济体如何配置其产出呢?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把一个开放经济体里的GDP分解为四部分:

Cd: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Id: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投资

Gd: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

EX:国内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公式(1—4)就变为: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当然也会进口。看一看你日常消费的东西,哪些是国内生产的,哪些是进口的。你也许认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并不要紧。但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在符号上略作区别:

Cf=C-Cd: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

If=I-Id: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投资

Gf=G-Gd: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

IM=Cf+If+Gf:国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

代入公式(1—5),整理得:

净出口(net export)就等于出口减去进口,即NEX=EX-IM。因此,公式(1—6)就可以简化为:

Y=C+I+G+NEX (1—7)

公式(1—7)是最常见的国民经济核算表达式,它说明GDP的支出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而且在核算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时,无须区分国产还是进口,只需核算经济体内所有的消费、投资和政府采购就可以了。因此,公式(1—7)非常方便实用。

例1—4 举例:按照支出法核算的中美 GDP

在中国,支出法核算的公式是对这三项的界定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年)中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部分,第601页。

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其中,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本和存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本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图1-18显示了中美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1952年,中国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为546.3亿元、153.7亿元和-7.9亿元。因此,1952年,中国的GDP为由于统计误差等原因,支付法核算的结果与生产法的核算结果也不完全相等。

图1-18 按照支出法核算的中美GDP

注:中国统计部门采用的核算方法是: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在中国,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所占比重近年来大致是49.2%和48.1%。在美国,生产总值=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国内总投资+产品与服务净流出+政府消费投资支出。目前个人消费和国内投资比重分别大致为70.6%和14.1%。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美国数据来源于《总统经济报告》(2013)附表B1。

GDP=546.3+153.7+(-7.9)=692.1(亿元)

到了2012年,中国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为259599.6亿元、253524.3亿元、14483.8亿元。因此,2002年,中国GDP是:

GDP=259599.6+253524.3+14483.8=527607.7(亿元)

图1-18给出了中国在1952—2012年间按照支出法核算的GDP。在图形中,浅灰色、深灰色和黑色分别表示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从图形上看,最终消费在GDP中所占份额从1952年的近80%开始逐步下降,直到2012年的49.2%。

在美国,从支出的角度,GDP分解为四项: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个人国内总投资(gross private domestic investment)、产品与服务净流出(net exports of output and service)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gover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ss investment)。在图1-18的右图中,我们仍然采用黑色、深灰色、浅灰色和白色表示这四项。从图形上看,自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净出口几乎一直为负值。个人消费所占比重从20世纪60年代的6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70.6%左右;个人国内总投资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14.1%左右。

最后要说明的是,GDP可以度量经济体创造的总价值、总收入和总支出等,是人们最关注的宏观经济指标,但并不唯一,它还有一个“孪生兄弟”有时,我们还会碰到另外一个指标——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个既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二者的核算结果根本没有区别。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核算的视角不同:GDP是按照地域核算的,GNP是按照人头核算的,核算结果略微有别。

以中美为例,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从事生产的不仅有中国企业,也有部分美国企业,但它们在中国所创造的价值都记入中国的GDP。同理,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在美国生产,它们所创造的价值都记入美国的GDP。现在计算中国GNP。由于中国GDP度量的是在中国所创造的总收入,我们只要在中国GDP的基础上加上中国居民从美国得到的收入(工资和资本所得),再减去美国居民在中国得到的生产要素所得,就得到了中国GNP,即

GNP=GDP+来自国外的生产要素收入-对国外的生产要素支付

例1—5 举例:中美 GDP 与 GNP

图1-19显示了中美两国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的GDP和GNP。从图形上看,二者几乎重合成一条曲线,没有多大区别。

图1-19 中美GDP与GNP

注:绘图前对GDP、GNP数据取以10为底的对数。从核算结果上看,GDP与GNP几乎没有区别。

资料来源:中国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GNP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美国数据来源于《总统经济报告》(2013)附表B26。

衡量生活费用:物价水平

今天的10元钱能够买到3斤鸡蛋,10年后,同样的10元钱还能买到3斤鸡蛋吗?也许没有人会知道10年后的事情,但许多人还记得10年前的事情,今天的10元钱买不到10年前10元钱所能够买到的那么多东西。中国在过去10年里,几乎每一样东西的价格都上涨了,经济活动主体的生活费用也上升了。物价水平上升的学名是通货膨胀。在本节,我们主要讨论如何度量物价水平。

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常用的度量物价水平的指标。正如GDP是把许多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合成一个度量生产价值的单一指数一样,CPI尝试把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合成一个度量整体物价水平的单一指数。

如何度量CPI呢?统计部门一般基于典型消费者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计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选定一个开始时期,一般称为基期,比如2000年;

选定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比如你每周购买4斤苹果、3斤大米和2斤肉;

计算每一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计算每一期的CPI, CPI等于当期与基期一篮子产品和服务支出的比值。

例如,鲁滨逊经济体里,基期是2000年,一篮子商品的构成是4斤苹果、3斤大米和2斤肉。在2000年,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元、1元和5元;在2004年,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5元、0.8元和8元。那么2004年的CPI就是:

到了200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5元、1元和8元。那么2005年的CPI就是:

有了物价水平,我们就可以计算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度量物价水平变动率。基于上例中的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π):

在新闻媒体中,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有关通货膨胀的报道,大都是基于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当然,CPI并不是度量物价水平的唯一指标。另一个较为常用的指标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PPI对物价水平的度量类似于CPI,都是基于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来计算,只不过是把计算CPI中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换成了典型生产者购买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罢了。

GDP缩减指数

相对于CPI和PPI而言,GDP缩减指数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至少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是这样。既然是GDP缩减指数,从字面上看,可能与GDP有关。这种猜测是否有道理?我们不妨再回到鲁滨逊经济体。

假定2000年,鲁滨逊经济体生产了4斤苹果、3斤大米和2斤肉,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元、1元和5元(当然,我们假定存在价格),那么2000年的GDP是多少?使用前面介绍的生产法,你立刻就计算出,是21元,即

GDP=4×2+3×1+2×5=21(元)

在2004年,鲁滨逊经济体仍然生产了4斤苹果、3斤大米和2斤肉,不过它们的价格分别是2.5元、0.8元和8元。显然,2004年的GDP是28.4元。

看到GDP从2000年的21元上升到2004年的28.4元,鲁滨逊是否高兴极了?不过,我们好像听见,鲁滨逊对他的忠实仆人“星期五”说:“一如既往,我们今年的收成没有任何起色,我们仍然要节衣缩食。”

显而易见,采用当期价格核算GDP时,即使经济体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没有变化,而所有价格翻一番,GDP也会翻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尽管GDP的绝对值翻了一番,但经济体满足需求的能力没有变化,经济活动主体的福利也不会变化。因此,经济学家把GDP进一步细化为名义GDP(nominal GDP)和实际GDP(real GDP)。名义GDP是按照当期价格度量的GDP;实际GDP是按照不变价格度量的GDP,旨在尽可能反映经济体生产能力的变化。

如何度量实际GDP?继续上面鲁滨逊的例子。首先选定某年的一组价格,比如200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其他年份都采用基期价格合计总产品和服务,得到实际GDP。在鲁滨逊经济体里,2000年的实际GDP是多少?显然,实际GDP等于名义GDP,还是21元。2004年的实际GDP是多少?按照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可得:

实际GDP=4×2+3×1+2×5=21(元)

现在,你也许已经明白,“一如既往,我们今年的收成没有任何起色,我们仍然要节衣缩食”的意思了。因为从实际GDP看,鲁滨逊经济体确实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变化。

有了名义GDP和实际GDP,我们就可以核算GDP缩减指数了。GDP缩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即

看来,GDP缩减指数确实与GDP有关。为了更好地理解GDP缩减指数为何如此命名,不妨把GDP缩减指数的计算公式略微调整为:

从这种形式你可以看出,GDP缩减指数是从其“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缩减名义GDP,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得到实际GDP。

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缩减指数

不可否认,CPI和GDP缩减指数二者在计算方法上具有较大的不同。CPI固定的是产品、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而价格可以变化;相反,GDP缩减指数固定的是基期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数量(种类)可变。

但需要强调的是,CPI和GDP缩减指数所提供的有关物价水平变动的信息,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图1-20描述了中美两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CPI和GDP缩减指数的变动情况。从图形上,就中国而言,在1952—2012年间,CPI和GDP缩减指数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的变化趋势确实是一致的,同样都反映了中国物价的变动情况。美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从图1-20的右图上看,你会发现,在1959—2012年间,CPI和GDP缩减指数的变化趋势也大致相同。当然,如果你仔细观察图1-20中的右图,也会感觉自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CPI的变动似乎比GDP缩减指数大一些。

图1-20 中美CPI与GDP缩减指数

注:尽管CPI和GDP缩减指数时而分离,但变动趋势是一致的,都反映了同样的物价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美国数据来源于《总统经济报告》(2013)附表B1、B2和B64以及U.S Bureau of the Census。

度量经济体的痛苦程度:失业率

失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失业者不仅要承受收入减少之苦,而且有时还会带来身心上的影响。其实,就业者往往也要承受长期失业所引起的有关社会问题的苦恼。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失业率度量了一个经济体的痛苦程度。痛苦指数(misery index, MI)又称遗憾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痛苦指数越高,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状况越不好。梁小民(2002, p.44)经过考证,“痛苦指数”是1975年美国福特政府时期由民主党人作为一个政治口号提出的,后来被广泛运用。

失业与就业是一对概念。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段的经济活动主体从事有报酬的活动。失业者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找不到工作的经济活动主体。根据这个定义,失业者要满足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在实际确定失业者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流程图1-21。

图1-21 劳动年龄的人口分布

注:根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规定,通常可以把16~65岁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根据对图中两个问题的回答分为三类:就业人口;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

资料来源: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由图1-21可知,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问题确定一个经济活动主体的工作状态。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有一份工作?如果回答是肯定的,经济活动主体就被确定为就业者;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在找工作?如果对第二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经济活动主体就被确定为失业者,否则就被确定为不愿参加工作的人,称其为不在劳动力(not in labor force)。根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规定,通常可以把16~65岁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显然,根据所有劳动年龄人口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将其分为: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不在劳动人口。袁志刚(1997)指出,表面看来,这种划分是清楚的,但深究起来,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上,这种划分的边界并不是十分清楚。根据这三种划分,我们就可以核算失业率了:

测算失业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让所有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活动主体回答“你是否有工作?”和“你是否在找工作?”这两个简单问题,就不是很容易。目前,测算失业人口有两种方法:(1)收集失业者在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的数据。由于失业申报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可以获得再就业信息等,大多数失业者有申报动机。(2)通过定期抽样调查估计失业人口。按照图1-21中的流程图,要访问每一个劳动年龄人口的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但抽样调查总是可行的。这两种方法的核算结果如何?图1-22给出了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失业率测算情况。

图1-22 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失业率

注:1987年,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登记获得的失业率都略高于抽样调查获得的失业率;但在大多数国家,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资料来源: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图1-22给出了在1987年,欧洲几个主要国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失业率。从图形上看,在大多数国家,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只是登记获得的失业率都略高于抽样调查获得的失业率。